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实验室与特殊检查
一、化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可了解感染情况,以确定治疗方案。
(二)血糖
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了解其他并发症,以制订治疗方案。
(三)血脂
检测三酰甘油(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了解其他并发症,以制订治疗方案。
(四)凝血三项,D-二聚体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以协助诊断,判断术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五)疮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
取疮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治疗方案及药物。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一)原则
临床上为了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静脉曲张,判断深静脉瓣膜功能,一般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二)方法
下肢静脉的清晰显示应以它的足够膨胀为前提,一般来说,站立位较卧位更适合下肢静脉的检查。尤其是对静脉反流、管壁结构和细小血栓的观察,也可取卧位(头高脚底位)或坐位检查。一般使用5~7MHz线阵探头。有时,肢体粗大者位置深在的静脉(如股浅静脉远心段)需使用3.5MHz的凸阵探头;相反,浅静脉可使用7MHz的以上探头。检查静脉时,探头压力宜轻,着重观察有无静脉血栓,可借助静脉的可压缩性进行判定,同时检查静脉血流信号的自发性,无波动性及伴随呼吸周期的变化情况,下肢静脉的增强效应可通过足和小腿的加压肌乏氏(Valsalva)动作或近、远侧肢体进行加压增强血流。检查下肢静脉瓣膜功能时,多采用立位,亦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探头置于被检静脉的走行位置,应用施压袖带或手法挤压大腿或小腿,放松后观察挤压近段静脉是否有反流及反流程度来评价静脉瓣膜功能。
(三)意义
下肢静脉曲张通常根据其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原发性静脉曲张与继发性静脉曲张有时不易鉴别,彩色多功能超声检查不但能证实浅静脉曲张的存在,亦可通过对深静脉系统的探查,发现继发性静脉曲张的原发病的改变。因此,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静脉造影
(一)顺行下肢静脉造影术(www.xing528.com)
1.原则
下肢静脉造影是最有效的检查方式和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静脉顺行造影符合正常生理途径,很少引起全身和局部反应,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是目前诊断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最常用的方法。
2.方法
患者平卧于摄影诊断床上,取头高足低30°斜立位或者臀背部垫高30°,于足背前半部浅静脉穿刺,自患肢足背浅静脉向近心方向穿刺。穿刺成功后,用2根止血带分别结扎踝部及膝部稍上方,以阻断浅静脉回流,迫使造影剂进入深静脉,使深静脉能更好地显影,同时观察有无浅静脉显示,以了解深浅交通支瓣膜功能。在电视透视下跟踪观察下肢静脉显影情况,并分段拍摄点片。注射后约1min,小腿深静脉显示良好时解除踝上止血带,注射后约3min,小腿浅静脉、大腿深静脉显示良好时解除膝上止血带。在解除止血带前后分别透视下观察小腿、大腿深、浅静脉显示情况并摄点片。当造影剂达到股静脉、大隐静脉上段时嘱患者作乏氏(Valsalva)试验,察看静脉瓣膜形态、功能情况及造影剂逆流情况。
3.意义
下肢静脉造影能了解静脉系统的生理、解剖、解剖变异以及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等情况,了解深静脉系统通畅情况,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及其部位、范围以及了解血栓形成后的再通演变过程,判断交通支瓣膜功能及解剖部位,为手术结扎交通支提供切口部位,评估深静脉功能,确定有无逆行造影的必要。加做Valsalva试验能使各个深静脉瓣膜显影良好,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梗阻、狭窄及交通静脉功能不全作出准确诊断,为各种治疗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手术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并有助于临床医师选用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二)逆行下肢静脉造影术
1.原则
下肢静脉逆行造影一直是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金标准”,能直观地显示下肢静脉瓣抗逆流的状况,能很好地显示股-隐静脉瓣膜及深静脉上段的瓣膜,为手术治疗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2.方法
患者俯卧于X线台上,在腹股沟扪及股动脉搏动内侧做局部麻醉;用尖刀将皮肤挑开一小孔,以Seldinger穿刺针刺入股静脉,循导引钢丝插入静脉导管至髂外静脉中(或用Seldinger法经皮自健侧插入股静脉,将导管头置于患侧髂外静脉);从导管内注入造影剂,嘱患者屏气活动(Valsalva试验),可清晰地显示出造影剂在静脉内缓缓下泻,同时也可清楚地显示静脉瓣膜,逐对检测每对瓣膜,观察倒流的范围,并分段摄片。
3.意义
下肢静脉逆行造影对显示下肢静脉病变的范围、静脉曲张的程度和隐-股瓣及大腿段静脉瓣膜的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能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病变最可靠的方法,有助于正确了解病变的性质、程度、范围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而且造影操作简单、安全、损伤轻微。
四、计算机体层扫描(CT)-静脉CT成像
(一)原则
多层螺旋CT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实现薄层、快速、大范围扫描,并具有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所产生的血管图像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媲美,成为血管性疾病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二)方法
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使用高压注射器,从足背浅静脉穿刺注射,注射对比剂70~100ml,对比剂浓度一般选择350mg I/ml或更高浓度,顺静脉血流方向从足侧向头侧扫描,即从足背扫到髂前上嵴或至第4腰椎水平。
(三)意义
多层螺旋CT作为全身静脉血管病变的微创诊断手段之一,不仅可以直观、准确地显示静脉血管病变的部位而且可帮助定性,进行介入手术前的筛选,并能显示细小的血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有创性的DSA,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