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外治:按压法的技巧与效果

中医外治:按压法的技巧与效果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按压法按压法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手法。说明摩法就是用手拇指面,或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屈伸、外旋施以柔软的往返抚摩。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的常用手法。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虚则补之,用缓摩法。本法作用面积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

中医外治:按压法的技巧与效果

【按摩外治法】

1.按压法 按压法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也是一种较强的刺激手法。以拇指罗纹面或掌根部(或双掌叠起)或肘尖着力,先轻后重,由浅而深地按压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有节奏地逐渐用力,深压捻动,得气停留5~10秒,再将手缓慢抬起,动作要缓和。由于着力部位、用力轻重及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拇指按、屈指按、掌根按、掌面按、屈肘按等多种。

(1)指按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或第1指间关节的弯曲突起处)着力按压,多用于经穴或阿是穴(图1-1)。此法接触面积小,容易控制与调节刺激量,对全身各部都适用,具有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作用。

图1-1 指按法示意图

(2)掌按法:用掌面或掌根部或鱼际部着力向下按压,可单手或双手重叠压(图1-2)。适用于面积大而又平坦的部位。掌面按主要用于腹部治疗;掌根按适用于腰部、背部及臀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腰痛、腰背筋脉拘紧以及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等症。

(3)肘按法:屈肘用肘尖部着力按压(图1-3)。此法力度重,刺激较强,多用于腰部、臀部(或环跳穴处)等肌肉丰厚部位的治疗,如腰肌强直、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

为了便于治疗,轻按时术者正坐位,重按时术者应取站立位。施术时,术者要呼吸自然、不得屏气,施术时用力平稳、动作协调、由轻而重、逐渐加力。需要较大力度与反复多次操作时,宜用叠揉法。这种按法,作用力强而术者却很省力。患者体位由术者指令。

图1-2 掌按法示意图

图1-3 肘按法示意图

在着力过程中,用力应平稳、均匀,不得用暴力。特别是胸背部用掌按时切忌暴力,以防止肋骨损伤。本法具有通经活络、松解肌肉、宁心安神、镇静止痛、开通闭塞、调和营卫、祛风散寒、蠲痹壮筋、解痉养肌、温中止痛、矫正畸形等作用。应用范围广,可在全身各个部位及穴位应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失眠心绞痛、腰痛、腿痛、腹痛、胃痛、痹证、肢体麻木、周身酸痛、筋骨劳损、瘫痪等病症。

2.摩法 摩法是最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手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腹或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移动摩擦,着力面按顺、逆时针方向做旋转运动。《石室秘录》云:“摩法不宜急、不宜缓、不宜轻、不宜重,以中和之意施之。”说明摩法就是用手拇指面,或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屈伸、外旋施以柔软的往返抚摩。《医宗金鉴》云:“摩者,谓徐徐揉摩也。”

摩法一般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

(1)指摩法:就是以拇指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紧贴在施术部位上,屈腕约160°,手掌抬起,四指并拢着力,肩、肘关节协同于着力面,按顺、逆时针方向做旋转摩擦运动(图1-4)。

(2)掌摩法:就是掌面紧贴在施术部位上,以腕稍悬屈和掌与前臂微屈,手指自然伸直。指掌着力部必须随着腕关节带动前臂做环旋摩动(图1-5)。环旋速度120次/分钟。

图1-4 指摩法示意图

图1-5 掌摩法示意图

术者取坐位,在体表上施术,每次要坚持15~20分钟,摩后患者肌肉深层应产生舒服感,且无不良反应。施术时要注意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着力部位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用力自然,着力大小应以患者感觉有一定压力为宜。

本法具有调理脾胃、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和气血、散瘀消肿等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重点用于胸胁、脘腹部、背腰部及各关节部。摩腹部,有通便、止泻、健脾、消食等作用,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脘腹胀满、肠鸣、腹痛、脘腹冷痛、食积、便秘、腹泻、胀痛;摩胸部,有宽胸理气、疏肝解郁等作用,用于治疗胸闷气滞、胁肋胀痛、厥心痛、肺气肿、胸胁碰伤;摩关节,有消肿止痛、祛风胜湿等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骨关节炎等病症。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的常用手法。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虚则补之,用缓摩法。急证多为实证,实则泻之,用泻法。快速顺时针方向摩运,可通调胃肠积滞,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逆时针方向摩运,则能温中止泻,具有温补下元(小腹)的作用。

