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质朴,善良好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每到佳节来临,或遇婚丧,或逢喜庆吉日,都有歌舞的集会,且形式多样:有激情四溢的对歌竞赛,有热烈欢腾的舞蹈,或是伴有歌舞的庄重仪式等。这些独特的民间歌舞艺术,与普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普米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普米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舞蹈音乐(舞曲)及器乐音乐。
一、民歌
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充盈着丰厚的思想情感的普米族民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繁衍生息、世代流传。普米族民歌和各种音乐曲调紧密联系,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歌词句式不等,偶数奇数均有,多用比兴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有仪式歌、生活歌等,声乐中各种曲调大都已经定格成型,并形成各自的区域特色。
按照普米族的本民族传统称谓以及演唱形式及特点进行分类的话,则有以下四种类型。
1.哩。“哩”是普米语,译成汉语即“吟唱、轻或收声唱”之意。“哩哩”类民歌包括古歌、年节歌、礼仪习俗歌、叙事歌等。这类民歌的演唱者一般是学识渊博的长者和专门的民间艺人,在节日礼仪中和一些风俗仪式的祭典上演唱。
培米哩:指古歌,是普米族民歌中保留最古老风格的歌种,具有原始古朴的特点。词句一般固定不变,曲调比较单一,内容有长有短,多是反映古代普米人民社会生活面貌,歌词精干,富有庄重神秘色彩。流行较广的古歌主要有《普米古歌》《族源歌》《史歌》等。
喔席哩:指年节礼仪歌。普米族的节日主要有大过年(春节)、小过年(俗称普米过年,即吾希节)、转山节、端阳节、尝新节等。每逢年节,普米山乡便充满着节日的热闹与欢腾。他们围坐在火塘边,边唱歌边饮酒,到处洋溢着愉快的歌声。具有典型代表的年节歌主要有《过年歌》《祝节歌》《敬神调》等。年节礼仪歌的曲调一般是婉转而深情,音域不宽(八度以内),由四声音阶构成,节奏很不稳定,富有歌唱性。如《春节歌》[3]:
啊哩呀哩——
新春佳节到人间,
青绿的松枝发芽了,
鲜艳的山花开放了。
春色染浓了山寨,
香烟在木房上飘扬,
火塘里闪着金光,
火塘边围挤着幸福的人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
我们把遥远的祖先怀念。
……
唱拦门调
比仃来子哩:指礼仪习俗歌。“比仃”是“喝酥哩玛(一种水酒)”的意思。“哩”即“吟唱”或“调子”,这里的喝酥哩玛是一种暗喻,是指喝喜酒。在各种习俗仪式中,几乎都有歌唱相伴,如做客时唱《做客歌》,饮酒时唱《酒歌》,喝茶时唱《茶歌》,出山打猎唱《撵山歌》,宴席上唱《礼貌待客歌》等。这类民歌虽短小零碎,但有较完整的内容。曲调常是同一个乐句反复多次,有些则是由一个乐句构成,由于它的旋律起伏优美,词曲结合密切,百听而不厌。
如《欢迎你啊,朋友!》唱到:
欢迎你啊朋友
我亲爱的朋友伙伴们,
来普米家花床上坐一坐。
花木碗里敬热茶,
金边碗里敬你一碗新酿的酥哩玛,
银边碗里敬你一碗甜蜜的蜂糖。
普米人民最好客,
来普米家花床上坐一坐。
(普米族 曹新华 演唱)
此外,婚娶场合的礼歌,也是普米族习俗礼仪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米族的婚礼,从恋爱到说亲、娶亲、出嫁等整个过程都有歌曲反映,形成了一整套极富特点的民歌。如《情歌》是表现男女青年双方相互的爱慕,《认亲调》则是男方到女方家去相亲说媒。到了结婚喜庆,有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唱的《迎亲调》《出门调》。接新娘时双方对唱的《盘婚调》,新娘上马离家唱的《上马调》,半路上遇着新郎的迎亲队时唱的《下马调》,新娘接到家时主婚人唱的《关门调》,欢迎四方亲友来祝贺的《迎客调》《做客歌》等。这类歌曲,感情热烈而朴实,音调粗犷而壮美,歌词大多具有叙事歌或对歌性质。
如《接亲调》唱到:
家中的老人对你有什么嘱咐?
