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清以后仫佬族地方志文献简介

明清以后仫佬族地方志文献简介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以后的仫佬族地方志文献,主要有《广西通志》《柳州府志》《庆远府志》《融县志》《罗城县志》和《天河县志》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明清以后仫佬族地方志文献简介

第二节 明清以后仫佬族地方志文献

民族地方志文献是民族地区的百科全书,是民族自然、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人物等的最集中体现,对研究民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明清以后的仫佬族地方志文献,主要有《广西通志》《柳州府志》《庆远府志》《融县志》《罗城县志》和《天河县志》等。从明代至今,有数十部之多,都直接涉及广西仫佬族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化、风俗、环境、人物等,全面系统、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仫佬族的百科全书,对研究古今广西仫佬族价值重大,在各类古籍文献中地位突出。

一、《广西通志》

始编于明代中期的弘治六年(1493年),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共编通志7部,其中明代3部、清代4部,共11种版本,其中以清嘉庆六年(1801年)的谢启昆修本最为有名。民国时期《广西通志》有两部。新中国成立后编有1部《广西通志》。共计10部,14种版本。

据广西通志办研究记载,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天下郡县志书,特颁《纂修志书凡例》。弘治六年(1493年),广西按察副使周孟中编修了《广西通志》,这是最早的《广西通志》,但后佚。

《广西通志》60卷,明嘉靖十年(1531年)刻本,明林富修、黄佐等纂修。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广西档案馆藏存;湖北、广西第一图书馆和第二图书馆有抄本;另有52卷残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广西通志》42卷,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刻本,苏睿等纂修。上海台湾和广西第二图书馆藏存;另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有藏本,系日本仁孝天皇文政年间(1818~1830年)赠德川幕府

《广西通志》40卷,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刻本,郝浴修,廖必强、王如辰等纂修。北京、上海、南京地理所、浙江和广西第一、第二图书馆,广西档案馆等均有馆藏。

《广西通志》128卷,有卷首,雍正十一年(1733年)刻本,双线单鱼尾,11行19字。由鄂尔泰、高其倬、尹继善、金烘、赵晃、徐以升、钱元昌、陆纶等54人参编纂修,柳州知府袁承幼、庆远知府王典和学教邓郁南等参与纂修。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南京、甘肃、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上海、广西第二图书馆等都有馆藏,南京地理所和广西第一图书馆藏有抄本,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本内也有收藏,藏量多。

img58

藏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的清代雍正版《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279卷,有卷首,清嘉庆六年(1801年)刻本,谢启昆修,胡虔纂,简称“谢志本”。采用纪传体,分典、表、略、录、传五大类,设训典、沿革、职官、选举、封建、舆地、山川金石、胜迹、宦迹、谪宦、列传12门,约260万字。篇幅宏大,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远超历代《广西通志》,成为最著名的《广西通志》,多为后人阅读和引证,在中国地方志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后有同治四年(1865年)辅刻本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桂垣书局再辅刻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同治四年补刻本。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谢、胡纂修的《广西通志》点校本。

《广西通志辑要》17卷,首一卷,苏宗经辑,羊複礼、夏敬颐等增辑,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刻本。卷首列督修、原辑、增辑署名,收录沈秉成、马丕瑶等人序5则及凡例、目录;卷末有夏敬颐跋、赖鹤年跋。正文以地统目,按省总及各府和直隶厅、州分册,各系以分野、沿革、疆域、山川、城池、职官、学校水利等,每府前还绘有图共132幅。

《广西新志》。广西省政府民政厅编,民国23年(1934年)铅印本,藏存台湾。

《广西通志稿》6编。蒙起鹏、黄诚沅等纂修,民国38年(1949年),广西通志馆油印本,图书馆藏存丰富。

《广西通志》,当代版。有工业、农业商业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医学、侨务等十多个类别,涵盖当代广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从1985年开始编撰,至1995年,历时十年时间,全部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战国时期,广西为岭南百越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宋初,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广西”之名由此而来。元朝,设置广西行中书省,此乃广西设省的雏形。明朝,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之名由此固定下来。清朝,设广西省。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设在桂林。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省会设在南宁;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从1978年起,广西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广西居住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京等11个少数民族,《广西通志》系统、全面记载了广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广西各民族的百科全书,对研究从古至今的仫佬族历史文化意义十分重大。

二、《柳州府志》

始编于清乾隆年间,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本和道光六年(1826年)重刻本两种版本;另外有1931年铅印本、1956年北京图书馆油印本;20世纪80年代,广西柳州市博物馆(据1956年油印本)简体字竖排本;2003年,刘汉忠、罗方贵、陈铁生标点的《柳州府志》标点本,共六种版本。1982年,罗城县志办收集到乾隆版《柳州府志》全卷一册。

img59

藏于中央民族大学的乾隆版《柳州府志》记载的明朝历任罗城县知县

《柳州府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本,40卷20册,广西右江分巡道观察使王锦主编,舒啓修、吴光昇纂,9行19字,双线单鱼尾。有提调、篆辑、采访、校勘、采订等27人参与编撰。卷首有图14幅,其中一幅为罗城县疆域图。内容分分野、地域、沿革、山川、驿站、沟壑、田赋、盐法、户口、风俗、物产、城池、廨署、学校、坛庙、古迹、兵制、官制、选举、名宦、乡贤、忠孝、节烈、瑶壮、艺文、纪事、杂志等,史料丰富,记述翔实。

