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观点:匈奴人的生物武器
近些年,一些研究者根据出血热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东汉末年的瘟疫很有可能是匈奴人生物战后遗症的大爆发。
现代医学认为,出血热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家鼠、田鼠和仓鼠等,此外一些家畜也可携带这种病毒,如马、家猫、家兔、狗、猪等。一旦这些作为病毒载体的宿主动物本身染疫,它们就通过接触将瘟疫传给人类。还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对匈奴人发动军事进攻,“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诅汉军”。结果,汉军触及、食用或饮用过涉及牛羊尸体的水源后,就发生了瘟疫,这使得军队战斗力下降。甚至有人分析,当时著名的军事统帅霍去病,在远征匈奴大获全胜后,年仅24岁就病死了,其原因恐怕就是他的军队曾食用过匈奴人遗留的牛羊。匈奴人的这种手段,称得上人类历史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后来,一些游牧部落便模仿匈奴人的手段与汉王朝对抗。据《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当皇甫规讨伐羌人时,就曾出现“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的现象。
匈奴人有一种观点认为,瘟疫是匈奴人生物战后遗症的大爆发
匈奴和汉军的作战图(www.xing528.com)
由于对来源不明的疫病认识不清,当匈奴人“制造”的瘟疫席卷而来时,汉人便根据其症状而通称其为“伤寒”。其主要症状有:因发高热而苦寒,患者体有斑淤,死亡率很高。最致命的是,这种疫病在中原地区落地生根后,就开始潜伏下来,一旦外界环境成熟,就会大规模发作。果然到东汉末年,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瘟疫也多次发作。仅在灵帝时代,就曾于公元171年、公元173年、公元179年、公元182年、公元185年五次爆发流行。
由此,现代研究者认为,想当年,匈奴人将染上病毒的马匹和牛羊的尸体故意施放给汉军,待汉军染病后,其排泄物又通过老鼠及家畜向内地反复传播。
匈奴在和汉军的战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却把瘟疫的种子撒向了汉军
由此即引发了公元1—公元4世纪前后数百年间在中原地区反复发作的“伤寒”瘟疫。不过在另一方面,匈奴人虽然是“瘟疫”的制造者,但后来他们本身也成了受害者。有资料表明,随后的一百多年间,匈奴各个部落也曾多次爆发瘟疫,人口锐减。后来,他们在汉王朝的打击下,势力急剧衰落,大部被迫向西迁徙。而随着他们的西迁,疫病也一路向西蔓延,乃至贯穿了整个亚欧大陆。公元2世纪后,这种瘟疫爆发于中亚,公元2—公元3世纪又传播到罗马。几百年后的公元6世纪,在中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以及整个欧洲,这种瘟疫又多次发作,对整个文明世界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