珊瑚玛瑙做的装饰品最美,
要我背一箩回家装饰新娘。
你已来到珍珠成串的地方,
邻居们对你有什么嘱咐?
串串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要我选一串回家挂在新娘胸前。
你已来到银子闪亮的地方,
亲戚们对你有什么嘱咐?
闪亮的银子是值钱的东西,
要我背一袋回去买田买地。
你已来到金子闪光的地方,
家族们对你有什么嘱咐?
闪光的金子无比珍贵,
要我背一袋回去起房盖屋。
……
(李玉生 唱杨照辉翻译整理)
普米族在丧葬礼场合使用的丧歌(挽歌)节奏稍自由,较长,音调不低沉,豪放粗犷,旋律性很强,内容多属对死者的怀念,以及如何将死者的灵魂送回到普米族的发源地等。如《送葬调》《送灵调》《指路歌》《怀念歌》等便是。便如普米族祭祀歌《给羊子之一开头语》[4]:
玛里保佑啊!
千年之中今年最吉祥,
千月之中这月最吉祥,
千日之中今日最吉祥,
千夜之中今夜最吉祥,
千时之中此时最吉祥,
千刻之中此刻最吉祥。
天上的日子好不好,
天上的星星长了毛。
地有地名,
人有人名,
死者你多大年纪了?
你在死亡的那天啊,
你在生与死之间挑选了死,
你在阳与阴之间挑选了阴,
你在水与火之间挑选了火,
你在山与谷之间挑选了谷;
你想说话呀说不了,
你要想事情呀想不了,
你已经死了,
黑人走上了白路了,
变成黄草川上的枯草了,
变成了保佑人们的先人了,
变成牧人的山神了。(www.xing528.com)
你走的那天啊,
你心里丢不下家里的人,
你心里丢不下厩里的牲畜,
你心里丢不下地里的庄稼,
你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吧,
你朝向月亮升起的地方去吧,
到你父母的怀抱中去吧,
到你爷爷奶奶的怀抱中去吧,
到你祖宗和亲戚的怀抱中去吧,
到你祖先的发祥地去吧!
……
普米族的祭祀音乐始终与祭祀礼仪相共存。大多以吟诵为主,曲调、声音、节奏系以内容的改变、仪式的进程而变化。在祭祀仪式中唱的歌曲,以祭山神歌为例,音调因地区而不同。如河西一带的祭山神歌,其基本音型为:
3/8ⅹⅹⅹ│5/8ⅹⅹⅹⅹⅹ│3/8ⅹⅹⅹ│5/8ⅹⅹⅹⅹⅹ‖嘲陡皮。意为“祭锅庄”,即“祭三脚”。谱例如下[5]:
祭三脚
(嘲陡皮)
在普米族祭山神和祭三脚等仪式行为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神在族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敬神、娱神都是很严肃和庄重的事情,怀有一颗虔诚的心,在仪式的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中的吟唱也一定要严谨,不能儿戏,否则这种仪式便失去了意义。
查子哩:指叙事歌。属于一种有生动故事情节的叙事歌谣。主要有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产生以及各种礼仪习俗的形成等都有具体叙述的史歌《创世歌》,多由老年人独唱。旋律多属五声音阶羽调式,多以一个简单乐段不分段重复。演唱时起伏自如,歌者运用旋律将故事娓娓道来,颇为引人入胜。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叙事性质的短小歌谣,如叙述各种生产活动的《四季歌》《生产调》,以及叙述制作食物来由的《酿酒歌》等等。
2.啯。“啯”是普米语,即“唱”之意,也可以译成名词当某种歌名运用。“啯”类民歌与“哩”类民歌的明显区别是:第一,“啯”类民歌的歌词内容不固定,可以即兴编创,而且曲调可以根据歌词的变动而任意编加或减删音符,具有新鲜感。第二,此类民歌的演唱者几乎是青年人和少年儿童,这是因为它一般不受场合、条件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第三,结构短小,易学、易记、易唱;第四,“哩”类民歌以气声形式吟唱,音量低沉柔弱,而“啯”类民歌却用口腔共鸣放声高歌,粗犷豪放,抒情味更浓,这是这两类民歌在演唱方法上的不同之处。兰坪、永胜等地区的普米族称这类民歌为“哩哩”,具有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含义。
