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及诊断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及诊断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惊风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临床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神志不清的一种病症。急惊风急惊风来势凶猛,常痰、热、惊、风四症具备,临床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急惊风中最多见的是高热惊厥,发病率为2%~3%。八候的出现,说明惊风已在发作。但需指出的是,各年龄小儿可因外伤等出现与脐风相同的破伤风,也需与急惊风加以鉴别。急惊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及诊断

第一节 惊 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临床以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神志不清的一种病症。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7岁以上则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小儿“肝常有余”易动肝风所致。由于惊风的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故临证常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凡病势缓慢,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本病西医学称小儿惊厥。

急 惊 风

急惊风来势凶猛,常痰、热、惊、风四症具备,临床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多由外感时邪疫疠,内蕴痰热食积(体质易感)以及暴受惊恐引起。急惊风中最多见的是高热惊厥,发病率为2%~3%。在全部小儿人口中,5%~6%发生过高热惊厥。急惊风又往往是许多危重病的早期表现,如不及时寻找原因,治疗原发病,只单纯控制抽风,则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急惊风病因为外感热病,包括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暴受惊恐等。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肝,病机围绕热、痰、风、惊的演变与转化。

1.外感时邪 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外邪由表入里,郁而化热化火,热甚生痰,痰甚生惊,惊甚生风,而见诸症。

2.内蕴湿热 饮食不洁,误食污秽或毒物。湿热秽毒蕴结肠胃,化热化火,上扰神明,内陷心肝,迅速变生高热昏厥,抽搐不止。

3.暴受惊恐 小儿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以致气机逆乱,伤神失志,则心神不宁,惊惕不安,重则引动肝风。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多见于3岁以下婴儿,5岁以上逐渐减少。

②突然发病,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

③有接触疫疠之疾,或暴受惊恐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检查有阳性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⑤属于细菌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周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四证:

痰证——咳嗽气促,痰涎壅盛,或满口痰浊,喉中痰鸣,声如拽锯,神志不清或昏迷。

热证——高热目赤,唇颊焮红,烦渴饮冷,便秘溲赤,甚至神昏谵语。

惊证——昏谵惊叫或恐惧不安。

风证——牙关紧闭,口角牵引,二目窜视,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

惊风发作时,往往痰、热、惊、风四证并见,大多混同出现,难以截然分开。

八候:

搐——肘臂伸缩;搦——十指开合;

颤——手足头身动摇;掣——势如相搏;

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如挽弓形状;

窜——目珠斜视,或偏左或偏右;视——直视似怒,睛露不活。

八候的出现,说明惊风已在发作。但是,惊风发作时,不一定八候都出现,发作时的急慢强弱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2)鉴别诊断:应与癫img78鉴别。img79img80

:发作时抽搐反复发作,抽搐时口吐白沫或作畜鸣声,抽搐停止后神情如常。一般不发热,年长儿较为多见,有家族史,脑电图检查可见癫img81

波型。

②脐风:脐风以唇青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至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与急惊风有相似之处。但脐风多出现在生后4~7天,因断脐时处理不当,被秽邪风毒侵入所致。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典型症状等不难鉴别。但需指出的是,各年龄小儿可因外伤等出现与脐风相同的破伤风,也需与急惊风加以鉴别。

③厥证: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其鉴别要点在于,厥证多出现四肢厥冷而无肢体抽搐或强直等表现。

2.辨证思维

(1)辨表热、里热:昏迷、抽痉为一过性,热退后抽痉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痉、昏迷为里热。

(2)辨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

(3)辨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清透宣解即愈,若见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惊、风四证俱全,反复抽痉,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4)辨外感惊风,区别时令、季节与原发疾病:六淫致病,春季以春温伏气为主,兼夹火热,症见高热、抽搐、昏迷,伴吐衄、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其症以高热、昏迷为主,兼见抽风;若痰、热、惊、风四证俱全,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5)辨轻症、重症:一般说来,抽风发作次数较少(仅1次),持续时间较短(5分钟以内),发作后无神识障碍者为轻症;若发作次数较多(2次以上),抽搐时间较长,发作后神志不清者为重症。尤其是持续高热,抽搐反复发作者,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尽早治疗,控制发作,否则可危及生命。

