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家庭礼仪
仫佬族普遍建立父权家长制的小家庭,这也是仫佬族社会组织的细胞,一般在儿子长大成婚后,即单独分居立家,祖孙三代同堂的极为罕见。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仫佬族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礼仪与汉族差别不大,其突出的方面在于对长辈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仫佬族小敬大,大敬老,长辈可以直呼小辈的姓名,小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只能呼相互关系的称谓。吃饭时必须等老人动筷子,晚辈才能动筷子,而老人的桌位必须在背靠墙的正中位置,晚辈必须给长辈添饭等等。这种尊长习俗在给老人制作防老衣和寿诞方面体现得更加突出。
防老衣也叫“增寿衣”,是仫佬族为年过五旬的老人制作的寿衣。防老衣用家布制成,包括上衣、裤子、鞋袜、头巾,女的还需备围裙,按传统服式,手工制作。衣服制成后要珍藏起来,至老人去世入殓时“装身”才用。防老衣每隔十年要缝制一套,如未满十年,其间身患重病,也要缝制一套来“充寿”,以冲掉灾难,增进健康。故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临终时都有四五套防老衣。根据仫佬族习俗,做防老衣需择吉日,并请当地裁剪名师主持“开剪”仪式。开剪当天,主家要用煮熟的去骨猪头一个、雄鸡一只、花红一副(用金纸或银纸剪成叶状,上贴几朵小纸花,一式一张,红布一条)、“家布”一匹,祭祀祖先。祭祀完毕,由裁缝剪下一小块布料贴在花红上,挂到祖先神龛,表示主人“寿年”已到。然后立即开剪裁衣,并设宴招待参与仪式的裁缝、亲友。
寿诞则是仫佬族为表示对老人尊重而举办的宴席。按照传统习俗,男女到60岁才可以做寿日。做法是:主家先告诉亲朋好友办寿日期,寿诞当天,亲戚朋友送来寿幛、镜屏、福寿酒等寿礼,并放鞭炮祝贺,主家杀猪请大家欢聚一堂。若不杀猪,就要事先告诉来贺之人,贺客除送寿礼外,还买猪肉相送。从60岁开始,寿日一般连做三年,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不做。(www.xing528.com)
在家庭生活中,仫佬族没有生育或只生女儿的夫妻可以接养男孩以继承香火,称为“承嗣”。承嗣一般先从自己兄弟的儿子中挑选,再从堂兄弟的儿子中挑选;本房没有合适的,从亲友的儿子中找寻。有的只有女儿,也可入赘女婿继承。新中国成立前,继子、赘婿或多或少都要受到社会的歧视,他们继承的财产中要被抽出少量田地,分给正亲各户,以示安慰,并立下字据,双方家长、房族代表、介绍人和执笔人到场,并在字据上签名盖章或画押,以征信用。过继儿必须改从养父的姓氏,上门女婿,多半改从妻姓。现在这种形式仍有存在,但人们对继子、赘婿已不再歧视。
在仫佬族地区,还流传着“一村姑娘三村舅”的说法。仫佬族人不仅认为母亲外家所在村的同姓人、异姓人都是外公、外婆和舅亲、表亲、姨亲的姻亲关系,而且还把散居于各地的亲戚也认作姻亲关系,把母亲的长辈一律称为外公、外婆,母亲的同辈称为舅舅、姨妈,母亲的后辈称为表兄弟、表姐妹。通过这种方式,仫佬族人结交了大量的朋友。朋友来访时,仫佬族人都要敬烟敬茶,尽心招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母系社会在仫佬族地区的一些历史遗迹,也体现了仫佬族人团结、热情、好客的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