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等。若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或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者,为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主要机制是冲任气血失调,胎元不固。常见分型有肾虚、气虚、血热、外伤等。
1.肾虚 素体肾虚,或孕后房事不慎,肾气耗伤,胎失固系而致。
2.气虚 孕妇素体气虚,以致中气不足,冲任元气不固,不能约制其血而致。
3.血瘀 孕后跌仆闪挫,或劳累过度,损伤冲任,气血失和,胎元不固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4.血热 孕妇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热,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外感邪热,遂致阳盛血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遂致胎动不安。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病史:有停经史,并可有早孕反应。
②症状:妊娠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明显的腰酸腹痛,可诊断为胎漏;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有阴道流血者,诊为胎动不安。
③检查
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合。
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孕酮增高。
B超检查:可见完整胚囊,或有胎心、胎动存在。
(2)鉴别诊断
①激经:激经是妊娠早期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的阴道流血,有明显的节律性;而胎漏下血则没有周期,时作时止。
②崩漏:崩漏乃经乱之甚,可有停经,继而不规则阴道流血;但无妊娠征象,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有助诊断。
③难免流产:阴道出血量比先兆流产者多,下腹疼痛加剧。子宫大小虽与妊娠周数相符,但子宫颈口逐渐扩张,塔氏征阳性,胎膜膨出或已破裂。尿妊娠试验可呈阴性或阳性反应。
④不全流产:出血量比先兆流产明显增多,甚至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宫腔内组织有部分自阴道排出,子宫颈扩张或有组织堵塞,子宫较妊娠周数为小,尿妊娠试验多呈阴性反应。
⑤完全流产:有组织自阴道排出,并于组织排出后出血减少、腹痛减轻或消失。子宫颈口关闭。但较松,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妊娠试验呈阴性反应。
⑥异位妊娠:起病即伴有剧烈的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且常局限于一侧;阴道出血多为点滴状,色暗,常伴有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比例的失血性休克。子宫颈有举痛;后穹隆常饱满,亦有触痛。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宫旁或子宫直肠窝有时可触及软性肿块,并有明显触痛。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诊断性刮宫示子宫内膜有蜕膜改变,但无绒毛。超声波检查可见子宫增大,宫腔内出现弥散分布的杂乱光点反射,但无妊娠囊光环;子宫直肠陷窝部位有血块存积时,可出现不规则的囊性肿物,肿物内反射光点较一般囊肿稍多;宫底上方或子宫两侧,可见囊性肿块,肿块内可见光点反射,有时可见妊娠囊或其他胚胎反射;腹腔内有出血时,脐周或脐上可见肠管回声反射。腹腔镜检查,见腹腔中有陈旧性出血及输卵管肿块,有明确诊断意义,但此检查能引起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2.辨证思维 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主要着眼于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和下腹痛、腰痛、下坠感等四大症。胎漏仅见阴道出血;胎动不安则可见二三症并存。注意腰腹疼痛的性质、程度;阴道流血的量、色、质等征象;全身症状与舌脉,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治疗。
(三)治则思维
安胎大法以补肾固胎为主,并根据不同情况辅以益气、养血、清热等法。
(四)辨证论治
1.肾虚
【证候】 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暗淡,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辨证】 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因而阴道流血,腰酸腹痛,胎动下坠;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肾主骨,肾虚则两膝酸软;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肾虚冲任不固,无力系胎,故使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为肾气虚之征。
