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无论男人或女人,对于女人的处女膜都有着近乎着魔地推崇,形成了独特的“处女膜情结”。近年来,处女膜修补术的兴起与“繁荣”,更为此种情结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那么,处女膜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功能?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它呢?且听笔者——道来。
处女膜到底是什么?
从解剖学角度看,处女膜不过是覆盖在阴道入口处的一层黏膜结缔组织,厚1~2毫米,呈一圈环形皱襞状,宽约0.5厘米,中间有一个孔,称为处女膜孔,以便月经血与分泌物流出。
研究发现,处女膜在胎儿期形成,3个半月左右的女性胎儿就出现处女膜了。出生时的处女膜已经分化完成,具有处女膜的雏形,但尚不成熟。不成熟的处女膜较小较厚,长到十一二岁以后随着性发育,处女膜变大变薄,大约在青春期后期十六七岁完全发育成熟。
处女膜之所以被人们看得神秘而又神圣,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处女膜只为人类所独有(也有天生没有处女膜的女性,但为数极少),动物界是没有的;二是处女膜大多在初次性生活时破裂,并有少量出血,故长期以来完整的处女膜被视为女性贞操的象征。
处女膜的功与过
其实,处女膜对于男女之欢并非好事,作为女人外生殖器的一道屏障,往往成为初夜的障碍,进而对夫妻双方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带来消极影响。以男人为例,处女膜可以阻止阴茎进入阴道,特别是一些处女膜较厚者,对阴茎的抵抗“相当顽强”,致使男人“久攻不下”,可因之过于激动或紧张出现快速射精,致使性交“半途而废”,这往往是洞房之夜不能尽兴的原因之一。如果丈夫因此而背上思想包袱,以后很可能发展成为“早泄”。
再说女人。男人阴茎强行插入阴道,导致处女膜创伤,可以引起疼痛,以致给女人留下浓厚的心理阴影。部分女人因之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性冷淡,甚至诱发阴道痉挛,导致性生活困难。
说了这么多处女膜的过失,是不是就该否定处女膜存在的意义呢?当然不是。我们知道,人类经过了漫长的进化,直到今天还存在的器官或组织,肯定有其生物学价值,处女膜也不例外。那么,处女膜到底有哪些生理作用呢?
首先,对于女人生殖系统,处女膜无疑是一把“保护伞”。科学家研究发现,处女膜与覆盖男人性器管的包皮一样,是一种防止病邪入侵的屏障与保护性构造。女人阴道口有处女膜存在,可以防止尿液流入阴道和各种病菌的入侵。众所周知,远古时代人类是不穿衣服的,女人至多也不过是在下身围上一块兽皮或树叶编织的“围裙”,而开放的“围裙”极易遭受尘埃、病菌等异物的入侵,而少女的阴道襞又比较薄,卵巢发育也不成熟,故此时的处女膜在保护内生殖系统进而保证女人的生育能力方面,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www.xing528.com)
其次,处女膜可以有效地防止女人过早开始性生活。科学家认为,女人在18岁以前,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处女膜十分肥厚,这就自然地构成了一种避免少女过早开始性生活的“警戒构造”。现代医学也证实,女人过早开始性交,极易因宫颈部感染而导致宫颈炎甚至宫颈癌,而处女膜的存在恰恰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道理很简单,男人要与未成熟的幼女或少女性交,比较难以克服尚很坚韧的保护性结构——处女膜;对于少女,过早的性生活则会带来极大的肉体痛苦。医学调查资料显示,处女膜破裂时,绝大多数女人感觉“刺痛”并“见红”。尤其是幼女与少女在遭受强暴时,随着处女膜的破裂会产生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成年女人则不会,当与其相亲相爱的男人做爱时,由于思想上有所准备,加上处女膜此时已经发育成熟而变得较薄,处女膜破裂时不会有那么明显的痛感;如果性交达到了高潮,所产生的愉悦与欢快感还会淡化与掩盖刺痛感。
再者,处女膜客观上发挥着一种“优胜劣汰”的选择功能,即选择男人中的强者为性伙伴,促进生命力强的优良精子进入阴道受孕,以繁衍后代延续人类。因为人的性功能与人的体能密切相关,老、弱、病、残者体力较弱,性能力自然低下,此时的处女膜就成为检验其性功能的一道关卡,强者“破关”,弱者受阻。结果必然是强者传宗接代,将自己的优良基因遗传给后代,而弱者则不大可能生育后代,自然就少有或者没有机会遗传自己的劣质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处女膜具有一定的优生优育意义。
淡化处女膜情结
弄清了处女膜的功与过,再来评价处女膜情结的价值就很简单了。本来,处女膜仅仅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可人们千百年来将其与女子的贞节联系起来。婚前处女膜若有破裂则属于大逆不道,被视为“不贞”或“放荡”。有些地方甚至将洞房之夜有无“见红”作为判断是否处女的“金标准”,由此而“导演”出不少闹剧甚至悲剧。
兹举两个例子:一位女性患者因担心新婚夜不能“见红”而使丈夫反目,竟在性交时偷偷用手指抠破阴部,结果导致感染而被迫走进医院;另一位男人对前妻未能“见红”而耿耿于怀,终于离异,重新找到一位新娘。有的因性交后出现“落红”现象而欣喜不已,以为真的找到了“处女”,几天后“处女”患了急性盆腔炎,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口已有裂痕(生育标志)。原来,新婚之夜的“落红”乃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破损所致。其实,即使不是炎症,婚前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也有可能出现实实在在的处女膜破裂而真正“见红”。
奥妙在于处女膜形态不一,口径大小有异,伸展性能不同,性交动作姿势有别,而男人的阴茎大小也有差异。比如某个男人阴茎较为细小,而女人处女膜又颇为坚韧,性交时则处女膜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就小得多。故有的女人虽有过性交甚至多次性交,洞房夜仍可“见红”。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女人婚前并无性行为,结果处女膜却破裂了,多源于幼年阴部外伤、乘骑伤(如乘自行车或骑马导致受伤)、剧烈的体育运动、阴部瘙痒时抓伤、使用月经棉条不小心等因素。调查资料显示,由于上述原因,新婚之夜“见红”者不到1/3。若以“见红”论贞节,岂不冤枉了大多数忠贞专一的女子?
由此不难明白,新婚“见红”者未必就是处女,而“不见红”者也未必不是处女。掀开处女膜神秘的“盖头”,还其本来的真面目,淡化人们的处女膜情结,才是符合科学的明智之见,值得每一个读者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