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罗城县建制,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1月10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式宣告成立。1996年3月2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正了该条例。

中国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改变了过去少数民族受歧视的状况,使少数民族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乡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而非一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本书为叙述方便,将古砦仫佬族乡概况也列入本节。

一、仫佬族区域自治概况

1950年,仫佬族地区获得解放,仫佬族人民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一大批仫佬族干部茁壮成长,仫佬族人民得以充分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罗城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柳城县古砦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仫佬族民族乡。同时,颁布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一)成立仫佬族自治县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罗城县的仫佬族干部和其他有识之士提出建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设想。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民族政策惠及仫佬族山乡。198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委、广西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中共河池地委统战部和地区民政局等部门、单位深入罗城实地考察,写出了大量的实地考察报告,论证了罗城成立仫佬族自治县的合理性和必要性。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罗城县建制,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1月4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领导。1984年1月10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式宣告成立。1986年3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决定,将每年11月23日作为县庆纪念日。

(二)颁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1985年4月13日,罗城仫佬族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条例》于1988年11月24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1996年3月21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正了该条例。修正的条例于1996年9月25日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并于同年10月5日颁布实施。修改后的自治条例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符合县情、民情,更加便于操作。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共6章56条,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治县自治机关的组织,第三章自治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自治县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第五章民族关系,第六章附则。条例阐述了自治的基本原则、组织和发展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政策。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增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加快了社会和经济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全县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概况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河池市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地跨东经108°28′42″~109°9′18″,北纬24°36′50″~25°11′52″,东北与融水苗族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柳城县相交,西南连宜州市,西北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辖7个镇、4个乡、141个村民委(社区)、2719个村民小组、1688个自然屯,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同胞。2008年年末,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仫佬族人口1170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28%。

1949年前,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罗城县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产量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仫佬山乡的农林牧副渔业等得到全面发展,仫佬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仫佬族的传统手工业有打铁、木工、纺织、缝纫和缸瓦等行业,手工编织业种类较多,也较为发达。采煤、冶金等工业有一定的历史,但规模小,效益不佳。至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已建有煤炭、冶金、机械化工、森工、建材电力、印刷、食品、缝纫等11个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现代工业行业。1997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560家,其中国有企业24家、集体工业企业58家、股份制工业企业4家、私营工业企业2474家。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8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工业产值7.4亿元。有锡、锑、排污铁管等工业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新加坡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自治县人民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很早以前,在仫佬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就形成圩场,20世纪30~40年代,仫佬族地区的集市贸易已具有一定规模,1949年后农村市场和商业发展更快,更为繁荣。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农贸市场16个,有商业网点4417个,在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多种优惠政策推动下,市场交易活跃,商品丰富,物价稳定,购销两旺,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3257万元,市场成交额1.78亿多元,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数十倍。2006年全县个体工商户共有8537户,其中年内新发展1453户,增长6.1%;私营企业有148户,其中年内新发展40户,增长48%。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达11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1%。仫佬族有经商的传统,仫佬族妇女经商不仅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随之增加,1997年全县财政收入7944万元,支出7932万元,改变了多年来财政出大于入的被动局面。2000年城乡储蓄余额33245万元,比1998年增长3.29%,比1952年增长1081倍。到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0053万元,比2005年增长15.8%,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原为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经过多年奋斗,1997年全县脱贫49737人,自治县农村在册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兴建家庭水柜2500个,解决2.5万人饮水问题。1998年3月,经自治区、地区检查组检查验收,确认自治县为扶贫达标县。在确保粮食增产丰收的基础上,罗城加大对高产糖蔗、毛葡萄、烤烟、桑蚕木薯等产业结构性调整力度,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的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连片发展了高产糖蔗12万多亩,建成1000亩以上毛葡萄基地2个、100亩以上基地16个、示范园30个,实行烟稻轮作3000多亩,桑蚕、木薯4万多亩。近两万户群众依靠高产糖蔗种植致富。发展庭院经济,进行立体养殖。200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1.56万头,出栏肉猪27万头,山羊家禽出笼153万只(羽),水产品产量为3015吨。县乡成立了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服务站,着重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适用技术培训,拓展劳务输出。2006年,罗城外出务工人员仅从邮政储蓄一家汇回的劳务费就达到1.15亿多元。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仫佬族人民脱贫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建成宝坛水电站等9座水电站,2006年发电量达1.2亿千瓦。如今仫佬族人民已告别贫困生活,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www.xing528.com)

交通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949年后,采取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资金的办法修筑公路、铁路。1997年,有省道柏油路浮宜线,县道四怀线、罗龙线、天乔线、罗煤线、东脉线等5条,总长119公里,纵贯县境东西;地方公路20多条,全长176公里;乡村公路100多条,全长650多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通公路,95%的行政村通班车。岔罗铁路是罗城境内的主要铁路,县境内全长44.64公里;枝柳铁路通过县境东部的小长安镇和柳城县的古砦乡。武阳江牛鼻河口新建的罗城港可以直通港澳,是河池市出海的主要水路。1997年,全县有电话机6644台,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实现全国全区联网,世界与仫佬山乡的距离大为缩短。有信箱32个,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增长15倍。邮路总长1167公里,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增长11倍。