【治法】 补肾益气,固冲安胎。
【主方】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处方举例】 菟丝子15g,桑寄生12g,续断12g,阿胶10g。
2.气血虚弱
【证候】 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头晕眼花,精神倦怠,气短懒言,心悸失眠,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缓滑。
【辨证】 气血虚弱,冲任不固,胎失摄载,故孕后腰酸腹痛,阴道少量流血;气血虚弱,本源不足,则流血色淡质稀;气虚中阳不振,提挈无力,故气短懒言,精神倦怠,小腹空坠;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血虚不能充养肌肤,故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缓滑,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主方】 胎元饮(《景岳全书》)。
【处方举例】 人参12g,当归9g,杜仲12g,白芍9g,熟地黄9g,白术8g,陈皮6g,炙甘草8g。
3.血瘀
(1)跌仆外伤
【证候】 妊娠期间跌仆闪挫,继而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辨证】 孕后起居不慎,或跌仆闪挫,以致气血紊乱,气乱则胎失所载,血乱则胎失所养,是以胎元内失摄养而不固,故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气血紊乱,冲任不固,故阴道流血;气耗血伤,则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治法】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主方】 加味圣愈汤(《医宗金鉴》)。
【处方举例】 当归9g,白芍9g,川芎6g,熟地黄9g,人参12g,黄芪12g,杜仲12g,续断9g,砂仁6g。
(2)癥瘕伤胎
【证候】 素有癥瘕,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暗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舌暗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辨证】 妇人素有癥疾,瘀血阻滞胞宫,孕后新血不得下归血海以养胎元,反离经而走,故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暗红;甚至损伤胎气,则腰酸,胎动下坠;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故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瘀血内阻,肌肤失荣,故皮肤粗糙;瘀血内阻,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舌暗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为癥病而有瘀血内滞之征。
【治法】 祛瘀消癥,固肾安胎。
【处方举例】 桂枝8g,茯苓9g,赤芍9g,牡丹皮8g,桃仁5g,续断12g,杜仲12g。
4.血热
【证候】 妊娠期阴道下血,血色紫红或鲜红,腰酸腹痛,胎动下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损伤胎气,而致阴道下血,血色紫红或鲜红,腰酸腹痛,胎动下坠;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热伤津液,故口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征。
【治法】 滋阴清热,凉血安胎。
【主方】 保阴煎。
【处方举例】 生地黄12g,熟地黄12g,黄芩8g,黄柏6g,白芍9g,山药8g,续断9g,甘草6g。
(五)病程观察
1.在肾虚证型中,若肾阴虚者,兼有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滑而数。加熟地黄、山茱萸、地骨皮、炒玉竹、墨旱莲以滋阴清热,固冲安胎。
2.在肾虚证型中,若肾阳虚者,兼有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治宜补肾助阳,固冲安胎,方用补肾安胎饮(《中医妇科治疗学》)。
3.在气血虚证型中,若阴道流血量多者,去当归,酌加阿胶、海螵蛸、艾叶炭以固冲止血。
4.在血热证型中,若下血较多者,酌加阿胶、墨旱莲、地榆炭养阴凉血止血;腰痛甚者,酌加菟丝子、桑寄生固肾安胎。
5.在血瘀证型中,若阴道流血量多者,去当归、川芎之辛窜动血,酌加阿胶、艾叶炭止血安胎。
(六)预后转归
胎漏、胎动不安,经积极保胎治疗,多数可继续正常妊娠,足月分娩。若治疗过程中腹痛加剧、阴道流血增多、胎心音及胎动消失,则可能胎堕难免;若胎堕不全,可因大出血而导致休克。若胎元已殒,但胎死不下,日久可能引起凝血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反复堕胎、小产,则导致滑胎,甚或不孕。
(七)预防与调护
