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油价格波动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原油价格波动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蒲实期货交易所国际原油价格为什么波动?与过去垄断石油公司和产油国握有定价权不同,对已经具有金融属性的原油来说,“期货市场交易员的预期,成为决定石油价格的关键因素”。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摩擦升级,也促使市场形成产油量下降的预期,从而使油价升高。在这年6月召开的G8会议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认为,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欧佩克国家应该增产;而欧佩克则认为,供给是充足的,油价飙升主要是投机。

原油价格波动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蒲 实

期货交易

国际原油价格为什么波动?回答这个问题,原油期货交易所也许是个直观的场所。

作为决定国际原油价格标杆的两大石油期货,一个叫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在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以WTI期货价格为基价交割的石油,主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湾、委内瑞拉等北美地区。另一个叫北海布伦特轻质低硫原油(Brent),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进行交易,以布伦特期货价格为基价交割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部分地区、北非和英国北海。除这两大全球性的基准石油期货外,还有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石油期货、阿联酋迪拜上市的阿曼原油期货等地区性石油期货。目前,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作为基价;从原苏联、非洲以及中东销往欧洲的原油以布伦特原油作为基价;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从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多以阿联酋迪拜原油为基价。

2009年,维基解密曾经披露了一段美国驻沙特利雅德大使馆发出的电报。电报援引沙特石油部大臣助理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的话说:“WTI赌博的气息太重。”流露出他想放弃西德克萨斯作为原有定价基准,而改用布伦特或地区性石油期货的想法。电报还显示出,沙特官员曾向美国外交官解释,改用新基准,是为了“少受投机性价格波动的影响”。过去,沙特官员一直强调WTI的技术问题,但从没有强调过投机性价格波动的因素。无独有偶。日本券商野村证券也在2011年发布报告称,“向来被认为是美国原油价格基准的西德克萨斯原油不再是可靠的价格指标”,“忘记WTI吧,关注布伦特”。

为什么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开始丧失其国际油价标杆的权威性?石油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大约2009年以前,WTI的价格一直是略高于布伦特的,幅度在3至5美元左右波动。2011年初,利比亚危机期间,布伦特价格则高于WTI 26美元,其后价差就一直维持在20美元上下浮动。这么大的价差,却没有被在纽约和伦敦两地之间套利的资本所填平。这说明,确实没有套利的空间,价差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情况。”

“北海布伦特主要交易的是部分海湾、中东地区和北非、英国北海的石油,最重要的运输通道是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埃及、利比亚、也门、巴林出现的政治动荡,以及伊朗局势,造成了市场对苏伊士与霍尔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担忧,从而使布伦特指数产生风险溢价特征。而WTI则越来越沦为地区性的价格标杆。美国近些年进口加拿大的原油、委内瑞拉的重油、巴西的深海石油,又进行近海的石油开采,搞页岩气革命,迅速开辟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通道,从而使国内的原油供应量充裕。WTI的现货交易地在俄克拉荷马的库辛,美国的输油管道系统从库辛流入。由于美国的原油库存量激增,压低了WTI相对于其他全球基准原油品种的价格。”国际能源机构曾发布报告说,“几乎没有什么缓解手段”减轻美国库存的严重过剩,WTI与布伦特的价格错位“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时间”。2010年,曾经因为管道公司Enbridge联结加拿大产油地至美国中西部炼厂及俄克拉荷马州库辛交割地的6A号管线仍然关闭,使得原油价格小幅走高。2011年,库辛的对外输油管道修通后,库存量开始下降,也缩小了与布伦特的价差。

梳理一下2003年至今,WTI原油期货价格在波动中上涨的轨迹,油价飙升的原因也许就会很直观。2003年9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了一轮的持续上涨。与过去垄断石油公司和产油国握有定价权不同,对已经具有金融属性的原油来说,“期货市场交易员的预期,成为决定石油价格的关键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9月,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价格每桶一般在25美元以下。到了2004年,价格开始上涨到40美元以上,然后是50美元、60美元、75美元,一路飙升。在2007年初的短暂回落后,油价又开始一路高歌:2007年10月的92美元,直至12月的99.29美元。在这几年中,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全球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2.6%逐步攀升,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3.1%、4.1%和5.3%,2005年有所回落,但仍然维持在4.8%的高位,2006、2007年仍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速形成了市场对原油需求量上升的预期。以2005年为例,全球的石油需求每天增加180万桶,达到每天842万桶。与此同时,自2003年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从战前的每天300万桶减少到200万桶,以至于美国媒体高呼:“历史将铭记,伊拉克战争标志着石油稀缺时代的到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的摩擦升级,也促使市场形成产油量下降的预期,从而使油价升高。同时,“自2003年以来,各国纷纷出台宽松的经济政策刺激本国经济。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原油期货合约成交量突然加速上升,大量的资金涌入期货市场,WTI和取暖油原油期货交易量直线上升”,管清友说。