3.推法 推法是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医宗金鉴》云:“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小儿推拿广意》云:“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说明推法就是用拇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先轻后重,逐渐加力,进行单方向向前或向上、向外的直线推动。根据推法的操作方向,推法可分为直推、平推、分推、合推等。施术方式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等4种。

(1)指推法(又称一指禅推法):此法具有一定功力根基的施术者较为常用,一般用者较少。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持续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肘为支点,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来回推按的一种治疗手法(图1-6)。运用时要注意上肢肌肉放松,沉肩,肘关节微屈、下垂略低于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使之能往返均匀地摆动,拇指端做缓慢移动,推动速度为100~120次/分钟。本法作用面积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本法有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内科妇科、骨伤、五官及儿科常见病症。其中指罗纹推适用于腹部,治疗胃肠消化系统及妇科病症;指峰推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关节痛、肝郁、痹病等内科病症;偏峰推刺激量小,适用于在头面和五官周围操作,可治疗近视、色盲鼻渊、面瘫、头痛、耳鸣、牙痛等疾病。

图1-6 指推法示意图

(2)掌推法:以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着力,直向一定方向推进,也可与另一手重叠,以增大压力(图1-7)。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胸、腹部及大腿部等,用于治疗腰脊酸痛、胸胁胀痛等病症。

图1-7 掌推法示意图

(3)拳推法:以一手或双手握拳,以大拇指除外四指关节处着力,向一定方向推进(图1-8)。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部及四肢部等。可治疗腰扭伤、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感觉迟钝者。

(4)旋推法:以一手或双手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着力旋转推运(图1-9)。旋推时,要做到指不离穴,掌不离经。反复旋推,使患者施术部位有温热和舒适感。此法适用于头部、腹部。

图1-8 拳推法示意图

图1-9 旋推法示意图

术者指力、耐力要能持续操作15~20分钟,所用推压力能使患者肌肤深层产生酸、麻、胀、痛而体表无不良反应。施术过程中,腕部摆动要灵活自如,不可跳跃,不能用蛮劲。

图1-10 拿法示意图

4.拿法 拿法亦是常用基本手法之一。《医宗金鉴》云:“拿者,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说明拿法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对应钳形用力(即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或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图1-10)。前者称三指拿法,后者称五指拿法。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续性,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骤然用力。常配合其他手法运用于颈项、肩部、腰部、背部和四肢部穴位,适用于肌肉、肌腱、筋膜之处,如颈肌、斜方肌、骶棘肌、腓肠肌、肱三头肌等。本法刺激较强,有祛风散寒、开窍提神、舒筋通络、镇静止痛、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精神疲劳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脘痞胀、筋骨酸痛等病症。

施术时多取站姿,进行短时间的挤压、揉捏、提起放下,反复进行。动作要协调。提拿的部位主要是人体深层的肌腱、韧带与肌束等条索状组织,故不要仅夹住表皮,更不能用指甲着力抠掐。

5.揉法 揉法是常用的基本手法之一。《厘正按摩要术》云:“揉以和之。揉法以手腕转回还,宜轻宜缓,绕于其上也。是从摩法生出者,可以和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虑矣。”揉捻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或手指罗纹面部分,附着于一定的体表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根据施术时着力部不同,又有指揉法、大鱼际揉法、掌揉法、肘尖揉法之分。

(1)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面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轻按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回旋揉动(图1-11)。适用于全身各部经穴。多用于治疗小儿疾病。

图1-11 指揉法示意图

(2)掌揉法:用掌面或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腕关节带动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揉动,压力要轻柔缓和(图1-12)。适用于腰、背、臀部及四肢肌肉丰厚处。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肠胃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红肿疼痛等病症。

(3)大鱼际揉法:可用于头面、胸腹部及四肢部(图1-13)。余同掌揉法。

图1-12 掌揉法示意图

揉法施术时,要注意手腕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做回旋揉动(使之表皮与内层的软组织之间产生轻柔缓和的内摩擦),腕部活动幅度可逐步扩大,压力要轻柔,一般速度为120~160次/分钟。整个动作贵在柔和,揉转的幅度由小而大,用力由轻渐重。术者的手要紧贴在操作部位上,不得在皮肤表面摩擦与滑动。切不可用蛮劲、强手法施术。

