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雷说
“爆炸说”的开山鼻祖是2号小行星的发现者——奥伯斯。1804年9月他的同事哈丁发现婚神星之后,他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在他头脑中萌发了“爆炸说”的轮廓,以后他又着手仔细研究这3颗小行星的轨道和轨道变化,更觉得信心百倍,因为他发现三者的轨道都有一段从室女星座的天区通过。接着1807年他自己在那个区域中又等到了4号灶神星,于是他大胆地公布了自己的见解。
奥伯斯的假说提出后,天文界一片哗然,天文学家们很不以为然,要对这样一个初步设想进行质疑,并非是什么难事。因为既是爆炸,那么请问,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在那个时代,TNT这种高效炸药还未发明,人们实在不能想象哪里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因为地球上火山爆发、地震、海啸虽然惊心动魄,但它们对地球而言似乎又是蚍蜉撼树,根本伤不了半根“毫毛”,要把一个直径上千千米的行星炸掉,实在难以想象。尽管奥伯斯绞尽脑汁搜索枯肠,但甚至连这根引爆的“导火线”是什么也难以说清。
再说,既然是一声爆炸,必然是支离破碎,碎片也一定是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可是从当时所知的4颗小行星看来,似乎并没有“怪里怪气”的征状,反而与正常的球形相差不大。更使奥伯斯懊丧的是,他再也拿不出其他证据,尽管他仍在天上苦苦搜索追捕,但一晃10年,也未能找到第5颗小行星,这样“数目很多”的论点也被动摇了,别人可以轻易地说,他发现的4号灶神星纯粹是偶然的运气而已。
奥伯斯逝世后,“爆炸说”,除了少数业余天文爱好者外,慢慢地在人们的记忆中淡薄起来。
奥伯斯的假说虽然受到了不少人的非难,但也有一部分支持者,为了证明还存在大量碎块,他们坚韧不拔,年复一年的在天空中来回“扫荡”。40年之后,即到了1815年,沉默已久的奥伯斯假说复活了。
亨克发现了第5颗义神星,他又是奥伯斯假说的热情拥护者,而此后小行星的发现又确实像潮水般地涌来,至少奥伯斯预言“数目很多”已不再有任何怀疑之处了。(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后,由于物理学的发展,电磁理论、热力学等的兴起,使得风行一时的康德-拉普拉斯由“星云”形成太阳系的一些学说,遇到了当时无法克服的困难。西方国家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灾变学说”,这是用突然的“宇宙事故”——恒星与太阳碰撞或与太阳接近,去解释太阳系的形成。既然恒星可以相撞,那末小行星为什么不可以是原来一颗行星被“什么东西”撞碎的呢?这样小行星的“爆炸说”被改头换面一下,把“爆炸”换成“碰裂”,也就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前苏联一些天文学家首先复活了奥伯斯的学说,有个名叫萨伐利斯的天文学家甚至认真地计算了这颗“原始行星”的大小和质量。他认为,它当初的直径为6千千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5,与今天的火星相仿。不仅如此,他还对这颗行星的内部结构也提出了看法:它的最外面是一层坚实的玄武岩,最内部是一个铁-镍组成的核。后来又有一个名叫克利诺夫的天文学家还把它的内部分为5层,从里到外分别是铁-镍核心;铁硅组成的包壳层;玻璃状橄榄石层、结晶状橄榄石层和玄武岩组成的地壳。后来他为这个假想的原始行星取了个富有诗意的希腊名——“Phaeton”,译成中文则是“法厄同”。
有关“法厄同”的设想,也曾有过不少响应者,尤其在前苏联学术界更是不乏其人。他们为了寻找论据而花过不少心思。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地球上的陨石都是当年法厄同爆炸后的遗物,与今天的小行星出自一体。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不同种类的陨石所具有的比重、成分都可以从法厄同行星的不同层次中找到说明。他们还推论,发生爆炸的时间大约在迄今5千万到5亿年之间,而美国费米核物理研究所有些人甚至把它确切地定为4亿年前!根据是他们对一些陨石中的同位素氦4和氩40的测定,发现这些元素只有4亿年左右时间,当然这不是说,这些陨石比地球年轻了十多倍,而应当解释为在4亿年前发生了一次大爆炸,以前积存的氦4和氩40都被驱尽了。
至于4亿年前导致法厄同爆炸的原因;自然也有人提出种种高见,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前苏联的赛格尔博士了。赛格尔本人也是一位天文学家,但他的想象力可与任何诗人媲美。他提出的观点确实也是“一鸣惊人”的,因为他认为把法厄同炸得粉身碎骨的原因并非来自大自然的“天灾”,却是由于地外文明造成的“人祸”!
赛格尔认为,既然近代科学已经证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决不是宇宙间得天独厚的唯一生灵,在茫茫太空中的任何角落,只有具备适当的条件和环境,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演变,生命的产生和发展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因而我们没有理由说,当初的法厄同一定非得是个死气沉沉的不毛之地不可。相反,他大胆地设想,在4亿多年以前,当地球上还只有爬行类的时代,法厄同上已经进化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世界,“法厄同人”已拥有我们今天那样高度发达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他们亦掌握了原子技术,制造了大量的核子武器,而在一次互相残杀的大战中,歇斯底里的法厄同人动用了可怕的氢弹,大批威力无比的核武器的爆炸引起了不可控制的链锁反应,使法厄同海洋中的氢也燃烧起来,于是法厄同在浓烟烈火中被爆炸成无数碎片,……成为今天的小行星和陨星。按照他的说法,铁质陨石当然无疑是法厄同核心部分的残骸,石质陨石是它外壳部分的碎片,另一类较少见的石铁陨石(介于石陨石和铁陨石之间的一类陨星,铁镍与硅酸盐大约各占一半,仅占现有陨石中2%)则是相当于它原来“幔”中的物质,最有意思的是,他认为那种密度最小的含碳球粒陨石,是法厄同当初带有生命痕迹的最表层物质,因为人们在其中找到了水分、氨基酸甚至钻石之类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