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小学145所、教学点405个,在校学生共计45186人,比1952年增长194倍;初中、高中20余所,在校学生16415人,比1952年增长84倍。另外成人教育、职工教育、师范教育也取得很大的成绩。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据统计,1997年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7.5%,巩固率为98.5%,毕业率为96.9%,普及率为94%。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仫佬族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如今仫佬族已在数十个领域培养出本民族的专家和教授,青年学者中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有数十人。另有数十名仫佬族学者远涉重洋,在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进修学习或做学术研究和交流。仫佬族民间有重视教育的传统,1949年后出现的“仫佬山乡秀才村”和“状元之家”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仫佬族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据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的青壮年文盲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比例和科技人员比例处于55个少数民族的前10名。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县级学术团体15个、乡镇科普协会10多个,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56人,有中高级职称的达1450多人,其中仫佬族占有较大比例。仫佬族科技工作者研究发明了无尘粉笔、混凝土外加剂等。

文化事业取得可喜成绩。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乡镇都建有电影院、录像场、歌舞厅、图书馆、阅览室等。仫佬族民间有彩调剧团,县有文艺队、工人文化宫、卡拉OK厅等。文艺创作方面,近代仫佬族文人有龙谢兰、潘宝箓等,当代仫佬族作家有百余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仫佬族文艺作品达百余部。仫佬族诗人包玉堂的诗作《走坡组诗》和青年作家唐海涛小说《香岛》曾被翻译为英、法等外文出版,廖润柏、潘琦和潘常欢及其书画作品在中华大地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仫佬族人思想解放,乐于吸收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1949年后,旧的社会习俗逐步被淘汰,健康、文明的新习俗、新风尚已在仫佬山乡逐步形成。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户活动面分别为95%、90%、95%、100%。全县涌现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5个、地区级文明单位8个、县级文明单位85个;涌现出学习雷锋小组30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万件。依饭节和走坡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较快。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医疗卫生事业机构有20多个,建立合作医疗诊所50余所,其中有多项医疗技术在广西乃至全国均属于领先水平。传统的仫佬医学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和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仫佬族民间体育有舞龙、舞狮、抢花炮、抢粽糅、打陀螺、斗鸡、滚铁环、打鸡头等项目,现代体育的推广和普及又进一步增强了仫佬山乡各族人民的体质。仫佬族跳水运动员陈国芳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跳水邀请赛中夺取女子1米跳板第三名,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

机构改革、廉政勤政建设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较好成绩。199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级党政机构设置32个,比原来减少37个,精简53.6%,在职人员从653人减少到412人,精简36.9%。全县13个乡镇总编制440人,比原来减少70人,精简15%。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4807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78.7%,其中仫佬族干部2449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40.1%,比其人口所占比例高出9.1个百分点。文明、廉洁、优质、高效的工作效益和工作作风,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除仫佬族外,还有汉、壮、苗、侗、瑶、毛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6万,占全县人口的70%。长期以来他们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并肩战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仫佬山乡辉煌的过去。2003年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当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0.14亿元,工业总产值6.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分别是1983年成立自治县时的4.2倍、17.2倍和10.7倍。以县庆为契机,罗城县加强了城镇化建设,先后对民族文化广场、民族商业步行街、仫佬族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商贸广场、小花园、朝阳路等29个重大城建项目进行改造和扩建,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的要求,整个县城旧貌换新颜,分别获得了2006年和2008年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县城B类特等奖。罗城的城镇化建设走在前列,成为广西各县市学习的“一张名片”。

三、古砦仫佬族乡概况

1999年1月14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柳城县古砦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

古砦乡仫佬族祠堂

古砦仫佬族乡位于柳州市柳城县西北部,东接龙头镇,西临寨隆镇,南连洛崖乡,北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全乡面积246.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595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391公顷、畬地1204公顷。辖13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共147个自然屯,总户数8200户,人口36131人(2005年末),居住着十多个民族,以仫佬、壮、汉族为主。仫佬族占全乡人口的1/3左右。这是柳州市仫佬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山区乡,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仫佬族乡,柳州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柳城县唯一的一个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区。

古砦仫佬族乡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为主,山区以生产巴西旱稻、玉米红薯生姜、桑蚕和胭脂李等作物为主。古砦素有“柳城米粮仓”之美称。全乡早稻种植面积3.3万亩,其中优质稻2.95万亩、晚稻2.35万亩。近几年建起了90多座沼气池。2005年,实现企业总产值6267万元,粮食产量1.8万吨,甘蔗种植面积29374亩,总产量11.6万吨,财政收入2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3元。

目前全乡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小学1所、村完小学15所、卫生院1所。同时,为了资助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乡设有乡级奖学助学基金会1个、屯奖学助学会4个、学校奖学助学协会9个。这些奖学助学协会累计筹集资金达5万多元,获奖(助)学生4000多人次。这些奖学助学会的创办,在帮助一个个学生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首先,解决了贫困学子的一些实际困难,激发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的上进心,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在全乡树立起关心弱势群体、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爱心助学意识深入人心,让贫困学生都能完成学业,同时也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最后,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注释】

[1]选自《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第41、65页。

[2]选自《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第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