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满汉融合的女装

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满汉融合的女装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男子不同,清初妇女因了“男从女不从”的规定,满汉两族妇女基本保持本民族服装形制。清末陕西地区的女子衣着清末北方汉族妇女的袍裤装束清佚名画家所作妇女画像精细地刻画了女装的繁缛装饰。中国美术学院藏以大量的女红刺绣为装饰是清末女装的特点之一。20世纪初,国内的民族矛盾日见式微,满汉民族日趋融合,汉人满服、满人汉装已不鲜见。

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满汉融合的女装

与男子不同,清初妇女因了“男从女不从”的规定,满汉两族妇女基本保持本民族服装形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汉妇女的服装样式、装饰及审美趣味也渐渐相近、相融,形成了清式服装。

满族妇女多穿本民族传统服装——长袍,亦称“旗装”。旗装衣袖较汉女装窄些,至清末旗装袖口平且宽大。领口、衣襟及袖端多有镶滚、刺绣、花边等,相当华丽。旗女通常在袍外穿马甲,主要是琵琶襟、大襟以及后期穿戴一字襟的巴图鲁坎肩等。女性所穿马甲面料色彩丰富,镶滚刺绣等装饰更多。

满族女装最有特色的是一“头”一“脚”。满族妇女头上时兴梳两把头,上饰扁方(满族女性头饰,又叫旗头),扁方上常用大朵绒花装饰,到晚清发展成高大的“大拉翅”。满族妇女天足,脚上穿花盆底鞋或马蹄木质高底缎面绣花鞋

清初汉族妇女起先仍沿用明末之旧,后经两百年的交融,清后期的汉女装早已脱离明朝褙子、比甲等形制,(20)并吸收满族女装的一些元素,形成了具有清代特色的女装。清女装大多为上衣下裳(或下裤)式。上身穿的为袄子,从皮袄至夹袄,都称为袄,那单的纱的就称衫了。通常衫袄为右衽大襟,长至齐膝或膝下,衣袖非常宽博,左右开衩,衣“务尚宽博,袖广至一尺有余”。下身必穿裙子,所谓诗礼之家妇女从早到晚,务必着裙,否则是很失礼的。颜色以红为贵,而孀妇多穿黑裙。上中人家,多以丝织品为材料。裙子系在上衣内,裙前面无褶处,称作“马面”,可绣饰各种花鸟鱼虫祈福纹样。常见的百褶裙是沿袭明代风尚,到咸丰同治间又兴起将裙褶幅用丝线交叉串联的“鱼鳞百褶裙”,风行甚久,很为妇女们喜爱。“凤尾如何久不闻,皮棉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竹枝词》),说的便是这时期的风尚。

清末妇女也喜着洒脚长裤,即裤口宽大的大裤筒裤子,腰间系扎色彩长汗巾,垂露衣外以为装饰。清代的衣饰审美日趋华丽繁缛,极近19世纪欧洲洛可可纤细富贵、繁琐艳丽的风格。无论是上衣还是长裤均有多重镶滚和精细刺绣,到清末衣缘越来越阔,花边镶滚愈滚愈多,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甚至发展到所谓“十八镶滚”。清末妇女在衣饰上将汉满文化中的纹样、刺绣、镶滚等装饰技艺发展到极致。

半个世纪前,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写过一篇精彩的散文《更衣记》。文章对服饰的描写十分精到,绘画天分极高的张爱玲还兴致盎然作了插图,使《更衣记》具有了服装史学的价值。她以女性特有的直觉细致地描述了这个时期的女装,并持民国时髦女性的反封建观念给予抨击,颇具见地:

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穿在外面的是“大袄”。在非正式的场合,宽了衣,便露出“中袄”。“中袄”里面有紧窄合身的“小袄”,上床也不脱去,多半是娇媚的桃红或水红。三件袄子之外又加着“云肩背心”,黑缎宽镶,盘着大云头。

