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仫佬族:促进祖国繁荣的民族经济发展

中国仫佬族:促进祖国繁荣的民族经济发展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民国时期仫佬族的经济发展和贡献民国时期,仫佬族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主要农产品产量较大,商品化程度较高,农村贫富差距较大,手工业较发达,采煤、采矿和冶炼业有一定规模,但效益不高。农忙时节,房族邻里也会相互帮助。

中国仫佬族:促进祖国繁荣的民族经济发展

第四节 发展民族经济促进祖国繁荣

一、清代以前仫佬族的经济状况

隋唐以前,仫佬族属于原始农业社会状态,人口少,自然物种多,社会经济以原始农业和狩猎为主。唐宋以后,由于受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影响,“夹龙江居”的仫佬族先民僚伶族,已经出现了“种稻似湖湘”。但是,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一些地方“虽有畬地,收谷粟甚少。仍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封建统治者把这一部分人看作处于“诸蛮族类不一,大抵依阻山谷,并林木为居,椎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言语朱离,衣服斑斓,畏鬼神,喜淫祀,刻木为契,不能相君长,以财力雄强……”的社会状态。宋朝廷派到宜州任职的沙世坚撰《思恩府蛮人请留盐钱论碑》记载:盐钱“合思立、镇宁、天河、带溪、河池、庆远、德谨、怀远、临冲而计之,券总二千七百五十七,道钱月总三百四十四贯一百文省,盐月总六百一十六贯五文足重,各于所隶县支请……俾尔蛮长之保盐券,后人无复缄尅”。可以看出宋代仫佬族先民存在着被侮称为“蛮长”的民族头人,即封建领主。宋代以后,仫佬族农村出现了踏犁。

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仫佬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和堡兵制度、编户置籍制度,引进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仫佬族的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传统手工业有打铁、制刀、铸犁、木工、砖瓦、蜡染、碗罐等,已有专门作坊制作。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仫佬族地区已形成了一些初级圩市,以便于各民族群众能够定期交换农副土特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清雍正《柳州府志》载“伶俗随简,种山捕兽,时至圩市交易”,“伶人田硗确,时时苦饥,采薪易粟食,时至苦荬伶”。旧志载:清代罗城、天河两县当时有东门、四把、小长安、黄金、龙岸、天河、怀群、牛鼻、桥头、榕木、寺门、四堡、宝坛、乔善、兼爱、下里、祥贝、归仁、三防、汪洞、英洞等21个圩场,其中东门圩场最大,赶集人数最多时达3000人,少时也有几百人,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和碎银。传统的圩场交易以农副产品为主。光绪年间,东门圩场的商品交易已分为比较专业的门类,如布匹、杂货、屠宰、饮食等。天河、罗城两县有人烧青砖青瓦出售,用于建寺庙、县署,少数建住房。采煤、炼铁已有一定规模。仫佬族采煤始于宋代,至明清采煤用煤已相当普遍。民国27年(1938年),广西第三、第十区专员公署档案五十三卷十九页《寺门矿业报告书》载:“远自宋朝以来迄明清,均已有人开采。”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炎徼纪闻》载:“狇狫,其俗与犵狫略同,掘地为炉。”《清实录圣祖纪》载:“清初,罗城县属官办的冷洞山煤矿,开采出来炼从融县泗顶山(今融安)运来的白铅矿沙,在一年之内,建成新炉四十四座,新开煤垄三十三处,规模不小。”现在从横岸至冷洞连绵数十里的公路两侧,随处可见当年炼铅遗留下来的煤灰和矿渣,间或还可以看到一些土法炼铅,及炼硫黄用的陶罐模型。1941年《天河县志》载:“直至清末,尚有义尚、光明两矿区开采煤硫矿,民国元年,运销宜山硫黄一百市担,煤一千市担。”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广西巡抚宋邦在天河县段洞开采铁矿,并设南北铁炉两座;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在长洞开采铁矿,设长洞铁厂有铁炉一座、锅炉一座。在东门镇覃底屯至黄金地统一带山坡上,发现有大规模的冶炼遗址,经专家取样化验,证实为清乾隆年间冶炼镍铸造钱币旧址。清末统治者在东门设有硫矿局控制矿砂和产品。

