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蛔 虫 病
蛔虫病是感染蛔虫卵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蛔虫,古又称“长虫”“蛕虫”“蛟蛕”“蚘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劫夺水谷精微,妨碍正常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这与粪便污染和卫生习惯不良有密切关系。小儿由于脾胃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故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多见于3—10岁的儿童。蛔虫寄生于肠道可有不同表现,轻者可无症状,或仅见脐周时有疼痛;重者久则耗伤小儿气血,面黄肌瘦,形成蛔疳;甚者出现并发症,其中以蛔厥证、虫瘕证多见,需积极救治。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蛔虫病的发生,主要是吞入了感染性蛔虫卵所致。其病位主要在脾胃、肠腑。小儿缺乏卫生常识,双手易接触不洁之物,又喜吮手指,以手抓取食物,或食用未洗净的生冷瓜果,或饮用不洁之水,以致食入虫卵,进入胃肠,形成蛔虫病。此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积湿成热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为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如《景岳全书·诸虫》所说:“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由滞腻,皆可生虫……然以数者之中,又惟生冷生虫为最。”指出乱吃生冷不洁之物为蛔虫病发生最常见的病因。
1.虫踞肠腑 蛔虫寄踞肠内,频频扰动,致肠腑不宁,气机不利。小肠盘复于腹内中部,故腹痛多发生在脐周,虫静则疼痛缓解。蛔虫扰动胃腑,胃气不降,则见呕恶、流涎;蛔虫上窜,随胃气上逆,形成吐蛔。虫踞肠腑,劫取水谷精微,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滞不化,则食欲异常,饮食不为肌肤。重者面黄肌瘦,精神疲乏,甚至肚腹胀大,四肢瘦弱,形成蛔疳。虫聚肠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齿、鼻痒、面部白斑、白睛蓝斑等症。
2.虫窜入膈 蛔虫好动而尤喜钻孔,当受到某些刺激,如肠道寒温不适或食糜异常,使蛔虫受扰,则更易在肠腑中窜动。若蛔虫上窜入膈,钻入胆道则发生蛔厥。虫体阻塞胆道,气机不利,疏泄失常,表现为右上腹部剧烈绞痛,伴有呕吐,或为胆汁、或见蛔虫,甚则肢冷汗出,形成“蛔厥”之证。正如《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症治》中说:“蚘厥者,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
3.虫聚成瘕 蛔虫性喜团聚,若大量蛔虫壅积肠中,互相扭结,聚集成团,可致肠道阻塞,格塞不通,形成虫瘕。肠腑气机阻塞,不通则痛,故腹痛剧烈,腹部扪之有条索状物;胃失通降,腑气上逆,而见呕恶、大便不通。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可有吐蛔、排蛔史。
②反复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腹部按之有条索状物或团块,轻揉可散,食欲异常,形体消瘦,可见挖鼻、咬指甲、睡眠磨牙、面部白斑。
③合并蛔厥、虫瘕,可见阵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甚或吐出蛔虫。蛔厥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虫瘕者,腹部可扪及虫团,按之柔软可动,多见大便不通。
④蛔虫性嗜酸细胞肺炎,属于蛔虫蚴虫移行症,可有咳嗽、气喘、发热,肺部体征常不明显,痰中找到蛔蚴可确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但病菌灶易变或很快消失。
⑤大便病原学检查:应用直接涂片法或厚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粪便中蛔虫卵,即可确诊,但粪检未查出虫卵也不能排除本病。
(2)鉴别诊断
①急性阑尾炎:起病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局限于右下腹,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血白细胞增多。
②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青少年,病变主要在回盲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先驱症状,以后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其主要区别为本病发热较显著,右下腹压痛范围较大,有时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2.辨证思维 本病以六腑辨证为纲。肠虫证最为多见,虫踞肠腑,多为实证,以发作性脐周腹痛为主要症状。蛔厥证,蛔虫入膈,窜入胆腑,腹痛在剑突下、右上腹,呈阵发性剧烈绞痛,痛时肢冷汗出,多有呕吐,且常见呕吐胆汁和蛔虫。虫瘕者,虫团聚结肠腑,腹部剧痛不止,阵发性加重,腹部可扪到条索状或团状包块,伴有剧烈呕吐,大便多不通。