柳州地处桂中,自古“为骆越要害”,“地属冲要”,西汉在柳州地始设潭中县,隋设马平县。唐置柳州州,始有柳州之名。元代设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柳州府,辖两州十县。罗城县自明初至1949年,归属柳州府管辖。《柳州府志》对研究清代以前的仫佬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庆远府志》

始编于清康熙年间,清代共有3个版本,现存两个版本。新中国成立后编有《庆远府志》点校本。共4种版本。

《庆远府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2卷本。《庆远府志》道光刻本记载:“庆远府志可考者,始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郡守白启明采辑,见编志十二卷,其已佚。”

《庆远府志》,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刻本,十门六十三目,李文琰修,何天祥纂。府志分舆地、政区、政事、赋税、族类、人物、民风、艺文、杂记等类。北京故宫和台湾藏存,广西第二图书馆有静电复制,北京大学有民国抄本。

《庆远府志》,清道光九年(1829年)刻本,20卷,英秀、恒悟修,唐仁等纂。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有刻本,广西第二图书馆有胶卷和静电复制,北京大学、广西第一图书馆、广西第二图书馆和广西档案馆均有抄本。为类十二,曰地理、曰沿革、曰建置、曰食货、曰经政、曰学校、曰营伍、曰职官、曰选举、曰人物、曰艺文、曰时事,为目六十有四,记载郡事则赅,邑事则简。

《庆远府志》点校本,12志20卷,50万字。2009年1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依据清道光九年《庆远府志》刻本,将原版竖排、繁体、无标点,改为横排、简体、加标点,便于阅读。记事最早始于汉,大部分类目记事始于唐宋,止于清道光初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体例完备。庆远领地,汉初为南海尉赵佗所据,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4年)平南越置定州,属郁林郡。唐更名宜州。宋初置庆远军,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府,领县五,始有庆远府之名。元为庆远路,明清为庆远府,直至1949年,治所在今宜州市。辖境含宜山县、天河县、思恩县、河池州、东兰州、南丹土州、那地土州、东兰土分州、忻城土县、永定土司、永顺长土司、永顺副土司等12个行政区域。《庆远府志》是研究清代以前河池地区最有价值的“百科全书”,对研究河池、宜山、天河等市县仫佬族的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俗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四、《融县志》

始编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共有4个版本。

《融县志》12卷本,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县黄甫枢修。

《融县志》重修本,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刘斯誉、路顺德纂,抄本存国家图书馆。书凡二十六门,所记以土著民族之风习往事甚详。查此志未见刻本。

《融县志》不分卷,油印本。民国25年(1936年)黄志勋、龙泰仕据抄本纂修,共398页,今也极稀见。该版志书分录九编。第一编,地理、舆地、地势、山脉、河流、位置、气候、雨量、湿度、疆域、沿革;第二编,社会、民族、姓氏、户口、方言、职业、慈善;第三编,政治、行政组织、区团组织、教育、实业、建设、武备、交通、选举、邮政、司法、外交、宗教;第四编,经济、财政、赋税、金融货币、物产;第五编,文化、哲学科学文学、歌谣、艺术;第六编,军事、兵灾;第七编,人物;第八编,古迹、名迹、金石、塔寺、圜墓;第九编,杂记、轶闻、异闻等。

《融水苗族自治县志》,1998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全志记事,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止于1995年,个别事物记至1996年,重点记述新中国成立后60年的历史。志书设专志24编,为全志主体,首立概述、大事记,末缀附录。全志共约100万字。

唐置融州,明代降为融县。罗城县自隋唐至元代为融州所辖,故该县志对研究仫佬族古代社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五、《罗城县志》

始编于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时期,共有7种版本。新中国成立后撰编三部,总共10种版本。1982年罗城县志办收到清道光版《罗城县志》木刻本,残卷2册,光绪石印本,全卷2册,民国24年版《罗城县志》石印本,全卷1册,及1960年编《罗城县志》手写本,全卷1册。

《罗城县志》一卷。康熙初年罗城知县于成龙撰修,后佚。

《罗城县志》四卷。康熙六十一年(1701年)编,罗城知县赵瑞晋修,后佚。《罗城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编,罗城知县胡位铸编修,后佚。《罗城县志》四卷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罗城知县万文芳修,李化人、朱家等纂,现存木刻本,不全。