二、民国时期仫佬族的经济发展和贡献

民国时期,仫佬族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发展较快,主要农产品产量较大,商品化程度较高,农村贫富差距较大,手工业较发达,采煤、采矿和冶炼业有一定规模,但效益不高。

(一)农业经济

1944年,罗城、天河两县总人口190915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左右,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所在地区山多地狭,耕地面积较少。1944年,罗城、天河两县田地面积为324425亩,人均占地不足两亩,且相当一部分为旱地。农副产品有饲养家畜、药材、白蜡、茶油、菜叶、果树等。生产工具以犁、耙、锄等为主,水稻种植以一季为主,水源充足的地方则为两季。旱地多种玉米杂粮。秋收以后部分田地种上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其余则闲置过冬,待次年春种时才进行翻犁整理,这样的翻耕制度在其他民族中是少见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安排。农忙时节,房族邻里也会相互帮助。个别地方由于土地较多,有雇用外地农民帮工的现象。农业发展水平,至1949年前大体上与附近的壮、汉族地区一样。1949年前农作物的产量,稻谷一般亩产150多公斤,相当于种子的25~40倍,玉米亩产50~100公斤,红薯亩产300~500公斤。一个主要劳动力一年可种田5~7亩,约可收粮食1500公斤,除自食外,尚有750公斤的剩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仫佬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商品化特征日趋显著,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农民为了取得货币,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主要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产量大增,规模较大,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较高。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其次是红薯、大豆和小麦。1933年,罗城、天河两县的粮食总产量5.6万吨;1945年,两县粮食总产量4.1万吨;1949年,两县粮食总产量4万吨。1945年以前,东门镇章罗村年产稻谷10万公斤、小麦1万多公斤。1939年,罗城县产黄豆235万公斤,到1944年,猛增至375万公斤;天河县珠豆,因色泽光亮,颗粒饱满,质地细嫩,圆润如珠而得名,1937年产量2730吨,1945年产量707.5吨。

饲养家畜。民国22年(1933年),罗城、天河两县养牛15420头,养猪24800头,养马690匹,养鸡139270只,养鸭24800只,养鹅3720只。

烟叶,产量由1937年的2.925万公斤增至1940年的4.25万公斤。

茶油,主要产于宝坛乡,村村皆产茶油,素有“油乡”之称;纳翁、乔善的产量也较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河县志》载:茶油籽生产50万斤。1938年,罗城产茶油140担,天河产茶油360担;次年,罗城产250担,天河产450担。

桐油,明代开始人工种植,清光绪年间,天河县年产桐油籽100万斤。民国时期,提倡种植桐油树,要求15~60岁的成年人,每年至少种植桐油树50株。1938年,罗城县产桐油285担,天河县产桐油3708担;1939年,罗城县产350担,天河县产3800担。桐油树分布面较广,产量较多的是天河乡。这些产品,除了少数在本地销售外,其余运销外地。

(二)手工业

1949年前,天河、罗城两县有:烧缸,制罐,造纸,织毛巾、袜、白布,榨油,糖,编竹席、草帽、草扇、油笼,酿酒,打棕绳,轧棉,制碱沙、蓝靛,造纸伞,制木鞋、农具等30余种,手工业门类已较多。另外民间采煤、硫、锑、金、银、云母石棉等矿,及开办的炼铁厂、炼铝厂、炼银厂,大多属手工操作,沿袭原始工艺。传统的手工业大都作为仫佬族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补充,只有少数人以之作为专门的职业。民国时期,天河县有织席业97户,锯木业87户,缝衣业148户,酿酒业195户,织布业21户,碾米业289户,榨油业183户,铁制小农具业12户,烟丝业2户,草履业23户,竹器业18户,陶器业13户,砖瓦业1户,共12个行业822户。