急惊风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患儿大多突然发热,热势渐高,烦躁不安,继则突然四肢抽搐,神志昏迷,颜面发绀,喉中痰鸣。一般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在病史上有感受外邪,接触疫疠之疾,或暴受惊恐史。由于导致急、惊风的发生的原因及疾病较多,故在诊断时应参考实验室的检查结果,以求确诊导致本证发生的疾病或原因。

(三)治则思维

急惊风病势急暴,当以“急则治其标”为治疗原则,清热、豁痰、镇惊、息风为治疗大法。痰盛者必须豁痰,惊盛者必须镇惊,风盛者必须息风,然热盛者皆必先解热。由于痰有痰火和痰浊的区别;热有表里的不同;风有外风、内风的差异;惊证既可出现惊跳、号叫的实证,亦可出现恐惧、惊惕的虚证。因此,豁痰有芳香开窍、清火化痰、涤痰通腑的区分;清热有解肌透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的不同;治风有疏风、息风的类别,镇惊有清心定惊、养心平惊的差异。

(四)辨证论治

1.风热动风

【证候】 起病急骤,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惊风,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辨证】 本证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尤以3岁以下小儿更为常见。一般先见风热表证,很快发作抽搐,持续时间不长,体温常在38.5℃以上,并多见于体温的上升段,一般一次发热只抽一次,抽两次者少见。

【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定惊。

【主方】 银翘散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后下)6g,荆芥穗10g,防风10g,牛蒡子10g,钩藤15g,僵蚕10g,蝉蜕6g。(以3岁为例)

2.气营两燔

【证候】 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本证多见于夏至之后,壮热不退,头痛项强抽搐,常见神昏,同时见恶心呕吐为本证特征。暑热重者高热、多汗而热不退、烦躁口渴;暑湿重者嗜睡神昏、呕恶苔腻。

【治法】 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主方】 清瘟败毒饮。

【处方举例】 生石膏20g,知母10g,连翘10g,黄连5g,栀子10g,黄芩10g,赤芍10g,玄参10g,生地黄12g,水牛角(先煎)15g,牡丹皮10g,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钩藤15g,僵蚕10g。(以3岁为例)

3.邪陷心肝

【证候】 起病急骤,高热不退,烦躁口渴,谵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辨证】 疫邪病发一方,传变迅速,相互染易,起病急骤,迅速见到发热、神昏、抽搐是本证特征。其证候陷心为主者谵语,神昏;陷肝为主者反复抽搐。本证以惊、风二证为主,热、痰二证则可重可轻。

【治法】 清心开窍,平肝息风。

【主方】 羚角钩藤汤加减。

【处方举例】 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钩藤15g,僵蚕10g,菊花10g,石菖蒲10g,川贝母5g,广郁金10g,煅龙骨15g,胆南星10g,栀子10g,黄芩10g。(以3岁为例)

4.湿热疫毒

【证候】 持续高热,频繁抽搐,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 本证多见于夏秋之季,由饮食不洁、感受湿热疫毒产生。初起即见高热,继而迅速神昏、抽搐反复不止。早期可无大便或大便正常,须灌肠或肛门内采取大便方见脓血,此后才出现脓血便。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息风。

【主方】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处方举例】 黄连6g,黄柏10g,栀子10g,黄芩10g,白头翁10g,秦皮10g,马齿苋15g,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钩藤15g。(以3岁为例)

5.惊恐惊风

【证候】 暴受惊恐后惊惕不安,身体颤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甚至惊厥、抽搐,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

【辨证】 本病患儿常有惊吓史,平素情绪紧张,胆小易惊,或在原有惊风病变基础上因惊吓而诱使发作、加重。证候以惊惕颤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为特征。

【治法】 镇惊安神,平肝息风。

【主方】 琥珀抱龙丸加减。

【处方举例】 琥珀粉(分冲)3g,远志10g,石菖蒲10g,胆南星10g,天竺黄10g,人参5g,茯苓15g,全蝎5g,钩藤15g,石决明10g。(以3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风热动风证型中,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20g,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清热息风;喉间痰鸣者,加天竺黄10g,瓜蒌皮10g,清化痰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5g,黄芩10g,清热泻火;神昏抽搐较重者,加服小儿回春丹清热定惊。

2.在气营两燔证型中,昏迷较深者,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息风开窍;大便秘结加大黄5g,玄明粉5g;呕吐加半夏12g,玉枢丹降逆止呕。

