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治疗子满、胎水过多及胎儿畸形的方法

治疗子满、胎水过多及胎儿畸形的方法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节子满妊娠五六个月后,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遍身俱肿,喘不得卧者,称为“子满”,亦称“胎水肿满”。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产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特发性羊水过多约占30%,不合并孕妇、胎儿及胎盘异常,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如明确诊断为畸胎者,宜及时终止妊娠。

治疗子满、胎水过多及胎儿畸形的方法

第十四节 子  满

妊娠五六个月后,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膈胀满,甚或遍身俱肿,喘不得卧者,称为“子满”,亦称“胎水肿满”。与西医学之羊水过多相似。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脏腑胎间水气子满体肿候》:“胎间水气,子满体肿者,此由脾胃虚弱,脏腑之间有停水,而挟以妊娠故也。妊娠之人,经血壅闭,以养受于胎,若夹有水气,则水血相搏,水渍受于胎,兼伤腑脏。脾胃主身之肌肉,故气虚弱,肌肉则虚,水气流溢受于肌,故令体肿;水渍受于胞,则令胎坏。”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为0.5%~1.6%,其中18%~40%合并胎儿畸形。《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出:“妊娠五、六月间,腹大异常,胸膈胀满,小水不通,遍身浮肿,名曰子满。此胞中蓄水也,若不早治,生子手足必然软短,形体残疾,或水下而死。”羊水过多可参照本病治疗。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者,应及时终止妊娠。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主要机制是脾失健运,水渍胞中所致。常见分型有脾气虚弱和气滞湿郁。脾气虚弱:素体脾虚,孕后贪食生冷,血气下聚冲任养胎,脾气益虚,水湿莫制,湿渗胞中,发为胎水肿满。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了解是否有糖尿病、多胎妊娠、母儿血型不合,或妊娠早期病毒感染,或以往分娩畸胎、双胎的病史。

②症状:妊娠20周后,腹大异常,胸膈满闷,或伴有腹部、下肢、外阴水肿,小便短少,甚至不通。羊水骤增者,可因腹部张力过大而出现腹部胀痛,腹皮绷紧而发亮,或有腰酸、行动不便等压迫症状,甚至喘息,发绀,不能平卧。

③检查

产科检查:腹部膨隆、皮肤张力大,腹壁下静脉扩张、可伴有外阴静脉曲张及水肿;子宫增大超过正常妊娠月份,有液体震颤感,胎位检查不清,胎心音遥远或听不清。

B超检查:是主要辅助检查方法。羊水指数>18cm可诊断羊水过多。另一标准是羊水最大池深度(MVP):8~11cm为轻度;12~15cm为中度;≥16cm为重度羊水过多。B超检查还可了解胎儿结构畸形如无脑儿、显性脊柱裂及多胎等。

其他检查:羊水甲胎蛋白(AFP)显著增高,应注意是否有胎儿畸形。胎儿染色体检查、孕妇血糖与血型检查均有参考意义。

(2)鉴别诊断:主要与多胎妊娠、巨大胎儿、葡萄胎等相鉴别。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产科检查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2.辨证思维 辨证中注意肢体和腹皮肿胀特征,如皮薄光亮,按之有凹陷为脾虚;皮色不变,按之压痕不显为气滞。还应结合全身症状、舌象、脉象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

(三)治则思维

治疗大法以利水除湿为主,佐以益气行气。本病以本虚标实证居多,治宜标本兼顾,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以利水除湿为主,佐以益气行气,消水而不伤胎。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理论,结合胎水生成的原理,以健脾、利湿、行气为主要治法,临床常用千金鲤鱼汤、全生白术散、四苓散、五皮饮等方化裁。胎水骤增,标病甚急者,当以利水除湿为先,以治其标;水势稍缓,即应转顾其本,健脾益气,养血安胎,不可渗利太过,以伤胎气。兼有肾气亏虚者补益之,肺气不利者宣泄之,肝气郁滞者疏导之,总以辨证施治为要。

(四)辨证论治

脾气虚弱

【证候】 孕期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腹皮绷急而光亮,胸膈胀满,甚则喘息不得卧。下肢及阴部水肿,严重时全身浮肿,神疲纳呆,小便短少,面色淡黄。舌淡,苔白,脉沉缓滑。

【辨证】 脾虚失运,水湿留聚,浸淫胞中,发为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腹皮绷急而发亮;水湿泛滥肌肤,故下肢及阴部水肿,严重者则遍身浮肿;脾虚中阳不振,则食少腹胀,神疲肢软。面色淡黄,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脾虚湿困之征。

【治法】 健脾利湿,养血安胎。

【主方】 鲤鱼汤(《千金要方》)。

【处方举例】 鲤鱼20g,白术10g,白芍10g,当归8g,茯苓9g,生姜6g。

(五)病程观察(www.xing528.com)