图1-13 大鱼际揉法示意图

揉法具有调和气血、宽胸理气、消积导滞、疏经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理筋松肌、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淋巴通畅之功效。适用于全身各部施术。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面瘫、脘腹痛、胸闷胁痛和便秘、泄泻等肠胃疾患以及腰背、四肢、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6.擦法 擦法亦是基本手法之一。以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做前后或左右的直线来回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度。一般分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图1-14)。

(1)掌擦法:前臂内侧与治疗部位相对,腕、掌与五指伸直,以全掌附着在施术部位上,常用于肩背、胸腹等部位,以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等症。

(2)鱼际擦法:前臂取旋前位,掌面朝下,拇指与第一掌骨内收,以隆起的大鱼际着力。常用于四肢部,以治疗四肢伤筋、软组织肿痛及关节不利。

(3)侧擦法:前臂取中立位,腕、掌与手指用力伸直,五指并拢,以小鱼际着力。常用于肩背、腰骶及下肢等部,以治疗腰背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脾肾阳虚等。

术者多取站势,沉肩、垂肘。本法动作幅度要大,推擦部距离尽量拉长。开始擦时稍慢,后稍快,以局部发热为度。操作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推擦10次为宜。

图1-14 擦法示意图

擦法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自然伸开,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但不能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只擦皮肤,不可带动深层组织。擦时应直线往返,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一般速度为100~120次/分钟。

本法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展肌筋、滑利关节、健脾和胃、行气活血、软化瘢痕等作用。刺激柔和、温热,功用甚多。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擦胸背、腹部可产生较缓和的热效应;擦腰骶部、夹脊及骶棘肌,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效应;擦四肢部,可产生中等温热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慢性劳损、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胃脘胀痛、颈项酸痛、落枕、外感头痛等病症。

7.抹法 抹法为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或手掌紧贴于体表施术部位,做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的往返缓慢推动(图1-15)。

抹时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性,用力轻而不活,重而不滞。本法有温热效应。具有宽胸理气、温经止痛、祛风散结、行气活血、开窍镇静、醒脑明目、散瘀通络、除痹胜湿等作用。适用于头面(前额、太阳穴、后发际)、颈项、胸腹及手掌部,可用于治疗头痛、头晕、颈项强直、神经衰弱等病症。

图1-15 指抹法示意图

8.法 此法亦是基本手法之一。就是用手背近小鱼际侧部,或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关节部分近小指侧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做前后连续不断的屈伸、外旋、内旋动(图1-16)。用侧掌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做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称为侧掌法;握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二指关节凸起部着力动,称为握拳法。动速度为120~160次/分钟。

图1-16 法示意图

操作要求持续3~5分钟,所用压力要适当,使治疗部位产生酸、麻、胀感,而体表不感疼痛为宜。手法呈自主动状态,但不能以手或臂去摩擦移动。

本法接触面积大,压力深透有力,适用于颈、肩、背、腰、臀、腿部和四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对于胸腹部、头面部和小关节等部位不宜应用。

运用法要注意肩、臂、手腕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使着力于体表部分要紧贴体表而做往返动状态,不要跳动或使手背拖拉摩擦。运用压力要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法具有舒筋通络、消瘀止痛、祛风散寒、温经胜湿、活血化瘀、疏松肌肉筋膜、滑利关节、解痉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常用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对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肢体瘫痪、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9.梳法 梳法为基本手法之一。以双手指腹或五指屈曲或握空拳,用骨突硬处在施术部位同时或交替梳理、梳搔。一般分为爪形梳法(图1-17)、掌指梳法(图1-18)和拳骨梳法(图1-19)。常用于头部、背部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头痒、胸背酸困不适、风湿痛等病症。

10.搓法 搓法为基本手法之一。即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快速的来回搓揉动作,并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搓法有指搓、鱼际搓、掌面搓之分,手法大同小异,多随部位选用。本法适用于腰背、胸腹、两胁及四肢部,其中以掌搓法为主(图1-20)。