3.在邪陷心肝证型中,神昏抽搐较甚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便秘者加大黄5g,芦荟5g,通腑泄热;头痛剧烈加石决明10g,龙胆草10g,平肝降火。

4.在湿热疫毒证型中,呕吐、腹痛明显者,加用玉枢丹辟秽解毒止吐;大便脓血较重者,可用生大黄10g,水煎灌肠,清肠泄毒。本证若出现内闭外脱,症见面色苍白,精神淡漠,呼吸浅促,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者,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灌服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回阳固脱急救

5.在惊恐惊风证型中,呕吐者加竹茹10g,姜半夏12g;寐中肢体颤动,惊啼不安者,加用磁朱丸重镇安神;气虚血少者,加黄芪15g,当归10g,炒枣仁10g。

(六)预后转归

急惊风是通过证候的分析,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转归。一般而言,辨为表热、外风者为轻;辨为里热、内风者为重。急惊风的轻重及预后可以从发热、抽搐、呼吸、神志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1.发热 发热是本证的一个重要症状,亦是引起抽搐的直接原因之一。若发热时间不长,体温不甚高,热势易挫,热减痉止,则病情较轻,反之则重。

2.抽搐 抽搐是本证发生的标志症状之一,抽搐时间越长,或热退痉不止,或抽搐反复发作,或抽搐缓解时部分肢体肌肉发硬,或瘫痪,则病势严重。

3.神志 昏迷亦是急惊风发生的一个标志症状之一,亦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征。如果热退神清,则病势较轻;若深度昏迷,难于苏醒,或热退神志不清而抽搐不止,则病情严重。

4.呼吸 一般轻症的急惊风,其发病时可见一过性的呼吸屏息或呼吸急促,唇轻度发绀或喉中少量痰鸣。若出现呼吸停止,或痰声辘辘,呼吸急促,鼻煽胸高,口唇青紫,则为重症危症,预后不良。

急惊风中最多见的是高热惊厥,发病率为2%~3%。在全部小儿人口中,5%~6%发生过高热惊厥。急惊风又往往是许多危重病的早期表现,如不及时寻找原因,治疗原发病,只单纯控制抽搐,则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七)预防与调护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5.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6.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八)疗效评定

1.显效 用药后5分钟内惊厥控制。

2.有效 用药后10分钟内惊厥控制。

3.无效 用药后>10分钟惊厥仍未控制,需加用其他抗惊厥药物。

二、名家医案

1.梅大钊医案——风热动风

张某,男,2岁。

【现病史】 发热、气粗、咳嗽、烦躁、汗出,经治3天,病情日重。诊见:体温40.3℃,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时惊啼叫,唇红,舌红,苔黄干,指纹紫。

【诊断】 高热惊厥(中医:急惊风)。

【辨证】 风热动风。

【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定惊。

【方药】 先针刺十宣、人中、涌泉、合谷穴,配合推拿风池、肩井、委中、承山穴以镇惊,并冲服紫雪丹。方用自拟截风定搐汤加减。方药:葛根10g,连翘10g,蝉蜕10g,僵蚕10g,天花粉10g,石膏30g,金银花20g,淡竹叶12g,黄芩6g,地龙6g,栀子6g,大青叶15g,水牛角15g,钩藤15g,甘草3g。2剂,每天1剂,水煎频频冷服。服药后体温降至38.3℃,抽搐次数减少,咳嗽有痰,继以上方去栀子,加川贝母10g,鲜竹沥6g。又服3剂,诸症悉除。继以养胃生津法善后调理1周告愈。

【按语】 本案病机为外感风热邪毒,热极引动肝风而发惊厥,辨证属风热动风。惊风发作之时,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首应采取措施,及时控制高热、抽搐,促使昏迷苏醒。故本案治疗中先针刺十宣、人中、涌泉、合谷穴泻热,配合推拿风池、肩井、委中、承山穴以镇惊,并冲服紫雪丹清热开窍、镇惊安神。其后,以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葛根、天花粉解热生津,石膏、竹叶、黄芩、栀子、大青叶、水牛角清热泻火解毒,蝉蜕、僵蚕、地龙、钩藤平肝息风止痉,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泻火,镇肝息风定惊之功。

[选自梅和平.梅大钊老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经验简介.新中医,1992,24(4):2]

