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式不平等实现实质平等

形式不平等实现实质平等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与西方传统上关注人与人本质上的平等完全不同。世上万物都是不平等的(不齐) ,需要社会整体调节才能实现平等(齐) 。如果人君不能及时调剂,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

形式不平等实现实质平等

3.形式上的不平等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

西周礼制的显著特点就是关注社会纵向的分层,即社会形式结构上的不平等,认为社会只有通过这种形式上的不平等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这与西方传统上关注人与人本质上的平等完全不同。甚至直到今天,西方哲学家对于本质平等假设、自由竞争所造成的实质不平等仍常常熟视无睹。

世上万物都是不平等的(不齐) ,需要社会整体调节才能实现平等(齐) 。如果硬性地假设“平等”,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中国先哲不断地强调这一点。孟子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大意是:物品之间不相一致,是物品本身的特性,或者相差一倍五倍,或者相差十倍百倍,或者相差千倍万倍。你要把它们等量齐观,是淆乱天下。)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是中国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文献,它从经济角度论述了经济不平等的必然性,文章说:

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大意为:相同的财产,智者善于收罗。往往是智者可以攫取十倍的高利,而愚者连本钱都捞不回来。如果人君不能及时调剂,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人太富了,利禄就驱使不动;太穷了,刑罚就威慑不住。法令的不能贯彻,万民之所以不能治理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缘故。)

反映到国家起源的问题上,中国先贤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Thomas Hobbes,1588~1679)一样认为人类曾经经历一种“自然状态”,为了自保,人们相互野蛮竞争,那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但在如何摆脱“自然状态”这一关键点上,东方哲人认为是比一般人出众的智者贤人禁暴安民,带领大家走出了野蛮状态,《管子·君臣下》开篇谈到国家起源时说: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名物处,韪非分,则赏罚行矣。上下设,民生体,而国都立矣。(大意是:古时没有君臣上下之分,也没有夫妻配偶的婚姻,人们像野兽一样共处而群居,以强力互相争夺,于是智者诈骗愚者,强者欺凌弱者,老、幼、孤、独的人们都是不得其所的。因此,智者就依靠众人力量出来禁止强暴,强暴的人们就这样被制止了。由于替人民兴利除害,并规正人民的德性,人民便把这智者当作导师。所以道术和德行是从贤人那里产生的。道术和德行的义理开始形成在人民心里,人民就都归正道了。辨别了名物,分清了是非,赏罚便开始实行。上下有了秩序,民生有了根本,国家的都城便建立了起来。)

而如霍布斯那样的西方哲人声称,人们通过相互契约把自己的部分权利交给一个人,或者由一些人所组成的议会,最初的公共权力——国家才建立了起来。

历史地看,对国家起源的认识决定了东西方政治的历史走向:中国哲人强调圣人的作用、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中)的不平等,而西方哲人强调人与人之间(在契约中的)平等地位。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关。吾淳教授详尽比较了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思维形态后得了结论说:“与古代希腊的思维相比较,古代中国的思维又表现出关注现象的面貌,也即表现出具体性风格。这并不是说古代中国人不考虑一般的、抽象的问题,而只是说古代中国人并不脱离具体现象来考虑一般抽象问题,这与古代希腊人那种热衷于对纯粹抽象本质的思考是有区别的。”(7)

可以说,重视事物外在的现象,是源于周官的诸子百家对礼制社会等级分层具有共识的思维大背景。我们将其中典型的论述摘录如下: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曲礼上第一》)

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荀子·非相第五》)

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www.xing528.com)

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 《管子·五辅第十》)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春秋繁露·奉本第三十四》)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 《淮南子·齐俗训》)

在现实层面,先贤将社会分为劳心的君子劳力的小人两大类。君子泛指治国的士大夫阶层,又可粗略地分为君与臣(如图二) 。

先秦礼家认为燕礼的功用就是表明君臣大义。燕饮之中席位的尊卑,献酒有先后,肴馔有多少,这些都是用来区别社会等级秩序的,是社会纵向分层的标尺,《礼记·燕义第四十七》上说:“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献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大夫,大夫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图二 中国传统社会的纵向横向分层

燕礼中君臣恭敬地互相行礼,同样具有深厚的政治内涵,目的是为了表示君臣间互相依存的和谐关系,所谓:“和宁,礼之用也。”《礼记·燕义第四十七》上说:

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明君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义也。故曰:“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大意是:国君举杯向宾客劝酒、并向臣下赐爵劝饮,宾客及臣下都走到堂下,向国君伏地拜谢。国君让小臣请他们回到堂上,他们就再拜叩头完成礼节,这是表明臣下的礼数。国君起来答拜,因为行礼不能不答拜,这是表明君上的礼数,臣下竭尽能力为国立功,国君必定以爵位、俸禄回报他们,因而臣下都力争竭尽能力为国立功,国家、君主就得到安宁。行礼不能不答拜,是说君上不能白白地让臣下效力。君上必须明了正确的原则来引导民众,民众就跟随引导而取得成效,然后国家从中抽取十分之一的税,因此君上国库充足而民众生活也不匮乏。上下和乐,上下和乐亲密,互相没有怨恨。和谐安宁是礼制运用的结果。这是君臣上下的大义。所以说:燕礼是用来表明君臣大义的。)

君臣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君子与小人之间也是相互依存关系。

在我们的先贤看来,君子与小人之间完全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对立关系,而是与劳动分工相似的对等关系,只不过这种社会分化是纵向的。《国语》、《左传》中已有相关论述,比如《国语·鲁语上》载曹刿言曰:“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又《左传·襄公十三年》引无名君子之言曰:

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大意为:当时世太平的时候,君子崇尚贤能而对下属谦让,小人努力事奉他的上司,因此上下有礼而奸邪废黜远离,这是由于不争夺的缘故,这叫做美德。到了天下动乱的时候,君子夸耀他的功劳以凌驾于小人之上,小人夸耀他的技能以凌驾于君子之上,因此上下无礼,动乱和残暴一起发生,这是由于争相自以为是。这叫做昏德。国家的败坏,常常是这样来的。)

后来孟子将之总结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到了近代,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成了诸多学者证明中国传统社会不平等的口头禅。事实上,正是由于纵向上的这种社会分层,才实现了社会和谐和社会公正,中国古典政治理论中称之为“维齐非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