图1-17 爪形梳法示意图

图1-18 掌指梳法示意图

图1-19 拳骨梳法示意图

图1-20 搓法示意图

指搓多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指、趾等;鱼际搓多用于四肢远端肌肉;掌搓多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腰背、胸腹、肩背部及四肢近端部等。

搓法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气血、舒理肌筋、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腿痛、肩背痛、颈椎病、肢体麻木等病症。

搓时要注意双手用力对称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顺序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施搓。速度要从慢到快,再由快转慢。用力要深沉,动作要轻快、协调。

【拔罐外治法】

1.火罐法 火罐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法,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以吸附于体表。火罐排气,是用点火的方式排出罐内的空气。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种。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或用软质纸稍折叠,也可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长3厘米左右),点燃后在烧去3厘米左右时投入罐中,不等纸片烧完,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

(2)贴棉法:本法适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首先用0.5~1平方厘米的脱脂棉片,四周拉薄后略吸酒精,贴于罐内上中段,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部位。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酒精不宜太多,否则易造成贴棉脱落以及酒精流溢烫伤患者。

(3)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底部滴入酒精数滴,保持罐口朝上,然后将罐横放,旋转1~3周,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勿使酒精滴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扣在应拔部位。本法操作简单,不需其他辅助用品,适用于家庭保健。注意酒精不宜滴得过多,以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灼伤患者。

(4)闪火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走罐法。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或用一根长约10厘米的粗铁丝,将一端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抽出棉球,将罐扣在应拔部位。需较大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罐内上中段壁上旋转涂擦,使酒精在罐壁燃烧,然后迅速抽出棉球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棉球不宜吸取酒精太多,否则易流溢烧伤皮肤。

(5)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仰卧的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平坦部位。其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可选用两种方法操作:①用易燃的软布或软纸包住一枚铜钱或类似物品,将布或纸的四周折转向上约3厘米,便制成毽子形的点火架。然后置于吸拔部位,点燃布或纸角。也可以将酒精棉球放在点火架顶端点燃。最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②用不易燃、不传热、直径2~3厘米的物品,如胶木瓶盖、汽水瓶盖、木片、橘皮等,置于吸拔部位中心,其上再放一酒精棉球,点燃后立即将罐扣上。(www.xing528.com)

(6)弹簧架法:用1根直径0.5~1毫米的钢丝绕成弹簧状,放入火罐内,近罐底的一端扭成钩状,钩端部卷上一个棉球,悬挂在罐的中央。拔罐时,在棉球上滴几滴酒精,点燃后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架可反复应用。

2.水罐法 即在火罐内装入1/3~1/2的温水,闪火后迅速将水罐扣在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高热无汗、咳嗽、胃痛、风湿症、腰痛等。

3.药罐法 煮药罐法的操作方法是: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放入竹罐或木罐煮3~5分钟,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

除煮药罐法外,药罐法还有贮药罐、酒药罐2种方法。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拔火罐中的滴酒法操作。

4.针罐法 针罐法(全称留针拔罐疗法)是在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若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可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

5.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或血罐法,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有两种。

(1)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即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淤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

(2)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6.挑痧拔罐法 挑痧拔罐法是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7.温罐疗法 温罐疗法指在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加用红外线、神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以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冷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寒湿的病症。

8.刮痧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是刮痧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后拔罐,亦可先拔罐后刮痧,前者较为常用。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穴位)皮肤上涂抹适量刮痧拔罐润肤油(或乳),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若与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肤时间应略短,皮肤出现红色即可在其刮痧部位走罐;若与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时间可稍长,待皮肤出现红、紫或紫黑色时,再行留罐,留罐部位可以是穴位(包括阿是穴),亦可以是病灶点(刮痧后皮肤上红紫或紫黑明显处,用手触摸,皮肤下常有明显硬结或条索状物,压迫多有酸麻胀痛等反应)。一般认为,在病灶点处拔罐对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有明显作用。此法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哮喘膝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压、痤疮等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9.艾灸拔罐法 艾灸拔罐法是艾灸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灸法,然后再拔罐,以艾灸的药物和温热作用来加强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祛除寒湿、行气活血等功效,与拔罐同用可增强疗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几种。

