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月经先期:病因、辨证及治疗方法

月经先期:病因、辨证及治疗方法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但月经的经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先期,属月经病。月经周期偶然超前1次的不作月经先期论治。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经色、经质和经量的改变,结合舌脉,辨其属虚、属热。月经先期的治疗,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须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的属性,或补气,或清热,以调理冲任。

月经先期:病因、辨证及治疗方法

第一节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余天,但月经的经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先期,属月经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如月经周期仅提前3~5天,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月经周期偶然超前1次的不作月经先期论治。本病可见于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功能不足、放环后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一、临床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主要机制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月经提前而至。常见的证型有气虚和血热。

1.气虚 可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1)脾气虚:素体虚弱,或劳力过度,忧思不解,饮食失节,损伤脾气,脾伤则中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故月经提前而至。

(2)肾气虚:房劳多产,或久病伤肾,肾气虚弱,肾虚则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2.血热 可分阳盛血热、肝郁化热和阴虚血热。

(1)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温燥、辛辣之品,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2)肝郁化热:素性抑郁,或情志内伤,抑郁不乐,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3)阴虚血热: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产多乳众,耗损精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耗,阴血虚少,虚热内生,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病因病机示意图

(1)诊断要点

①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15天以内,连续发生2个周期或以上。

②检查:妇科检查一般无异常的盆腔体征。基础体温测定,或取子宫内膜做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2)鉴别诊断

①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期均出血,出血持续1~2小时或2~3天,流血量一般较少。

②黄体功能不足: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提早萎缩,故表现为月经周期短,提前来潮,有时伴月经量增多、流产、不孕等症。基础体温呈双相,黄体期体温持续时间短,血内分泌检查孕酮水平降低。

③放环后月经失调(包括月经先期):病患者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出现月经先期及伴随症状。

④慢性盆腔炎:常导致卵巢功能失调,表现为月经失调,经常下腹一侧或双侧疼痛、腰酸、带多或低热。妇科检查时下腹双侧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盆腔B超提示附件区有界限不清之包块或增厚粘连组织。

2.辨证思维 辨证主要辨其属气虚或血热。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则热迫血行,血海不宁;也有由于血瘀,瘀阻冲任,新血不安,使月经提前来潮者。月经先期的辨证,着重于经色、经质和经量的改变,结合舌脉,辨其属虚、属热。一般经色淡、质稀、唇舌淡、脉弱者,属气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唇舌红、脉数者,属血热。

(三)治则思维

治疗以安冲为大法,或补脾固肾益气,或清热泻火,或滋阴清热。月经先期的治疗,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须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的属性,或补气,或清热,以调理冲任。

(四)辨证论治

1.气虚

①脾气虚

【证候】 经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辨证】 脾气虚弱,统血无权,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而至,量多;气虚血失温煦,则经色淡而质稀;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也为脾虚之征。

【治法】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主方】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处方举例】 人参15g,黄芪12g,甘草9g,当归9g,陈皮6g,升麻6g,柴胡9g,白术12g。

②肾气虚

【证候】 经期提前,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 “冲任之本在肾”,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肾虚精血不足,故量少,经色淡黯,质稀;腰为肾之外府,肾主骨,肾虚故腰酸腿软;肾虚精血不足,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肾虚则气化失常,故小便频数;肾虚则肾水之色上泛,故面色晦黯或有黯斑。舌淡黯,脉沉细,也为肾虚之征。

【治法】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主方】 固阴煎(《景岳全书》)。

【处方举例】 人参12g,熟地黄9g,山药12g,山茱萸9g,远志6g,炙甘草9g,五味子6g,菟丝子12g。

2.血热

①阳盛血热

【证候】 经期提前,量多,色紫红,质稠,心胸烦闷,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 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月经提前,量多;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热扰心肝二经,故心胸烦闷;热邪伤津,故渴喜冷饮;大肠津少,故大便燥结;热灼膀胱,故小便短赤。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热盛之征。

【治法】 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主方】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

【处方举例】 牡丹皮9g,地骨皮9g,白芍9g,熟地黄12g,青蒿9g,黄柏6g,茯苓12g。

②肝郁化热

【证候】 经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 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月经提前;肝郁血海失司,故月经量多或少;血为热灼,故经色紫红,质稠有块;气滞于肝经,故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气机不畅,则烦躁易怒;肝经郁热,故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热之象。

【治法】 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主方】 丹栀逍遥散(《女科撮要》)。

【处方举例】 牡丹皮9g,炒栀子6g,当归12g,白芍9g,柴胡6g,茯苓12g,炙甘草6g。(www.xing528.com)

③阴虚血热

【证候】 经期提前,量少,色红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 阴虚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故月经提前;阴虚血少,冲任不足,血海满溢不多,故经血量少;血为热灼,故经色红而质稠;虚热上浮,故颧赤唇红;阴虚内热,故手足心热;阴虚津少,故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阴虚血热之征。

【治法】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主方】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处方举例】 生地黄12g,玄参12g,地骨皮9g,麦冬9g,阿胶9g,白芍12g。

(五)病程观察

1.在心脾两虚证型中,症见月经提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养心健脾,固冲调经,方用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在肾气虚证型中,若腰痛甚者,酌加续断、杜仲补肾而止腰痛;夜尿频数者,酌加益智仁、金樱子固肾缩小便。