2.梅大钊医案——热郁痰盛,扰动肝风

谭某,女,3岁。

【初诊日期】 1983年5月8日。

【现病史】 患儿经常感冒,每遇发热必见惊风发生。

【现症】 发热3天,喉间痰声辘辘,心烦欲呕。

【查体】 体温达38.8℃,四肢抽搐,时见手足逆冷,面唇发青,时昏睡气促,舌苔白腻,指纹青紫。

【诊断】 高热惊厥(中医:急惊风)。

【辨证】 热郁痰盛,扰动肝风。

【治法】 清热息风,豁痰镇惊。

先急刺人中、合谷、内关、大椎穴,同时手拿肩井、委中、百会、小天心、解溪等穴,苏醒后服汤药截风定搐汤加鲜竹沥、半夏、石菖蒲、胆南星各15g,川贝母10g。服上药当晚热势渐退,余症渐轻。继守上方去胆南星,加全蝎、金箔,服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抽搐、痰声豁然平静,诸症全消,后用原方化裁调理20天,随访4年未发。

【按语】 本证系痰盛惊厥,因小儿脾常不足,运化无力,痰湿易生,一遇外邪,诸症丛生。即出现发热心烦,气促欲呕,喉间痰鸣,抽搐,舌苔白腻等症。故梅老在立清热解毒法中,尤侧重于涤痰开结,选用截风定搐汤,加川贝母、鲜竹沥、胆南星泄热豁痰,通络镇静,半夏燥湿化痰,石菖蒲开窍醒神,获效快速。

[选自梅和平.梅大钊老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经验简介.新中医,1992,(4):2]

3.林季文医案——热极生风,风火相煽

黄某,女,1岁。

【初诊日期】 1980年6月23日入院。

【现病史】 患儿发热,咳嗽、流涕2天,曾经药物治疗,症状未减。今晨高热,突然抽搐,即来院急诊,经针灸、镇静药及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抽搐虽止,但高热持续不退,收入住院治疗。

【现症】 高热(39.8~40℃腋探),烦躁,口渴,时有惊惕,精神疲倦。

【查体】 神志尚清,流涕,咳嗽有痰,伴见左耳后有疬核如花生米大,肿痛,舌红、苔白略干,咽红,脉浮滑数。

【诊断】 抽搐(急惊风)。

【辨证】 风温,热极生风,风火相煽。

【治法】 疏风清热,息风镇惊,佐以化痰散结。

【方药】 青蒿(后下)、荆芥(后下)各10g,桑叶、钩藤各9g,连翘、黄芩各10g,牛蒡子7g,板蓝根12g,桔梗8g,蒲公英15g,甘草4g。进2剂,每日1剂。

二诊:高热未退,烦躁,神疲,微有汗出,睡眠有时仍且惊惕,轻咳,有痰,少涕,大便正常,小便淡黄,耳后疬核如前,唇红干,舌红、苔少略干,脉浮滑数。风温之邪,留连气分,故高热不退,仍应慎防热极动风,再次出现抽搐之候。

治之以清气泄热,息风镇惊,化痰散结,以防突变。

【方药】 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生石膏、干荷梗各15g,川黄连、青蒿(后下)各6g,黄芩、板蓝根、海藻各10g,钩藤、蒲公英各12g,甘草3g,浮海石30g,连进2剂,每日1剂。(www.xing528.com)

三诊:热退(36.8~37.5℃腋探),心烦渴减,睡眠安静,纳可,咳疏,有少许鼻涕,大小便正常,左耳后疬核已消小(如黄豆大)无压痛,推之可移动。舌略红、苔白略干,脉滑略数。身热虽退,但余邪未清,继续给予清化痰热,化痰散结,以善其后。

【按语】 本例为感受风温时邪,传变急骤,从表入里,滞留肝经,郁而化火,外风引动内风,风火相煽,惊厥抽搐随之发生。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易为痰热内伏,郁而成结,故现耳后疬核肿痛。基于上述机制,治之以疏风清热,避风镇惊,继则清气泄热,佐以化痰散结。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可见明析机制,则疗效良佳。

[选自林季文.浅谈小儿惊风病机证治.新中医,1993,(10):51-52]