2008年3月,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油价以频频打破纪录的势头继续上冲:103美元,110美元,117美元,119美元,147美元。挑起一个个高点的,当然包括市场对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做出的反应,比如,尼日利亚军事组织袭击当地石油管道,美国海军向伊朗船只开火,以色列打击伊朗的可能性上升,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威胁减产等。这一阶段,美联储为了应对可能的经济衰退,持续降息,从2007年9月起,利率由5.25%降至2008年底的几乎为零。在这年6月召开的G8会议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认为,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欧佩克国家应该增产;而欧佩克则认为,供给是充足的,油价飙升主要是投机。无论哪种因素更关键,但大量资金介入原油市场无可争议,原油已经具有与黄金相似的增值保值功能。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投机交易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货合约占该市场所有原油期货合约的37%,至2008年,此数据已经攀升到71%。而同期,商业交易者所持有的原油期货合约比例则大幅度下降。《经济学家》杂志统计,2008年,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资金约有2600亿美元,是2003年度的20倍。2008年7月11日,油价终于攀升至147美元的顶峰。

随后,原油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2008年7月15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过高的油价摧毁了美国的国内消费。随着奥巴马的新外交思路让美伊紧张关系出现松动和金融危机加剧,贝尔斯登、美林证券和雷曼兄弟相继轰然倒下,金融市场风声鹤唳,经济前景悲观。油价由113美元、100美元,一路跌破92美元。随后,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国家缩减财政赤字的计划,让市场对欧洲经济增速减缓的担忧加剧。油价不断下跌,60美元,40美元,直至2009年1月,抵达33美元的低谷。在2009年1、2月份,一般价差不会超过3美元的WTI/Brent,价差一度达到13美元左右。这表明,石油市场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作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资金不计成本出逃的现象。

2009年2月后,美联储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部的救市计划初显成效。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油价又开始了逐步的回升,回升到了5年以前的价格。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拟在2011年二季度之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消息一出,美元汇率大跌,WTI原油期货急剧上涨,达到88美元的水平。2011年2月,埃及、利比亚、也门和巴林的政治动荡推动油价达到95美元,然后是103美元。尽管沙特承诺,将增产来平衡利比亚产油量的损失,但并未产生明显的市场效果。

随着伊朗核问题成为焦点,看上去,地缘政治确实推动了油价进一步上升。但又有多少投机资本清楚,伊朗的石油禁运是否真的会造成原油供应短缺呢?而在美欧等经济大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原油是否真的供不应求?事实似乎不重要,赌赢才是最重要的。尽管拥有大量闲置石油开采产能的沙特宣布,将原油出口量调高至每日约900万桶,美国政府也正在考虑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但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浪潮依然泛滥。由于两大期货价格高达20美元左右的价差,趁着伊朗石油禁运还未变成现实,对冲基金已经开始大手笔进行跨地套利。

稀缺:真实还是虚构?

在金融市场的背后,决定原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商品的基本价格的力量是什么?牵动世界经济神经、激起争夺欲望的石油,是否是稀缺资源?决定价格的最基本因素——供需关系,能否解释油价飙升?对这一问题,尚有争议。

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发现,矿物资源具有“钟形曲线”的规律。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当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如果石油峰值是准确的,那么石油的供求矛盾将不可避免,油价的长期上涨也是必然。

1956年,哈伯特曾大胆预言,当时蒸蒸日上的美国石油工业,产量将在1967年至1971年达到峰值,以后便会下降。历史证明,他预测正确了。1971年,长达30年的石油的稳定低价历史宣告终结。1970~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国际石油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石油产量达到了顶峰,而欧洲和日本对石油的需求仍在增长,这就使得世界对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需求量飞速增长。在这样一个原油市场供需关系日益偏紧的卖方市场上,中东产油国通过将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开始在石油定价上发挥重要作用。1971年,产油国在德黑兰达成的协议,导致油价猛涨。此后,爆发了使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的石油危机。(www.xing528.com)

