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女性服装:百年衣裳,购衣欲望迸发

中国女性服装:百年衣裳,购衣欲望迸发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众也从多年的压抑中迸发出强烈的购衣打扮的欲望……中国今日的女性服饰,可算是乱了套了。马宏杰/fotoe供1982年广州高第街上的时装摊档,这是当年中国时尚的重要源头之一。钱瑜摄个体的裁缝小店为市民提供了时髦的便利与可能。不争的事实是,国人的审美意识开始苏醒了。扮演剧中女主角的演员张瑜回忆说:穿戴虽不甚得体,但扮美的强烈欲望往往顾不得许多。

中国女性服装:百年衣裳,购衣欲望迸发

1986年北京的一场纪念“国际和平年”演唱会上来了一位歌手,穿的是一件皱巴巴的军便服,挽着裤脚,斜背着吉他,很是一派蓬头垢面的模样。他放肆地嚎道:“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这首名叫《一无所有》的歌曲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这个叫崔健的年轻人,穿在60年代,唱在80年代,他用这样的方式诠释了这个时代的茫然与混乱。

80年代初期的时髦是从香港经广东,再流向全国的,港式服装、港台歌曲和粤语粤菜一道跨过了长江黄河。当时正值欧美流行宽肩女装,很快就通过这条路线流传到各地。时髦人士的圣地是广州的高第街、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尽管有些服装十分的花哨艳俗,与中国传统审美相去甚远,但在那个“饥不择食”的年代里,只能是“抓到篮里便是菜”了,艳俗的服装照样被民众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甚至从国外流入的荧光红工作服、印有“Kiss me”的色情业服装都会被人以为是时装。有生意头脑的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从香港、日本收集工厂的尾货产品和旧货市场上的二手衣服,以及各种零头纺织品,大量地运到国内,以填补内地对服装、纺织品的大量需求。那时节,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服装市场达到空前的繁荣。当时的各行各业都卖服装,人称“工农兵学商,人人倒服装”,就连小小的酱油店也挂上几件服装来卖。民众也从多年的压抑中迸发出强烈的购衣打扮的欲望……

中国今日的女性服饰,可算是乱了套了。街上去看,什么样儿的都有:超短的、加长的、紧身的、宽松的、镂花的、滚边的、古典的、前卫的,露肩露背露肚皮的、半遮半掩半透明的……真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2)

崔健的《一无所有》80年代红遍中国,他吼唱了这个年代的茫然与期许,其演唱服选择的军便装颇耐人寻味。肖全摄/fotoe供

刚刚开放的人们穿的还是“老三样”,戴的还是解放帽。1981年摄于柳州。梁汝雄/fotoe供

改革开放初期的服装店橱窗内外 钱瑜摄

改革开放初期的街头青年,手提录音机,放着邓丽君,左顾右盼地寻觅时尚信息。钱瑜摄

一身“文革”打扮,但已向往着“三转一响”。马宏杰/fotoe供

1982年广州高第街上的时装摊档,这是当年中国时尚的重要源头之一。安哥摄/fotoe供

裙子永远是女人最心仪的衣裳。久违了!安哥摄/fotoe供

像春天里的花朵一样,姑娘们的衣裙最先沐浴改革的阳光,也最先预示时装的趋势。钱瑜摄

个体的裁缝小店为市民提供了时髦的便利与可能。叶健强摄/fotoe供(www.xing528.com)

追求时髦须从“头”做起,烫发又悄然兴起。李江树摄/fotoe供

“百花齐放”是真,“美不胜收”未必。不争的事实是,国人的审美意识开始苏醒了。

强烈的扮美欲望,也常常带来莫名其妙的穿戴:上穿深色毛料礼服西装,下着喇叭裤,穿花袜配旅游鞋;秋冬季里女性们穿裙子,里面穿棉毛裤,外面再套长筒丝袜……不搭调的穿戴比比皆是。

从全国范围看,一时还难以摆脱服装的灰、黑、绿的单调和形式上的单一。松绑之后的双手不知干什么合适,梦魇刚醒的头脑不知想什么合适,脱下老三样以后的身体不知穿什么。“文革”之后的服装该是什么样,谁也说不上,所以穿着上依旧简单、马虎、混乱。

当时,电影电视里的服装就成了最重要的服饰参照依据和模仿来源,尤其是外来影视片。一部美国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其中主人翁麦克戴太阳镜的形象令国人羡慕不已。这种大眼镜被戏称为“蛤蟆镜”,更多的人称其为“麦克镜”,成为抢手的时髦物品。还有人在戴此眼镜时,竟舍不得撕去镜片上以示正宗“进口货”的纸商标。

一部讲述华侨少女与中国青年恋爱的国产故事影片《庐山恋》,除了爱情故事以外,观众最有兴趣的莫过于女主角换来换去的漂亮时装。扮演剧中女主角的演员张瑜回忆说:

穿戴虽不甚得体,但扮美的强烈欲望往往顾不得许多。钱瑜摄

说实话,当时不仅我不知道究竟换了多少套服装,连剧组管服装的人也搞不清楚。而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准确的数字是68套!至于服装的来源,印象中好像还向个人借了许多,反正是大家能够想象出的华侨女孩子该穿的,以及我们在当时制片厂资料片里看到的外国人的打扮,都尽量给搜罗了一堆。现在看起来,恐怕即使是以模特儿为主角的戏,也不会需要这么多服装。(3)

完全不顾情节的合理性,女主角每次出场都更换一套服装、脚蹬跟高两寸的高跟鞋奔跑于山石之间的那些镜头一定会使今天的观众哑然失笑。而在那个几乎还是革命化服装残余一统天下的时代里,华侨少女周筠的每一套服装都给人们带来激动和鼓励。许多女性希望模仿周筠的服装,甚至有人带着裁缝进电影院一同观看,要求裁缝师傅按照影片中的服装进行仿制。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还有两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小伙子们在看完影片之后,除了哼唱几句“啊,朋友再见!”的插曲外,还穿上了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式的夹克外套,冠名为“瓦尔特衫”。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几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包括日本的《血疑》和香港的《上海滩》。随着电视剧的播映,都市街头很快便开始流行“大岛茂风衣”(《血疑》中男主角的衣服)和“发仔服”(周润发在《上海滩》中的装扮)。模仿影视服装是改革开放初年一种较为广泛的群体行为。可以推论,一群被迫与传统服饰割裂开的民众,一个刚刚开始看见世界时尚的民族,追求服饰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模仿眼前看得到的服装,哪怕模仿有误,也在所不惜。更何况,无人知道对与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