首页 百科知识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液体治疗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液体治疗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常表现为血糖极度升高,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一般多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高血糖渗透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血容量不足以致休克和脑、肾组织脱水与功能损害。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液体治疗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常表现为血糖极度升高,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一般多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一、病理生理

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血糖显著升高,严重的高血糖和糖尿引起渗透性利尿,致使水及电解质大量自肾脏丢失。由于患者多有主动摄取能力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故高血糖、脱水及高血浆渗透压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状态。脱水一方面能引起皮质醇、儿茶酚胺和胰升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的增多,另一方面又能进一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继而造成高血糖状态的继续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高血糖渗透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血容量不足以致休克和脑、肾组织脱水与功能损害。

二、体液紊乱特点

1.酸中毒 糖尿病病人因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身体只有分解脂肪供给热量,脂肪分解增多使游离脂肪酸增多,超过肝的处理能力,不能经三羧酸循环代谢,使血中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增多,称为酮血症。由于失水和尿少,这些代谢物不易排泄,血中酸性代谢物增多与缓冲物碳酸氢钠结合,使碱储备减少,产生酸中毒。当血液pH低至7.2时,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大而深的呼吸,以排出过多的CO2,同时有少量酮体经肺排出,故呼气有酮味。因尿中亦有酮体排出,故尿亦有酮味。

2.失水 血糖高使血浆渗透压上升,水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加上大量葡萄糖、酮体及电解质自尿中排泄,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故发生脱水。由于酸中毒使呼吸深快,呼吸道挥发的水分亦增多,加上食欲缺乏和呕吐,使失水加重。

3.失钠 糖尿病由于渗透性利尿可使氯化钠大量丢失,钠丢失比氯多而产生高氯性酸中毒,如输盐水氯更高。酮体从尿中排泄也结合一定量钠离子,钠进入细胞内与钾交换,呕吐也可增加钠与氯的损失。结果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降低,可产生休克。

4.失钾 酮症酸中毒机体组织分解,钾从细胞内释出,并从尿中排泄。肾小管分泌H合成氨功能受损,使肾小管内K与Na交换增加,K由尿中排出。大量糖及酮体由尿中排泄产生渗透性利尿,钾被大量排泄。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也促进钾排泄。在酮症酸中毒时细胞内钾移至细胞外,加上脱水使血液浓缩,肾衰竭,血钾可以不低,在胰岛素治疗4h后,血容量恢复,尿中大量排钾,糖原形成钾进入细胞内,可产生严重低钾症状。

5.钙、磷、镁的丢失 酮症酸中毒使这些正离子从细胞内释出,并由尿中排泄。

三、临床表现(www.xing528.com)

患者原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由于感染、暴食、甜食过多、胰岛素用量不足、创伤或手术等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口渴、尿少、头痛、嗜睡、腹痛等症状,呼吸加深加快,口唇呈樱桃红色,呼气有酮味。失水使皮肤黏膜干燥,失去弹性眼球下陷,声音嘶哑,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四肢厥冷,甚至发生休克。由于肾血流量减少,产生尿少及尿闭。肾缺血造成肾小管损害,可发生肾衰竭。由于缺血、缺氧、酸中毒等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依据血糖>16.7mmol/L、血pH<7.30、<15mmol/L,血酮体>44mmol/L,尿酮体阳性。若血糖>33mmol/L,而尿酮轻微或阴性者,应考虑为高血糖性昏迷。

四、液体治疗

糖尿病昏迷脱水常较严重,为中重度脱水,故应按脱水性质及程度分期分批补液。

因患者血糖高,补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不宜用葡萄糖,而用生理盐水2份加1.25%碳酸氢钠1份配成,5%碳酸氢钠宜加蒸馏水稀释,因血糖升高10mmol/L(180mg/dl)所生渗透压使血钠下降5mmol/L,故在酸中毒时血钠较低,胰岛素治疗后血钠可升高,故补钠应避免过量。如轻度酸中毒[]>15mmol/L,不必另加碱性液。如[]<15mmol/L,可给5%碳酸氢钠5ml/kg,能提高血钠5~10mmol/L,待血糖降至16.7mmol/L(360mg/dl)以下,才给2.5%~5%葡萄糖液。每给葡萄糖4g、给胰岛素1U,补充生理需要量用维持液。

在给胰岛素后钾转入细胞内,血钾降低,故排尿后应立即补钾,严重缺钾可另给10%氯化钾2ml(2.5mmol)/kg。有钙、磷、镁缺乏者也应补充。

五、其他疗法

1.饮食 最初24h须禁食,因酮症酸中毒未消除,进食可使症状加重,可给含钾丰富的果汁,逐渐改为流质、软食。热量分配糖类供给50%,蛋白质20%,脂肪30%,分5餐供给,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供给能量,并能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故能迅速降低血糖,并能抑制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促进其合成,首次用量为1U/kg,一半由静脉输入,一半由皮下注射,隔2小时后再注射0.5U/kg,第2天后用量应减少。胰岛素一次用量不宜过大,因可致血糖迅速下降,而脑脊液血糖下降慢,水可自血流进入颅内。引起脑水肿。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如血糖降至16.68mmol/L(300ml/dl)以下,胰岛素应改为1U/(kg·d),分4次皮下注射,早餐前用总量30%、中餐前20%、晚餐前30%、睡前用10%。在病情控制后应每隔数天减少胰岛素1~2U同时监测血糖,直到减至每天最少必需量,即进入缓解期。

(袁雄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