1.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应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避免奔走和涉水攀高,安定情绪,不能思想紧张。
2.如出血稍多,伴轻度腹痛,在安胎前先明确胎儿是否有存活可能,可做B超,查血β-HCG,确诊胎儿良好,可用中药保胎,必要时可同时加用黄体酮及促毛膜促性腺激素协同安胎。在安胎治疗过程中随时注意孕妇全身情况,腹痛、阴道出血及早孕反应情况。如果治疗后腹痛消失,出血止,恶心呕吐明显,HCG升高,B超提示胎儿大小与孕月相符,胎心、胎动活动良好,这是安胎成功的标志,反之有流产可能。(www.xing528.com)
3.在安胎治疗过程中如阴道淋漓出血不止,而子宫增大明显,一定要说服患者做B超和查血β-HCG,以排除葡萄胎。
4.早早孕时期阴道反复少量出血,伴腹痛或无腹痛,都要排除宫外孕。
5.对平时月经不正常,又是年龄较大,迫切希望生育者,有时在月经过期后有恶心泛吐等早孕反应症状,有时阴道少量出血者,需先查尿HCG和B超,以明确是否怀孕,必须排除假孕。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腹痛及阴道流血消失,各项检查正常,妊娠继续。
2.好转 腹痛及阴道流血明显减轻,各项检查未见异常,妊娠继续。
3.未愈 腹痛及阴道流血症状无改善,甚至发展为完全流产或不完全流产等。
二、名家医案
1.朱南松医案——肝肾阴虚,血热动胎
林某,女,26岁,工人。
【初诊日期】 1983年6月15日。
【主诉】 停经5个月,阴道出血2天。
【现病史】 孕5个月,在孕46天时,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迄今月余,尿妊娠试验(+),近日来阴道见红,量多有块,烦热口渴,纳呆神疲。
【查体】 按腹宫底近脐,如5个月大小,舌暗偏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 胎漏。
【辨证】 肝肾阴虚,血热动胎。
【治法】 滋水凉血,清热安胎。
【方药】 鲜生地黄24g,淡黄芩6g,黄柏6g,白术炭4.5g,地榆炭12g,血余炭4.5g,制何首乌9g,肥玉竹6g,续断9g,藕节炭9g,黄连阿胶丸6g(包)。3剂。
二诊(6月18日):服药后下血仍多,腰疼腹胀,心烦口渴,内热未清,治宜清热固摄。
生地黄12g,黄芩6g,黄柏6g,黄连3g,黄芪9g,白术6g,当归身炭6g,升麻炭0.8g,陈皮6g,党参4.5g。2剂。
三诊(6月20日):血下已少,稍有血块,头晕腰疼,小便频数,孕中失血,胎虽不堕,究属气血受损,宜清热培补并重。
黄芪9g,党参4.5g,生地黄9g,阿胶珠9g,白术6g,黄芩6g,黄柏9g,地榆炭12g,十灰丸9g(包),苎麻根9g,藕节炭9g。2剂。
四诊(6月22日):胎漏渐止,胸闷腹胀,舌苔薄黄,脉细,症已好转,治宜补养安胎。
黄芪9g,当归身炭4.5g,阿胶珠9g,白术6g,生地黄9g,黄芩6g,升麻炭0.8g,南瓜蒂3枚,藕节9g,黄连3g。2剂。
上药共服8剂,漏红之症痊愈。
【按语】 胎漏是指妊娠时阴道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疼腹痛;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腰疼腹痛或小腹坠胀,可伴有阴道少量出血。此种情况为堕胎、滑胎、小产之先兆。现代医学称之为先兆流产。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不足,冲任不固,影响胎元,并认为腹痛与漏红程度与预后关系相当密切,腹痛甚,流血多而持续,一般难保,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胚胎缺陷较重,属自然淘汰范畴。腹痛轻,流血量少,安胎较易。宋·陈素阉《陈素阉妇科补解》曰:“妊娠胎动不安,大抵冲任二经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也。”“漏胎与下血不同,或因久病气血两亏渐积而至,或因男女多欲所致,但妊娠全赖诸经血以养胎,漏而不已,胎必受损,母亦致病,……”《妇科经纶》曰:“凡胎前病,总以养血、健脾、清热、疏气为主。”本案为阴虚内热之典型病例,治疗应以清热摄血,养阴补气为主,如其流血已停而身体衰弱者,又宜培元固本,以善其后。
[选自朱南松.朱南松妇科临床秘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2.王子瑜医案——肾虚
陈某,女,25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6年2月17日。
【主诉】 停经37天,阴道少量出血5天。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Lmp:2006年1月10日,停经37天,查尿HCG阳性。5天前阴道少量出血,为求保胎治疗来诊。纳可。孕2产0,2004年人工流产1次,2005年8月孕8周时,因胎儿停止发育行清宫术。
【查体】 舌暗红,苔薄黄,脉弦微滑。
【诊断】 胎漏。
【辨证】 肾虚。
【治法】 补肾健脾,固冲安胎。
【方药】 寿胎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15g,炒续断15g,阿胶(烊)10g,山药15g,党参15g,石莲子15g,杜仲15g,荷梗10g,熟地黄15g,砂仁(后下)6g,白芍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复诊:服药5剂,阴道出血止,但有反复,后以上方加仙鹤草、苎麻根、莲房炭加强止血安胎之力,共服35剂,阴道出血止。经超声波检查,提示胎儿发育良好。
