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寒温统一论:伤寒温病的内因与五淫的产生

寒温统一论:伤寒温病的内因与五淫的产生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素问》所谓“人有五藏化五气”的肝木风、心火热、脾土湿、肺金燥、肾水寒,在正常情况下则为生理的五气,在反常情况下则为病理的五淫。以上所述内五淫邪,多因情志、饮食、劳逸等失调以致脏腑阴阳不和而产生,但也有由外感病内伤脏腑而遗留的。

寒温统一论:伤寒温病的内因与五淫的产生

1.内五淫邪 内五淫邪即人体内脏腑阴阳不和所产生的风、热、湿、燥、寒邪。《素问》所谓“人有五藏化五气”的肝木风、心火热、脾土湿、肺金燥、肾水寒,在正常情况下则为生理的五气,在反常情况下则为病理的五淫。

内风:生理的肝木风,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的功能和调上,即肝脏在其正常的疏泄状态下,则肝气疏而肝血畅,肝木为之柔和,故不病风;病理的肝木风,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的功能失调上,如肝脏阳盛或阴虚,以致肝气疏泄太过的,则肝木横强而风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即其例证。

内热:生理的心火热,主要体现在心藏神、主血脉的功能调和上,即心脏在其正常的心火温煦下,则心神清明以主宰十二官,心血流畅以滋养诸脏腑,由于心火温和,故不病热;病理的心火热,主要体现在心藏神、主血脉的功能失调上,如心脏阳盛或阴虚的,则心火亢旺而热炽,《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即其例证。

内燥:生理的肺金燥,主要是指肺司清肃而言,即肺主气,既能宣其清阳于上,又能降其浊阴于下,以保持其清肃的正常状态,有如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故虽主燥,而不病燥;病理的肺金燥,主要是因肺脏阳盛或阴虚,失其清肃之职,有如秋阳酷烈,万木黄落,《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气郁,皆属于肺”和“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刘完素《病机论》根据《素问》“燥胜则干”认为“诸气郁病痿,皆属于肺金”,并补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以充实之。

内湿:生理的脾土湿,主要是指水谷之精微化生于脾土而言,即水谷由胃纳入,经过脾的运化而成精微,再由脾气散精于他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气充足,运化有权,则其精微输布以化生气血,营养周身,故不病湿;病理的脾土湿,主要是因脾脏运化无权,水谷既难以化成精微,精微也难以输布而化生气血,于是湿从内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其例证。

内寒:生理的肾水寒,主要是指肾藏精而主五液而言,由于肾脏水中有火,阴中有阳,肾之精阴能够潜阳济火,则其肾水温运流畅,而不病寒;病理的肾水寒,主要是因肾脏阴盛或阳虚,坎中龙火无光,故而寒从内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和“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即其例证。

以上所述内五淫邪,多因情志、饮食、劳逸等失调以致脏腑阴阳不和而产生,但也有由外感病内伤脏腑而遗留的。它们所致之病,既可各自单一出现,如肝风证、心热证、肺燥证、脾湿证、肾寒证等;也可彼此复合出现,如心肝风火证、肺胃燥热证、脾肾寒湿证等;还可相互交错出现,如肝、心、肺不病风、热、燥证而病寒、湿证,脾、肾不病湿、寒证而病燥、热证,甚至是脏腑之间的寒热错杂证、燥湿相兼证等。

2.内五体质 体质即人体素禀之质,形成于先天,其特有表现是属于生理范围的。体质除阴阳和平之人外,约可分为阳脏热体和阴脏寒体。而阳脏热体多见于心火热质、肝木风质和肺金燥质之人;阴脏寒体多见于脾土湿质和肾水寒质之人。

心火热质:多表现为形体瘦,面色赤,性情开朗,多言,易笑,好动等。

肝木风质:多表现为形体瘦,面色苍,性情急躁,易怒,胆壮,行动敏捷等。

肺金燥质:多表现为形体瘦,面色白,好清静,多忧虑,性急等。

脾土湿质:多表现为形体肥,面色黄,性情温和,行动迟缓,寡言,多思虑,好静等。(www.xing528.com)

肾水寒质:多表现为形体肥,面色黑,性情沉静,少言,易恐等。

前人以饮酒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体质的易感性和倾向性问题。如陈修园说:“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为寒化热化。今试譬之以酒……阳脏之人过饮之,不觉其寒,但觉其热,热性迅发,则吐血面疮诸热证作矣;阴脏之人过饮之,不觉其热,但觉其寒,寒性凝滞,则停饮腹胀泄泻诸寒证作矣。”又如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邪之着人,如饮酒然。凡人醉酒,脉必洪而数,气高身热,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变,各有不同,有醉后妄言妄动,醒后全然不知者;有虽沉醉而神思终不乱者;有醉后应面赤而反刮白者,应痿弱而反刚强者,应壮热而反恶寒战栗者;有易醉易醒者;有难醉而难醒者;有发呼欠喷嚏者;有头眩眼花及头痛者。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过饮少饮之别,考其情状,各不相同,至于醉酒则一也,及醒时诸态如失。”从上述醉酒时一过性的反应来看,显而易见的是:醉酒时,脉洪而数,气高身热,面目俱赤,妄言妄动者,是属于阳脏心火热的体质;醉酒时,刚强,头眩眼花及头痛者,是属于阳脏肝木风的体质;醉酒时,发呼欠喷嚏,吐血者,是属于阳脏肺金燥的体质;醉酒时,痿弱,腹胀泄泻者,是属于阴脏脾土湿的体质;醉酒时,恶寒战栗者,是属于阴脏肾水寒的体质。

