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典四民分业理论
在亚当·斯密( 1723~1790年)考察制针业很久以前,中国就发展了完善的劳动分工理论——中国古代的劳动分工理论诞生于农业时代,表面上比18世纪西欧工场手工业时代企业内部分工理论粗糙,实质上具有远为丰富的内涵,有着西方经济学迄今为止尚未达到的理论水准。
中国先哲将社会横向分化劳动分工称之为“四民分业”。
流源极古的《逸周书》就屡屡提及四民分业的思想,强调分业定居,通过专业化提高经济效率。《逸周书·程典解》中有:“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商不厚、工不巧、农不力,不可力治。士之子不知义,不可以长幼。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族不乡别,不可以入惠。”《逸周书·作雒解》也有类似观点:“农居鄙,得以庶士,士居国家,得以诸公、大夫。凡工、贾、胥士、臣扑,州里俾无交为。”
《逸周书》的上述思想为《管子》一书的作者所继承,在此不再详述。可以肯定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四民分业”理论似乎已经相当成熟。
战国时的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洽”,就是说贤者应与民众一起种出庄稼来吃,做出饭来才处理政务。孟子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驳斥,并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断。尽管他指的是社会的纵向分层,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分工,孟子还用三代圣王为例说明“大人”与“小人”分工的重要性。请注意,他的论述中也包含着中国式的国家起源学说。《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云:(www.xing528.com)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大意为:在尧的时候,天下还不安定,洪水横溢,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地生长,鸟兽成群地繁殖,庄稼没有收获,禽兽危害民众,飞鸟走兽的踪迹横七竖八地布满中原国土。尧对此独自忧虑,选拔了舜来进行治理。舜派益掌管焚火,益在山野沼泽点起烈火进行焚烧,鸟兽奔逃藏匿。接着,由禹疏浚九河,治理济水、漯水、引注入海;开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泗水,导注入江,这样一来,民众才得以在中原大地上生息。那时,禹一连八年在外边奔走,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纵使要耕种,可能吗?后稷教民耕种收获,种植谷物,谷物成熟了才能养育民众。人有人的行事准则,吃饱、穿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圣人对此感到忧虑,派契担任司徒,以人与人的伦常关系来教诲民众,父子之间要亲密无间,君臣之间要正义忠诚,夫妇之间要内外有别,长幼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遵守信用。放勋说:“督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本性,随后再提高他们的道德。”圣人为民众思虑到这种程度,还有闲暇耕种吗?)
公元前590年,鲁成公即位后欲整军经武,作丘甲,让丘(古代行政单位,“四邑为丘”)民作甲。《春秋榖梁传》的作者认为该政策与劳动分工理论不符,不合礼制。上面说:“丘作甲,非正也。丘作甲之为非正,何也?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 《春秋榖梁传·成公元年》)
东汉经学家何休( 129~182)《春秋公羊传解诂·成公元年》对“四民”作了如下定义,其中也强调劳动分工对于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古者有四民,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四民不相兼,然后财用足。”
有了劳动分工,必然会产生不同职业间的利益冲突。在平衡四民关系方面,中国古典的劳动分工理论要比西方劳动分工理论复杂得多。为了让读者对这种复杂的制衡关系一目了然,笔者作了如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现实中的制衡关系比下图所示要复杂得多——比如有时国家法定利率以制约商人等等。
图四 四民分业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