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外治:23方治胆囊炎、胆石症

中医外治:23方治胆囊炎、胆石症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胆囊炎发病时,上腹部和右季肋部有持续性疼痛,且向右肩胛区放射,伴有厌油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平时无明显不适,仅在进高脂肪食物或胆结石的长期刺激下出现消化不良、胃脘饱胀、腹痛等症状。注意去除病因,积极防治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病。用本法治疗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

中医外治:23方治胆囊炎、胆石症

【病证介绍】

胆囊炎胆结石多同时并存,互为因果,常因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引起。急性胆囊炎发病时,上腹部和右季肋部有持续性疼痛,且向右肩胛区放射,伴有厌油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平时无明显不适,仅在进高脂肪食物或胆结石的长期刺激下出现消化不良、胃脘饱胀、腹痛等症状。慢性胰腺炎可参照治疗。

【按摩外治5法】

按摩方一

1.取穴 胆区压痛点(位于涌泉附近寻找压痛点)、肝俞、胆俞、三阴交、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处)。

2.操作 按揉胆区压痛点3分钟;按揉肝俞、胆俞各2分钟;按揉三阴交、胆囊穴各1分钟。

3.备注 引自《简易穴位按摩疗法》。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戒烟、酒。

按摩方二

1.取穴 肝胆区压痛点(位于涌泉穴左上方、足小趾无名趾下,近涌泉穴寻找压痛点)、胆俞、中脘、阳陵泉、耳穴胰胆区压痛点。

2.操作 按揉肝、胆区压痛点3~5分钟;按揉胆俞、中脘、阳陵泉穴各2分钟;耳穴胰胆区压痛点用“压丸法”贴压。每日按摩1次,至愈为度。

3.备注 引自《简易穴位按摩疗法》。适用于胆石症。注意去除病因,积极防治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等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按摩方三

1.取穴 心俞、督俞、膈俞、压痛区。

2.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鱼际肌,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依次进行按揉,每次10~20分钟,每日按摩2次,5天为1个疗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压痛区按摩后加拔火罐

3.备注 引自《百病中医按摩疗法》。适用于胆囊炎。用本法治疗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胆结石,经按摩后疼痛虽缓解,但维持时间较短)。

按摩方四

1.取穴 督脉背部腧穴、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背腧穴。

2.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其左侧,用右手拇、食指将长强穴上方皮肤捏起,沿膀胱经侧线捏至大杼(最后3遍每捏到肾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时,可酌情增速或减速),均以微痛或施术部位皮肤渐红为度,各反复操作6遍。每日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

按摩方五

1.取穴 右侧肩胛下角处。

2.操作 患者取坐位,双肩自然下垂,术者以右手拇指指腹压迫患者的右侧肩胛下角处,待酸胀感出现后,继续压迫1~3分钟,加局部按摩直至疼痛缓解。每日按摩1~2次,6次为1个疗程。

3.备注 引自《百病中医按摩疗法》。适用于胆绞痛。用本法治疗56例(胆结石及胆道蛔虫),显效(疼痛消失,48小时内未复发)30例,减轻(疼痛消失,48小时内复发)18例,无效8例。

【拔罐外治7法】

拔罐方一

1.取穴 胆俞(右)。

2.操作 采用按摩拔罐法。即先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即用右手拇指在穴位上用力按摩15分钟,疼痛即止。

3.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亦可用留针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若能配合川金钱草30克,鸡内金9克(研末兑入),延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坚持常服之,可获痊愈之功。

拔罐方二

1.取穴 肝俞、胆俞、胃俞。

2.操作 采用留针拔罐法。由于解剖关系,宜取右侧俞穴为主。随证取用1穴,如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取肝俞;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取胆俞;胆总管结石引起的取胃俞。先用毫针刺入,有针感后留针拔罐15~20分钟;或拔罐后,再用指针疗法,即用右手中指点按在穴位上,渐渐加力,至疼痛消失为止(一般2~3分钟开始见效,10分钟左右即可完全缓解)。每日1次。

拔罐方三

1.取穴 分两组:一为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丘墟(均取右侧);二为日月、章门、期门、胆俞(均取右侧)。

2.操作 第1组穴用针刺法,用强刺激手法针刺。第2组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治疗1次,中病即止。

拔罐方四

1.取穴 期门、日月、阳陵泉。恶心、呕吐,配内关;发热,配曲池、丘墟;疼痛连及背部,配膈俞、肝俞、胆俞;腹痛便秘,配中脘、天枢、足三里。

2.操作 采用留针拔罐法。先以毫针刺入,用泻法,留针拔罐20~3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甚佳。通常1~3次后兼症即除,10~15次胆囊区触痛即可消失。

4.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拔罐方五

1.取穴 分两组:一为心俞、胆俞、膈俞、督俞(均取右侧穴);二为阿是穴(背部压痛点)、神道灵台、肝俞(均取右侧穴)。

2.操作 采用按摩拔罐法。每次选1组穴。先按揉各10分钟,然后拔火罐20分钟。每日2次,中病即止。

拔罐方六

1.取穴 主穴:阿是穴(胸腹部压痛点和背部压痛点)、胆俞、肝俞、日月、章门、胃俞(均取右侧);配穴:内关、胆囊穴、太冲(均取右侧)。

2.操作 采用单纯拔罐法。每次取主穴3~4个,用闪火法拔罐20分钟。同时取配穴2个用针法,以毫针强刺激手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拔罐方七

1.取穴 分4组:一为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丘墟(均取右侧);二为日月、期门(均取右侧);三为胆俞、肝俞,一般取右侧;四为胆俞。