木工业。在仫佬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会这种手工艺。一般是农闲时去帮别人做木工,按日计酬,每天5公斤、4公斤米不等。一般的木匠都能修建房子,制造桌椅、板凳、床架、箱柜等家具和风车、谷桶、牛车、犁耙等农具。

缸瓦业。有砂罐和泥缸、砖瓦制作等,砂罐是仫佬族民间具有特色的生活必需品,有20多个品种。1949年以前,每年在市场上销售的砂罐达6万个。四把是砂罐的主要产地,有十多家生产专业户,常年雇工数百人,砂罐制造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砂罐坚固耐用且物美价廉,所以邻近县市的百姓也争相购买。

编织业。有草帽、草鞋等。据统计,至抗日战争时期罗城每年在市场上出售的草鞋就达4.5万双,到1949年增至6.7万多双,10年间增长68%。

纺织缝纫业。民间有土织布机,1930年后,洋纱洋布和缝纫机、手摇织袜机进入,缝纫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纺织业,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业。民国30年(1941年)初,东门街有3家引进缝纫机、手摇织袜机。1949年四把乡有缝纫业21户;下里乡有缝纫机13架,除3户经常性地从事专业外,其他10户都是兼营农业。

造纸业。清乾隆《柳州府志》载:“纸出罗城。”民国时期,罗城县的贝江、黄金两处造纸,天河县有竹纸。

打铁及机械制造。新中国成立前,仫佬族农村的打铁匠多是半工半农,旺季打铁,淡季务农。打铁也多是加工性质的,如加工翻新旧农具等。打铁也没有形成规模。全年收入比一般农产高10倍左右。1941年,天河县有金属制造业12户,从业人员23人;1945年,罗城县有铁器制造业两户,有资本700法币

(三)煤硫矿和金属冶炼

煤硫矿。仫佬族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硫大多都夹在煤层之间,凡有煤的地方,也都有硫矿。开采煤矿的同时也就采出了硫矿,并用本地出产的无烟煤提炼出硫黄来,故称煤硫矿。《广西通志稿》记载“罗城县寺门与天河、融县米洞煤田”,“由黄铁矿以提炼硫黄,且出产最多者首推罗城县也”。仫佬族有民间群众自采自炼和官办规模提炼硫黄两种。办法是:以瓦罐装磺砂,外用煤火烘之,硫黄自罐底泥封夹缝流入瓦盆中。1937年版《罗城县志》及《广西年鉴》载:1928年,国民政府先后派叶格尔博士、地质工程师乐森寻、张文佑,及广西建设厅工程师马启鸿率队到罗城县勘察,引来各地商人和资本的大量投资。据广西省1933~1949年档案文卷记载,罗城、天河两县经呈报核准的煤硫矿公司有寺门、永宜、大地、木芦、风翔、义利、大塘、彦业、尚亦、茂成、长桥寺、富民、地利、牛岗、安乐、荣英、纳应、龙江、群益、永裕、国强等23家;煤硫矿庄有三联、兴利、三好、天成广德、健乐、泰兴、四联、罗城、华城、平地、达益、万益、崩桥、勇益、长合、勋鸿、丰国、新成等20家,矿山总面积82066亩。其中较大的有塘底煤硫厂、九龙煤硫矿、三堆煤硫厂等,多为国民政府和军官及地主、商人所有,总体而言,规模不大,如九龙煤硫矿工人仅十几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接管了这些厂矿。抗战胜利后,多为当地资本家吴茂林所控制,例如吴茂林掌管的茂成硫黄厂,占地面积万余亩,拥有工人180多人。由于生产设备落后,技术低下,使用手镐挖掘,人用箩筐背运矿石,产量也不高,每百斤硫矿砂仅能炼出硫黄10余斤。另外没有什么安全措施,厂矿中时有塌方和瓦斯爆炸发生,不少仫佬族工人往往死于这些事故之中。