之后,曾在BP、壳牌、埃克森和雪佛龙等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担任首席地质学家和副总裁的爱尔兰地质学家坎贝尔,继承了哈伯特的理论。1998年,他与法国石油地质学家胡安·拉赫雷(Jean Laherrere)在《科学美国》上联合发表了《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一文,预言高价石油时代必将到来。论文发表之时,国际油价正在经历1981~1997年长达16年的低价期。随着更多油田的发现和石油产量的提高,供需紧张的矛盾没有出现过。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联合国宣布对伊拉克及科威特石油出口实行全面禁运,使得国际市场的原油供给每天减少470万桶,占全球总需求的7%左右,引起短暂的石油价格大涨。但供给的短缺很快被欧佩克国家增加的产量弥补,油价很快回落。1991年1月,国际油价反而出现大幅下跌。纽约商业交易所1991年2月交货的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油(WTI)收盘价在海湾战争的第一天就下跌了10.56美元。同期在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期货和现货市场也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坎贝尔的这一预测,准确迎来了新一轮石油不断上涨的历史时期,今天仍在持续。在2002年7月的石油储备讨论会上,他再次指出,全球石油供给最早将于2010年达到巅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随后,美国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顾问、美国能源投资银行家马修·R·西蒙斯又在2003年的石油峰会上指出,由于石油峰值将临,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这一论断,对价格预期的形成不能不说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石油大学专门研究石油峰值的冯连勇教授对我说:“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不断上涨,石油产出国的产量却没有根据价格规律相应增长,产量对价格似乎已经失去了弹性。全球的石油产量始终在39亿吨到40亿吨附近波动,这也许可以证明,中东地区的石油产出的确到达了峰值平台期。”而“2012年1月《自然》杂志的一篇文章则直接宣称,全球66个国家石油峰值已过,只有俄罗斯和中东尚未达到。这意味着,全球原油供应将更加紧张”,但全球的石油需求是在扩大的,尤其是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正如我国今年贸易逆差所反映出的,2009年,我国进口2.1亿吨石油,进口额1026亿美元;到2011年,我国进口2.55亿吨石油,进口额达到1966亿美元。

在2007年的美国石油峰值年会上,美国石油专家将峰值定义为一个时间点,在该点之后,石油产量不再增加。根据对峰值早晚判断的不同,专家们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峰派和晚峰派。“早峰派”倾向于认为世界石油峰值在2010年前后来临,“晚峰派”倾向于认为峰值在2020年甚至是2030年后到来。“一旦产量达到峰值,我们将进入‘后石油时代’——石油资源并未枯竭,但世界石油产量将处于高峰平台期,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回报值不断降低,油价持续攀升并高位震荡。”冯连勇说,“石油峰值作为非常规科学,有很大争议和不确定性,但它是一个在学术界和石油界得到广泛认可的理论。”

如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有其合理因素。但“石油峰值说”的异见者亦声音清晰。著有《石油战争》一书的德国地缘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就认为:“石油枯竭这个说法,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之下,石油价格被推高了,石油变成控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工具。石油并不是从死亡的动物尸体石化产生的,它是从地壳深处,持续不断地生成的一种东西,只要你能够有办法把石油找到,你就能够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恩道尔曾经接触过许多乌克兰的科学家。苏联科学家提出了“石油无机说”理论,即石油生成于地幔之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坚持“石油有机说”学说的美英石油利益集团,制造了一个稀缺理论,来控制市场。而新发现的北极石油资源和巴西盐下层石油,开采成本都越来越高,这似乎进一步与油价的飙升相互验证。

“石油公司的真实产能,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北京集成创新经济咨询中心研究员贾晋京说,“石油产能取决于井压,地下要有足够多的原油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把油‘压’上来,油井越打越深,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一口油井的真实井压事实上只有那口井的实际操作者才知道。而各大石油公司的井压数据对外都是保密的。”

石油美元

如果原油不必用美元结算,不必在纽交所和伦敦交易,油价会不会是另一番情形?

有人说,油价与美元玩的是跷跷板游戏——美元低,油价高;油价高,美元低。2002年起,当美元开始一步步贬值后,以美元计算的油价就不断攀升。“跷跷板”的原理很简单:美元贬值时,原油市场的参与者(投机的、产油的和炼油的等等)就会形成预期,认为产油国为了在把美元换成他们自己的货币后,能够买到与美元贬值前相同价值的东西,就会提高油价。正因如此,欧佩克在纽约油价一度达到128美元的时候,仍然坚持不增产;沙特也在2011年11月曾叫停1000亿美元的石油产能扩大计划。

