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平[1]
(西安邮电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贫困家庭大学生作为现今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分析研究入手,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贫困家庭大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家庭大学生。据宋庆龄基金会2006年统计,我国贫困家庭大学生约有700多万人,约占在校生20%,特困生比例约为8%~8.5%。
事实上,贫困家庭大学生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及其因经济压力产生的其他问题比一般大学生要多,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了解和掌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规律,研究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所谓贫困家庭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不能等同于我国一般的贫困标准,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因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家庭收入的不稳定、家庭负担沉重、家庭变故、经济变故、婚姻变故和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等缘故,都可能使部分学生成为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这部分学生在大学校园特殊环境里和青春期的特殊年龄阶段,往往会产生出一般大学生没有的许多特殊心理问题。
首先,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挑战。青春期(12~20岁之间)的核心问题是获得社会自我同一性从而避免人格发展异常的同一性危机。成年早期(20~24岁之间)的核心问题则是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顺利跨越这两个阶段。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重大变迁和震荡所带来的多种价值观的冲突及就业压力等,使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所诱发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其次,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造成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经济困难,容易使这些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特别是当因贫困而导致学业不顺利时,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使问题持续加重。此外,校园文化环境如果缺乏以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为荣耀的良好学风的话,贫困家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进而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贫困家庭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这些原因,实际上是与社会贫困阶层生活状况相伴随的“贫困文化”现象影响到青少年身上的综合性反映。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贫困家庭大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抱着自强不息、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和比较沉重的心理负担下顽强拼搏。如果这些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以发现和疏导,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不断健全助学体系,推出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困难生补助、学费减免、社会无偿资助等一系列积极措施,但相比于庞大的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群体,这些仍是杯水车薪,只能缓解部分亟待解决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家庭大学生隐私、依赖社会和受资助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则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在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应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贫困家庭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人格和心理素质,增强贫困家庭大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以积极的姿态战胜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通过全面、高层次地提升其素质,使其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才能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对此,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特点
当前,一般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选择性社会中的自我选择的困惑。由于过度保护的家庭教养模式、未得到根本扭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及大学教育一定程度的缺失等原因,一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够高。二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反差。首先是大学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其次是大学生承载了过高的期望,这种期望来自于学生家庭、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学生自身。三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人格的健全发展存在缺失,心理的适应能力比较低,情绪的控制力也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变得比较弱,意志品质的教育锻炼也十分不足。相比于一般大学生,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情况就更为严重。他们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助感,以及家人的高期望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矛盾乃至自责;有的甚至陷入自暴自弃。其心理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卑与自尊。
贫困家庭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具有向两极化发展的双向性,自卑与自尊是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向两极分化发展的明显特征。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贫困家庭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极为敏感,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由于贫困家庭大学生,他们的上学费用要靠家长借债或自己贷款供给,将来要靠自己的薪水偿还,面对就业压力,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忧虑或没有信心,外在情绪会表现为抑郁消沉,言谈举止具有不稳定性。另外,同样是承受着家庭经济窘迫的压力,有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则敢于正视压力、笑对人生,充满自信,在社会学校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勤工俭学活动,既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又得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拓宽了视野,对自己的未来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自信。
第二,紧张焦虑与迎难而上。
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因其期望值过高或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贫困家庭大学生身心俱疲,如果不善自我调节,又不愿与老师交流,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与活力,甚至人格发生变化,并引发其他问题。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则心态平和,敢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用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解决自己能解决的困难,并乐于助人,乐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将自己置身于集体、置身于社会。
第三,人际交往困难与渴望能够理解与友谊。
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和认可主要依据的是学习成绩,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爱,即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步入大学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成绩相应的失去了明显的优势,且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而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感情的沟通,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可能出手阔绰,交际面广泛,而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如果不能另外开辟人际交往空间,容易导致一部分贫困家庭大学生索性采取“自我封闭”,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如果因“寒酸”形象遇到歧视或冷遇,强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社会文化的敌对情绪,并形成抑郁孤僻的病态心理。
第四,追求自立与道德滑坡。
贫困家庭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追求自立,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救助的功效,把有限的经济能力用在汲取科学文化知识上。然而,也有少数贫困家庭大学生好攀比、图虚荣,追求享乐与高档消费,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还有些同学甚至以贫困自居、夸大困难程度骗取救助资金,不讲诚信,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及时还贷,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贫困家庭大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工作机制
目前,贫困家庭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更多的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了解和关注则相对较少。助困与育人相脱节,教育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近年来,我院针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从工作中认识和体会到要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管理和心理健康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根据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具体实际,我们在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中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贫困家庭大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的财力毕竟有限,要彻底解决经济困难问题,还需要个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使贫困家庭大学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第二,营造有利于贫困家庭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和舆论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工作中注意选拔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立自强学生的榜样,设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学生励志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我院各种媒体也注意对优秀贫困家庭大学生先进事例进行跟踪报导,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问题,也使贫困生能从榜样的身上得到启迪,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www.xing528.com)