炼铁和冶金。旧时仫佬族地区开采过铁、银、锑、铅锌等矿,并进行冶炼,但规模不大,收益甚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天河段洞纵横数里俱出铁矿,其黄甲、白坟二山矿尤佳。同期天河县还在西乡建铁厂,系用思恩县平西矿砂烧炼,每500公斤得铁水200公斤;私人林秀椿开办段洞铁矿,烧木炭炼矿砂,500公斤约得铁水300公斤。光绪八年(1882年),谢荣升等开办天河西乡坡塘山铅锌矿,因铅矿少停办;后张姓接办,欲将铅炼银,亏折尤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保富公司禀请试办,所得炉石千余斤,又在山麓得六角旱晶数块,以为得正矿苗,乃遍开窿口,得铅矿5万余公斤,炼成黑铅3000公斤,亏折停办。同期裕大公司在西乡古邦村试办铅矿,初得地面成团铅矿,宝光夺目,后开窿口数处,仅得铅矿千余斤,炼铅30公斤,亏折停办。另有记载,天河北乡金楷坪、六罐洞,旧开窿口13处,甚深。1914年,有商人组织“南利”“光复”“义利”等公司在天河爱洞乡尧河村开采锡矿。(www.xing528.com)

三、当代仫佬族的经济发展和贡献

当代仫佬族的经济发展始于1950年,至今已有60年历史,分为1980年前的计划经济和1980年后的市场经济两个阶段。前30年是奠定基础时期,后30年是快速发展时期。经过60年的发展,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已成为广西重要的现代农业、现代工矿加工企业和现代劳务旅游服务等领域的生产和输出基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13.5%,比“十五”期末增长1.06倍,人均生产总值达8820元,突破了1000美圆关口;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亿元,年均增长7.9%;工业总产值达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亿元,年均增长22.9%,比“十五”期末增长1.5倍。交通运输、商贸、劳务、旅游等总产值达10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一番。财政收入达到1.91亿元,年均增长17.1%,比“十五”期末增长1.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6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2亿元,年均增长16%,比“十五”期末增长1.1倍。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0元,年均增长13.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75元,年均增长14%,比“十五”期末翻一番。

(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贡献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经过60年的发展,仫佬族的现代农业呈现出高效、生态和多种经营的特征。200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645万元,同比增长9.87%。其中农业产值65815万元,同比增长3.40%;林业产值16600万元,同比增长48.25%;牧业产值51178万元,同比增长10.15%;服务业产值1740万元。2010年,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2%,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种植业。从1954年开始,逐步改单季为双季、两熟为三熟的耕作制度,但是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仍很落后,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低,1980年以前粮食不能自给。土地承包以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89年以后,贯彻“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战略,在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同时,普及地膜防寒育秧、土地诊断施肥、除草除虫、优化粮食种子等农业新技术,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至199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13万吨,粮食自给有余。1989~2001年,全县粮食产量连续13年增产。21世纪以来,开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野生毛葡萄甘蔗、种草养牛“三大”和烤烟、桑蚕木薯“三小”农业产业,中心抓农业增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布局合理、独具特色的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产业。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1万吨,其中稻谷产量79175吨、玉米产量26690吨、豆类产量1523吨。2010年,全县油菜、优质稻米、玉米等种植面积10余亩,木薯两万亩,优质水果两万亩。甘蔗种植面积12万余亩,蔗农收入1.3亿元,财政收入2890万元;野生毛葡萄种植面积6万余亩;牧草面积两万余亩,配套养牛2.3万头,养羊两万只;桑蚕面积两万余亩,养蚕5万张,产值约5200万元。2010年,烤烟种植面积4000亩,收购烟叶15131担,实现烟农收入1360余万元,位居河池市之首。“十二五”规划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糖蔗、毛葡萄、桑蚕、烤烟、蔬菜、木薯、红薯、养殖等优势特色农业。预计到2015年,超级稻种植面积将达到8万亩,年产量4万吨,粮食总产量达15万吨;无公害蔬菜15万亩,年产量20万吨;糖料蔗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原料蔗100万吨;两性花毛葡萄两万亩,年产毛葡萄一万吨;桑园面积6万亩,年可养蚕20万张,年产鲜茧7500吨;烤烟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烟叶5万担。