2.操作 第1组穴,用强刺激手法;第2组穴,均沿肋间隙向外斜刺1寸,用快速捻转强刺激手法;第3组穴,均向脊柱斜刺1寸。一般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捻1次。以上均不拔罐。第4组穴,用针刺后拔罐法,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起罐。

刮痧外治5法】(www.xing528.com)

刮痧方一

1.取穴 脊柱两侧,肩上区,胸8~12及其两侧(急性期配胸1~5及其两侧),肩胛区,上腹部及异常反应区,膝弯区。

2.操作 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命门)轻刮3行及肩上区,至泛红为止,再于胸8~12及其两侧(或加刮配段)刮5行(手法力度:急性宜重,慢性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肩胛区和异常反应区、上腹部及膝弯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备注 急性期(发作)用泻法,慢性期(缓解)用平泻法。临床屡用,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必要时,应配合其他疗法治疗。

刮痧方二

1.取穴 发作期取天宗、胆俞及肩胛部期门、日月、梁门;缓解期取胆俞、日月及上腹部阳陵泉、胆囊穴、光明、丘墟及小腿外侧。

2.操作 用刮痧法。发作期用泻法;缓解期用平泻法。随证取穴,依次刮拭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中病即止。

刮痧方三

1.取穴 分3组:一为天宗、胆俞及肩胛部;二为期门、日月、梁门、阳陵泉、胆囊穴;三为光明、丘墟。并随证配穴:肝郁气滞配肝俞、章门、太冲;肝胆湿热配三焦俞、三阴交、昆仑

2.操作 用刮痧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点揉第3组穴,每穴3~5分钟,至有得气感为止,每日1次。最后随证加刮配穴,两组均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

3.备注 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刮痧方四

1.取穴 中脘、天宗、阿是穴(压痛点)、胆俞、足三里。

2.操作 用刮痧、点揉法。先强压点揉中脘穴3~5分钟,并寻找压痛点(多在背部,每取1或2个压痛点),再刮天宗、阿是穴、胆俞、足三里,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痧痕未消失时,改用点揉,已消失仍用刮痧法。

刮痧方五

1.取穴 分两组:一为肝俞、胆俞、膈俞、曲垣、章门、日月、梁门、太乙门、足三里、胆囊穴;二为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太冲。

2.操作 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背部的膈俞、肝俞、胆俞、曲垣,再刮胸腹部的日月、梁门、太乙门、章门,然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胆囊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2组先刮背部的肝俞、胆俞,再刮胸胁部日月、期门,然后刮下肢部阳陵泉、胆囊穴、太冲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指压外治5法】

指压方一

1.取穴 膻中、中脘、章门、内关、外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太冲、丘墟、胆囊。

2.操作

(1)常规按压:①首先按揉三焦俞穴,然后按揉膻中、中脘和章门穴,再按揉上肢的内关、外关穴,接下来按压下肢的阴陵泉、阳陵泉和足三里穴,最后点按太冲和丘墟穴。②按压胆囊穴。

(2)随症加按:①腹部闷胀,头晕目眩,四肢沉重,口黏无味者:按揉脾俞、合谷、手三里、三阴交穴,反复按揉3~5分钟。②肌肤发黄,口苦而干,尿黄发热者:按揉曲池、支沟、承山和丰隆穴,点按大椎和期门穴。③嗳气吞酸,泛恶欲吐,食欲缺乏,胸闷易怒者:按揉胃俞、合谷和三阴交穴。④右胁刺痛,舌唇色暗者:按揉曲池、血海、三阴交和胆囊穴。

3.备注 积极正确地治疗急性胆囊炎,以免转成慢性。注意合理饮食,饮食要有规律,膳食搭配要合理,避免一次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可结合中西医治疗。

指压方二

1.取穴 胆俞、胃俞。

2.操作 胆石症并发急性胆总管内嵌顿:取坐位,点右侧胃俞穴;胆石症并发急性胆囊颈部嵌顿:取俯卧位,点右侧胆俞穴。

3.备注 点穴时间以症状完全缓解为准。

指压方三

1.取穴 胆俞。

2.操作 用拇指在右侧胆俞穴用力按摩,即可感到右背部有酸重的感觉,并向上下方向放射。此时胆绞痛顿时减轻。按摩15分钟以上,可有轻松舒适的感觉。

指压方四

1.取穴 肝内胆管结石:肝俞(双侧)。胆囊结石:胆俞(双侧)。胆总管结石:胃俞(双侧)。

2.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依结石的位置取穴。手法以按法为主,持续点压至疼痛缓解为止。一般点穴2~3分钟开始见效,10分钟左右即可完全缓解。

3.备注

(1)点穴时,以感觉最强的位置为佳。时间一般10分钟左右,症状重者,则需延长。点穴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及时送医院治疗。

(2)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和静脉补液。

(3)平时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4)预防和治疗肠道寄生虫和肠道感染,降低胆石症的发病率。

指压方五

1.取穴 右侧肩胛下角。

2.操作 患者取坐位,双肩自然下垂。术者以右手拇指指腹压迫患者的右侧肩胛下角处,待酸胀感出现后,继续压迫1~3分钟,并加局部按摩直至疼痛缓解。

【梳头外治1法】

1.持梳呈45°,梳齿深触本神1区(左侧)、囟会2区(图2-10左),用平梳法上下来回梳刮各3分钟,频率每分钟100次。

2.梳棒按揉胆、肝、神门、内分泌(图2-10右),每穴2分钟,频率每分钟100次。

图2-10 梳头外治胆囊炎、胆石症穴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