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外部形态
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及各位名称,如图4.2所示。
图4.2 啮齿动物外形图
1.吻;2.唇;3.须;4.眼;5.颊;6.耳;7.颈;8.肩;9.背;10.腰;11.臀;12.股;13.胸;14.腹;15.尾;16.前足;17.后足
4.1.4.1 体向
为便于标明身体各部位,而且不受动物体的空间所在位置的任何姿势的影响,在进行形态学研究时,需采用明确的部位用术语。其标准为:使啮齿动物四足着地,采取正常站立姿势,向着地面的方向为腹方,与其相反者称为背方;身体的两边为侧方,靠近腹(背)中线的为内侧,远离者称为外侧;朝向头部的一端称为前端(头侧端),朝向尾部的一端称为后端(尾侧端)。对四肢而言,距离身体纵轴较近者称为近侧,相反的称为远侧。前肢下部的后侧面称为掌侧;后肢下部的后侧面称为跖侧。
4.1.4.2 头部
啮齿动物头部明显,为脑、感觉器官及摄食器官所在地。头部由吻、口、唇、颊、额、喉和感觉器官等部分组成。吻位于口的上方,为头部最前端的部分,一般较为狭长,变化不大,但在巢鼠等种类则较短小。头部侧方的区域主要为颊。颊区一般发育正常,但仓鼠科(Cricetidae)、仓鼠亚科(Cricetinae)种类的颊部特别发达,形成颊囊,可用于暂时储存食物,为其显著特征之一。头的背方、吻的后部为额,头部的腹方主要为颏部和喉部。头部的重要部分还有眼、耳、鼻等感觉器官。眼的发达程度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营地下生活者眼明显退化,如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棕色田鼠等;一般种类具有发育完全的眼,尤其生活于开阔的草原、荒漠地区的种类,眼特别发达,如黄鼠的眼大而圆,故有“大眼贼”之称。耳着生于眼的后背方,靠近颈部,在外观上主要是区分耳壳的发达程度。多数啮齿动物具有明显的耳壳,但与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如完全营地下生活的鼢鼠类耳壳极度退化,通常隐于毛下,外观不易看见。而生活于开阔地带的种类则具有灵敏的听觉和发达的耳壳。如长耳跳鼠(Euchoreutes naso)的耳长可达体长之半。
4.1.4.3 躯干部(www.xing528.com)
躯干部的背方自前向后分为背部、腰部、臀部。腹方自前向后分为胸部和腹部,雌性动物在腹方着生有数对乳头。前肢上方的区域为肩,后肢上方的区域为股。肛门为躯干部与尾部的分界点。啮齿动物的附肢分为前肢和后肢,各1对。前肢由上臂、前臂和前足三部分组成,前足分为腕、掌、指三部分,一般为4指,指上着生有爪;后肢由股、胫和后足三部分组成,后足分为跗、跖、趾三部分,一般为5趾,或有3趾者如三趾跳鼠,趾上亦有爪着生。啮齿动物附肢的发达程度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相关,如跳鼠类的后肢相当发达,适于远距离跳跃,而鼢鼠类的前肢和爪则强壮发达,适于掘土。
4.1.4.4 尾部
啮齿动物的尾紧接于躯干部之后,两者以肛门为界。尾部的发达程度随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如跳鼠类尾极长,在跳跃时起平衡作用。巢鼠的尾可以卷曲,使身体悬挂于植物体上。而棕色田鼠、黑线仓鼠、藏鼠兔的尾则较短或明显退化。啮齿动物有些种类的尾轴尚保留有鳞环(家鼠属Rattus)或鳞片(河狸Caster fiber),但大多数种类尾轴鳞环完全退化,而被以密毛。
4.1.4.5 毛被
毛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构造,为皮肤的衍生物,每一根毛皆由露出于表皮外的毛干和包于真皮部毛囊内的毛根两部分组成。毛干中央的髓质部常含有空气,其周围的皮质内常具色素。毛根的末端稍膨大,称为毛球,毛球的基部凹入,内有由真皮发生的毛乳头,具丰富的血管以供给毛球营养,毛球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使毛随之增长。
根据毛的质地和功能,可以将毛分为绒毛、针毛、刺毛和触毛。针毛长而较粗稍硬,一般不脱换,有毛向、耐摩擦,有保护作用;刺毛是特化的针毛,比针毛粗且硬,排列稀疏,可抗御敌害;触毛或称须,为特化的针毛,长而硬,仅着生于吻部,具感觉作用;绒毛短而密,每年都脱换,无毛向,在皮肤之外造成一空气层,故具保温作用。
啮齿动物被毛的长度、密度、质地、颜色等,因种属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说来,生活于寒冷地区的种类毛厚密,生活于热带地区者则毛短而稀疏。毛的特点如毛色差异,常用作分类的依据。即使是同一物种,其毛色有时也因季节、发育阶段或分布区域之不同而表出现明显的差异。一般常用灰、银灰、黑灰、黑、褐、白、污白、黄、棕黄、沙黄、橘黄、红、铁锈红等用语来描述啮齿动物的毛色,但因毛被多具中间色调,且深浅、层次多样,加之不同作者对各种色调的观感和认识有所差异,故即使对同一个具体物种毛色的描述,各家亦多有不同。因此,在阅读文献中有关叙述动物毛色章节时,应予注意。
4.1.4.6 爪
啮齿动物的爪都是指(趾)端表皮特化形成的角质构造,着生于指(趾)端,由背腹两片构成,背面者称爪板,腹面者称为爪下片,爪板较厚并向两侧弯曲包住爪下片。啮齿动物的爪因不同种类生活习性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变异。如树栖性的松鼠类,因适应树栖生活,爪常呈钩状,便于把握;鼢鼠类因长期营地下生活,经常挖掘洞道,前足的爪极为发达,强健而有力,适于掘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