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民主德国的教育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时期,即:1945~1949年,德国苏战区反法西斯民主改革时期;1949~1962年,民主德国学校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62~1990年,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时期。民主德国的高等教育在这三个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和变革,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和状况。
(一)反法西斯民主改革时期
战后初期民主德国的教育由作为苏战区最高权力机关的前苏联驻德国军事管制委员会直接管辖。在当时整个教育陷于瘫痪的状态下,占领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针对高等教育系统的重建工作,于1945年9月4日发布了50号命令,要求在恢复中小学等各级学校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高等学校领域复课。在实现各类学校的全面复课后,1945年10月18日,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党联合发布了学校民主改革的号召,阐明了反法西斯民主学校的教育目的及为实现教育目的必须实行的各项要求,包括清理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队伍,建立统一的学制,教会与学校分离,禁止开办私立学校,打造新的教师队伍,彻底修订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等。随着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进行,民主德国对高等教育领域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整顿教师队伍,解除了一批曾为法西斯政权服务、思想立场发动的教师,吸收了一些具有反法西斯民主立场的思想进步的科学工作者充实教师队伍。
(2)清除带有反动的、法西斯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毒素的出版物。
(3)编订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在高校中开设工农预科,加强对工农大学生的培养;同时规定了基础学校五年级以上的教师都由高等院校培养。
(5)确立了马列主义理论在高等学校全部学科中的稳固地位。[141]
随着大多数参加过纳粹组织的教师被清除出教师队伍,教师数量骤然减少,这使得由于战时教师人数损失引起的教师缺乏问题更加尖锐化。为了能在短时期内弥补教师缺口并维持正常教学活动的发展,在战后第一年里,大约有15 000名具有反法西斯思想立场的青年工人、职员和农民未经教育工作训练,或只经过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短期训练,便走上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岗位。这些“新教师”的出现,对于在短时期内突击解决大量教师缺额问题和渡过临时困难来说是必要的,但这毕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临时应急措施。由于训练不足,后期有许多新教师因不能适应工作而遭淘汰。为了及时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教师的正规训练,紧接高校复课之后,1946年,柏林、哈勒、格赖夫斯瓦尔德、罗斯托克、莱比锡、耶拿等大学,以及德累斯顿工科高等学校均开设了教育科。该专业不仅为训练新一代教师作出了贡献,而且在逐步发展马列主义教育学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同时,由于战后初期大量参加过纳粹组织的教师和官员被驱逐,在短时期内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的工农大学生作为后备人员,成为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出于这种需要,1946年,东德苏战区的大学和高等学校开设了训练期仅几个月的工人大学生预备班(Vorkurse),并逐步扩充为高校修业预备机构(Vorstudienanstalt)和高校修业预备部(Vorstudienabteilung),以两年的修业期为工农青年在高等学校攻读专业做好准备。这些机构的设立成为1949年进一步扩充了的修业期为三年的工农预科(Arbeiter-und-Bauern-Fakultäten)的先驱。工农预科设若干与高校课程相应的专业方向,招收工农业中选送的有突出工作成绩的青年。预科在提供高校入学资格的职能上与九至十二年级中学相当,在课程内容上与中学的数学—自然科学分支相似,但修业期缩短一年。课程结束后,经高校入学资格考试及格者可进入相关系科学习专业。[142]
总的来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之前,东德苏战区已基本上完成了对东德[143]教育的重建。有别于联邦德国以恢复前纳粹时期的教育传统为指导的改革措施,东德很早就采取措施,彻底否定了明显含有社会歧视性质的选择性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方面,占领当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扩大了高等教育门槛,使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向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群体开放。其中,通过建立工农预科机构和取消社会高层阶层特权等方式,出身于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学生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这一时期大量的苏联教材被广为使用,大量客座教授得到聘用,成为占领当局重组东德高校教学和组织的重要手段。受到占领当局思想统治的影响,东德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均带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性。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随着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东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事业被纳入为建立社会主义基础服务的轨道。这一时期的教育领域除了继续进行学校民主化改革外,开始研究苏联教育学,并学习苏联教育制度的模式,进行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初,社会主义改造进入实际贯彻时期。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被视为当时的首要任务。所谓的社会主义教育,强调忠于工农政权,强调个人阶级的立场和科学工作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强调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国际团结。这一时期民主德国高等学校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强调党组织和青年团的作用。在领导体制上,根据1951年召开的德国统一社会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144]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民主德国成立了负责高等教育的国务秘书处(Staatssekretariat),负责贯彻统一社会党给高等教育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的新任务。此外,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还作出了关于高等学校设置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关于在所有专业方向安排实习的指示。(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民主德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的大学和高等学校内开设必修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程。1951年,民主德国在其管理范围内的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中设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并于1958年改为马列主义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开设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后来改称为马列主义基础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除了社会基础课程外,民主德国的在校大学生还必修俄语、德语和体育等课程。