威廉·恩道尔在《石油战争》一书中写道:“1973年5月,84位各国顶尖金融和政治圈人士在瑞典的萨尔特舍巴登聚会。这一聚会的地点,是瑞典瓦伦堡银行家族的一处私人海岛。一个美国人,沃尔特·列维,参加了‘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组织的这次集会。这次聚会讨论的是:假设欧佩克石油收入增长400%,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会议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意料之中的油价冲击,而是商榷如何应对即将袭来的石油美元洪水。他们所讨论的议题,就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后来所说的‘石油美元环流’。”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这次邀请来的与会者有: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的罗伯特·安德森,英国石油公司董事长格林希尔勋爵,欧洲债券创始人、瓦伦堡集团的埃里克·洛尔,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乔治·波尔,还有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大卫·洛克菲勒,即将成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意大利人吉安尼·阿涅利和德国人奥托·沃尔夫阿梅罗根等。据说,基辛格本人也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常客。

1973年,石油史上发生了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一件事是广为人知的“十月战争”和欧佩克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联合禁运,给支持以色列对抗埃及和叙利亚的西方国家制造了石油危机。在1973年底的短短5个月内,油价上升了4倍。这与“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之前所谈论的增幅恰好一致。石油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这件事标志着“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主宰油价的时代已经过去。海湾产油国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和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石油定价上获得了一定主动权。油价开始由产油国主导的时代到来了”。

但油价由谁掌控,或许有另外一种解读。1973年成为油价史的分水岭,还因为,尼克松总统在年初说服沙特的费萨尔国王,接受以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结算的唯一货币。从1945年以来,随着美国石油公司主导石油市场,美元作为石油标价的标准货币也渐成国际惯例,但它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作为回报,尼克松给费萨尔的承诺是,保护沙特的油田,抵御苏联、伊朗和伊拉克对沙特的威胁。这一没有公开文件的秘密协议,被广泛地称为“不可动摇协议”。

作为原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高达20%的欧佩克组织核心成员,沙特此举,带动了所有欧佩克成员在1975年使用美元计价出售石油。这意味着,凡需购买石油的所有国家,都必须持有美元。而产油国获得的美元和利润,则回流美国投资美国国债或购买美国产品。对沙特来说,就是巨额的军火贸易。“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刚崩溃,正陷于危机中的美元,开始了另一个新的世纪,即“石油美元”的世纪。威廉·恩道尔如此描述:“与(中东局势)表面上剑拔弩张十分不协调的是,美国财政部这时却和沙特货币局达成了一项秘密协定。其条款规定,沙特的大部分石油税收收益将用于弥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年轻的华尔街银行家、专门经营债券的负责人大卫·马尔福德也被悄悄派往中东,担任沙特货币局的首席‘投资顾问’。他的唯一任务是指导沙特把石油美元投资到‘正确的地方’——那自然都是些伦敦和纽约的大银行。”“后者不光处理货币业务,同时也参与国际石油交易。就这样,大通曼哈顿、花旗、汉华实业、巴克莱、劳埃德、米德兰这些金融界怪兽,无一例外地在这场经济风暴中赚了个盆满钵盈。”

挑战石油美元者不多。就在萨达姆的伊拉克提出以欧元结算石油贸易几个月后,小布什的军队入侵了伊拉克。正因如此,很多观察家相信,伊拉克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有维护石油美元霸主地位的意图。伊朗独立于石油美元体系之外,用欧元、黄金,或者双边本币结算,不走石油交易市场。它处在美国制裁下已有30年。

按照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的统计:“过去110年来,以黄金标价的石油价格一直在20桶/盎司上下波动,并有明显的周期性。‘二战’之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7到1971年实行了24年,在这一期间里,石油价格稳定在1.8美元/桶,黄金是每盎司35美元,每盎司黄金可兑换19.4桶原油。目前的原油价格大概为90美元/桶,黄金是每盎司1400美元,每盎司黄金兑换15.5桶原油。过去60年,用美元计价,原油价格涨了50倍,而用黄金计价,原油价格只涨了25%,巨大的反差,直观的解释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之后美元对黄金贬值的结果。但1972至1987年,以美元标价的原油价格与1971年相比增长超过400%,用黄金标价油价至少也上涨了一倍,这个阶段主要是地缘政治因素推动的贵油期。”根据陈卫东的换算,2000年至今,美元标价的油价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黄金标价的石油价格这10年也是历史最高,达到约10桶/盎司黄金的高位。它的推动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刚性需求和石油供需关系的“脆弱平衡”。即使如此,美联储长期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和两轮巨额量化宽松,仍是名义石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其获利者,无疑是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和金融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