(三)治则思维
本病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具体应用,当视患儿体质强弱、病情急缓区别对待。体壮者,当先驱虫,后调脾胃;体弱者,驱虫扶正并举;体虚甚者,应先调理脾胃,继而驱虫。如病情较重,腹痛剧烈,或出现蛔厥、虫瘕等并发症者,根据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特性,予酸、辛、苦等药味,以安蛔止痛,同时或其后择机驱虫。本病腹痛,可配合外治、针灸、推拿等法。如并发症严重,经内科治疗不能缓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四)辨证论治
1.肠虫证
【证候】 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乍作乍止;或不思食,或嗜异食;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齿。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
【辨证】 本证为蛔虫病最常见证型。患儿多有饮食卫生习惯不良史,以脐腹疼痛,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检见蛔虫卵为特征。湿热内蕴,面部常见白斑,睡眠不宁,齿;若兼有脾胃虚弱,则见不同程度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若反复染虫,迁延不愈,形体消瘦,肚腹胀大,可发展成“蛔疳”,此时宜参照“疳病”辨证论治。
【治法】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主方】 使君子散加减。
【处方举例】 使君子10g,芜荑10g,苦楝皮10g,槟榔10g,甘草6g。(以5岁为例)
2.蛔厥证
【证候】 有肠蛔虫症状。突然腹部绞痛,弯腰屈背,辗转不宁,肢冷汗出,恶心呕吐,常吐出胆汁或蛔虫。腹部绞痛呈阵发性,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暂时缓解减轻,但又反复发作。重者腹痛持续而阵发性加剧,可伴畏寒发热,甚至出现黄疸。舌苔多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辨证】 本证以腹部绞痛,呕吐,肢冷为特征。多有肠蛔虫证的病史,常因胃肠湿热,或腹中寒甚,或寒热错杂,使虫体受扰,入膈钻胆,气机逆乱所致。以寒热夹杂多见,偏寒重者呕吐清水,面白肢冷,舌苔白腻,脉缓;偏热重者发热,呕吐胆汁,舌苔黄腻,脉滑数。若并发胆道感染、肝脓肿,甚至腹腔蛔虫,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治法】 安蛔定痛,继之驱虫。
【主方】 乌梅丸加减。
【处方举例】 乌梅15g,细辛3g,椒目3g,黄连5g,黄柏5g,干姜5g,附子3g,桂枝5g,当归10g,人参10g,延胡索10g,白芍15g。(以5岁为例)
3.虫瘕证
【证候】 有肠蛔虫症状。突然阵发性脐腹剧烈疼痛,部位不定,频繁呕吐,可呕出蛔虫,大便不下或量少,腹胀,腹部可扪及质软、无痛的可移动团块。病情持续不缓解者,见腹硬、压痛明显,肠鸣,无矢气。舌苔白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辨证】 本证以脐腹剧痛,伴呕吐、便秘,腹部条索或团状柔软包块,可移动为特征。多先有蛔虫病史,因成虫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若阻塞不全,尚可排少量大便;完全阻塞则大便不下,腹痛及呕吐较重,并可能出现阴伤,甚至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外脱。早期先考虑药物、推拿等法治疗,若梗阻不得缓解,出现腹硬、压痛、腹部闻及金属样肠鸣或气过水声,应及时手术治疗。
【治法】 通腑散结,驱虫下蛔。
【主方】 驱蛔承气汤加减。
【处方举例】 大黄5g,玄明粉5g,枳实10g,厚朴10g,乌梅10g,椒目5g,使君子10g,苦楝皮10g,槟榔10g。(以5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肠虫证证型中,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木香5g,行气止痛;腹胀满,大便不畅加大黄5g,玄明粉5g,杀虫泻下;呕吐加竹茹10g,生姜9g,降逆止呕;驱虫之后,以异功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脾胃;虫积日久,脾虚胃热,可用攻补兼施之肥儿丸,杀虫消积,调理脾胃,缓以收功。若发热,咳嗽,哮喘,属于蛔虫蚴虫移行症者,按咳喘论治,并予驱虫。
2.在蛔厥证证型中,疼痛剧烈加木香5g,枳壳10g,行气止痛;兼便秘腹胀加生大黄5g,玄明粉5g,枳实10g,通便驱虫;湿热壅盛,胆汁外溢,发热,黄疸,去干姜、附子、桂枝等温燥之品,酌加茵陈蒿15g,栀子5g,郁金10g,黄芩5g,大黄5g,枳壳10g,清热利湿,安蛔退黄。若确诊为胆道死蛔,不必先安蛔,可直接予大承气汤加茵陈蒿利胆通腑排蛔。
(六)预后转归
蛔虫寄生肠道证候差别很大,轻者可无症状,或仅见脐周时有疼痛;重者可出现变证甚至危及生命;病程久者可发展成疳病,影响生长发育。