(1)艾炷灸拔罐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拔罐两种。直接灸即将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间接灸是施灸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些物质(如隔一姜片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饼叫附子饼灸等)。上述灸法都应在患者感觉皮肤发烫时,换艾炷和隔垫物再灸,以皮肤潮红但不烫伤为度,灸后再行拔罐。此法适应证较广,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肾虚证、风寒湿痹、妇人气虚血崩等证均有疗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于腹痛、受寒腹泻等证;隔蒜灸拔罐法多用于痈疽、瘰疬、肺炎支气管炎肠炎等证;隔附子饼灸拔罐法可用于阳痿、早泄等症。

(2)艾卷灸拔罐法:分单纯艾卷灸与药条灸拔罐两种。用绵纸把艾绒裹起来做成圆筒形称为艾卷,艾卷内只有单纯艾绒称单纯艾卷或艾条,艾卷内除艾绒外加入药末而制成的艾条叫药条。将艾条(包括单纯艾条与药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另一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条支架等支持,燃端距皮肤0.5~1寸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毕再行拔罐。艾灸拔罐法具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症。

10.按摩拔罐法 按摩拔罐法是按摩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可分为先按摩后拔罐和先拔罐后按摩两种。先按摩后拔罐法,是指先根据病情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按摩,按摩完毕后再进行拔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闪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强按摩的疗效。先拔罐后按摩法,是指通过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皮肤出现紫、黑斑和皮下结节后,在紫黑斑或结节处使用按摩手法,主要为解结消灶、促进瘀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疗效。按摩拔罐法在临床多种病症中被广泛运用。

常见的拔罐方法,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两种。①单罐法:如果病位范围较小,可根据病变或压痛的范围选择单个适当口径的罐子进行治疗,如胃痛单拔中脘一穴,心律不齐、心悸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②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治疗时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适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或敏感反应点较多的患者。采用此法时,可根据经络走向或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时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之为“排罐法”。适用于身体强壮、症状明显的患者,拔罐数目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厘米);若体质弱或症状不甚明显的患者,拔罐排列较稀疏(罐距大于7厘米),称散罐法。

(1)闪罐法: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患者患处,随即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痧点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兴奋作用。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脑卒中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故较适合于面部使用。闪火罐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热,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

(2)留罐法: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各种病症。即罐子拔上以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在皮肤娇嫩细腻部位、夏季、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后同时拔罐时,不可留罐时间过长。另外,在留罐期间,亦可结合提按、摇动等手法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3)走罐法: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拉罐、行罐等。走罐宜用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先在要走罐的皮肤上或罐口上涂一些润滑油脂如凡士林、植物油等,将罐吸附肌肤后,术者用手握住罐体,根据病情需要和走罐部位的解剖结构,进行上下、左右或圆周方向的往返推拉移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至淤血。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因取罐时常有响声,故又称响罐法。走罐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背、腰臀、大腿等处,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麻木酸痛等病症。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应根据病情和部位挑选口径适宜的罐子(腹背腰臀用大罐,四肢用小罐),决定吸拔的力量和推移的速度。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种。

①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移动速度为30~50厘米/秒,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②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移动速度为15~30厘米/秒,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

③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移动速度为3~5厘米/秒,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卒中、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走罐法操作时,推拉旋转的速度不宜过快,如过快易导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

【刮痧外治法】

刮痧刺激手法与针刺一样,亦是依据刺激的强度、时间和患者感觉的轻重等因素而定。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在人体体表的相应部位或穴位皮部予以刮治刺激,或为兴奋,或为抑制,或用反射,或用诱导,从而起到调整生理功能的作用。可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实现刮痧治病的目的,分述如下。

(1)兴奋法:此法适用于虚证,即功能衰弱之证候,如感觉神经发生麻木,感觉不灵敏,运动神经发生麻痹,肌肉关节不能随意活动,内脏功能减弱等,此类证候予以轻微刺激即可以激发其活动功能;中度刺激,可以兴奋其功能,使之旺盛,故又称为补法。

(2)抑制法:此法适用于实证,即功能异常亢进的证候,如肌肉痉挛、抽搐,神经过敏、疼痛,分泌亢进与充血等,予以较长的强刺激,可使之缓解,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故又称泻法。

(3)反射法:凡内脏、五官、脑髓所发生的证候,刮痧不能直接刺激其局部,可于其组织的神经干,或于其组织能起反射的联系点予以适当地刺激,以调整其生理功能,如四肢末梢及风池、天柱之于脑部、五官病;肺俞、太渊之于肺病等。