4.张奇文医案——气营两燔

吕某,女,4个月。

【初诊日期】 1976年3月22日。

【现病史】 患儿于半月前高热达40℃,呕吐,抽搐,至今未见好转,故来诊。

【查体】 体温41℃。神志不清,两眼上翻,上下肢阵发抽搐,面色潮红,舌质红绛,苔黄褐,指纹青紫达命关。

【实验室检查】 血钙2.4mmol/L,碱性磷酸酶10U/L,白细胞10×109/L,胸透双肺纹理增强。

【诊断】 中毒性脑病(中医:急惊风)。

【辨证】 气营两燔。

【治法】 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方药】 生石膏15g,水牛角片15g,羚羊角(代)粉(另吞服)0.3g,生地黄10g,牡丹皮6g,赤芍6g,僵蚕6g,钩藤6g,地龙6g,石菖蒲6g,丹参6g,天竺黄5g,金银花15g,黄连3g,甘草2g。水煎服。

1剂后热减,抽搐明显缓解。4剂后热退,抽搐停止。6剂后,纳乳增加,精神好转。为促进正气恢复,防止后遗症发生,改服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以善其后。追踪观察5年,未发现异常。

【按语】 本案辨证属邪毒炽盛,气营两燔,热陷厥阴之急惊风。治宜清气凉营,平肝息风,解毒开窍。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方中生石膏、金银花、黄连清气解热;赤芍、生地黄、水牛角、牡丹皮清营保津;石菖蒲芳香开窍,安神宁志;羚羊角粉(代)、钩藤、僵蚕、地龙息风止惊。后加予香砂六君子汤,取益气健脾化痰之意,以绝生痰动风之源。

[选自张奇文.幼科条辨·急惊风.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61]

5.江育仁医案——邪陷心肝

俞某,女,12岁。

【现病史】 患儿始见右腮部肿痛,继即高热头痛,体温39~40℃,持续8天不退,曾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未见改善,第9天症情加重,乃邀请余会诊。查患儿头痛剧烈,频繁呕吐,精神委靡,嗜睡,两目闭而不张,颈强有抵抗,体温39.4℃,肢体时时抽动,右腮部坚硬肿痛。自觉腹胀难忍,不思进食,大便3日未排,舌苔黄厚腻,舌质红干,脉数有力。

【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中毒性脑病(中医:痄腮、急惊风)。

【辨证】 邪陷心肝。

【治法】 清心开窍,平肝息风。

【方药】 姜川连3g,半夏8g,干姜3g,生石膏(先煎)30g,生大黄(后下)10g,玄明粉(分2次冲服)10g,僵蚕10g,全蝎5g,蜈蚣2条。当日上午11时开始服药,少量多次,以防呕吐,1剂中药分8份服完。当晚10时左右,头痛减轻,腹中鸣响,但未大便,体温渐降至38℃,夜间能安静入睡。

次日复诊,体温已降为37℃,两目张开有神,头痛止,未呕吐,但仍感脘腹不适,不思进食,见食干呕,舌苔虽仍厚腻,苔面见有浮糙。风火邪毒虽杀,而阳明结热未除,嘱接服原方。午后大便畅解,量多色褐,秽臭异常,精神好转,能进稀粥、烂面,身热未起,病情已稳定。

第3日复诊时,患儿精神已佳,腮肿消退。原方中去黄连、大黄、干姜、全蝎、蜈蚣,加玄参15g,金银花15g,生甘草6g,以善其后。

【按语】 本病案辨证为痄腮邪毒化火,热结阳明,挟风内陷厥阴。但患儿现症热结阳明之象比较严重,所以在治疗上先予以苦辛通降、平肝息风之品,方中以川黄连、半夏、干姜苦辛通降,辛散消痞,化痰散结;大黄、生石膏、玄明粉、黄连通腑泻热,全蝎、蜈蚣息风止痉,再予以解毒搜风之品,如玄参、金银花、生甘草以善其后。

[选自汪受传.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江育仁医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246]

(万力生 邱静宇 黄慧芳)

慢 惊 风

慢惊风来势缓慢,病程长,时作时止,抽搐无力,可伴昏迷、瘫痪等症。慢惊风中纯阴无阳的危重证候,称为慢脾风。

一、诊疗思维

(一)病因病机分析

慢惊风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气血阴阳俱伤;或因急惊未愈,日久迁延而成。故病因多见于久病正气亏虚;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理性质以虚为主,亦可见虚中夹实。

1.脾胃虚弱 小儿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因他病误汗误下,中焦受损,脾胃虚弱,土虚木贼,肝亢生风,而成慢惊。

