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种城市化的准备层次
村庄建设涉及农民住宅、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到村庄的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科教、卫生、信息、环境等发展。村庄建设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低,关系城市化发展。
村庄建设为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实现城市化作好准备。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一国的工业化进程,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整体城市化水平。特别一些中西部地区农村城市化率更低。这些地方城市化进程缓慢,除了制度约束体制障碍外,还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状况等特性决定着。相对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居住比较密集,小城镇分布比较集中,大中城市形成和发展也比较快。例如湖南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中部省份,曾长期处于“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状况,农业弱质产业、农民弱势群体、农村基础薄弱社区的“三弱”特征突出。受自然和地理环境制约,湖南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自然村庄规模小,交通不便,户、村、镇、城相互之间距离较远。全省平均每百平方公里0.5个建制镇,贫困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为0.33个,怀化地区仅为0.25个。尽管近年来小城镇数量迅速增加,但其大多数规模小,质量低,对周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微弱。特别一些边远地区农村,远离大中城市,距离稍近的小城镇又职能单一,设施落后,基础薄弱,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效应或联动效应较差;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缺乏工业生产的必备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困难,而没有工业企业的支撑,这些地方农村发展小城镇以至城市化便无从谈起。在现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指望靠城市因素的渗透和扩张带动边远、落后地区农村发展,并以此促进农村城市化,只会使地方经济腾飞带上沉重的翅膀。
目前,许多地区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出择优发展小城镇战略,即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沿江、沿路、沿边城镇,大中城市的卫星城镇,以及特色城镇,县以下建制镇的发展,重在提高质量。但这个战略并没有覆盖大部分基础条件不好的小城镇和众多的农村村庄,特别边远落后地区农村。他们怎么办?怎么使他们跟上农村城市化步伐?肯定不能将他们抛于城市化之外而弃之不顾。因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农民,目的就是让大量的农民从种植业转向二、三产业,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也不能让他们坐等城市化发展顺序阶段的到来,因为毫无建树地等待和被动地接受,只会造成城乡严重对立和社会不稳定,延缓农村城市化进程。国家强调推进城市化战略,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小城镇能兼顾农村,如果农村的村庄(镇)主动作好走向城市化准备,将中心村庄(镇)建设发展为隐性城镇,完成城市化岂不更顺利?所以,在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网络中,必须要有中心村庄(镇)这个基本层次,在边远和落后地区农村,先进行中心村庄(镇)的村庄建设,将它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准备层次,为这些地区农村城市化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化的本质决定了它是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另一个是农村生产、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要实现这种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有赖于农村自身的经济状况好转和农民收入提高。而这里的基础条件是建设农村城市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以农村电网、粮食仓储设施、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和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心村镇的村庄建设创造这些基础条件。进行中心村镇建设,拆除与合并自然村落,不仅减少了村庄占用土地,增加农业用地和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且使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便于农民进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随着自然村落的拆除与合并,对农村土地进行整治,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田还湖,填平不必要的河湾沟壑,拉直田间道路,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实现农村集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农民居住格局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量加大,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以及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将随之日臻加强和完善。完善的道路设施和方便的通讯网络缩小了城镇与村镇的差距,丰富了农民的信息来源,许多农民会因此走上致富之路;完备的基础设施又会大大刺激农民的生活消费;由于农民居住集中,大批农田适合大型机械操作,农机消费会成为热点,由此拉动农村市场、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拆除与合并自然村,减少村庄数量,扩大农田的自然空间,有利于将来按新标准进行城镇建设。
进行中心村庄(镇)的村庄建设不但能够有效改造农村面貌,还能够培养农民现代化、城市化的思想意识、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素质,实现城市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农村的渗透。从农村的人文环境到城市的人文环境,农民有一个逐步过渡、适应的过程,需要一个渐变过程。中心村镇把人口、生产、消费、资金、技术、信息聚集在一起,整洁的居民区、比较发达的交通、比较灵通的信息和不断扩大的社会交往范围,这种准城镇式的社会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让农民感受到城市化气息,大大促进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单一、封闭、慢节奏的农业生活方式向现代、多样、互相依赖、快节奏的工业生活方式转变,树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逐步适应城市人文环境,早作“洗脚上田、换脑进城”的准备。(www.xing528.com)
村庄建设为农村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分析中国城市化历程,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权力推行的自上而下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由于它把农村人口限制在有限的农村土地上而把农业资金大量抽出,使得中国城市化在建国后30年中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探讨通过自下而上在广大农村地区星罗棋布地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于这种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动主体、动力、调节机制、资金等,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
但是,在这种自下而上的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农民群体和农村社区政府的逐利动机和行为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农村城镇建设缺乏大、中、小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与协调,相互之间横向联系不强,结构层次不明晰;城镇内缺乏长远规划和统一安排,功能分区不明显,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不全,服务设施不配套,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城镇缺乏必要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撑,成为“路边街”。对这种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人们形象地描述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农村城镇过于分散和“农村化”,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质量。为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需要重新整合城镇空间分布和人口规模结构,此工作的难度和阻力,又加大了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成本,延缓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
根据国家部署,“十一五”时期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当前,村庄建设以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为主要任务。政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无疑,通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得到统筹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更快改变,城乡一体化发展得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