吾昔哩
“啯”类民歌包括小调、跳舞歌、新民歌3种。
哩哩:指小调。普米族的小调旋律清新,题材多样,曲调精悍,情感纯朴。同时它也带有一定的叙事性质,有对父母、儿女的思念,有对丰收、太平的祈求,有的则是叙述某种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曲目有《海螺花》《哩哩调》《赶马歌》《哄娃娃歌》等。
在普米族中,还有一些被孩子们所喜爱和传唱的,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调,即普米族的儿歌。歌曲充分地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健康向上的内心世界。成年人根据儿童的特征和接受能力,把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知识编成儿歌向他们传授,并将一些自然环境、节令变化以及对日月星辰的认识,通过儿歌启蒙教育。由于普米族居住在半山区,畜牧业较为发达,牧童们唱的儿歌就更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如《快乐的节日》《放羊调》《放猪调》《猜调》《哄娃娃歌》等。这些儿歌轻松愉快,朴素优美,歌词生动风趣,读来朗朗上口,曲调简练,富有儿童特征。
甲蹉啯:指跳舞歌,是边舞边唱,歌舞结合的歌曲,也可以离开舞蹈而歌唱,具有相对独立性,大都是节奏鲜明,旋律悠扬,音调明快,情绪热烈,歌词简练,曲式结构方正短小。通常出现在喜庆佳节。其形式除了载歌载舞的特点外,还有领唱、对唱、齐唱等穿插其中。“打跳”时在场院里烧起篝火,随着悠扬的笛声轻歌曼舞,气氛十分活跃。普米族的歌舞节奏鲜明,旋律奔放,音调明亮,情绪激昂,歌词简练,曲式短小,易唱易记,歌舞结合密切。除《对歌》外,《吹起竹笛来跳舞》《洗麻线》《赶街》《过山调》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跳舞歌。
席米啯:指新民歌。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普米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也不断发生变化,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不少歌唱新生活、赞美家乡变化的新编民歌。这些民歌打破了陈旧格式,演唱曲调采用多种调子中最佳旋律音型编串组合而成。较为突出的有《鲜花盛开在心头》《鲜花献给共产党》《山乡多美丽》等。
3.给嘿。“给嘿”,是普米语,即“放声”之意。也有部分地区称这类民歌为“阿辽辽”,它是民歌中常见的衬词,没有实意。曲调跳跃起伏,音程宽广,节奏舒展自由,歌词灵活精练。演唱者一般是青年男女,不在家里演唱,而是在山野田间或一些青年人的集会上演唱,内容主要反映男女之间恋情。
“给嘿”类民歌有呀哈比哩和阿辽辽两种。
呀哈比哩:指山歌。节奏自由,音调高亢,音域宽广达两个八度,旋律悠长婉转,富于激情,扣人心弦。这类民歌开头常带有一个引子,多为弱起节奏,旋律从低音区逐渐向高音区行进,末尾回到原来主音上。曲调前后呼应,较为完整。
阿辽辽:有两种形式,即一般的即兴编唱的山歌和男女青年用来谈情说爱时唱的情歌。它的旋律尖利豪放,朴实优美,与呀哈比哩比较,更能表达唱歌的思想感情。开头一般不带引子,而是以一个较高的主音作为起始音,一开始就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在演唱者的不断加工和创造下,这类民歌出现的音型较独特,尤其前乐句末应用的偏音降“Si”,末尾又以“Fa”音结束,构成了这类民歌独特风格,在其他民歌中较少见。