(4)诱导法:凡属功能亢进的证候,不从其患部直接刺激或抑制,而在远隔的部位加强刺激,以使其患部充血,或分散其患部的神经兴奋性,而达到缓解其患部证候的目的,如脑充血之刺激四肢末梢。

上列四法(前两法为直接刺激,后两法又称间接刺激),均是刮痧治疗中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但绝不能机械对待,在应用上必须灵活掌握,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病情,进行辨证及有针对性地选用。

【指压外治法】

1.指压的常用手法 指压的常用手法有掐、压、揉、补、泻等。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患者,或急性疾病大多宜用掐法,属泻法;反之身体虚弱的患者,大多宜用压法,属补法。这两种手法,即掐压二法,凡虚实夹杂之证,亦可交替使用。揉法,即按摩疗法中的一种手法,在本疗法中很少单独应用,一般多在操作完毕后而配合用之。

(1)掐法:用拇指指甲深掐在穴位上,并稍微用力,频频摇动手指,以加强刺激量。

(2)压法:用拇指或食指屈曲成尖状的第一指关节压在穴位上,不断地点压。

(3)揉法:在穴位上用指尖或手掌轻轻揉按。

(4)补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拇指尖稍微用力点压的轻刺激即为补法。适用于虚证。

(5)泻法:在筋骨间或肌肉丰厚处,或皮肤敏感部位的穴位上,用重力点压不动的即属泻法。适用于实证。

2.指压的操作方法 一般情况下,指压都用拇指按压穴位,只有在治疗面部和腹部疾病时才用其他手指,或以掌代指。

(1)拇指法:先将手臂自然弯曲,再将拇指充分伸直,然后将拇指的指腹(或指尖)压在穴位上,渐渐加重压力。

(2)其他手指法:用其他手指的指腹或稍上的部位,轻轻地置于穴位上按压。

(3)手指重叠法:先将一手拇指弯曲并置于穴位上,再将另一手拇指按于其上进行按压。

(4)手掌法:手掌法即用手掌代替手指按压的方法。

(5)代指法:有时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效果不好或力度不够,或按压面积太小,而需用其他物品来代替手指或手掌治疗,这种方法即代指法。

3.指压操作要领

(1)头部:指压头部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10秒;五指作圆锥状,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分别在前额部、头顶部、后头部用中等力量以垂直方向按压5秒后,即迅速将手抽回。

(2)面部:指压眼球上下左右的穴位时,须将中指指腹依顺序置于上下眼睑的相应部位轻压15秒;若指压上眼睑时,须将力量往下压;眼角外侧的穴位需要指压时,须将无名指第2节同时置于左右穴位上,以水平方向轻轻地按压15秒;指压下颌到面部中线的穴位时,须将拇指置于下颌的下方,食指、中指的指腹置于下颌的上方,三指同时以一般的力量按压15秒;指压面颊上的穴位时,须将五指作圆锥状,然后以五指指尖为接触面,置于脸的中央,稍用力向外侧按压5秒,即迅速将手抽回。

(3)侧颈部:指压胸锁乳突肌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置于胸锁乳突肌外侧的穴位上,轻柔缓慢地朝水平方向按压15秒。

(4)后颈部:指压颈窝的凹陷点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且交叉成十字形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头顶方向按压10秒;指压颈窝凹陷处左右旁开处的穴位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按压10秒;指压第3颈椎点或第5颈椎点时,须将左右拇指充分弯曲后指尖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

(5)肩部:指压三角肌前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三角肌后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肩根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肩部中央点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后置于穴位上,以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

(6)上肢:指压手臂内侧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置于穴位之上,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三角肌下缘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第2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肱二头肌时,须用拇指及其他四指夹住欲压的部位,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分别在上、中、下三点各按压10秒;指压桡侧及尺侧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腕部的穴位时,须将被指压者的手掌稍微伸直,施术者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掌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

(7)手部:指压指关节侧面时,须以拇指指尖或指腹与食指的指纹部夹住两侧的穴位,用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指压指关节间的穴位时,须以拇指指尖或指腹与食指的指纹部上下按住穴位,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

