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婴儿夜啼原因及辨证要点

婴儿夜啼原因及辨证要点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夜啼小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本节主要论述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婴儿夜啼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延误病情。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

婴儿夜啼原因及辨证要点

第九节 夜 啼

小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称为夜啼。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本节主要论述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由于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应当审因论治,不属于本证范围。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由于孕母素体虚寒、恣食生冷,胎禀不足,脾寒内生。或因护理不当,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中阳不振,以致寒邪内侵,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因痛而啼。由于夜间属阴,脾为至阴,阴盛则脾寒愈甚,寒滞气机,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若孕母脾气急躁,或平素恣食香燥炙烤之物,或过服温热药物,蕴蓄之热遗于胎儿;出生后将养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均令体内积热,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火过亢,阴不能制阳,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宁;彻夜啼哭之后,阳气耗损而日间精神不振,故白天入寐;夜间心火复亢,故入夜又啼。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心藏神而主惊,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若见异常之物,或闻特异声响,常致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寐中惊惕,因惊而啼。

总之,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热、惊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临证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身体,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误患儿病情。

(2)鉴别诊断:与不适、拗哭相鉴别。小儿夜间若哺食不足或过食,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襁褓中夹有硬件异物等,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有些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如夜间开灯而寐之拗哭,摇篮中摇摆方寐、怀抱方寐、边走边拍方寐的习惯等,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后啼哭可以停止。

2.辨证思维 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虚实寒热的辨别要以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兼症的属性来辨别。哭声响亮而长为实,哭声低弱而短为虚;哭声绵长、时缓时急为寒,哭声清扬、延续不休为热,哭声惊怖、骤然发作为惊。婴儿夜啼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延误病情。

(三)治则思维

因脾寒气滞者,治以温脾行气;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导赤;因惊恐伤神者,治以镇惊安神。

(四)辨证论治

1.脾寒气滞

【证候】 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辨证】 本证多见于脾阳虚体质者,受寒受冷后,寒凝气滞而致。以夜啼伴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等虚寒内盛证象为辨证要点。

【治法】 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主方】 乌药散合匀气散加减。

【处方举例】 乌药5g,高良姜3g,炮姜1g,砂仁3g,陈皮3g,木香3g,香附3g,白芍5g,桔梗5g,甘草3g。(以6月龄为例)

2.心经积热

【证候】 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

【辨证】 本证为先天禀受或后天素体蕴热,心有积热,扰乱神明所致。以哭声响亮,延声不休,面赤唇红为特征。

【治法】 清心导赤,泻火安神。

【主方】 导赤散加减。

【处方举例】 生地黄5g,竹叶5g,通草3g,甘草梢3g,灯心草2g。(以6月龄为例)

3.惊恐伤神

【证候】 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脉数,指纹色紫。

【辨证】 本证因小儿心神怯弱,暴受惊恐所致。症见睡中突然啼哭,哭声不已,神情不安,时作惊惕,舌苔多无异常变化,脉来急数。(www.xing528.com)

【治法】 定惊安神,补气养心。

【主方】 远志丸加减。

【处方举例】 远志5g,石菖蒲5g,茯神5g,龙齿10g,人参3g。(以6月龄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脾寒气滞证型中,大便溏薄加党参5g,白术5g,茯苓5g,健脾益气;时有惊惕加蝉蜕3g,钩藤5g,祛风镇惊;哭声微弱,胎禀怯弱,形体羸瘦者,可酌用附子理中汤治之,以温壮元阳。

2.在心经积热证型中,大便秘结而烦躁不安者,加生大黄5g,以泻火除烦;腹部胀满而乳食不化者,加麦芽5g,莱菔子3g,焦山楂5g,以消食导滞;热盛烦闹者加黄连1g,栀子3g,以泻火除烦。

3.在惊恐伤神证型中,睡中时时惊惕者,加钩藤5g,菊花5g,以息风镇惊;喉有痰鸣,加僵蚕5g,郁金5g,化痰安神,也可用琥珀抱龙丸以安神化痰。

(六)预后转归

此病一般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及合理调治可以恢复正常,但可严重影响母婴的正常生活

(七)预防与调护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勿衣被过暖。

2.孕妇及乳母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勿受惊吓。

3.不要将婴儿抱在怀中睡眠,不通宵开启灯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祥和,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以免刺伤皮肤。

5.婴儿啼哭不止,要注意寻找原因,若能除外饥饿、过饱、闷热、寒冷、虫咬、尿布浸渍、衣被刺激等,则要进一步做系统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八)疗效评定

1.治愈 啼哭休止,夜寐正常。

2.好转 入夜啼哭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稍哄即止。

3.未愈 夜啼如前,未能休止。

二、名家医案

王烈医案——心热

周某,女,16天。

【初诊日期】 1980年9月11日。

【主诉】 原因不明啼哭8天。

【现病史】 夜间啼哭不安,每于熄灯之后不久则啼哭,短者10余分钟,长者1小时不止,开灯又安,历夜如此,白昼则安静入睡,大便稍稀,小便黄。经用偏方治疗无效而来诊。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母乳喂养

【查体】 患儿一般状态好,面色红润,唇干红,山根青,心肺、腹部均未检出异常征象。四肢活动正常。舌质红,舌苔白厚,脉数有力,指纹青。

【诊断】 中医:夜啼。

【辨证】 心热。

【治法】 清心导赤,佐以安神。

【方药】 黄连0.5g,黄芩2g,生地黄3g,竹叶3g,灯心草2g,白木通1g,蝉蜕2g。水煎服。连服4天,夜间不啼,安静入睡。前方去黄连、黄芩,加白芍2g,龙骨3g,牡蛎3g。治疗1周未见反复,临证获愈。

[选自王烈.婴童病案.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

(万力生 邱静宇 黄慧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