阿辽辽民歌主要有《情歌对唱》《心上花》《请把泉水喝个干》《哥是茶叶妹是盐》等。
4.罗白哩。指劳动歌,生动描绘的是一幅幅劳动生活的美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普米族山寨常见的砍柴、打麦、推磨、放牧等劳动生活。不但增添了人们的力量,还使整个劳动场面气氛活跃、热烈。较流行的歌曲有《牧歌》《推磨歌》《打麦歌》《打奶歌》《砍柴调》《纺织歌》《砍柴号子》《抬木头歌》等。
二、舞蹈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能歌善舞的普米族人民美妙动听的歌声,看到他们优美洒脱的舞姿。普米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别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据1986年普查后收集记录,仅兰坪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有25个舞种、120套舞蹈。其中,有10个舞种、37套舞蹈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普米族舞蹈大都带有集体舞的性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当中。同时,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又经常到公共场地进行,因而很容易普及。普米族民间舞蹈,按来源可分为生活舞和宗教舞两大类。
1.生活舞。普米语称之为“查蹉”。“查蹉”,有“舞跳”和“好看美妙的舞”之意,兰坪一带的普米族中,称这类歌舞为“蹉蹉”。在读法上,音同而声调有异,意义也不尽相同。前“蹉”即舞,后“蹉”即跳,全译是“舞跳”之意,也就是“跳舞”。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道具和场地也颇为简单,一支竹笛或葫芦笙,一块平坝,少则三五人,多至几百人都可进行,所以成为深受普米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活动。“查蹉”,在云南宁蒗县的永宁、托甸、格瓦、木低箐、泸沽湖、翠依、宁利、新营盘和兰坪、丽江、永胜等普米族居住的地区,以及相邻的四川木里、盐源等县境内的普米族中都广为流行。
“查蹉”,也称作“打跳”和“锅庄”,或“打锅庄”。这种舞蹈,几乎是每一个普米族人都会跳的、保留了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特点的传统舞蹈。据资料记载,“打跳”一词是外来学者观看了这些歌舞活动后,因发现其形式和动作与阿细“跳月”、彝族“打歌”等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歌舞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而得名。还有人把这种歌舞称为“锅庄”,也是因舞者手挽手围着火堆欢跳,就像普米族家中的锅庄(火塘上用来支撑锅具的铁铸三角支架的俗称)圆形围火塘,故称“锅庄”舞[6]。
伴随动作各异的舞姿及不同的思想内容的“锅庄”舞,现在能够演奏的曲调,也仅剩20余种,多数调子已失传。
舞蹈多在傍晚时分的院内或场坝上举行。跳舞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在笙笛伴奏下,人们手拉手转圆圈,在踏脚、对脚或摆腿甩手的动作中,伴以洪亮整齐的舞蹈号子和高亢热烈、情绪激越的歌曲,使节奏更明快、舞姿更加动人、情感更加奔放。人们且歌且舞,使整个舞场成为一片歌舞的海洋,其场面极为壮观,别具韵味。