【按语】 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靠肾系,血养,气载,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寿胎丸为《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处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桑寄生、续断配杜仲固肾壮腰以系胎;阿胶、熟地黄、芍药补血滋阴养胎;山药、党参、石莲子健脾益气固胎,益气血之源;芍药配甘草,缓急,安静胎儿。全方共奏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之功。二诊加仙鹤草、苎麻根、莲房炭固冲止血安胎,标本兼顾,而获全效。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蔡小荪医案——体虚不足,胎元欠固
郑某,女,25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6年3月8日。
【主诉】 早孕后今晨下红少许,伴腰酸,头痛。
【现病史】 14岁初潮,经期4~5天,周期30天,0-0-1-0/。Lmp:2006年1月31日。平素少腹两侧胀痛时作,经仍未行,基础体温升而不降,尿HCG阳性,4天来腰酸,头晕乏力,今晨下红少许,色淡。
【查体】 舌质偏红,脉细数。
【诊断】 胎动不安。
【辨证】 体虚不足,胎元欠固。
【治法】 健脾安固。
【方药】 炒潞党参12g,炒白术10g,炒杜仲10g,续断12g,桑寄生12g,煨木香3g,炒茯苓10g,白芍10g,苏梗10g,狗脊10g,苎麻根12g。5剂,水煎服,日1剂。
嘱其休息,痛甚急诊。
复诊:5剂药后下红即止,再以前方加减益气安和。之后,病情又有反复,略有烦恶,两腿酸楚,少腹两侧隐痛,偶有少腹痛,带下黄水,略见咖啡色,痛即瘥。2006年3 月27日B超示:宫内早孕,右侧附件囊性结构(源于卵巢可能)。又以原方出入56剂后,诸症皆除。
【按语】 《格致余论·胎自堕论》云:“血气虚损,不足荣养,其胎升堕。”《女科经纶·引妇科集略》曰:“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气血不足,冲任匮乏,不能固摄胎元,则胎元不固;肾虚冲任损伤,则胎元失固,均可见胎漏。故治宜健脾益气,固肾安胎,首诊方中炒潞党参、炒白术健脾调中,使气旺以载胎;炒杜仲、续断、桑寄生、狗脊补肾固冲;煨木香理气和胃,以防补之过滞;炒茯苓清热泻胎火;白芍补血养肝;苏梗理气安胎;苎麻根清热止血安胎。全方共奏补益脾肾,养血安胎之功。后几诊,虽有所加减,但万变不离其宗。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蔡小荪医案——肾气亏损
程某,女,36岁,已婚。
【就诊日期】 2005年4月28日。
【主诉】 停经2个月,阴道出血1个月。
【现病史】 15岁初潮,月经周期30~35天,经期7天,1-0-6-1,未放环,Lmp:2005年2月18日。停经40天,查尿HCG(+),现孕二月余,自3月25日起,下红点滴,深咖啡样,每晨略有点滴,西医妇科检查给予肌注黄体酮5针,阴道出血仍未止,色淡极少。
【查体】 B超示:宫内妊娠。舌边尖嫩红,苔薄微白。
【诊断】 胎漏。
【辨证】 肾气亏损。
【治法】 健脾肾安胎。
【方药】 炒潞党参12g,炒白术10g,云茯苓12g,地黄炭12g,淡黄芩10g,桑寄生12g,炒杜仲12g,续断12g,白芍12g,苏梗10g,苎麻根12g。14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服药后,下红已止,余无所苦。又服药7剂安和。
随访后,顺产一子。
【按语】 患者屡孕屡堕。今经停四旬,腰脊酸楚,小腹不适,基础体温呈梯形上升,此乃肾气不足,胎元受损之象。胎系于肾,胎成于精,精由血化,秉承元气,保精始能保胎,精亏难以妊育。滑胎之因或为先天不足,受损于肾气,以致不能荫胎系胞;或脾虚中气亏损,化源匮乏,以致不能摄养胎元。其病机与肾气的盛衰和后天脾胃的滋养有密切关系。肾为冲任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续断为补肝肾安胎之要药,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而利于孕卵的发育;配杜仲宗千金保孕丸法,相得益彰;桑寄生能补肝肾外,兼有养血安胎的功效;党参、白术、茯苓四君子汤补益脾胃,助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肾精充足,冲任脉盛,则胎元得固;生地黄滋阴养血,渗泄胎热;苏梗顺气和中安胎。全方功专滋肾健脾,具有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作用。
《妇婴至宝》云:“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或禀质素弱或年力就衰,或暴怒劳苦而暗损精气,或色欲太过而泄胎元……胎以堕焉。”滑胎者,始于漏胎,堕胎或人工流产之后,由于调养不及,再次妊娠过密或孕期调护失当,遂成再堕、数堕之证。其病因虽然同于漏胎,亦因脾肾气血不足使然,但因屡孕屡堕,脏腑气血也屡伤屡损,故其正气虚损程度远远过于漏胎、堕胎,部分患者滑胎之后常可并发继发不孕,乃肾气大衰故也。所以治疗上当重视“预培其源”,即在再次妊娠之前,预先培补脾肾气血以充其源,渐臻脾健肾俗气旺血充,则孕后系固充养有权,而滑胎可治。
[选自贺兴东,翁维良,姚乃礼.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