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消化道出血时,血从肛门排出,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ml以上即可出现黑粪。
二、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一)鲜血便
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黏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二)柏油样便
即黑粪。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ml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三)隐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三、临床表现
(1)排便时喷射状排血,或便后滴出鲜血,血与粪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猛感疼痛,考虑痔疮。
(2)便血量较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粪便,排便时有疼痛感,便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考虑肛裂。
(3)间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或一侧有凹陷,考虑直肠息肉或结肠息肉。
(4)随病情发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泻、体重减轻、贫血、大便常混脓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考虑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者。
(5)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脓血样或有黏液血液,考虑结肠癌。
(6)发病急骤,伴有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便血量不多,常与粪便相混,大便频繁,有里急后重感及腹部压痛,考虑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7)出血常呈间隙性,便血量较小,且粪便中含有脓血或黏液,多伴有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考虑溃疡性结肠炎。
(8)出血量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考虑为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9)柏油样便,伴有呕血头晕、心慌、脉搏细速等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特征表现,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溃疡。
(10)大便颜色无改变,仅潜血试验呈阳性,潜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四、临床检查
(一)肛门指检
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无论是痔、肛裂、息肉、还是直肠癌,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查。
(二)血尿便常规检查
(三)血生化检查
(四)纤维内镜检查
(五)消化道X线造影
(六)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五、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安静休息,保暖,食流质或禁食。
(二)止血药物治疗
进院前,可口服云南白药每次0.2~0.3g,每日3次;有条件时维生素K1肌内注射,每次10mg,每日2次;或用止血敏肌内注射每次0.25~0.75g,每日2~3次。及时送医院查明原因抢治。
(三)对症处理
(1)肛裂或痔疮出血:用1%~2%盐水浸泡棉球或纱布压迫肛门止血,并加T字带固定;有条件时生理盐水加1%盐酸麻黄素,用上述压迫法暂时止血。虽一次出血量较少,但长期不断出血,常常造成患者贫血、面色苍白、无力、抵抗力低下,甚至休克等恶果,应及早采取止血措施。
(3)阿米巴痢疾等病需由内科治疗。
六、健康指导
(一)情绪控制
(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要求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不急不愁,保持心情舒畅,气血平和。
(2)确保心情愉快,应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早餐尤其不能省),限制咖啡和糖的摄入(它们都可能使你过于激动),每天至少喝6~8杯水(脱水易使人疲劳)。碳水化合物更能使人心境平和、感觉舒畅。
(3)极有效地驱除不良心境的自助手段是健身运动。最好是从事有氧运动----跑步、体操、骑车、游泳和其他有一定强度的运动。
(4)与自然亲近有助于心情愉快开朗。
(5)睡眠充足后心情最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乐观。
(二)大便观察
(1)可以根据粪便的色、质,估计出血量的多少。大便如持续呈黑色,且干燥,说明有持续性的少量出血;大便如由黑色转为暗红色或鲜红色,且大便软、稀,甚至其间夹有血块,则说明消化道有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较多。
(2)黑粪如逐渐转为黄色,说明出血已经止住;如黑粪持续存在,则说明出血有增加;由黑粪经治疗转为黄色后又出现黑粪,说明有再次出血或疾病已复发。
(三)饮食指导
1.饮食原则
