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用纸张技术指南:河南啮齿动物区系与生态中的兔科

实用纸张技术指南:河南啮齿动物区系与生态中的兔科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形态描述图4.89草兔1)外形体型较大,耳狭长,前折刚过鼻端。5)量衡度草兔量衡度有关数据,见表4.51、表4.52。表4.51草兔外形量衡度表4.52草兔头骨量衡度单位:mm分类讨论草兔是Linnaeus于1758年依据非洲好望角的标本订名的。4)中亚亚种该亚种的背部毛色为灰黄色或灰色,尾较短。幼仔出生1个月左右,即可脱离母兔,营独立生活。草兔的主要天敌有狐及一些猛禽等。

实用纸张技术指南:河南啮齿动物区系与生态中的兔科

4.3.7 兔科

兔科(Leporidae)是一类体型较大的草食性啮齿动物。耳狭长,尾短小,上唇中部纵裂。后肢明显长于前肢,适于跳跃。头骨粗壮,侧观背面呈弧形。额骨两侧有极发达的眶上突。枕骨上方有长方形的上枕突。颧骨粗大,听泡椭圆形,隆起明显,但相对比例较小。下颌骨的冠状突不发达,关节突居于最上方,角突相当宽大,其前方的下颌骨下缘几乎成直线,仅于下门齿齿根处略向上斜,上门齿2对,第1对大而弯曲,第2对较小,呈圆柱状,紧贴于第1对之后。第3上臼齿呈圆柱状,咀嚼面不分成前后两部分。齿式img185=28。

兔科种类主要栖息于草原、山地、林缘、荒漠、半荒漠、农田、河谷、灌丛等多种生境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引入种。

本科在全世界计有10属46种,国内仅有1属8种,河南省有1种。

兔属Lepus

草兔(Lepus capensis,Linnaeus 1758)

地方名:蒙古兔、野兔

英文名:Cape hare

(1)鉴别特征 体型较大,吻部较短而粗。耳狭长,前折略超过鼻端,耳尖背面有一明显的棕黑色毛斑,尾背面中央也有一大的黑斑,尾缘及腹方为纯白色。上体毛色沙黄,布满黑褐色斑纹,下体纯白色。

(2)形态描述(图4.89)

img186

图4.89 草兔

1)外形体型较大,耳狭长,前折刚过鼻端。尾长93 mm左右,后肢明显长于前肢。

2)毛色 草兔分布广泛,故而毛色变异较大。夏毛毛色较深,上体呈沙黄褐色,背部毛基褐色,中段沙黄色,毛尖暗褐色。头部被毛较短,鼻部、额部的毛具有较长的黑尖,故此处毛色较其他部位为深。鼻部两侧各有1块圆形的浅色毛区,往后延伸,经过眼周直达耳基,耳缘白色,耳尖暗褐色,体侧、四肢外侧及喉部毛色较浅,呈淡黄褐色。四肢内侧及胸部毛色纯白。尾之背方有一长形暗褐色斑,尾缘及腹方为纯白色,臀部沙黄色。冬毛毛色较浅,上体沙黄色,体背面布满黑色纵纹。体腹面毛色纯白,四肢外侧棕黄色,内侧白色。臀部灰色。尾背方黑褐色,腹方纯白色。冬毛长而密,并杂生一些纯白色长毛。

3)头骨头骨粗壮,外观狭长。鼻骨长,后部略宽于前部。额骨前部低平,两侧边缘略向上斜,后部隆起。顶骨稍向上隆起,成体时顶骨间骨缝愈合,故往往不易见到明显的界限。眶上突发达,呈三角形。腭桥短。颧弓在眼眶的下侧方,后端有一短的突起。枕骨向后方倾斜,其上方的中部有1个略呈方形的上枕突。门齿孔后部1/3部分略向外扩张。听泡相对较小,但隆起明显。下颌关节面较大,略向后延伸(图4.90)。