林业。有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以用材林为主,占94%。1973年,罗城县有林面积为2.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120万立方米。1988年营建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面积达4702公顷。199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顺利通过了灭荒达标验收。1995年,通过了绿化达标验收,跨入广西绿化先进县之列。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2004年共完成7000公顷。2005年,全县林地面积12832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8%,林木蓄积量为31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绿化程度96%。林业发展采取森林种植和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现正实施30万亩“速生桉+林板”的一体化的农工企业模式。现有木材加工企业41家,产值达数亿元。

畜牧业。有牛、猪、羊、马和鸡、鸭、鹅等家禽饲养。1952年,全县养牛54095头,养马1541匹,饲养家禽34万只。后来注重畜牧品种改良,先后引进国内外数十个优良品种,产量、品质和产值大幅度提高。1991年,罗城县养牛85909头,比1949年前增长4.5倍,比1978年增长63%;养猪296449头,比1949年前增长11倍,比1978年增长103%;养家禽415679只。1996年,全县家畜肉类产量达16825吨,人均48公斤。2004年,全县生猪和家禽年末存栏量,分别达到23.37万头和118万只,出栏量分别达到24.72头和13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24442吨,经济收益达14001万元。2008年,出栏生猪202812头、肉牛12485头、肉羊11197只,肉类总产量达18950吨,其中猪肉产量14933吨,禽蛋产量达604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41.5%。现正向养殖规模化、高效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渔业。目前有草鱼、鲤鱼、青鱼、竹鱼、黄头丁、桂花鱼、黄毛、鲫鱼、骨鱼、油鱼、鳙鱼、沙黄、泥鳅、黄鳝、鲢鱼、脚鱼、罗非鱼、娃娃鱼等50余种,其中有捕捞价值的20多种。渔业养殖有池塘、水库、网箱、稻田、水柜养殖、特种水产养殖等六大类。天然捕捞主要集中在县内的武阳江和小东江一带,有捕捞专业户38户,专业渔民164户。1972年,县鱼种场人工孵化草鱼成功,继而又成功进行了鲢鱼、鲤鱼等多种鱼苗的繁殖和引进培育。目前草鱼苗繁殖每年都在1500万~2000万尾,培育各类鱼种500多万尾。1982年,全县养殖面积363公顷,水产量94吨,渔业总产值27万元;2004年,全县养殖面积1063公顷,水产量2778吨,渔业总产值1069万元。2008年,渔业产值3312万元,渔业总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5%。

水利。1952年,罗城县有小水坝400余座、水车3000余架、小水塘3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达2.27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10.58%,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亩,有5万多人和4万多头牲畜饮水困难。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经过全县各族群众的艰苦奋斗,修建了一大批防洪、排涝、灌溉、发电和蓄水、饮水便民工程。至2010年,全县共建有水库34座,其中洞坎水库为中型水库,其余的33座,如卡马、龙潭、邦洞等水库均为小型水库。总库容量达7443万立方米,总有效库容量5553立方米,总防洪库容1890万立方米,总设计灌溉面积7万余亩。另建有永久性水坝24座;饮水工程713处,设计灌溉面积10万余亩,有效灌溉面积8.8万亩;提水工程520处,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饮水工程83处,地头水柜4000多个,总容量7.6万立方米,解决了当地6万余人和5万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全县全部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28.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1.2%;有效灌溉面积18.3万亩,比1952年增长8倍多,占水田总面积的86.9%。

