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菁菁
2011年12月19日上午10点,当朝鲜媒体称将在中午播报特别新闻时,韩国统一部官员还以为是关于“六方会谈”或者是“朝美会谈”的消息。直到女主持人李春姬以一身黑衣出现,他们才惊悉大事发生。就在这之前,美国方面掌握的最新情报是朝鲜领袖的健康状况正在好转。此刻距离金正日逝世已经51个小时。
这恰是这位神秘领导者的行事风格:在摊牌的前一刻,没人知道底牌会是什么。
很少有一位国家领袖的逝世会激起这样多的猜测和疑惧,并令世界诸大国的一言一行变得如此小心谨慎:不按常理出牌,时常行走在悬崖边上的朝鲜,令人难以预测和把握。而金正日已经将这个狭小而孤立的国家打造成了让世界强权们深切关注甚至害怕的力量。
接壤俄罗斯与中国,隔海峡与日本相望,这已经足以说明朝鲜半岛的价值。在华盛顿看来,朝鲜半岛内部冲突,具有将周边大国卷入的效应:以半岛为立足点,对朝鲜加以挟持与控制,可以维护对盟国的安全承诺,树立美国的威权;以东亚为立足点,挟朝鲜半岛,可以制衡中俄日韩,在地缘政治角逐中占据主导位置。由此,朝鲜半岛的风云际会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投映和牵动点。
在此地缘政治结构下,金正日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1994年金日成逝世时,苏联已经解体。长期生存于美苏对抗地带的朝鲜突然失去倚靠。丧失主要外援,连年自然灾害,经济濒临崩溃,美国虎视眈眈,金正日必须迅速给出答案:朝鲜如何生存——换而言之,在大国角力之间,朝鲜的位置在哪里?
在此背景下观察朝鲜出乎常理的外交动作,方能窥见金正日的真实考量和他力图扮演的国际角色。(www.xing528.com)
金正日面对的天然问题是朝韩关系。在美国的首肯下,1991年9月第46届联合国大会上,朝鲜副外长姜锡柱和韩国外长李相玉握手庆贺朝韩同时加入联合国。但这一握手的背后是美国希望以韩国为主导,逐步实现对朝鲜的吸收统一。从金泳三到李明博,历任韩国政府都必须在“民族”和“盟友”间做出优先选择。在民主改革派执政的10年,民族主义盛行,韩国重新考虑美韩联盟关系,试图把解决半岛问题的格局由过去美朝协商转变为南北双方自主协商,争取韩国解决半岛问题主要当事者的地位。但这一逻辑的漏洞是:韩国无法给朝鲜以安全保障,如果生存无法解决,协商有何意义?
朝鲜的生存威胁从未因韩国的友好而消失。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话证明了这一点:“金正日政权的不透明,使得我们很难知晓它的动机,只知道这些动机的本质是恶意的,与曾经的民主德国一样,朝鲜是其国境边上另一个成功国家的邪恶孪生兄弟。”
“三八线”以南,中等国家遭遇有限选择;“三八线”以北,边缘国度决定采取边缘策略。应对威胁,金正日给出的答案并不只是简单的核对抗。伦敦战略研究所所长杰拉尔德·西格尔一语道破天机:“较之‘冷战’时代苏联强大的导弹武库,朝鲜所拥有的远程武器技术和数量相当有限,而相对应的美国导弹防御体系所具备的能力远超应对所必需的能力,所以其存在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抑制朝鲜一个对手,而是使自身在整个东亚具备某种战略上的优势,减轻其介入地区其他冲突时的顾虑。”
金正日深谙此道:没有国家期待战争,大国对朝鲜的困顿局面及其后果也不愿承担更大的责任——美国存有私心,俄罗斯奉行机会主义,日本只关心自身安全和韩国倾向民族主义立场。在这些交织的利益中,朝鲜充分利用时机,迈入核武器国家之列。
由此,朝鲜挟持日韩为“核人质”,以“不对称战略”与美国抗衡。这些难以调和的对抗决定了局势的跌宕起伏即是半岛形势的常态,而这一常态正构成了朝鲜的生存条件。
幕布后的朝鲜,我们难以直接看到它的机理,但对地缘政治关系变化观察却可以提供认知金正日的切入点,而他的角色亦实为朝鲜的国际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