《罗城县志》。清光绪柳州觉非印书社石印本。12行26字,白口,四周单边,无鱼尾,共162页。国家图书馆、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广东省图书馆和广西第二图书馆藏存;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地理所等有抄本。内容如下:前言部分有罗城县全图、三防全图、县城图、学宫图、县署图、姓氏和序言等,12页;卷一分天文、地域、城池、沿革、山川等,25页;卷二分学校、田赋、兵防、风俗、物产等,39页;卷三分选举、职官、艺文等,40页;卷四分书考、艺文,46页。

img60

藏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档案馆的民国版《罗城县志》

《罗城县志艺文》一卷本,清李化文等辑。

《罗城县志》十二卷本。县长江碧秋修,潘宝箓等纂,民国24年(1935年)成文书局影印,铅印本。南京、台湾、广西第一图书馆、广西博物馆和广西档案馆藏存,广西第二图书馆有抄本。1975年6月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依据1935年铅印本影印,书名为《广西省罗城县志》。该志分为疆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民宦、列传、前事、古迹、杂记等12纲,每纲编列细目,共12卷,合订4册,共324页。并附插图片、统计图表,以资考证。该县志以“同人等同时整理旧志,择其可录者存之,以期冶新旧于一炉”(该版《罗城县志》序二)。1935年2月1日,成立编撰修志委员会,设总纂、协纂和分纂,成员有江碧秋、潘宝箓、罗寿如、莫映辉、陈森圃、李树桢、何启偦等,同年11月底完稿。有江碧秋和潘宝箓等撰序言两篇。

《罗城县志》,手稿一本,1960年编写。

img61

1960年《罗城县志》手稿本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志编委会编,胡希琼、潘克蕃先后任主编,均为仫佬族。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全书100多万字,分概述、大事记和正文三大部分。正文分25编:1.建置、政区;2.自然环境;3.民族;4.居民;5.政党群团;6.政权政协;7.民政、劳动、人事;8.公安、司法;9.军事;10.农业综述;11.种植业;12.林业;13.牧副渔业;14.水利;15.工业;16.交通邮电;17.贸易;18.综合经济管理;19.财政金融;20.城乡建设、环境保护;21.教育科技;22.文化;23.卫生教育;24.人物;25.附录。各编之下,又分章、节、目、子目。部分编、章之首设“概说”。该志记事上限秦朝,下限公元1985年,部分内容讫于1991年。从总体、纵、横3个方面全面反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情,资料翔实,有述、记、志、传、录、图、表等表述形式,以志为主体。该版县志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系统全面,内容丰富,各种统计数据具体且较多,超过历版《罗城县志》;二是改变以往县志中普遍重人文轻经济的做法,在经济方面着笔较多。从1981年成立编纂委员会,到1993年出版,历经十余年的辛苦劳作,六改编目,五易其稿,终得以完成。有县长李名辉撰写序言,是研究仫佬族的必备书目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志》。罗孝思主编,主要记述1986年至2006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共100余万字。依据2006年国务院第467号令《地方志工作条例》和2008年自治区关于实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精神,以存真求实为编志原则,具有存史、资治、教育的社会功能。2003年启动编志工作,共收集各类资料1320万字,初稿150万字,最终形成书稿。

六、《天河县志》

始编于清道光年间,至民国时期,共有3部,5种版本。1982年,罗城县志办搜集到清道光版《天河县志》石印本1册、1942年《天河县志》油印本1册及手抄本1册。

《天河县志》两卷,清林光棣纂修,道光六年(1826年)抄本,共100页。分卷首、卷上、卷下三部分。卷首有粤西督学使周作楫、庆远府事长白秀英、粤西提刑使叶绍本、庆远泗城府知府张志泳、天河知县林光棣等五人作的序言。卷上分沿革、秩官、舆地、山川、建置;卷下分经政、艺文、胜迹、列传、前事等,共十二门。该书“其言简,其事赅,而其所志则无不尽,天河文献自此可征矣”。详细记载了从唐代至清道光五年的一千多年的天河县历史、民族、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研究仫佬族有重要参考价值。1967年5月,台湾成文出版社依据清道光六年抄本影印出版,有分野与地图,保存完好。

《天河县乡土志》不分卷,一册。杨家珍总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共47页,广西第一图书馆和南京大学有民国抄本。1967年,台湾成文出版社依据杨家珍总纂本出版影印本,白纸、线装、楷体、墨书,页面26cm×17cm,10行22字,墨口,保存基本完好,现存于罗城档案馆。内容有天河县乡舆地、沿革、政区、民族、政事、物产、胜迹、人物、艺文、杂记等。对研究天河县仫佬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史料。

《天河县志》九编一册,有图。潘伍光纂,民国31年(1942年)修,石印本,共39页。内容分:卷之首、目录、序、第一编地理、第二编人口、第三编社会、第四编县地方行政、第五编经济、第六编文化、第七编党务、第八编杂记等。民国22年(1933年),广西省在各县开展地方风俗调查活动,后经归纳、整理、汇总而成《天河县志》,重点记载清代道光至民国时期的天河县事宜。国家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藏抄本,广西第二图书馆有复制胶卷。

天河因地处桂北山区,隋代以前俱属蛮地,唐贞观四年(630年)置天河县,故治在罗城县西部,先属粤州,后属宜州。1952年并入罗城县。《新唐书·地理七上》最早记载天河县。天河县的主体民族为壮族和仫佬族等,故《天河县志》对研究仫佬族社会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