(8)背部:指压第7颈椎点、第10胸椎点和第11胸椎点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

(9)腰部:指压第2~4腰椎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脊椎方向按压10秒。

(10)臀部:指压臀中央和臀中央上下左右各4厘米的穴位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大转子点和臀部与大腿相接的穴位时,须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同时将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较大的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

(11)胸部:胸骨两侧可分开或同时进行指压。指压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乳房周围的穴位时,须将五指略张开作圆锥状置于穴位上,轻柔、缓慢地加大力量,沿向上的方向抓起,然后轻轻放开。

(12)腹部:指压下腹部的穴位时,须将两手拇指充分弯曲,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再沿水平方向轻柔、缓慢地按压15秒。

(13)下肢:指压大腿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的关节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膝关节髌骨四周的穴位时,须将五指略张开,以五指分按膝盖髌骨四周,用中等力量向中心部位按压10秒;指压小腿前部穴位时,须将拇指成“十”字形重叠,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胫骨前肌、窝、内踝至外踝间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朝垂直方向按压10秒;指压小腿和跖骨间的穴位时,须将双手拇指充分弯曲,以指尖或指腹置于穴位上,用中等力量按压10秒;指压跟腱上的穴位时,须将拇指和食指的指纹部抓住跟腱,以中等力量朝水平方向按压10秒。

【耳穴贴压法】

压丸的手法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临床上常用的耳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压法 术者用食指、拇指的指腹分别置于患者耳郭的正面和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穴的小丸,至患者耳郭出现沉、重、胀、痛、热、酸等感觉,此时术者的食指、拇指可左右移动施压,或做画圆移动。按压时寻找痛胀较明显的部位,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为了加大刺激量,可在耳郭正面和背面相对贴压两粒小丸对压。将全部要取的耳穴如法对压完毕后,嘱患者照此压法自行对压。

2.直压法 术者用指尖按于耳穴上的小丸,垂直按压,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按压4~6下。施压完毕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3~5次。有些耳穴难以用对压法,如交感、艇角、大肠等穴用泻法时,多用直压法,耳甲艇、耳甲腔的穴位一般都可用直压法。

3.点压法 术者用指尖按于耳穴上的小丸,一压一松间断地按压小丸,每次间隔0.5秒左右,本法不宜用力过重,以患者感到胀而略觉刺痛为度。视具体病症和术者要求每穴每次按压2~7下。

4.旋压法 用指腹轻轻压住耳穴上固定的小丸,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以患者有酸胀痛或轻微刺痛为度。一般每穴轻柔按摩2~7转。本法是耳压手法中常用手法。

【梳头外治法】

梳头疗法包括人体头部治疗保健和配穴治疗保健,是运用牛角梳的多功能体进行不同手法操作的全过程,可根据病情、身体状况,认真选穴,灵活运用。

1.厉梳法 梳理使用面按压力大、速度快,上下左右可做短距离或长线条的梳理,能迅速疏泄病邪,恢复功能,临床多用于年轻、体壮及新、急病的实证者。

2.平梳法 梳理使用面按压力小、速度慢,上下左右可做短长不等的线条穴位梳理,能激发人体正气,活血化瘀,适用年老体弱、久病重病之虚证者。

3.摩法 用梳背、梳角或梳棒按于操作部位,以前臂连同腕关节做环形有节律的盘旋和摩动,按压力适度,以摩位发热为宜。

4.揉法 用梳齿、梳角或梳棒紧压操作部位,着力点不移动进行上下左右回旋揉动,压力度深透皮下组织,以发热为宜。

5.振法 用梳齿、梳角或梳棒紧压操作部位,着力点不移动,由轻到重进行不间断的振颤,压力频率适度,以发热为宜。

6.拍法 用梳平面或背适度拍击操作部位,先从前额拍向后枕,再拍两侧颞部,反复10遍,有健脑强身、疏通经络、消除疲劳、防治头痛的功效。

7.面梳法 用梳保健面接触操作部位,由下而上,自左而右梳刮,梳眼疾时按眼的走向从内向外适度操作,可治疗眼疾、鼻炎、面瘫及美容等。

8.经气法 治疗保健后,根据头部经络走向,自上而下、由左至右、先前而后进行头部整体梳理,用力轻柔,平稳和缓,可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