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火锅雏形-西汉四神铜染炉雷惊春提要

火锅雏形-西汉四神铜染炉雷惊春提要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火锅雏形——西汉四神铜染炉雷惊春提要古人称调味品为染,染又指食用方法,即染杯中盛酱汤,染炉点燃,则可将肉放染杯中烹煎食用。自然我们会联想到,这应是今天火锅的雏形。炉体底座呈长方形,上部透雕四神,左右侧为青龙、白虎,前后为朱雀、玄武。炉身后部置一叶状鋬,炉下部呈斗形,由四侏儒扛承立于承盘内。炉口沿设四短柱承椭圆形耳杯。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类似朔州地区出土的这种铜染炉,是我们今日的火锅雏形。

火锅雏形-西汉四神铜染炉雷惊春提要

火锅雏形

——西汉四神铜染炉

雷惊春

提要 古人称调味品为染,染又指食用方法,即染杯中盛酱汤,染炉点燃,则可将肉放染杯中烹煎食用。因染炉图案为“四神”,故名。自然我们会联想到,这应是今天火锅的雏形。

1983年,在山西朔州的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两件形制相同制作精美的铜染炉,长24厘米,高13厘米。该炉由承盘、炉体、耳杯三部分组成。承盘略呈椭圆形,侈口、浅腹、平底,上置炉体。炉体底座呈长方形,上部透雕四神,左右侧为青龙、白虎,前后为朱雀、玄武。炉身后部置一叶状鋬,炉下部呈斗形,由四侏儒扛承立于承盘内。炉内底部为两排长条状孔箅。炉口沿设四短柱承椭圆形耳杯。这种染炉和太原尖草坪浑源毕村、陕西后川、隆化馒头山等地出土的染炉相似。(www.xing528.com)

耳杯常用于饮酒,又因下面带炉体,最初有的人误认为是温酒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带炉的铜耳杯,其炉自名为“染炉”(《秦汉金文录》卷四),其杯自名为“染桮”(《陶斋吉金录》卷六)。炉与杯配套称染器。以此,有的人又推测它是染色的用具。后有的专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这种染炉上发现有“清河食官”铭文,便否定了温酒炉和染色器之说。既是典膳食官掌管,其器为食器自明。据考证,我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长沙马王堆1号墓遗册所记“小耳杯”注明:“其二盛酱,盐”。《礼记·内则》记有:“浴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酱)”。从中可知,濡肉时要放进酱中烹煎。这里说的染又是指食用方法。染杯中盛酱汤,染炉燃火,则可将肉放染中烹煎食用。汉代这样精美的小型炊食器,均出自大中型墓中,说明在汉代非一般民众所有,自是文臣武将,富豪名流之家所用。可以想象,或主客,或夫妻,一人一炉,烹煎食用,自是饶有风味。自然,我们也会联想到,在今天的一些饭店中,也不是常有一人一用的小火锅吗?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类似朔州地区出土的这种铜染炉,是我们今日的火锅雏形。

(原载《中国文物报·收藏鉴赏》2001年3月1日)

◎雷惊春,朔州市文物工作站助理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