3.在阴虚血热证型中,若月经量少者,酌加山药、枸杞子、何首乌滋肾以生精血;手足心热甚者,酌加白薇、生龟甲育阴潜阳以清虚热。

4.在阳盛血热证型中,若月经过多者,去茯苓,酌加地榆、茜草根以凉血止血;若经行腹痛,经血夹瘀块者,酌加炒蒲黄、三七以化瘀止血。

5.在肝郁化热证型中,若月经过多者,经时去当归,酌加牡蛎、茜草、炒地榆以固冲止血;经行不畅,夹有血块者,酌加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经行乳房胀痛甚者,酌加瓜蒌王不留行、郁金以解郁行滞止痛。

(六)预后转归

及时治疗。月经先期如及时治疗,一般来说预后良好,都能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如不及时治疗,或不按医嘱用药,本病常可诱发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甚至发展为崩漏,治疗也较困难,并可进一步影响全身体质状况和脏腑、气血功能。

(七)预防与调护

1.注意饮食 月经先期的发病与饮食失节伤脾、过食辛辣助热的食品和药物有关,故气虚者应调节饮食,要清淡可口,富于营养。血热阳盛体质者尽量避免服用辛辣刺激及膏粱厚味食物。

2.调节情绪 情绪易激动,经常暴怒也可引起月经先期,甚至月经量增多,故平时要调节情绪,减少抑郁或暴怒,可促使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

3.连续治疗 月经先期者因其月经周期短,要调整其月经周期,单靠经期服药无济于事,应在经前10~14天开始服药,至月经干净后停药。下个周期如法服药。

4.治愈标准 月经病的治疗要有3个月经周期以上正常才算治愈,然后可用中成药巩固或食疗调治。有些患者认为1次月经正常就算治愈,停止继续治疗,结果时隔不久,月经先期病又可复发,故必须连续治疗至3个月经周期正常。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连续3个月经周期正常,各项检查正常。

2.好转 月经周期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周期较前延长,接近正常周期。

3.未愈 月经仍先期,甚至出现崩漏,症状无改善。

二、名家医案

1.钱伯煊医案——气血不足,冲任失调

余某,女,22岁,未婚。

【就诊日期】 1962年8月4日。

【主诉】 月经约20天一行约3个月。

【现病史】 末次月经于昨天来潮,量一般,色淡质稀,头晕纳差。

【查体】 舌苔淡黄,根垢遗刺,脉象细弦。

【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气血不足,冲任失调。

【治法】 补气养血,兼调冲任。

【方药】 党参6g,白术6g,山药9g,扁豆9g,炙甘草3g,陈皮3g,木香3g,白芍9g,枸杞子9g,当归9g,炒麦芽12g,大枣3枚。3剂,水煎服。

【按语】 此证由于素体脾虚,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故月经先期。血去较多,则阴血亦伤。治法当以补气固摄为主,兼顾养血,佐以行气醒脾,使气血渐复,冲任得固,则月经自调。

[选自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钱伯煊妇科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2.朱南松医案——脾肾不足,冲任统摄乏力

叶某,27岁,未婚。

【初诊日期】 1992年9月2日。

【主诉】 月经先期而至2年余。

【现病史】 14岁月经初潮,次年起经行量多,2年后又恢复正常。1990年起经转提前,每3周一行,经量偏多。末次月经时间8月31日,为先期9天而转,量少色暗,乳房微胀,大便溏薄。

【查体】 舌质红,苔薄腻,脉细软。

【诊断】 月经先期。

【辨证】 脾肾不足,冲任统摄乏力。

【治法】 健脾益肾,调理冲任。

【方药】 焦党参12g,焦白术9g,炒山药12g,补骨脂9g,椿白皮12g,煨肉豆蔻12g,桑寄生12g,桑螵蛸、海螵蛸(各)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玉米须2g,焦山楂炭12g。7剂。

二诊(9月9日):经行9天方净,经量初少,后为中量,伴腹痛隐隐,大便溏薄,每日1~2次,纳可。脉细软,舌黯偏红,苔薄腻。脾肾气虚,冲任统摄乏力。治宜健脾益肾,统摄冲任。方药:焦党参15g,焦白术9g,炒山药12g,补骨脂9g,椿白皮12g,赤石脂(包)12g,禹余粮12g,牛角腮12g,煨金樱子12g,玉米须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7剂。

三诊(9月16):经后便溏转实,但时而反复,神疲乏力,舌边尖红,苔薄,脉细软。治宗原法。方药:焦党参12g,焦白术9g,炒山药12g,补骨脂12g,椿白皮12g,菟丝子12g,煨金樱子12g,芡实须、莲子须(各)9g,玉米须20g,海螵蛸12g,制狗脊12g。14剂。

1个月后复诊,经期已准,经量中等,且纳可便调,而予健壮补力膏调治,以资巩固。

【按语】 其经者常候也,每月如期一至,太过、不及均为不调。古人均认为“阳太过则先期而至,阴不及则后时而来”。不尽然,亦有责之脾虚者。本案患者禀赋不足,脾气素虚,经常便溏,脾气不足,肾气亦虚。脾主统血,肾主封藏,故脾肾均虚则封藏失职,经水不及期而行,治当健脾益肾,统摄冲任,调治3次,服药28剂周期已准,后予健壮补力膏常服,以资巩固。

[选自朱南松.朱南松妇科临床秘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