弦子锅庄
“锅庄”舞舞蹈动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猎、纺织、洗麻线等方面的生产劳动形象。其舞步刚健明快,热情奔放,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边唱边舞,常见的舞蹈有:
第一,表现经历游牧迁徙生活甘苦的古代舞蹈。伴奏曲调为《牧羊调》的舞蹈,曲调浪漫,情绪欢乐又不失古朴典雅的风格。动作按旋律节奏向前迈三步,然后站立摆手作扬鞭状,如此重复,互不拉手。
伴奏曲调为《过山调》的舞蹈,动作是男子背手跨前两步,弯腰踢脚两次;女子手拉手朝前迈两步,直立踢脚两次。整个舞蹈具有艰辛和欢愉的韵味。
“锅庄”舞
第二,表现狩猎生活的,用《出山调》伴奏,带有勇猛刚强特点的男性舞蹈,舞姿粗犷豪迈,先向前跨一步,而后奋力往下蹬三次,如此反复。古朴而热烈的气氛中还伴有舞者和着步伐同时有规律地发出“喔——哈哈!”的喝彩声,展现了一片欢腾雀跃的场面。
第三,表现妇女们用手工捻制麻线,而后用捻好的麻线纺织成布,再缝制成御寒的衣服的辛苦劳作的《纺麻线》《洗麻线》舞蹈。如《洗麻线》中有一句唱词,舞者边舞边唱(殷海涛记谱):
舞蹈动作是跨一步蹬地两次,第二次跨步时转身和后一人背靠背踏脚两次,双手上下摆动,踏地时必须弯腰使力。根据音调节奏,反复进行。
第四,表现并模仿飞禽走兽的舞蹈,主要有《乌鸦拣荞子》《鸡刨灰》《猴子舞》等。《乌鸦拣荞子》舞时弯腰踏一脚,然后抬脚悬空甩两下,很像乌鸦低头啄食又抬头咽食的姿态。而《猴子舞》则更加风趣,舞者半坐式随节奏反复蹬跳,很像猴子相互逗趣的样子。
谱例《乌鸦拣荞子》(殷海涛记谱)
3/42/4
第五,表现山川景物的舞蹈有《山泉调》《海螺调》《白云翻》《花调》等。这些舞蹈以优美生动的姿态,描绘大自然给山民们带来欢乐和幸福的画面。
如现已登上国际舞坛的“查蹉”舞,规模有大有小,形式上有时变换舞步,有时变换动作手势,边唱边舞,始终保留着古代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它是一种以青年男女为主的集体舞蹈,属最流行的舞种,它兼有交际和自娱的作用,既可在喜庆场合,亦可在丧葬场合,境内“查蹉”舞的套名有12个,队形变化较为丰富,有单圆形、双圆形、对跳、“开门”“翻身”“二龙吐水”和“满天星”等。
舞 蹈
2.宗教舞。古代先民,出于现实的需要,生存的希望,在与大自然长期斗争过程中,把舞蹈当做进行巫术的灵物,并夸大和神化了其作用,将具有淳朴乡土气息、赞美劳动、表现生活和生产的舞蹈艺术,视为在特定的环境内具有神秘力量的东西,成为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了普米族的宗教舞。
宗教舞包括祭祀祖先时跳的古代风格舞,在丧葬仪式中为亡灵开路时跳的驱邪逐魔舞,为人撵鬼求神时跳的神舞等。这类舞蹈都佩有法器或刀鼓等器械,或持刀握铃,跳转腾挪;或击鼓纵横,伴以念颂咒语;或高声猛喝;或模拟禽兽状,情态奇诡,气韵别致。这类舞都是男子舞蹈,动作雄浑刚健,气势逼人。如崇拜自然、祖先和英雄,渴望和平、自由与幸福,祈求人寿年丰,为娱神和降鬼而举行的宗教舞蹈《醒英蹉》,葬礼中进行的《敬羊舞》,以及相信灵魂不灭,崇拜鬼魂而为死者举行的丧葬舞《寨细蹉》均属这类舞蹈。
三、器乐
普米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笛子、葫芦笙、胡琴、四弦琴、口弦、唢呐等。在境内(搓蹉)“锅庄”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四弦,此外还以羊皮折叠后拍打作为节奏器。所以,“锅庄”舞在兰坪又称“四弦舞”或“羊皮舞”。其他伴奏乐器还有笛子和葫芦笙,具有较高演奏技巧的民间艺人,运用这两种乐器,能够熟练地转换调子,变换节奏,运用自如地演奏所有的“锅庄舞”曲调。普米族民间使用的笛子主要是横笛,用竹子制成。其上有1个吹孔,1个膜孔和6个音孔,音色高亢圆润,热烈奔放,宜于演奏欢快喜悦的乐曲。民间艺人都能自制笛膜,他们从竹子或芦苇的茎中取出薄膜或从大蒜里取出薄膜,贴在膜孔上做为笛膜。这种自制的笛膜能增强笛子的音色,效果很好。普米族民间使用的葫芦笙,其形状与常见的葫芦笙相同,其音色雄浑圆润,饱满欢畅,适于独奏或伴奏。