(二)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贡献

1949年以前,仫佬族的工业很落后。1952年,全县生产铁制小农具5.24万件。到1957年,基本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县级工业体系,有煤炭工业、化工业、食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当年县属国营、集体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27家,工业总产值294万元。从1958年至1975年的近二十年间,罗城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00余万元;同期国家和各级资金总投入超过7000万元。198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023万元,安置各级职工11654人。1985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20家、集体企业48家,共有职工14808人,全县工业总产值1189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1.85%,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原煤采掘、冶金冶炼、机械加工为支柱的现代工业建设格局。1990年以来,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点和优势,积极引导工业发展,以“工业富县强县”作为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把工业摆在首要地位。如今已建有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业、水资源业、水泥建材业等五大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扩大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特色工业有制糖、野生毛葡萄酒等。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共9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24家工业企业上缴税金8200万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新一极。水力发电的龙头企业是宝坛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放木、旅游等综合功能,工程总库容0.53亿立方米,有效调节库容0.4亿立方米,总装机3.7万千瓦,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工程投资2.5亿元,占全县总发电量的50%。罗城的工业品牌产品主要有锑锭、铅锭、铝锭、水泥、机制砖、白砂糖、食用酒精、野生红葡萄酒、九千万优质山泉水、天龙泉白酒,及干牛肉条、淀粉、缫丝等产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十二五”规划工业发展,重点以酿酒、制糖、饮用山泉水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和以铜镍矿的采、选、冶为主的有色金属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建材、林产品加工、煤炭、机械零部件四大优势潜力产业,形成城东工业园、民族工业园、牛鼻港工业园“一极三园”的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区,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把罗城建设成为河池东部工业重镇、华南铜镍加工基地、柳州机械零部件配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注重品牌效应和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实施亿元企业工程,打造十亿元制糖产业、六亿元酿酒产业、十五亿元天然山泉饮用水产业、两亿元茧丝淀粉加工产业、十六亿元矿产资源产业、八亿元建材产业、六亿元林产品加工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为20∶44∶36,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

1.交通运输

主要有公路、铁路和水运,空运量少。

水运有两条:一条是武阳江下游至牛鼻河段,可航行载重5吨左右的木船,直达柳州,1949年前有民船百余艘往来;另一条为东小江下游天河到宜山河段,可航行载重一吨左右的木船,直达柳州,1949年前,有民船10余艘往来运输。1952年,组织船民协会;1955年,改为船民互助组,县政府组织力量疏浚武阳江及小东江下游两段航道。1956年成立航运社,1959年改为木帆航运合作社,归县运输公司统一领导,下设天河、小长安两个航运站,当时有航民600人,其中劳动力和半劳动力360人,拥有木船119艘。1974年,改为渔业运输大队,装备有机帆船两艘,1977年增至3艘,往来融江、柳江一带运输。20世纪50年代,水道年运输量2.3万吨,占同期民间运输量的47.4%;60年代,小长安航运段业务兴旺,年运输量达17.66万吨,比50年代增长6.5倍;70年代,年运输量18.69万吨。1994年后,在东部小长安镇建有罗城港,设计年吞吐达60万吨。这是河池市唯一的内河港口,可北上三江、融水、融安等县,南下柳州、广州及港澳,形成江海联运。

铁路。县内铁路有两条。一是岔罗铁路,1958年由国家投资修筑,1969年全线铺轨完成,1970年10月1日正式通车。北起桥头镇,往南经东门、四把至宜州市的三岔站,与黔桂铁路接轨;在县内线路总长56公里,共有13个铁路桥梁,设有罗城、新印、甘棠、呼罗、地菜5个车站和石门乘降点,都是仫佬族人口最为集中地区。二是枝柳铁路,过罗城县东部小长安镇边境和柳城县古砦乡,在小长安镇设有双蒙、罗笛两个小站和牛鼻乘降点。铁路是仫佬山乡与外界联系和物流运输的大动脉。据统计,仅1984年,罗城境内的铁路就向外输送货物67万吨,周转量2235万吨公里;铁路客运量24万人次,周转量达815万人/公里。