(1)饮食以软烂少渣、容易消化、少刺激为宜,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2)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3)预防作用的食物,赤小豆、槐花、黑芝麻、肉苁蓉、猪大肠、羊大肠、鳖肉、胡桃肉、竹笋、蜂蜜等。
2.常用食疗方
(1)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g,槐花30g,蜂蜜15g,绿茶2g。
【制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5min,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2)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g,槐花30g,粳米100g,红糖20g。
【制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原料】三七粉10g,藕粉100g。
【制法】先将三七粉与藕粉充分拌和均匀,一分为二,用白纸包好,即成。
【吃法】每日2次,每次1包,将其放入碗内,用少许冰开水调匀,再以刚煮沸的开水冲调成羹,温热时服食。当日吃完。
【功效】活血化瘀,抗癌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暗红症。
(4)木耳粥
【原料】黑木耳30g(温水浸泡1h),粳米100g,大枣5枚,冰糖适量。
【制法】将黑木耳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粥。
【吃法】顿餐,每日1次。
【功效】主治便血。
(5)黑木耳煲红枣汤
【原料】黑木耳15~30g,红枣20~30枚。
【制法】煎汤服食。
【吃法】每日1次。
【功效】主治便血。
(6)鸡冠花蛋汤
【原料】白鸡冠花30g,水500ml,鸡蛋1个。
【制法】煎至300ml去渣,将鸡蛋打入煮成荷包蛋,加白糖适量。
【吃法】顿餐,每日1次。
【功效】主治便血。(www.xing528.com)
(7)猪蹄汤
【原料】猪蹄2个,茜草20g,大枣10枚。
【制法】将茜草用纱布包裹,猪蹄洗净剁成小块,与大枣共入锅中,加水煎煮,待猪蹄熟烂,除去茜草即可。
【吃法】吃肉食枣饮汤,早晚餐佐食。
【功效】滋阴养血,凉血止血。用于鼻出血、便血等。
(8)红糖堡豆腐
【原料】豆腐2块,红糖60g。
【制法】将豆腐洗净切块,和红糖一起放入沙锅,加水1碗,文火炖煮20min即可食用。
【吃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援中,清热润燥,和胃止血。主治便血,吐血。
(9)黄花木耳汤
【原料】黄花菜30g,黑木耳15g,血余炭6g。
【制法】将黄花菜、黑木耳洗净用温水泡软,放入沙锅,文火炖煮半小时,冲入血余炭,拌匀加调料即成。
【吃法】喝汤吃菜。每日1次。
【功效】营养,和血,止血。主治便血,咯血。
3.其他相关食疗方
(1)治便血、血崩:鲜番薯叶200g,煎水服,每日2次。
(2)治便血:黑芝麻500g,红糖500g。炒焦研末入红糖搅拌均匀,随意吃。
(3)猪皮适量,加水和少许黄酒,用小火煮至糊状,用红糖调服,治失血性贫血,痔血,便血,妇女崩漏下血等症。
(4)龙眼核(去黑皮)研末,每日空腹时开水送服6g,治便血。
(5)菠菜粥:粳米100g加适量水煮粥,熟后再将烫熟切细的菠菜放入粥内煮沸食用。有润燥养血作用。适用于痔疮便血,高血压,老年人或体弱者大便秘结。
(6)治痔疮便血、高血压、老年人或体弱者大便秘结:鲜菠菜120g,粳米100g,加适量水煮粥服用。
4.药膳治疗
(1)鲜荷蒂(即荷叶中心部分)去茎5个。将其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h,取汤,酌加冰糖少许,温饮,每日2~3次。本方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便血。
(2)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将花椒炒黄,与冬瓜皮共研末,每服1~2g,每日3次。本方对便血有效。
(3)人参、三七各3g,云南白药0.5g。前两味研为细末,和云南白药同服,日服3次。本方适用于便血量多者。
(4)豆腐渣、红糖各适量,食油少许。用热油将豆腐渣翻炒至焦脆,晾干,研末。每服1g,每日2次,用红糖水送下。本方适用于长期便血,久治不愈者。
(5)苍术15g,熟地12g,五味子、干姜各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腹中隐痛之便血者。
(6)槐花15g,神曲30g,白酒50g。前两味加入白酒炒黑,然后水煎,每日服2次。本方适用于便血量多者。
(7)早莲草6g。焙干研末,米汤送服。本方适用于先便血后大便者。
(8)黄芩炭、旱莲草各5g。共研细末,开水送服。本方适用于便血鲜红者。
(9)西瓜子100g。加水煎汤,每次饮1碗。本方清热降火,适用于便血。
(10)金针菜50g,木耳15g,头发灰10g。将前两味加水两碗,煮至1碗,冲入头发灰于碗内,食菜饮汤。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大便出血。
(11)猪蹄1只,茜草50g,大枣10枚。先煮猪蹄至八成熟,下茜草及枣共煮,日饮汤2次。本方补气养血,适用于便血。
(12)伏龙肝50g,炮附子、炮姜各5g,熟地、阿胶各10g,人参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便色黑者。
(13)酸枣树根50g。水煎后分为早晚口服。本方适用于年久便血者。
(14)黑芝麻适量。蒸熟,每天50g,早晚2次,空腹时服用。本方适用于大便出血。
(15)蜂蜜、木瓜各6g。先用开水将蜂蜜溶解,再入木瓜粉调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有效。本方适用于大便下血。
(16)荔枝、核桃仁、大枣肉各6个,黑茶叶、椿根白皮各9g。水煎代茶饮用。本方适用于非痔性大便下血。
(17)龙眼肉150g。用锅蒸熟,日分2次食用。本方适用于大便出血。
(18)出稔子干15g。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数次。本方治疗便血。
(四)用药指导
1.云南白药
