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与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与学习体会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直强调的公民意识,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与学习体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基本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观属于核心价值体系范畴,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最直接地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大厦”的奠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洁凝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价值目标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价值的角度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概括。富强即国富民强,指的是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也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这里的富强,不同于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的雄厚实力,而是社会主义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美好的诉求,绝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我们追求的民主,指的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是高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指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之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它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总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认同,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和制约作用。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一直强调的公民意识,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它指的是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消灭私有制,使人们摆脱一切剥削和压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社会制度,使中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都没有的广泛的个人自由,极大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都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平等同自由紧密相连,都受着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才能真正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公平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其主旨就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总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向往和实践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www.xing528.com)

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富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们党道德教育的系谱中,爱国历来居于首要地位,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它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人类千百年承传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与人为善,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总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24字”的基本价值理念,既具有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又适应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造性;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民族精神、良好道德风尚,又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时代精神,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也就是说,“24字”的基本价值理念,继承传统,符合实际,顺乎民意,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