一张1909年从青岛寄往欧洲的明信片,记录了清末女子和儿童的装束。

清朝宫廷旗人的礼仪装扮,头戴“大拉翅”,极尽奢华繁缛。

清代男女均流行着马甲。图示的马甲包括了各式门襟,有一字襟、对襟、琵琶襟等。

着衫裙的汉女子,其衣领趋高并挂上洋怀表,属清末时尚。

清官宦人家女眷头戴勒子,身穿宽博上衣,其“袖广至一尺有余”,下着有丝绦花边装饰的马面裙。

清末陕西地区的女子衣着

清末北方汉族妇女的袍裤装束

清佚名画家所作妇女画像精细地刻画了女装的繁缛装饰。中国美术学院

以大量的女红刺绣为装饰是清末女装的特点之一。作者收藏

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通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女人要想出众一点,连这样堂而皇之的途径都有人反对,何况奇装异服,自然那更是伤风败俗了。

出门时裤子上罩的裙子,其规律化更为彻底。通常都是黑色,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黑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涛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晚至一九二〇年左右,比较潇洒自由的宽裙入时了,这一类的裙子才完全废除。

袄子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之别,镶滚之外,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着名唤“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镂出福寿字样。

这里聚集了无数小小的有趣之点,这样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正是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惟有世上最清闲的国家里最闲的人,方才能够领略到这些细节的妙处。制造一百种相仿而不犯重的图案,固然需要艺术与时间;欣赏它,也同样地烦难。(21)

20世纪初,国内的民族矛盾日见式微,满汉民族日趋融合,汉人满服、满人汉装已不鲜见。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各通商口岸洋风渐入,剪辫易服呼声日隆,社会服饰风气即将面临一场嬗变。当时的上海变化最快,所谓“一衣一服,莫不矜奇斗巧,日出新裁。其间由朴素而趋于奢侈,固足证世风之日下,然亦有烦琐而趋于简便者,亦足见文化之日进也。衣由宽腰博带,变而为轻裙短袖,履由高低仄头,变而为薄底阔面……”等等。这时期青楼娼优、学堂女生的装扮亦能领潮流之先。世纪初流行起一种高立领,领高至双耳,遮住脸腮,这种呈蚌壳式的衣领,又称元宝领或被人揶揄叫“朝天马蹄袖”,不过当时人推测此领式是受泰西(旧时指西洋)女装衣领的影响,源自西洋的推测是可信的,这种领式到1910年代的民国初年流行更盛。清末有妇女“扮番装”风气,但仅限在照相馆里穿一下,摇身在镜头上一变为“番妹”,穿上街的罕见。在上海等租界地也偶有闪见,但在内地是绝对不可行。

汉族妇女多梳头、盘髻,其样式多较为扁平、光洁,大体说来可以分做圆长两种,髻的部位一般都在脑后,也有梳在顶上或两鬓边的。髻的形式各有不同,有如意头、牡丹头、荷花头等,仕宦人家妇女,则留“元宝髻”,这是一种南方发饰。清晚期,高髻渐渐趋向长髻,以后流行“平三套”、“苏州橛”、年轻女子留刘海覆在额上,“喜鹊尾”等。少女梳双丫髻,形式有“平剪”、“燕尾垂丝”等,喜用鲜花或绢花插饰。未婚女子梳单辫子,已婚妇女梳髻,外罩硬纸糊黑绸缎做成的“纂”,四周围插各样小簪子。中老年妇女则常戴发箍或遮眉勒。老年妇人,多半在脑后把发结成圆形,中间用扁簪压住,髻上罩着一个硬纸或绸缎做的“冠子”。梳髻有专门佣工,约三四天一次,为了保护髻形不松散,要涂油、蜡和刨花儿水。平时髻发松乱了,也有用油胶等物去抹拭,叫“抆头”。为不伤髻底,睡眠要用硬枕具,如“木墩儿”、“磁猫”等,这些是中国妇女的生活习俗。