【适应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呕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25~0.5g,每日4次(2~5岁按成人量1/4服用,5~12岁按成人量1/2服用)。灌肠法:用于治疗乙状结肠和直肠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其法用云南白药2~3g溶于30ml生理盐水或冷开水中调匀进行保留灌肠,灌肠后卧床休息40min,每日临睡前1次,连用5~10d,效果较好。有人用云南白药加入中西药剂如呋喃唑酮、肾上腺素、盐酸普鲁卡因、锡类散、中药胡黄连、地榆水煎液灌肠治疗直肠炎症或息肉。
【注意事项】服用云南白药后1d内,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云南白药过量内服,易出现中毒及其他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升高、面色苍白或发绀、冷汗、四肢发冷、麻木、心音弱、呼吸快等。另外,过量服用云南白药还见引起胃出血、上腹不适等。
【禁忌】孕妇忌用。过敏体质者忌用。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使用。
2.维生素K1
【适应证】止血: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广泛性肠切除所致的肠吸收不良患者、早产儿或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等维生素K吸收或利用障碍引起的出血,可对抗香豆素类或水杨酸过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过低引起的出血等。
【用法用量】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h内总量不超过40mg。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h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h后可重复。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min。
【注意事项】本品为脂溶性,胆汁缺乏时口服吸收不良。注射后作用较维生素K3、维生素K4迅速;静注出现面部潮红、出汗、胸闷;静注应缓慢(每分钟4~5mg);新生儿应用本品后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静脉注射时,较易发生,有极个别因过敏反应致命的报道。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味觉异常、呼吸困难、发绀、脉搏细速等。
3.酚磺乙胺
【适应证】防治手术及内脏和皮肤出血。
【肌注或静注】可与5%葡萄糖溶液或等渗盐水混合静滴,每次0.25~0.75g,每日2~3次。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
【不良反应】恶心、头痛、皮疹、暂时性低血压。
【注意事项】有血栓形成史者慎用;勿与氨基已酸混合注射,以免中毒。
(五)家庭应急处理
(1)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2)可口服维生素K312mg,安络血2.5~5mg或云南白药0.3~0.6g,每日3次。
(3)若为药物或乙醇引起,应立即停用。
(4)经上述紧急处理无效或出血量大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急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六)预防便血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每次排便超过3min的,应逐步控制在3min以内(若控制在1min以内,一二期痔疮可自行康复)。
(3)司机、孕妇和坐班人员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做10次提肛动作。
(4)习惯性大便干燥者,在每天晚饭后(隔1h)生吃白菜心150~250g。
(5)便后不能及时洗浴的,蹲厕起身前,可用较柔软的多层(2cm×4cm)卫生纸夹在肛门处(半小时后取出即可)。这样,在走路运动时,能使直肠静脉迅速活跃还原,正常回流。
(6)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7)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黏膜收缩,血行不畅。
(8)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黏膜充血。加重出血。
(9)注意观察自己的粪便关系到早期发现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现大便出血等异常,就必须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10)发现肛门出血应速到医院彻底检查,积极治疗。
(11)出现柏油样便,次数增多,伴头晕、腹痛等症状,立即去医院治疗。
(七)就医指导
(1)排便时或排便后有鲜红血涌出,量少,不与粪便混合,肛门剧痛→首诊肛肠科。
(2)老年人伴腥臭味黏液脓血便、表面有凹痕、里急后重、腹泻便秘交替→首诊肿瘤外科。
(3)伴发热、不洁饮食史、里急后重、脓血便、腹痛→首诊肠道门诊或传染科。
(4)伴疫水接触史、慢性腹泻、脓血样便、肝脾大→首诊感染科、传染科。
(5)伴反复发作的暗红色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首诊消化内科。
(6)伴柏油样暗红色血便、有消化道溃疡病史→首诊消化内科、普外科。
(7)小儿伴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急诊小儿外科。
(8)伴皮下出血点→首诊免疫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