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魏玛时期的德国高等教育:走进世界名校

魏玛时期的德国高等教育:走进世界名校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并进入帝国时期之后,德国的高等教育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89]魏玛时期的德国高等教育处在不断的变动中,其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恢复并进一步落实洪堡为柏林大学确立的办学原则。同时,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开始向各个社会阶层开放,以满足公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并扩大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90]此外,在魏玛时期,德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德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在这一

魏玛时期的德国高等教育:走进世界名校

在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并进入帝国时期之后,德国的高等教育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德国高等教育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大学的规模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校师生的数量成倍增长。例如,在19世纪60年代,柏林大学只有7名自然科学领域的教授和20名人文科学领域的教授,而到了1900年,人数已分别增加到22人和48人。这种持续繁荣使得德国的大学在20世纪初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德国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学者。德语甚至一度成为国际科学界通用语言,当时很多英国的学术杂志论文的题目都采用德语书写。[84]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却使德国大学全面卷入了沉沦的泥沼。战争开始时,许多德国人,也包括德国大学的师生都狂热地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当时德国大学的教授坚定地站在了政府一边,支持政府的战争行为;许多教授和学生甚至还亲自上前线打仗。因此,战争失败之后,国际学术界对德国学术普遍采取了一种敌视的态度,禁止德国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组织,取消使用德语。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此一役,德国大学在学界的地位一落千丈。[8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直接导致威廉帝国的崩溃,随之产生了魏玛共和国。[86]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对议会民主制的第一次尝试。它在1918年的军事失败与国内革命中诞生,[87]被视为特定历史中的妥协,因而在当时得不到足够的拥护。大学作为帝国时代的宠儿,对新政府亦持有怀疑和敌对的态度。由于战败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和贫困,大学的经济状况十分恶劣。尽管如此,总的来看,德国大学在当时仍然享有较高的地位,其组织和学术传统得以继续,在学术上的成就仍为世界一流。[88]

1919年开始的魏玛时期是德国文化科学史上一个繁荣与混乱并存的时代。共和国的建立呼唤着更多的民主与改革,大学也不例外。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虽然最终只革命性地改变了德国的中小学制度,但自由之风或多或少还是吹进了德国大学的一些角落。大学虽然贫困却是自由的。在校学生数量在此期间得以快速增长——尽管这其中许多的年轻人是为了“面包”而非真正出于对学术的追求而进入这个殿堂。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德国大学里始终存在着新与旧、进步与反动、民主主义与军国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激烈斗争。[89]

魏玛时期的德国高等教育处在不断的变动中,其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恢复并进一步落实洪堡为柏林大学确立的办学原则。在共和时期,德国的大学又逐渐恢复了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相较其他国家而言发展得更快。总的来说,当时德国的大学还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最初战后对德国持有抵触情绪的盟国学术界也逐渐放宽了对德国学者的限制。

同时,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大学开始向各个社会阶层开放,以满足公众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并扩大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由此引发的学生数量的激增对大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前的德国大学生一般都来自社会中层以上的阶层,社会下层的子女没有机会上大学,因此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少。魏玛共和国建立之后,许多社会下层的子女被获准进入大学学习,这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流通的一些观念随之发生了转变。由于大学门槛的降低,很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因而不再把学术和学问看得太高尚了。这也使得很多人认为,德国大学的思想境界在这一时期因大学大门的开放而有所下降。[90](www.xing528.com)

此外,在魏玛时期,德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对师范教育更加重视,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而且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自魏玛共和国建立以来,不少教育家从提高国民学校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主张国民学校教师应同文科中学教师一样由大学一级的师范教育机构来培养。1919年的《魏玛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91]第143条对此作出了师资培养“应当按对高级中学教育实用的基本原则统一起来”[92]的规定,意味着要把师范教育统一在大学一级水平之上,即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据此,1926年,在时任普鲁士教育部长卡尔·海因里希·贝克(Carl Heinrich Becker)的领导下,德国建立了一批师范学院(Padagogische Akademien)。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如汉堡、黑森、萨克森、图林根、不伦瑞克、梅克伦堡等地也建立了同大学和高等工科学校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学院(Padagogisches Institute),但也有一些地区,如巴伐利亚与符腾堡,仍保留了师范学校。新建的师范学院与教育学院规定招收高级中学毕业生入学,这与只招收八年制国民学校毕业生的原师范学校相比,入学条件有所提高。这也意味着,新建的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也有所提高。当时的师范学院克服了大学培养师资偏重理论而师范学校培养师资偏重实践训练的缺点,使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得以紧密结合,其办学成果是相当成功的。但是,由于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普鲁士在财政上也出现了困难,不得不于1923年开始关闭了一些师范学院。[93]

在政治上短命[94]的魏玛时代,在科学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却是个创造力大爆发的时期。德国人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和化学上的研究传统,以及在心理学精神分析上的专长,在20世纪20年代继续发扬光大。[95]在充斥着社会危机却同时也充满自由的特殊时期,德国大学逐步恢复了在学术方面的卓越地位,其速度之快甚至超过了其在经济方面的恢复速度。战后的科研逐步从此前重点发展与重工业军火工业等相关的应用专业过渡到重视基础理论研究。[96]

总的来看,尽管一战后的混乱、通货膨胀,以及世界经济的恐慌等诸多不安定因素一直伴随着魏玛共和国的发展,这些对德国大学的冲击并不是很大。各大学在整体上依然维持着帝国时代的保守姿态。无论是学生团体的社会构造,还是大学教职员工的政治立场,从本质上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97]可以说,德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在魏玛时代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德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在这一时期也基本保持稳定,如果说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的话,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国大学在校学生的规模基本稳定在12~13万人;其次,德国陆续在大城市建造了一批综合性大学,包括: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98](Frankfurt/M.,1914年)、汉堡大学(Hamburg,1919年)和科隆大学(Köln,1919年)[99]等;第三,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迅速,师范学院的数量和规模得到扩大。此外,针对一战结束前各大学基础科学研究进展缓慢的状况,魏玛共和国在重建“文化国家”[100]的理念下,尽管财政拮据,依然加大了对大学科研援助的力度,其中特别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发展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1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