(七)预防与调护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用生水,以减少虫卵入口的机会。(www.xing528.com)
2.不随地大便,妥善处理好粪便,切断传染途径,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3.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炙煿及肥腻之品,以免助热生湿。
4.服驱虫药宜空腹,服药后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和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便情况。
5.蛔厥时,口服食醋60~100ml,有安蛔止痛作用。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症状消失,大便镜检连续3次未找到虫卵。
2.好转 症状改善,经驱虫后虽见大便排虫,但镜检仍可找到虫卵。
3.未愈 症状未见改善,镜检仍见到虫卵。
二、名家医案
1.周小农医案——肠虫证
丁孩。十一月初六日诊。
【现病史】 脘痛,屡吐蛔虫,既愈复发,脉沉弦。
【诊断】 蛔虫病(中医:蛔虫病)。
【辨证】 肠虫证。
【治法】 驱蛔杀虫,调理脾胃。
【方药】 鹤虱钱半,连皮苓3钱,薏苡仁5钱,芜荑钱半,青陈皮各1钱,榧子2钱,高良姜3分,香附3钱,乌药钱半,川楝钱半,制黄精2钱,乌梅8分,椒目20粒。
另鸡内金1钱,九香虫4分,使君子14粒,研末,糖汤下。
3剂痛止,蛔自便解。
【按语】 本案属肠虫证,虚象不显著,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调理脾胃为辅。方中鹤虱、芜荑、榧子、使君子、川楝驱蛔杀虫;乌梅安蛔止痛;青皮、陈皮、香附、乌药、九香虫理气宽中;连皮苓、薏苡仁、制黄精健脾燥湿;高良姜、椒目温中止痛:鸡内金运脾消食。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儿科医案·周小农医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47]
2.肖俊高医案——蛔厥证
蒋某,女,12岁。
【初诊日期】 1989年10月15日。
【主诉】 腹痛、呕吐3天。
【现病史】 症见面色苍白,痛苦表情,形寒肢冷,腹部疼痛,以右上腹钻顶样阵发性疼痛为剧,痛则跪拜号叫难忍,局部拒按,伴呕吐,先吐食物残渣,后吐清水,继吐苦水。既往有腹痛病史。因家境贫困,未诊治,延误至今。B超检查报告:右上腹胆囊、胆管发现条状强光带。
【查体】 腹胀满,有压痛,可扪及数个条索状物,面部有虫斑,舌苔舌质正常,疼痛时脉数,痛止脉缓。
【诊断】 蛔虫病(中医:蛔虫病)。
【辨证】 蛔厥证。
【治法】 安蛔定痛,继之驱虫。
【方药】 乌梅丸加减。乌梅25g,北细辛2g,桂枝、干姜各6g,川椒4g,法半夏7g,黄连5g,川楝子12g,槟榔、雷丸、大黄各10g(另包后下,每日以泻为度)。3剂。
二诊(6日后):自述服第一剂后大便缓泻,每日有数条蛔虫排出。第3天痛止,第4天停药,未见蛔虫排出,第5天腹痛复发,除无上腹部钻顶样痛,其他症状同前。经B超检查胆道内未见蛔虫影。考虑肠道蛔虫症未愈,继以原方再服3剂。
三诊:服药的3日内,大便仍缓泻,且每日有数条蛔虫排出,腹胀满痛逐日减轻,下腹部稍胀有压痛,条索状物减少。有效之方,勿宜多变。继前方3剂而痊愈。
【按语】 本案为蛔虫病肠虫证并发蛔厥证,乃寒热错杂之证,故寒温并投,安蛔定痛,驱虫通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以乌梅丸为治疗首选方。方中以乌梅为主药,味酸安蛔止痛;细辛、川椒辛能伏蛔;黄连苦能下蛔,配半夏辛开苦降,和中止呕;干姜、桂枝暖中散寒以安蛔;川楝、槟榔、雷丸、大黄杀虫驱蛔。
[选自肖俊高.加减乌梅汤分型论治胆道蛔虫185例.四川中医,2001,19(5):46]
3.张光瑗医案——虫瘕证
郑某,男,5岁。
【初诊日期】 1986年5月17日。
【主诉】 脐周阵发性疼痛2天。
【现病史】 症见脐腹疼痛,时剧时缓,呕吐,腹部胀满,大便3日未解,坐卧不安,四肢不温,发热。
【查体】 体温38℃,面色萎黄。颜面有白色斑块,形体削瘦,腹部胀满,见肠形,可扪及条索状包块,有压痛,苔黄脉微数。
【诊断】 蛔虫病(中医:蛔虫病)。
【辨证】 虫瘕证。
【治法】 通腑散结,驱虫下蛔。
【方药】 大黄6g,乌梅5g,附子(先煎)、细辛、桂枝、川椒、甘草各3g,干姜、黄连、黄柏各5g,党参10g,当归6g。1剂,水煎分2次服下。
第2天下午复诊,患儿服药当夜得矢气,早晨大便下,泻下蛔虫近30条,腹痛消,呕吐止。原方再进1剂,又泻下10余条蛔虫,腹部平软,临床症状消失而愈。
【按语】 宗仲景“食已即吐,大黄甘草汤主之”之旨,用该方通腑以止呕。乌梅丸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安蛔温脏补虚。两方并用,腑气通,聚结散,蛔虫下,收到良效。方中大黄通腑散蛔;乌梅味酸安蛔,使蛔静而痛止;椒目、细辛味辛以驱蛔;配附子、桂枝、干姜性温以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能清热,并能缓和方中温药的燥热之性,以防伤阴之弊;党参,当归益气养血。
[选自张光瑗.经方儿科临证举隅.河南中医,1994,(5):280-281]
(万力生 邱静宇 黄慧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