自然界里也有普米族取之不尽的“乐器”。人们在劳动间隙、闲暇时间或行路途中,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就可以吹出音色美妙、别具风韵的调子。普米族少年儿童常取柳条少枝芽的节段,抽出木质里留下皮腔,成为管乐器,奏出动听的“噗噗”之音。
普米族还有传统打击乐器牛皮鼓、铜锣、铜铙、响铃等。这些乐器一般用于宗教道场或宗教舞蹈伴奏,也用于丧葬或喜庆。
四弦琴
吹口弦
普米族器乐可以分为弹拨乐、吹奏乐、拉奏乐和打击乐4类。
1.弹拨乐。弹拨乐分大三弦、小三弦、四弦等。长度大到1米多,小到不足33厘米。制作精细,桦木做杆,木瓜树做筒,羊肚或蛇皮蒙面。四弦弹拨曲为12种节奏型,每一种节奏型可配以不同调式、调性的变异旋律。其实12种节奏型也就是12种舞步型,二者的统一便形成普米锅庄,即“搓蹉”。
谱例一[7]:
综蹉(团聚舞)
主旋律
谱例二[8]:
希搓蹉(龙跳舞)
小三弦在各民族中均有流传,曲目繁多,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还可为汉调伴奏。曲牌有:外来的顺宁调、凤庆调、永北调、瑞丽调;本地放羊调、阳雀调、蜜蜂调、想娘调、过村调等。
谱例三[9]:
阳雀调
谱例四[10]:
蜜蜂调
原生态歌舞展演
2.吹奏乐。唢呐调,流行于普米族地区的唢呐调分为白事调、红事调、圣事调及杂调,这些调可分为两大类,以《大摆队伍》为代表,并以第七孔为5音的为第一大类,音域是从5到3,音色深沉,速度平缓,羽调式居多。以第七孔为4或1音的属第二大类,音域分别为4到3和1到7。第二大类的调式多部分是宫调式及征调式,音色高亢、嘹亮,节奏感强。
曲牌大部分是外来的。由于年代的推移,境况的演变,旋律的发展、演化,地区之间形成各自的风格特点,出现同一曲牌调子截然不同的现象。如通甸一带的《拜堂词》,其一是小调式,开头为:
其二是大调式,开头为:
此外,境内各族妇女喜欢把装饰的口弦佩戴在胸前,空闲时消遣娱乐,传情达意;鼻笛,用鼻孔或口吹奏,曲调主要是模仿鸟兽声响;木叶,采一片绿叶含在口中,就能随心所欲吹奏乐曲;葫芦笙,用葫芦、竹管、竹簧片等制作,能吹奏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主要用于傈僳族舞、普米族舞伴奏。
3.拉奏乐。拉奏乐即丝弦乐。丝弦乐主要流传于通甸的山区一带,曲目有花灯及本地民歌、哭乐曲等。乐器有二胡、独弦胡(已失传)。同时,丝弦乐受演奏技巧、胡琴制作等方面的限制,流传面越来越窄。有京胡、二胡、南胡和傈僳族特有的“吉子”。除“吉子”外,其他弦乐均用于白族香火庙会期间演奏洞经音乐和为滇戏伴奏。
4.打击乐。有锣、鼓、镲、钹等,也与唢呐合奏,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应用。舞蹈中用的打击乐有羊皮、木碗、筷子、夹板(系在腰两旁)。其中羊皮击奏法有两种,大羊一带喜欢将羊皮系成围腰状,按一定节奏用双手拍击,其他地方喜欢将羊皮折叠成背包形状,左手持羊皮,右手拍击;木碗、筷子成一对,左手持木碗,右手用成把的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的用法是舞者左右撞胯时使之发出声响。喜庆活动中的打击乐有兽皮鼓、木钵、大镲、小镲等。宗教活动中的打击乐有《醒英蹉》中用吊鼓、扁铃、铃铛、哒鼓,祭白虎、黑虎用“竹刷啦”。赶牲口、撵(赶)野兽用的打击乐有赶马帮用小锣,庄稼地里赶老熊用铁碗相互碰击,赶野猪敲击并排的干竹竿,赶麻雀敲击木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