img187

图4.90 草兔(Lepus capensis)的头骨

1.背面观;2.腹面观;3.侧面观

4)牙齿 上颌具门齿2对,前方l对粗大,横切面略呈方形,唇面纵沟较浅,齿根甚长,向后延伸至上颌骨与前颌骨骨缝附近。第2对门齿较小,不及第1对之半,呈棒状,紧贴于第1对门齿后方。第1上前臼齿(P1)较小,前缘具1条浅沟。第2、第3上前臼齿(P2、P3)等大,第3上臼齿(M3)极小呈圆柱状。下颌具门齿1对。第1下前臼齿(P1)前缘具2条浅沟。第1、第2下前臼齿(P1、P2)甚发达,冠面高于臼齿冠面,并向后倾斜,第3下臼齿(M3)较小,呈圆柱状并极度前倾。

5)量衡度 草兔量衡度有关数据,见表4.51、表4.52。

表4.51 草兔外形量衡度(www.xing528.com)

img188

表4.52 草兔头骨量衡度  单位:mm

img189

(3)分类讨论 草兔是Linnaeus于1758年依据非洲好望角标本订名的。其种级分类地位很稳定。

(4)亚种分化草兔已记述的亚种不下12个,据罗泽珣(1981,1988)的意见,草兔在国内已知有8个亚种。

1)内蒙古亚种(L.c.tolai) 该亚种的臀部呈灰色,背毛土黄色。分布于内蒙古地区。

2)中原亚种(L.c.swinhoei) 该亚种的臀部毛色与背部毛色一致,带有粉红色泽。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

3)湟水河谷亚种(L.c.huangshuiensis) 该亚种的耳壳显著较大,约占后足长的88%。分布于青海省湟水河谷地区。

4)中亚亚种(L.c.centrasiaticus) 该亚种的背部毛色为灰黄色或灰色,尾较短。分布于内蒙古、甘肃西部和新疆等地。

5)西域亚种(L.c.lehmanni) 该亚种的体色与中亚亚种接近,但尾较长,耳长而大。仅分布于新疆西部。

6)帕米尔亚种(L.c.pamirensis) 该亚种臀部呈灰色,耳基前方有一个屏扇状丛毛。仅分布于新疆帕米尔高原。

7)长江流域亚种(L.c.aurigineus) 该亚种的体色为棕黄或淡咖啡色。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区)、贵州等地。

8)川西南亚种(L.c.cinnamomeus) 该亚种体然为较深的咖啡色或桂皮色。分布于云南和四川嘉陵江以西地区。

河南省分布有1个亚种——中原亚种(L.c.swinhoei),本亚种主要特征是体型较大,颅全长平均90 mm。毛色较淡,上体沙黄色。见于济源等地。

(5)地理分布草兔在河南省分布几乎遍及各地(图4.91)。国内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及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

(6)生态草兔主要栖息于河谷、山坡、林缘、农田、灌丛等隐蔽条件好,植被丰富的地方。近年来在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林灌中也时有发现。无固定洞穴。白天多在较为隐蔽处挖一个浅凹静卧,清晨和日落后开始活动、取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青草、树苗、树皮、嫩枝、嫩叶、各种农作物青苗、蔬菜及各种植物种子。早春一般栖息于干燥的沙丘、草坡、灌丛旁,夏季经常出没于农田、草地,秋冬季节则居于低凹向阳的草丛或较为平坦的蒿草滩地、林缘等处。草兔每年繁殖2~3胎,一般在冬季交配,翌年早春分娩,妊娠期约45 d,每胎产2~7仔,平均5~6仔。雌性哺乳期间可进行第二次交配。幼仔出生1个月左右,即可脱离母兔,营独立生活。草兔的主要天敌有狐及一些猛禽等。

(7)经济意义草兔对农林牧业均有一定危害。破坏固沙植被,还可携带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但其肉可食用。毛皮尤其是冬毛较柔软,保温性好,可资加工利用。故可提倡狩猎,收购皮张,以降低其种群数量,减少危害。

img190

图4.91 草兔的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