以上只是就其主要的体质类型而言。其实,它们既可各自单一出现,也可彼此复合存在,甚至交错发生,还须灵活看,不可拘执。

尤其是吴又可《温疫论》在以饮酒为例后紧接着指出:“凡受疫邪,始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舌上白苔,渐加烦渴,乃众人之常也。及言其变,各自不同,或呕或吐,或咽喉干燥,或痰涎涌甚,或纯纯发热,或发热而兼凛凛,或先凛凛而后发热,或先恶寒而后发热,以后渐渐寒少而热多,以至纯热者,或昼夜发热者,或但潮热余时稍缓者;有从外解者,或战汗,或狂汗、自汗盗汗,或发斑;有渐消者;有从内传者,或胸膈痞闷,或心腹胀满,或心痛腹痛,或胸胁痛,或大便不通,或前后癃闭,或协热下利,或热结旁流;有黄苔黑苔者,有口燥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舌色紫赤者,有鼻孔如烟煤之黑者,有发黄及蓄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汗血、嗽血、齿衄血,有发颐、疙瘩疮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绝谷一两月者,有无故善反复者,有愈后渐加饮食如旧者,有愈后饮食胜常二三倍者,有愈后退爪脱发者。至论恶证,口禁不能张,昏迷不识人,足屈不能伸,唇口不住牵动,手足不住振战,直视圆睁,目瞑上视,口张,声哑,舌强,遗尿遗粪,项强发痉,手足俱痉,筋惕肉,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症,种种不同。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感重感轻之别,考其证候,各自不同,至论受邪则一也。及邪尽,诸症如失。”他所说的人之所以感受疫邪相同而现症不同,虽然是因禀赋(先天体质)各异和气血虚实(内五淫邪)以及感邪(外五疫毒)轻重有别,但素察体质的易感性和倾向性在疫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此外,还须提出讨论的是热病的伏邪问题。

伏邪又称伏气。其说孕育于《内经》,而明确于《伤寒论》。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伤寒论·伤寒例》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腠,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等,即其例证。后世伏邪学说实源于此。这也就是后世在温病中多谈伏邪的原因所在。其实,伏邪不仅存在于外感温病中,也存在于外感伤寒中,还存在于内伤杂病中。必须指出的是,伏邪大都形成于后天,其异常表现是属于病理范围的。它和形成于先天,其特有表现是属于生理范围的体质,是有所不同的。但因体质可在后天条件下改变,伏邪也间有来源于先天的,因而两者又常互相影响而密切相关。所以伏邪有内外因之分。

外因伏邪,是指外五淫毒和外五疫毒潜伏于人体内,尚未达到发病程度者而言。如刘吉人《伏邪新书》说:“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夫伏邪有伏燥、有伏风、有伏温、有伏暑、有伏热。”这就是指外五淫毒内伏者而言。又如吴又可《温疫论》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荣卫受伤,诸症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则是指外五疫毒内伏者而言。

内因伏邪,是指内五淫邪潜伏于人体内,尚未达到发病程度者而言。这种形成于后天的内五淫邪,常和形成于先天的体质因素互相影响而密切相关。如其人体内阳盛或阴虚所生之伏热(风、燥),就常见于阳脏热体之人,而容易发生或发展成为或实或虚的热证;如其人阴盛或阳虚所生之伏寒(湿),就常见于阴脏寒体之人,而容易发生或发展成为或实或虚的寒证;如其人此一脏腑阳盛或阴虚生有伏热(风、燥),而彼一脏腑阴盛或阳虚生有伏寒(湿),则常见于阴阳错杂体质之人,而容易发生或发展成为或实或虚的寒热错杂证。因此,内因伏邪又成为外因伏邪发病及其演变的重要条件。

还应看到的是,由于同气相求之故,外因伏邪(外五淫毒和外五疫毒)常和内因伏邪(内五淫邪)相应地结合在一起,过着隐居生活

大凡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人体既有邪伏于内,必有象露于外,只是比较隐微,不够显著而已。这是可以通过仔细地望、闻、问、切四诊搜索得到的。尤其是内五淫伏邪比较容易发现。例如伏风之筋惕肉、手指发麻、皮肤有蚁行感、舌瘦质红、脉弦;伏热之心烦失眠、手心热、小便赤、喜冷恶热、舌瘦尖红、脉洪;伏燥之鼻喉干燥、口干渴饮、大便燥结、时或干咳、舌瘦干红、脉浮;伏湿之大便软烂不易成形、痰多、喜燥恶湿、舌胖有齿痕、脉缓;伏寒之小便清白、喜热恶冷、性欲冷淡、舌胖质淡、脉沉等。至于外因伏邪在病未发生的潜伏期内虽然比较难以发现,但在病刚发生的前驱期则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例如《伤寒论》所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其所以脉静为不传,就是因为表病里和而内无伏邪之故。其所以躁烦、欲吐、脉数急为传,就是因为表病而里之伏邪为新感所引动之故。如其病刚发生而立即呈现外感病里证,毫无表证的,那就更显然属于外因伏邪发病(但也可属于外邪直中入里而立即发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