1.在脾气虚弱证型中,若脾阳虚,兼畏寒肢冷者,酌加黄芪桂枝以温阳化气行水;腰痛甚者,酌加杜仲、续断、菟丝子固肾安胎。

2.在脾气虚弱证型中,腹胀甚者,酌加枳壳理气消胀满;喘甚不得卧者,酌加葶苈子泻肺行水,下气定喘;下肢肿甚者,酌加防己除湿消肿。

(六)预后转归

本病的诊治,首先要判断胎儿是否正常。若胎儿正常而羊水过多,西医称为特发性羊水过多,目前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特发性羊水过多约占30%,不合并孕妇、胎儿及胎盘异常,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及早采用中药治疗,可有效降低羊水指数(有人报道治疗特发性羊水过多组有效率为95.8%),并明显降低早产率,减少胎盘早期剥离等合并症的发生。如明确诊断为畸胎者,宜及时终止妊娠。

(七)预防与调护

1.定期产检,对有相关病史的人尤其重要。

2.孕后禁辛辣、生冷、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注意调理脾胃,发病后低盐饮食,适当休息,每周测体重一次。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羊水量减少,恢复正常值范围,胎儿B超等检查未见异常。

2.好转 羊水量明显减少,各项检查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胎儿检查无异常。

3.未愈 胎儿检查异常,终止妊娠。

二、名家医案

杨玉荣医案——中阳不足,脾虚湿停,内蕴胞中

许某,女,33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4年5月10日。

【主诉】 孕6个月,腹大不能平卧5天。

【现病史】 患者婚后7年未孕,经多方治疗于2003年底怀孕,从2004年3月怀孕4个月时,双下肢微肿,未经诊治。近5天来,羊水突然剧增,腹部明显增大,患者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气急不能平卧,曾去某院妇产科诊治,诊断为急性羊水过多。经B超检查,胎儿无畸形,医生嘱其引产,患者7年未孕,苦思保留胎儿,曾自服冬瓜皮、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利水药,均未收效而来我院医治。今察患者腹大异常,如足月产妇,喘逆不安,下肢及外阴水肿,腹胀难忍,气急不能平卧,胸闷心悸,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小便短少。

【查体】 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诊断】 胎水肿满。

【辨证】 中阳不足,脾虚湿停,内蕴胞中。

【治法】 温阳化水,养血安胎。

【方药】 桂枝5g,猪苓、茯苓各12g,白术12g,当归10g,白芍10g,生姜皮5g,车前子(包)10g,大腹皮10g,桑白皮10g,杏仁10g,炙甘草5g,鲤鱼一尾(约0.5kg)煎法如上。嘱患者少盐,卧床休息,3剂后复诊。

二诊(5月13日):患者自述服药后,小便量增多,羊水明显减少,腹胀减轻,心悸气急大减,晚间已能平卧,唯下肢水肿未减,再拟原方去车前子、猪苓,连服3剂。

三诊(5月16日):服药后,羊水已消,腹大基本恢复正常月份,唯下肢足背浮肿,再以前方去桂枝,加怀山药12g,3剂后改服参苓白术散加味以资巩固。随访足月产下一男婴,母婴均健,婴儿未见畸形。随访2年,孩子发育正常。

【按语】 急性羊水过多,属中医“子满”范畴,“妊娠至五、六个月胸腹急胀,腹大异常,或遍身浮肿。胸胁不分,气逆不安,小便艰涩,名曰子满”(《胎产心法》)。患者大多素体脾气虚弱,孕后益重,内伤脾阳,转输失职,不能运化水湿,潴留胞中而致。正如《重订胎产秘书》云:“子满……此由脾虚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故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健脾利水,茯苓、白术以健脾固本,燥湿利水,桂枝温阳化气利水,甘草益气和中。因本病肿势急骤,更配以车前子、大腹皮、猪苓、鲤鱼以宽中理气,利水消肿。同时胎儿生长全赖母体气血所养,孕妇多虚,故宜加入补气养血之品,以养胎,正如陈良甫所说:“苓术……直达胞中去水,又恐水去胎伤,佐以归芍,使胎得养。”方中配以当归、白芍以养血安胎。同时,“喘促属肺,腹满届脾。”(《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肺居上焦,又为水之上源,患者胸腹急胀,喘逆不安,肺失肃降使然,故投以桑白皮,宣肺肃降以建消水之功。待水肿之势减后,“衰其大半而止”,则须顾其本,可用参苓白术散类以调养。如发现胎儿畸形,应立即终止妊娠,不宜采用本方治疗。

[选自杨玉荣.急性羊水过多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山西中医,2007,23(3):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