张爱玲为她的《Chinese Life and Fashion》一文所作插图,应该较为写实。

领高及腮,亦称“元宝领”。作者收藏

汉女子穿三寸金莲,绣花精致秀丽,但女性受尽缠足之苦。作者收藏

天津杨柳青年画中流行的“美人图”刻画了当时的时髦打扮。

有中国功夫的清末北方男女装扮

清代妇女束腰带,大多束之于上衣内,用丝编辫而下垂流苏。光绪中叶以后,因裤外不再束裙,妇女多系考究的绸带,带端绣各种花纹垂于臀边,有的垂至腿边,带长及膝,露出约一尺有余,也有将流苏缝在带端,走起路来袅娜飘逸。腰上佩带的饰物,有玲珑玉件,以及绫、纱做成的囊袋,内装兰麝异香。《津门小令》中云:囊袋剪青红。绫碎堆成花鸟细,“津门好,纱轻穿就草虫工。佩玉缀玲珑。”可见囊袋做工的精美细腻。妇女手帕颜色不拘,出外随身携带,但常手持或串于襟上。(www.xing528.com)

清代汉族妇女缠足,穿三寸金莲,即弓鞋。穿鞋很讲究,平时穿“梅花底”鞋,也有“杂剪绫帛作云幅勾连”的“云鞋”,闺中新妇则穿“踩堂鞋”。

清男童髡发、垂髫,在头侧、头顶或正中及两侧结纂,头顶小辫成小鬏状,有叫朝天杵,又叫“冲天炮”。日常穿红肚兜,红袄绿裤,或为孩子祈福的百家衣,脚穿老虎鞋,戴手镯、脚镯、长命锁等饰品。稍大则穿小号长袍马褂、剃发留辫,戴瓜皮小帽,与成年男子无异。

汉族女孩则大多是红袄绿裤或绿袄红裤,用带系扎腰部,扎辫,自小缠足。到清末,很多汉族少女也喜穿满族的长袍马甲,似乎与旗族少女无太大差异。

1908年的12月,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清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登基,号宣统。紫禁城的龙椅坐上了三岁男孩,他就是爱新觉罗·溥仪。尽管小皇帝穿着厚厚的明黄色龙袍,但肯定抵不过京城大殿里的寒气,加上繁琐的登基大典超出了孩子的忍耐力,小皇帝号啕大哭。满朝文武官员仍神情肃穆,虔诚地向这个啼哭不止的孩子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其实,这时的清王朝已是穷途末日,宣统登基后仅三年,大清的龙旗便被五色旗取代了。

————————————————————

(1) 慈禧利用皇帝生母的身份,夺取了军政大权,她所穿着的朝服吉服上,织绣上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这是清帝国历史中不多的服饰违制的情形。

(2) 参见金易,沉义羚:《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232—233页。

(3)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

(4)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提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点,否定再现,强调纯形式的审美性质。

(5) 纬帽,缀有朱纬的礼冠亦称纬帽。熟罗,指采用熟丝(脱去丝胶的蚕丝)织成的罗类织物,其质地采用绞纱组织,具有透气性好、结构稳定等优点。

(6) [法]老尼克著,钱林森、蔡宏宁译:《开放的中华:一个番鬼在大清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15页。

(7) [法]老尼克著,钱林森、蔡宏宁译:《开放的中华:一个番鬼在大清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83页。

(8) 张亦工、夏岱岱主编:《割掉辫子的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2页。

(9) 参见钱宁:《留学美国:一个时代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19页。

(10) 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67页。

(11) 1875年日本公使森有礼来京晤李,日本外务省的官方英文记录了这次会晤。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399页。

(12) 钱钢、胡劲草:《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221页。

(13) 康有为:《戊戌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三辑,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136—137页。

(14) 同上书,138页。

(15) 荷兰琐袱是指哔叽,西番锦指印度绸。

(16) 老舍:《正红旗下》,《老舍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228页。

(17) 琵琶襟为满族的衣襟样式,是一种偏门襟的缺襟衣襟,多用于马甲、马褂。

(18) 冯骥才:《神鞭》,《冯骥才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235页。

(19) 拷绸,俗称香云纱,亦称莨绸。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天然丝织物,绸面乌黑光滑,背面棕色,织物爽滑透凉。

(20) 褙子是宋明流行的女装,直领对襟、长袖,两侧开衩至腋下,形修长。比甲,明代女装,无袖、对襟、两侧开衩的长背心,穿在衫袄外。

(21) 张爱玲:《更衣记》,《流言》,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79—8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