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永不枯竭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是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创新包括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等诸多方面,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仫佬族的创新能力表现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发明创造、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及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等诸多方面,是推动仫佬族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仫佬族的创新能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古代仫佬族的发明、创造和传统的技术革新
这在仫佬族民间传说、故事和日常生产劳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表现。例如古代仫佬族创造了“合机”,即记号。祖先们通常用一个细小的物件,如一种吉祥物作为记号,表示一种生产活动或社交,用来劝告或提醒人们注意,有告示的意义和作用,以免发生混乱。如用桃树叶挂在门口的“门合机”,别人看了,就知道主家有事,不来打扰;又如“水合机”,就是在可以饮用的水或溪水旁用茅丝草扭成一个耳朵形的记号,以提醒人们这里的水可以饮用。此外,还有“路合机”“田合机”和“山合机”等,“合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是仫佬族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现象。这些内容多样的“合机”可以说是仫佬族古代的“广告牌”和“大哥大”,在传递信息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仫佬族祖先高超的理事才华和创新能力。
仫佬山乡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元明时期,仫佬族采煤用煤就十分普遍,发明并使用了地炉和地炉火锅。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炎徼纪闻》记载:“狇狫,其俗与犵狫略同,掘地为炉。”
仫佬族的传统手工业门类齐全,种类较多,也比较发达。1949年以前,就有烧缸,制罐,造纸,织毛巾、袜、白布,榨油,制糖,竹席,草帽,草扇,油笼,酿酒,打棕绳,轧棉,制碱砂、蓝靛,造纸伞,制木鞋、农具等30余种,每种行业都含有技术发明和创新制作的意义。砂罐是仫佬族最著名的手工业制品,相传为仫佬族青年三堆所发明,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仫佬山乡的砂罐具有不易积垢和保温性能强等优点,畅销临近县市。
仫佬族的编织业有雨帽、草扇、草帽、草席、竹椅、竹柜、油笼和箩筐等,颇具民族特色,都富有创新意义。刘锡蕃的《岭表纪蛮》中记载:仫佬族“编麦秆为帽”。
仫佬族的房屋、庙宇和桥梁等都含有大量的技术设计和建筑创新内容。明清时期,在仫佬族的许多村庄和河流上都有青石板桥和石拱桥等桥梁建筑,如东门镇大罗村现有的两座石板桥和两座石拱桥都是清代建造的,其中一座石板桥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造,板桥从桥墩到桥面都是用青石做成的,其中桥面是一块大青石板。位于平洛村的乐登桥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为圆形三孔石拱桥,总跨度达约27米,桥高3.6米,桥面宽4米;桥身由精心雕凿的方形石砖堆砌而成,整个桥梁分为3个石孔,孔径3米,桥的两头各有一石狗,有石阶通往桥面,桥墩底下的中央处两头用方石雕凿出鲤鱼尾状,桥面有两块像草鞋印的方石铺在石砖上,堪称奇观。整座桥梁重心布局合理、受力均匀,建筑工艺十分严谨和科学,历经数百年风雨变迁,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危险,人们通行十分方便。这些都是古代仫佬族建筑的精品杰作,代表了仫佬族先民的优秀才华和科技能力。唯一的遗憾是桥面太窄,人马通过没有问题,但汽车就不能通行,故而在许多石桥边,扩建和新建了新型钢混桥梁,以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www.xing528.com)
平洛乐登桥
二、当代仫佬族的科技创新
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仫佬族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仅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05年各行各业就拥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4365名,其中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1451人、初级职称2852人。另在广西南宁、金城江、宜州、柳州和广州、北京等地,也有一大批仫佬族的各类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对仫佬族的科技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当代仫佬族的科技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创新成果,包括农业、林业、养殖、工业、采矿、运输、通信、信息等许多方面,将其应用于仫佬山乡的社会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例如在农业方面,从1952年开始,罗城县先后引进了早稻南特16号、解放1号、南宁白、宜山粘、陆财号、莲塘早等水稻新品种。20世纪60年代,曾聘请广东潮汕36位老农传授水稻栽培新技术。1970年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南特、南京1号、广东3号、珍珠矮、广场矮、矮武379等矮秆品种,逐步取代高秆品种。同时聘请桂林9名科技人员来传授蔬菜种植新技术;聘请河南瓜农传授西瓜栽培技术;引进云南大叶茶等在县内推广种植,均取得较好的效益。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墨白94号等玉米新品种,1984年的玉米产量比1976年增长了65%。1985~1990年全县从外地引进的水稻良种就达53万公斤,年均10余万公斤。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引进水稻旱育稀植和抛秧新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土地诊断施肥技术及高产杂交水稻玉米种植技术、高产高糖甘蔗种植技术、新品种葡萄种植技术、桑蚕种植技术、烤烟栽培技术、果树茶叶栽培技术等,农业生产得到了高效和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以来,引进的“特优86”“特优207”杂交优质稻品种,经科技部门田间测产验收,“特优86”品种比常规稻种增产15%左右,单季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现在全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8%,其中优质稻占旱稻的50%。畜牧业品种改良方面,1949年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罗城县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质良种牛、猪各10余种,鸡15种,鸭、鹅6种,同时积极发展当地的畜牧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72年,县畜牧水产局引进国外的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授精配种,推广杂交猪,每年杂交猪出栏数占总出栏数的65%以上,该项成果获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水产局技术推广奖。2002年通过引进利木赞等牛冻精对本地母牛实施人工授精获得成功,繁殖改良种牛2000多头,良种牛年存栏12.7万头,年均出栏1.8万头,实现产值2700万元。
当代仫佬族的各类高级科研人员积极研究、发明和创造,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对外援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重量级的科技代表人物有潘国雄、潘李珍、潘观文、潘代业、潘国强、潘国武、廖金福、梁觉、韦世强、梁松、范远华等。他们分别在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地质学、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由罗城县科委和县木器厂共同研制的新SHN型石英管内涂层远红外辐射是一种新型的电热远红外辐射源技术,经河池地区科委鉴定证实,具有热惰性小,升温快,不生锈,稳定性好,寿命长达5000小时以上,且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节约能源等特点,适用于化工、纺织、印刷、水产等部门的加热、烘干、固化、脱水。更由于耐腐蚀,无放射性,特别适用于食品加工、制药、化学制剂、胶片生产等行业,其绝缘强度和耐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GB998-67要求。与电炉丝、红外灯、碘钨灯等相比,可节电、提高功效20%~50%,达到了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罗城县农业机械研究所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新式滚耙,比手拖滚压提高功效2~3倍;创造万向接连杆,改进人力打谷机,减轻阻力,比原有功效提高40%;1979~1984年研制出钻岩机,并改进了省草灶,其中省草灶达到部颁的相应技术指标。1978年,县农机局李济群发明的“安全新型高压锅”专利被广东顺德县一家工厂购买并投入批量生产。1985~1996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科技部门组织申报的专利达23项,获批准专利权14项。
1980年,罗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的水稻新品种种植试验成果,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局颁发的科技试验一等奖;主持研究的“粮食产需平衡”“岩溶地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和“水果区划”等课题,获198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优秀成果二等奖。1989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264亩,收获稻种2.9万公斤。1997年,全县销售杂交水稻良种达35.5万公斤,其中县内制种14.3万公斤,种植杂交水稻面积31.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7%。进入21世纪以来,罗城县水稻制种公司的何仁刚、陈炳荣等在龙岸镇运用当地的原始野生稻制作杂交水稻新品种,面积近千亩,杂交水稻制种年产量数十万公斤,水稻单季亩产达600公斤,除本县种植外,还大规模销往外县,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