第二,建立专门的高等学校(spezialisierte Hochschulen),[145]开设远程教学课程(Fernstudium Kurse)[146]和夜间课程(Abendkurse)。科学和高校课程专业化倾向的加强导致1952~1955年间22所专门高等学校的建立。由于分布在德国东部地区的工程师训练机构较少,工程技术类高校的设立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很大的重视。到1955年,民主德国设立的专门高等学校包括:具有一定技术方向的高等学校7所,具有高校性质的师范学院7所,训练临床医学学科的医学院3所,高等艺术学校3所,农业高等学校2所,经济高等学校3所。[147]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东德的大学和各类高等学校里按苏联模式,为在职人员开设了远程教学的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远程课程的设置旨在打破资产阶级特权;满足迅速增长的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训练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干部;此外最为直接的是,为劳动人民提供一条在不脱产前提下接受高等教育并获得高校文凭的便捷途径。1960年,各类高校中又开设了与远程课程具有同样功能的夜间课程。
第三,在高校修业中增设职业实习部门。从1951年9月1日新学年开学起,民主德国各类高校的课程中,除了讲课和研讨班这两种教学形式外,还增加了职业实习,作为训练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四,加强研究的边缘学科性,拓宽修业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大学课程的专门化受到批评。批评者认为,按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上的应变能力。1957年,民主德国研究委员会成立,并由此出现了在研究中强调边缘学科性和加宽高校修业内容的相反倾向。20世纪60年代初,部分新设的专门高等学校被关闭,部门被合并,保留下来的大多数高校在内容上扩宽,并获得了工科高等学校的名称。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在1957年进行了修订:必修课时的比重被削减,选修课时的比重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相邻学科的学习时数。此外,在教师训练中也实行两门专业学科的训练。
第五,实行合同制研究,在高校中引入应用性研究。1955年德国统一社会
党第25次中央全会之后,为国民经济中的科技进步而斗争的问题被放在高校工作的中心位置。自1958年起,高校科研与社会主义经济密切联系起来,开始采取所谓的“合同制研究”(Auftragsforschung)的合作方式,即高等学校与社会主义企业订立科研合同:大学和高等学校接受企业的科研委托,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大学和高等学校按期拿出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这种合作使高校研究在更大程度上承担起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科研任务,使科学工作者能够对企业的工艺过程施以革新的影响;此外,它还旨在推动高校中的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问题和教学人员的研究成果反映在教学中。[148]
(三)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时期
民主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了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发展时期。1963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在第六次代表大会(简称“六大”)上宣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也已结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1965年,民主德国根据“六大”精神制定了《关于统一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Gesetzüber das einheitliche sozialistische Bildungssystem,简称《1965年教育法》)。[149]该法包括了教育目标、任务、功能和结构等方面的指导方针,是东德20世纪60年代至东西德统一之前的一份重要文件,也被视作这一时期东德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依据。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和发展得到凸显,高等教育的扩张在民主德国出现。1969年,民主德国又建立了10所高等工程师学校,成为当时一种新型的工科高等学校。随着《1965年教育法》的出台,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科学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同时要求在学生中形成“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目标被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特别是以应用为导向的研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极大的重视。当然,这种主要基于企业委托的应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在选题上和实践安排上不同于这种以实用为导向的研究的基础研究。这种状况一直到1966年之后才得以好转。在民主德国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的其他研究咨询委员会提出的国家研究规划的促动下,大学和各类高校中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加强,并确立为大学和各类高校中优先于合约基础上的外来的研究任务的重要职能。为了加强高等学校本身的基础研究,这一时期民主德国高校中现有的管理和组织结构被改变:传统的科(Fakultät)下面设研究所的结构被改建为按专业面的特点设立的规模小而紧凑的系(Sektion)。作为新的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它旨在消除科和研究所结构的分散和模糊状态,使教学科研任务的贯彻更加明确有效。[150]此外,民主德国在这一时期也将继续教育(Weiterbuildung)的扩张与增建列为工作重点。到1970年,在职参与远程课程的人数已增至高校全体在读学生数量的1/4,[151]可见这类教育模式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推行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民主德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许多大学毕业生被迫从事低于自己专业水平的工作。这一局面在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后得以改变。随着政党领袖从瓦尔特·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152]到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necker)[153]的变更,意识形态的教育被进一步强化,学生规模的持续扩张被视为在错误方向上的发展。从1972年开始,民主德国高校的入学名额开始减少,减少入学名额的领域集中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专业,当然,经济学、哲学、历史和教学法等专业也难以幸免。远程教育配置的重要性也随之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民主德国各类高校的新生数量控制在每年3万人左右。尽管入学名额被极大限制,这一举措在客观上却使民主德国保持了一个比西德更为有利的师生比例。当然,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教育规划中一般人力需求方式的限制,民主德国高等教育的参与率却比联邦德国低得多。平均估计,在民主德国的适龄人口中,大约只有10%~13%的人群得以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主德国高等教育中的高校类型进一步丰富并得以明确,除一般高等教育机构(如综合性大学)之外,高校体系中还包括了一定数量的高等专科学校,如工程学院等。这被视为是高等教育入学方式,培训和教育途径的多元化,以及高技能要求专业领域多样性的结果。1980年,在民主德国举办的第五届也是最后一届高等教育会议(Hochschulkonferenz)中,将提升高等学校的教育品质列为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旨在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本科教育的重视,以及加强普通教育与专业学习的联系,来实现这一目标。该会议还确保学生通过增加在学习组织中的灵活度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并试图通过更多的“合同制研究”强化高等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1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