2.脾肾阳虚 小儿禀赋不足,脾肾素亏,复因长期吐泻,阳气外泄,或误服寒凉,致脾肾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而成时时搐动之慢脾风。

3.阴虚风动 急惊风迁延失治,或温病后期,热邪久羁,消灼真阴,以致肾阴亏损,肝血耗伤,水不涵木,阴虚风动。

病因病机示意图

(二)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①具有呕吐、腹泻、急惊风、解颅、佝偻病等病史。

②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见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或两手颤动,筋惕肉img83,脉细无力。

③具有惊风八候的表现。

④根据不同疾病出现的证候,结合血液生化、脑电图、脑脊液、CT等检查,明确原发疾病。

慢惊风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婴儿手足搐搦症,其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低下,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而出现惊厥和手足搐搦。该病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以下,发病季节多在春季,一般给予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大多预后良好,若在该病中出现喉痉挛,则可出现窒息和呼吸暂停。

(2)鉴别诊断:见下表。

急、慢惊风鉴别表

2.辨证思维

(1)辨寒热虚实:凡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倦,嗜睡,四肢发冷,舌淡,苔薄者为虚寒;虚烦疲惫,面色潮红,身热消瘦,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者为虚热;肢体震颤,强直不利为血虚;身热起伏不定,口渴心烦,胸闷气粗,泛吐痰涎,苔黄腻者,则为虚中夹实。

(2)辨脏腑:仅有形神疲惫,面色萎黄,抽搐,大便清稀溏,四肢不温,为病在肝脾;若面色img85

白,囟门低陷,四肢厥冷,手足蠕动,大便清稀,舌淡,脉细无力,为病在肝、脾、肾。

(三)治则思维

慢惊风治疗掌握以补虚治本为主。土虚木旺,治以健脾平肝抑木;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平肝;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濡润筋脉;肾精亏耗,治以固本培元。治疗过程中,可结合活血通络、化痰行瘀之法。

(四)辨证论治

1.土虚木亢

【证候】 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轻度浮肿,神志不清,阵阵抽搐,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肠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 久泻伤阳,脾阳伤则形神疲惫,面色萎黄;阳衰则寒湿内生,故大便稀薄,色见青绿,腹中鸣响,甚则肢冷浮肿;土弱木乘,木旺化风,故时作抽搐,嗜睡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脾阳虚弱之象。

【治法】 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主方】 缓肝理脾汤加减。

【处方举例】 党参12g,茯苓15g,白术10g,山药10g,扁豆10g,煨姜3g,桂枝10g,白芍12g,钩藤15g,炙甘草6g。(以3岁为例)

2.脾肾阳虚

【证候】 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沉睡昏迷,口鼻气冷,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手足蠕蠕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 脾肾阳虚,寒水上泛,则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阳气不运,阴寒内盛,故口鼻气冷,四肢厥冷,额汗涔涔,大便澄澈清冷,甚至沉睡昏迷,阳气衰微,虚极生风,则手足蠕蠕震颤。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脾肾阳衰之象。此证即所谓“纯阴无阳”的慢脾风证。其实质是阴盛阳衰,属于慢惊风后期,气阳衰竭的危重阶段。

【治法】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主方】 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处方举例】 党参12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炮附子9g,肉桂9g,川椒5g,炮姜5g,灶心土30g,炙甘草6g。(以3岁为例)

3.阴虚风动

【证候】 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震颤瘛疭,或肢体拘挛,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光无苔,质绛少津,脉细数。

【辨证】 肝肾之阴亏损,阴虚生内热,则虚烦疲惫,面色潮红,低热消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水不涵木,筋脉失养,则震颤瘛疭,肢体拘挛。舌红绛,无苔少津,脉细数为肝肾阴虚之象。

【治法】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主方】 大定风珠加减。

【处方举例】 阿胶(烊化)10g,地黄12g,石斛10g,麦冬10g,龟甲(先煎)10g,鳖甲(先煎)10g,生牡蛎15g,鸡子黄2个。(以3岁为例)

(五)病程观察

1.在土虚木亢证型中,阳虚寒盛去桂枝,加制附子9g,肉桂10g,温补脾肾;腹泻不已加诃子5g,肉豆蔻10g,乌梅炭10g,敛肠止泻;方颅发稀,夜寐哭闹不安,加生牡蛎15g,生龙骨15g,平肝潜阳。

