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农村村庄建设助推现代化进程

中国农村村庄建设助推现代化进程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现代村庄的区位优势,较雄力的经济基础条件,它可以将接受的城市的辐射力转化为自己的经济效力,吸引企业、部门聚集,使经济活动集中于现代村庄带来经济性。

中国农村村庄建设助推现代化进程

二、村庄发展的动力来源

农村村庄是承接城市化的基础层次,而处于发展中的现代村庄无疑遵循空间集聚与扩散规律,承接城市的集聚力与扩散力,具有集聚经济效益。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是现代村庄发展的能量来源。

一方面,现代村庄承接来自外部即城市的扩散力与辐射力。

城市有辐射力与扩散力。城市作为人口、资金、技术、文化高度集聚的场所,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它与周围乡村无论是经济条件、人口素质、技术水平,还是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位势差”,促使城市的某些功能,如居住功能和制造业功能向周边地区的梯度性扩散。扩散使得从城市到边缘区再到乡村地带的人口密度逐渐降低,经济活动的空间密度下降;扩散使得城市边缘区以致乡村村庄的经济得以发展、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城市边缘区以及村庄在城市扩散的作用下,不断接受城市中心转移出来的人口和产业,同时,这一地区也是不少外来人口在城市极化作用下集聚的地域。因此,城市边缘区包括近郊村庄成为城市要素自内向外的扩散和远郊、边远乡村要素自外向内的聚集的交汇区域,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城市要素扩散和乡村要素聚集的过程。

城市的空间扩散重要的是创新的扩散。即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新组织、新观念和新风尚等的扩散。它具有三种形式:一是扩张扩散。指创新通过人进行的扩散,即当创新刚出现,总是为一小部分人所了解、掌握。然后,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创新逐渐由已知者传播给未知者。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将了解、掌握这项创新的过程。二是新区位扩散。是指创新由传播者的自身移动,将创新带到新的地方的过程。三是等级扩散。是指创新的扩散往往是首先向同级规模的城市转移,然后向次级规模的城市以及边缘区甚至村庄转移的过程。

大中城市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把在经济上确实联系密切的区位单位过度密集地配置在一起,同样会造成不经济。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承担发展的能力总是要受到该地区优势最大利用限度、重要区位因素短缺和最优发展规模方面的限制,超过这些限制,必然造成拥挤,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出现城市噪音、交通阻塞、住房紧张、卫生条件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综上分析,大中城市过度集聚和负外部经济效应的存在,显然削弱了集聚经济效果。如果说经济集聚为大中城市集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那么集聚效应的外部性则构成了空间集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由于次级规模的城市如小城镇以及现代村庄是连接城乡的桥梁,自然成为城市生产力向外辐射扩散的承接地,也是小城镇以及现代村庄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区位优势是现代村庄接受城市扩散或辐射的条件。

“区位”一词最早源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主要用来讨论农业区位,此后,韦伯完整地论述了工业区位,解释了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区位”发展到今天,可指“场所”、“定位”、“分布”等,一般可理解为某一事物或行为主体所占据的场所。结合现代村庄作进一步理解,现代村庄区位的实质是指现代村庄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空间中所处的位置。现代村庄区位客观上反映的是某种经济和社会活动与其他相关活动在地理空间距离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是一种由地理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社会经济空间位置,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所赋予的现代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和效率的差别。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地区的特定时期,邻近中心城市边缘的小城镇以及村庄较之其他城镇和村庄往往可以得到优先发展的机遇;但是,在某些时段,某些地区中却存在着小城镇或村庄越是邻近中心城市边缘,其发展越受中心城市的制约、越是落后的状况,即“阴影区”现象。(www.xing528.com)

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的疏散理论认为在大城市周围50公里的地带可成为疏散极成长的地区,位于此环带的小城镇才有希望发展成为反磁力中心。因此对处于中心城市强影响下的现代村庄来讲,有两点一定要注意:一是村庄必须主动实现与中心城市功能的整合,将空间邻近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生态优势,积极吸引中心城市要素的扩散,尤其是物态的生产要素和信息、资金等非物态要素,以自身发展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确立不可或缺的地位;二是广泛建立与周边区域众多城镇与村庄间的联系,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诸多小城镇的迅速及稳定成长即得益于此。

位于大中城市圈以外的小城镇和村庄处于大中城市的辐射范围之外,其发展相对较独立。由于不能或很少接受到大中城市人才、资金、信息、物质、能量的辐射,而与农村联系较为密切,其发展的内生性更大,缺乏外生因素的激发,发展较为缓慢。这类村庄应注意搞好产业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现代村庄自身优势形成聚集力,对周边农村产生集聚效应。

如同小城镇一样,现代村庄既承接经济中心或次中心的扩散力与辐射力,同时又由于自身的优势对周边乡村村庄同样具有聚集力,对周边乡村村庄产生扩散力与辐射力。只是,与中心城市相比,现代村庄的这种聚集效应不在一个级别层次,弱小许多。

现代村庄经济集聚与扩散动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功能转换直接推动现代村庄经济的发展;现代村庄处于农村之首城镇体系之尾,区位优势是现代村庄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经济行为者聚集在现代村庄能获得比较利益和互补利益。

现代村庄经济集聚效应源自它接受城市一端的经济扩散与向周边农村一端的经济集聚。由于现代村庄的区位优势,较雄力的经济基础条件,它可以将接受的城市的辐射力转化为自己的经济效力,吸引企业、部门聚集,使经济活动集中于现代村庄带来经济性。如: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使企业、部门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减少对基础设施要求的复杂性,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由于有较多的同类企业聚集,企业集聚在现代村庄可以共享提供工具、原材料和运输服务等中间产品等辅助行业的专门服务;而且由于分工效应存在,聚集在现代村庄的企业、部门等都能够享受专业分工带来的好处,如服务上的社会化,生产分工上的协作等,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资源的节约。

由于以往对不同类型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客观规律性认识不足,在国土开发与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盲目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加大,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正在不同层次上加速进行,遇到了不少空间无序和失控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了解驱使经济和人口在一定地区集聚和扩散的内在动力机制、外部条件及其空间演化规律,以利于国家和地区遵循客观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土开发与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

在新农村建设中,更要认识和遵循经济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规律,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合理进行村庄整治。如:进行村庄的并点升级,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庄组合为一个更高规模层次等级的现代村庄;村庄的合并,由富裕的村庄“兼并”落后的村落,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或将相邻的几个村镇合并起来,建立一个中心村庄(镇),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