公路。1949年以前,没有公路、铁路,只有乡村小路。新中国成立后建有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省道有浮宜快速路,县道有四怀、罗龙、天乔、罗煤、东脉等5条主线路,纵贯县境东西南北;地方公路20多条,乡村公路100多条。各乡镇公路畅通无阻,95%的行政村通班车。至今已经开通省级客运班线4条,区内外客运班线11条,县内客运班线11条;有客运车辆160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90万人次;货运车辆232辆,实现货运量108万吨。2010年,全县公路总里程1500公里,全县拥有客车、货运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机动车辆2.5万辆。公路运输周转量完成2.8亿吨。

2.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邮政。明清时期,官方传递文书,有专人护送,在仫佬族地区及周围建有驿站,如东有柳城属马头、东江等站,西有庆远府驿站。1908年年底,在天河、罗城两县及龙岸区各办一所邮政代办,各配员一人。邮政业务“计由宜山局派邮差两名,行走由宜山与天河到罗城之邮件,每二日一周;有融县局派邮差两名,传递融县及黄金、龙岸到罗城之邮件,每四日一周”。1943年,成立邮政局,并有一名邮差传递乡村邮件,邮路长92公里。1956年,罗城县设邮政总局1个、支局1个、邮电所7个、代办所2个;邮路总长862公里。1957年,开办机要文件邮递业务,当年递送736件。1985年,全县邮路总长1177公里,比1949年增长12.8倍。2004年,邮政局在岗职工为46人,全部从业人员72人。

电话。有长途电话、县城内电话和农村电话三大类,始建于1933年,罗城架设与天河、宜山、河池、柳州、迁江各县长话线。1941年还可以与柳城十五坡、融县和睦通电话。1985年有长话线路8条,其中载波线路4条,交换机总容量400门,长话业务2.85万张。1994年,罗城县开通了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国际长途。1996年,建设全球数字移动电话发射台,实现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的全国和全区联网。2010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834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219万元,同比增长30%;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5614万元,同比增长15.6%。

3.劳务服务产业

当代仫佬族人口当中,青壮年人口比例较高,加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全面推广,农村和城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扩大当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二是积极开展劳务输出。1990年以来,罗城县及各乡镇,均成立了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和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劳动技术培训的内容有电工、电焊、木工、驾驶、修理、电脑操作、农业种植、养殖、花卉、屠宰、环卫、建筑、装潢、雕刻、编织、工艺制作和厨师、保安、销售、美容、保健等。2005年以来,依托职业技术学校为平台,整合县职业技术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农机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汽车驾驶学校等五所学校资源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适用技术培训,采取订单培训、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以工助学等方式,先后与广东的东莞、深圳、惠州等地的相关厂矿企业,建成联姻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较为稳定的培训实习基地,为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就业场所。现罗城外出务工农民达5万余人,主要在广州、深圳、东莞、江浙、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广西南宁、柳州等地市,多从事服装加工、机电制作、建筑装修、捕捞采盐和第三产业服务等项工作。外出务工人员分两类:一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外派务工,每年约有6000人;二是群众自发外出务工,每年约有两万人。2010年,四把镇向广东等发达地区劳务输出超过6000人,全年劳务收入达3000多万元,其中红日屯有仫佬族人口300多人,外出务工农民达90%;怀群镇外出务工农民达800多人,年收入400多万元。四把镇下里社区原是边远山区小乡镇,近几年来农民通过劳务输出陆续兴建了新楼房,占整个社区的85%。2010年,全县有两万多名农民工返乡,其中部分重操种养殖业,另有部分从事建筑、工业加工和商贸、旅游服务等职业。返乡农民工将所学知识和技术用于家乡建设,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劳工输出和劳务服务已成为仫佬山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支柱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