2.在脾肾阳虚证型中,抽搐频频加龙齿15g,钩藤15g,平肝息风;阳气回复后改用理中地黄汤或可保立苏汤,以阳中求阴,使阴阳维系,阳生阴长而搐定。

3.在阴虚风动证型中,阴虚潮热加银柴胡10g,青蒿15g,地骨皮10g,以清虚热;搐搦不止者,吞服止痉散息风止痉;强直瘫痪者,加全蝎5g,蕲蛇10g,乌梢蛇10g,地龙10g,白僵蚕10g,搜风剔邪,但风药多燥,故宜佐养血润燥之品。

(六)预后转归

慢惊风的预后,一般可由临床表现及原发病来辨别。

1.若患儿神志清醒,抽搐不甚,时间不长,发作不频繁,抽搐后四肢肌肉无强直,活动无受限者,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若患儿平素痴呆,或昏迷日久,或前囟高凸,或颅缝开解,或抽搐频繁,喉中痰鸣,气息浅促,或缓解后肌肉强直,肢体瘫痪,则病势重,预后不佳。

2.若因高热引起的惊厥则病情较轻,预后较佳。若由温邪疫疠、解颅所致的慢惊风,则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七)预防与调护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做好保健,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惊恐,以减少疾病,防止发生惊风。

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保证患儿安静休息。

3.抽搐时,切忌强行牵拉,扭伤筋骨,造成瘫痪或强直等后遗症。

4.对长期卧床的患儿,经常改变体位,并用乙醇摩擦受压部位(防治压疮)。昏迷、抽搐、痰多的患儿,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痰涎流出导致窒息。

5.注意加强营养,不会吞咽者给予鼻饲。

二、名家医案

1.徐小圃医案——脾虚肝亢

刘某,由泻转痢,旬日于兹,肌热无汗,瞳散目窜,舌白,脉软数,已涉慢途,恐难挽敷。

【诊断】 小儿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虚肝亢。

【治法】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 上安桂(后下)1.5g,活磁石(先煎)30g,生龙齿(先煎)30g,明天麻10g,酸枣仁15g,朱茯苓12g,姜半夏10g,橘皮5g,藿香梗10g,乌梅炭5g,扁豆花10g,蝎尾2只。

【按语】 本案辨证属脾虚肝亢证,治疗当用温中健脾,缓肝理脾之法。观其案例,徐小圃先生所立方中用安桂温脾回阳;磁石、龙齿、天麻、蝎尾平息肝风;枣仁、茯神宁心安神;半夏、橘皮、藿香梗、扁豆花和胃化湿;乌梅炭涩肠治痢。诸药相合,标本兼治,相得益彰。

[选自陆鸿元,邓嘉成.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120]

2.李少川医案——脾虚肝亢

患儿,男,9个月。

【初诊日期】 1993年5月14日。

【现病史】 患儿系早产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伴两目上翻,唇周发绀,口吐涎沫,不省人事,持续3分钟后缓解。经某院确诊为“低血钙性惊厥”收入院治疗1周。予止痉药、钙剂等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出院1周后,抽搐又发,至来诊时共发作6次,每次均持续2~3分钟,易惊哭,睡眠不安,纳差,大便偏溏。平素常易患感冒、腹泻等病。

【查体】 面色青灰无华,身体瘦弱,前囟门下陷,舌淡红苔薄自,指纹淡滞,且肢体不时抖动。

【诊断】 低血钙性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虚肝亢。

【治法】 益气健脾,豁痰息风。

【方药】 党参9g,云苓6g,陈皮6g,白芍6g,甘草6g,枣仁6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川芎5g,羌活5g,琥珀(冲)0.5g,石菖蒲6g,天麻5g,胆南星6g。7剂。水煎分次频服,日1剂。

二诊(1993年5月21日):服药后,抽搐未发,肢体抖动减轻,仍睡中易惊,胃纳差,舌脉如前。于原方中加六曲再服。

三诊(1993年5月28日):抽搐未发,偶见肢体抖动,夜寐安然,食欲好转,大便实。仍守原方,7剂。

四诊(1993年6月4日):抽搐及肢体抖动均未发作,纳增便调,精神活泼,体质渐壮。于上方去胆南星,并以太子参易党参,以防党参偏燥伤阴之弊,加扁豆6g甘淡补脾,嘱继服1个月,以善其后。