在做好上述两个基本方面工作的同时,我院还通过课题研究、制度创设,逐步明确和形成了“构建两个系统”“抓好三个重点”“打造四种环境”和“把握五个阶段”的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工作的思路和工作机制。
3.1构建两个系统
(1)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现已形成了包括学校分管领导,以及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等在内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包括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生活满意度、专业及学校满意度、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理想等等;形成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状况的普查,并对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掌握学生心理整体状况与个别情况;将同时期的贫困家庭大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横向比较,将不同时期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纵向比较,准确掌握心理健康动态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有效解决的工作机制。
(2)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自管自育组织系统,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功能。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社团的性质和特点,组织、联络和帮助不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贫困生。例如,人际关系协会通过组织“大学生领袖素质强化营”活动,培养和增强广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象棋、足球、篮球、音乐等协会通过开展棋类、球类、卡拉OK等文体活动,将有共同爱好和需求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组织起来,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和知识面,扩大他们的人际关系范围。同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问题,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
3.2抓好三个重点
(1)自我和谐。大学生自我和谐是实现学生群体其他一切形式和谐的前提。自我和谐包括身心和谐、各种角色的和谐,知、情、意、行的和谐等。通过组织报告会、培训班、实践活动、隐性教育等形式着力培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自信心、独立自主的意识、自立自强的观念与克服困难的信念,理清品德修养与外在条件的关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鼓励他们合理利用各种途径积极、有效地解决困难,正确处理好各种角色的关系,积极悦纳自己,最终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
(2)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群体包括专业课老师、行政工作人员与专职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等。其中专业课老师数量最多、与学生接触面最广,我们充分发挥专业课老师在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增强教师责任感。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积极情感,教育出的学生应该是和谐健康的人。其次,要求教师树立新的“传道、授业、解惑”观。即传做人之道、做学问之道、成才成长之道;授人生职业规划之业、做合格建设者之业;解心理之惑、情感之惑、人际关系之惑。再次,实行导师制,结对帮扶。根据师生比例,每位教师培养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人生之师,交心灵之友。开展以“四个一”为内容的人生导航活动,即与结对学生开展一次人生谈话;为结对学生赠送或推荐一本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书;探访一次结对学生所在宿舍;为结对学生提供一次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同学关系和谐。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从友好的、相互关心的同学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他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够发挥潜力,同学之间的真挚热爱之情所产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要着力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同学关系,其主要领域是班级人际关系与宿舍人际关系。
3.3打造四种环境
(1)培育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活的主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康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包括“生态化校园建设,构建集绿化、美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家园为一体的育人环境”;校园建筑文化建设,如学校校史馆或校史墙、图书馆、教学楼、艺术楼、体育馆、道路、路边建筑、广场、学校形象标志等建筑物的设计、命名与修建;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与论坛建设;博学笃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的校风建设与诚实守信、勤奋求实、创新进取的学风建设等。校园环境建设既要体现优美的自然环境,又要赋予各种环境以人文底蕴,让广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催人奋进的力量,发挥校园环境在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过程中的隐性教育作用。
(2)构建团结友爱、活泼上进的班级关系。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由于在专业、规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它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个性特征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能够促进贫困家庭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团支部、班委会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广泛征求同学意见,制定班级工作与发展的目标,形成人人遵守的班级行为规范。通过编制班歌、班级口号、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建立制度,组织班级成员轮流担任班干部,培养大家的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引导班级成员自我解决矛盾冲突,培养同学们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最终形成团结友爱、活泼上进的班级人际关系风气,帮助化解贫困家庭大学生自卑、抑郁、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让他们以豁达的心胸参与集体生活,进行学习与人际交往。
(3)塑造尊重包容、团结互助的宿舍人际关系氛围。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一切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质量。因此,要积极关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状况。宿舍管理机构可组织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学校团委、学工部和各院(系)团组织可开展宿舍文化设计大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班级可定期组织宿舍轮流参观访问活动,将班级人际交往活动开展到宿舍;宿舍寝室长要发挥好牵头引领作用,协调宿舍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贫困家庭大学生与一般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尊重和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团结互助,有乐同享,有苦共担。以灵活的形式解决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友情,将宿舍建设成大家心灵的归属园,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造稳固的后方基地,为贫困家庭大学生营造充满温暖和温情的精神家园和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氛围。
(4)营造文明、畅通的媒体环境。媒体环境是一种虚拟环境,不受时空限制,对人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媒体环境的有效运用对于构建贫困生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学校电台、校报、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扬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传统美德精神;电台和校报开辟专栏,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征稿讨论;电台通过设置免费热线公开地讨论贫困家庭大学生的问题,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出平时不便言说的问题与想法或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坐诊电台,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设置网上心理咨询室,发挥网络的便捷性、匿名性、时效性、可记录性等优势。
3.4把握五个阶段
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只有促进知、情、信、志、行五个阶段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构建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1)晓之以理。要引导贫困家庭大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教育贫困家庭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努力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看待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2)动之以情。要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因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其他同学的认知偏差以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家庭大学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
(3)笃之以信。要通过心理辅导、典型案例报告、环境感染等各种途径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充分认识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发展的必要性,促使他们树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信念。
(4)励之以志。要在经过前三个阶段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激励、磨炼贫困家庭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5)导之以行。要向贫困家庭大学生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把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参与竞争的决心、争取成功的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并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克服自卑、依赖、焦虑抑郁、偏执、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争做生活的强者,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优秀人才。
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是一个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不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领域。要不断提高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不但需要各个学校结合本校特点开展工作和探索,还需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贫困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面前进。
【注释】
[1]杜平,男,研究员,西安邮电学院党委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