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种类及作用原理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我们知道血压的形成与①心脏的收缩和排血量;②动脉管壁的弹性与血液的黏稠性;③全身各部细小动脉的阻力;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⑤内分泌系统等有关。所以,抗高血压药则主要是通过控制以上诸因素而起作用的。
目前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药和α受体阻滞药等。每种药物自身的药理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及其不良反应都各不相同,高血压人在选用的时候,应该扬长避短,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剂量最低、益处最大、最适合的药物。
1.利尿药 主要通过利尿排钠,使血浆与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容量及心排血量降低而降低血压的,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吲哒帕胺;袢利尿降压药如呋噻米、布美他尼;保钾利尿降压药如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
2.β受体阻滞药 通过减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压,如已用多年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普奈洛尔(心得安)等,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兼有α、β受体阻滞作用的拉贝洛尔、卡维地洛。(www.xing528.com)
3.钙拮抗剂(CCB) 主要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的钙通道、扩张周围动脉、减少外周阻力等降低血压,包括二氢吡啶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依拉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等和维拉帕米、地尔硫。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降低血管阻力而降压,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喹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为新发展的一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血压升高的最重要一环——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而使血压下降的,包括氯沙坦、依贝沙坦、坎地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等。
6.α受体阻滞药 主要通过阻断突触后膜α1 受体,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而降低血压的,包括哌唑嗪、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