【按语】 该患儿系早产儿,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哺养失调,故而脾气虚弱。土虚则无以制木,则肝旺侮土而生风。其治当健脾益气以固其本,豁痰息风以治其标,导师临证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旨;宗《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惊风门》缓肝理脾汤方意化裁拟方,而应手取效。方中党参、云苓、陈皮、扁豆、甘草以健脾益气;用白芍、枣仁酸弱肝木,柔刚缓肝以宁神;用羌活之辛,疏散肝火,正符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意,川芎入肝经,为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用龙骨、牡蛎以滋阴潜阳,镇惊安神,以琥珀、菖蒲、天麻、胆南星豁痰息风。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以柔制刚,共奏益气健脾,豁痰息风之效。

[选自李宝珍.李少川教授儿科治验三则.天津中医,1994,(1):7]

3.王玉玲医案——脾肾阳虚

周某,女,3岁。

【现病史】 手足瘛疭,四肢冰冷,昏睡露睛,口鼻出气亦冷,时时蹙眉,啼声低微,形体消瘦,腹胀,腹泻如注,脉微若有若无。询其因,患儿幼时缺乳喂养,进食杂乱。

【诊断】 小儿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肾阳虚。

【治法】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 喻氏乌蝎四君汤。炮姜2g,制乌头3g,全蝎3g,党参10g,茯苓10g,炙甘草2g,生姜2片,大枣3枚。

服3剂后,腹泻止,瘛疭渐停。继用加味理中地黄汤调理脾肾。熟地黄10g,枸杞子10g,山茱萸5g,白术6g,党参10g,肉桂2g,炮姜3g,补骨脂6g,黄芪10g,炙甘草2g,当归6g,胡桃肉l枚,大枣3枚。

又服3剂后,四肢转暖,能食稀粥,见舌边右侧有豌豆大溃疡一个,遂改用六味地黄汤、茯苓白术散出入,继服10余剂而愈。

【按语】 在本案治疗中,首以乌蝎四君汤健脾温阳止泻,辅以息风止痉。待瘛疭渐止后则继用加味理中地黄汤调理脾肾。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补骨脂、胡桃肉、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大枣、炙甘草健脾补肾;肉桂、炮姜温补元阳。3剂后,脾肾阳气得复,故四肢转暖,能食稀粥,然舌上出现溃疡,故去原方中温燥之品,改以六味地黄汤、茯苓白术散而取效。

[选自王林.王玉玲儿科经验举隅.山西中医,1994,10(1):13]

4.梅大钊医案——脾肾阳虚

梅某,女,1岁半。

【初诊日期】 1977年10月5日。

【现病史】 患儿反复泄泻3个月之久,半月前受凉发热,咳喘,呕吐,大便稀薄,经治疗后热退,喘平,吐止,继出现纳差。

【查体】 精神委靡,面黄,体质消瘦,手足不温,时蠕动,偶见抽搐,嗜睡露睛,舌淡苔白,指纹淡青。

【诊断】 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肾阳虚,虚风扰动。

【治法】 温补脾肾,缓肝息风。

【方药】 太子参、茯苓、白术、怀山药各6g,胡椒、肉桂各2g,丁香1g,白芍、钩藤各10g,僵蚕,炮姜、炙甘草各3g,白附子、金箔各4g,用灶心土澄清水煎药。

二诊 3剂药后抽搐停止,精神略振,手足仍欠温,续予上方加大枣6g,连服3剂,病即告愈。后用健脾益气之方作巩固治疗,3年后随访,来见复发。

【按语】 患儿久病,面黄神疲,纳食不佳,大便稀薄,舌淡说明脾虚日久,久必及肾,脾肾阳气亏虚,阴阳俱衰,虚风内动,故见手足不温,抽搐等。治当温补脾肾,方用逐寒荡惊汤合四君子化裁治疗,方中太子参、茯苓、白术、怀山药、炙甘草健脾益肾;钩藤、白芍、僵蚕、白附子息风镇痉;胡椒、肉桂、炮姜、丁香温脾肾之阳;如此先后天并补,脾肾阳气得复,故抽搐自止。

[选自梅和平.梅大钊老中医治疗小儿惊风的经验简介.新中医,1992,(4):2-3]

(万力生 邱静宇 黄慧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