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佟玉泉(1937年~ ),女,又名维尔基。姓佟佳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1957年毕业于新疆学院俄语系。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图书资料、文献整理、中外文翻译工作,具有运用数种语言的能力,曾为《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新疆简史》《俄国侵略西北地区史》等的研究和编写提供过宝贵资料和不少译文。主要成果有:《西域研究书目》(主编之一,俄文部分的编者,本人完成12万字)、《中国少数民族论著索引》(锡伯、满族条目的编者)、《锡伯(满)语词典》(主要整理人之一,承担50万字)、《汉锡简明对照词典》(主要编纂人之一,承担40万字)、《满语入门》(主编之一,承担30万字)、《劝学篇》(合编,承担10万字)、《外国谚语选》(汉译锡,译30万字)、《俄罗斯塔吉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五民族谚语》(合译,承担8万字)、《锡伯族民间散存清代满文古典文献》(与佟克力合编,80万字)、《锡伯语述评》(俄译汉,1.2万字)、《伊犁塔城地区锡伯族萨满教现状概述》(俄译汉,1.5万字)、《汉俄对照涉外经济合同实用手册》(主编之一,俄文译者,14万字)、《天山游记》(节译,俄译汉,4.5万字)、《锡伯族百科全书》(副主编之一)、《萨满教及其神像》(俄译汉,5.4万字)、《塔兰奇巴克西》(俄译汉,1.7万字)、《锡伯族语言文化俄罗斯档案资料》(俄译汉,1.8万字)、《伊犁河谷》(俄译汉,2.2万字)、《昆仑山和喀什噶尔游记》(俄译汉,30万字)。另外,搜集、整理、翻译的民歌、民间故事、谚语等分别发表于《满族研究》《锡伯文化》《锡伯族民间故事集》等书刊上。2001~2007年为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俄文杂志《大陆桥》(月刊)任俄文翻译,每期有1~2篇译文(汉译俄)发表。
佟清福(1945年~ ),笔名佟加·庆夫,男,锡伯族, 1945年12月出生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966年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原伊犁第一师范学校)维吾尔语言文学系。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1988年调入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多年中,积极从事锡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研究,兼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研究,先后研撰出版专著、合著约16部,主要有《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字法》(锡汉合璧,合著,1991年8月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试行)、《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字词典》(锡伯文,主编)、《现代锡伯语》(合著)、《单清语》(汉满对照,主编)、《现代锡伯文学语言正音法》(汉锡合璧,合著,2000年自治区民语委公布实行)、《西域锡伯人》(汉文,个人研究文集)、《中国锡伯族双语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主编)、《新疆民族语言分布状况与今后发展趋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主编)、《文集》(锡伯文,主编)、《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副主编)、《汉锡词典》(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编纂者之一)等。此外,参与编纂《汉维维汉小学生双向词典》(审定)、《汉维维汉中学生双向词典》(副主编)等维汉双语工具书。在报刊上发表语言学论文40余篇。收集整理锡伯族民歌200余首;编辑、翻译《锡伯族民歌集》的歌词并演唱录成磁带一集、二集,《锡伯族戏曲专辑》一集、二集;收集、整理和翻译锡伯族民间故事约200则。主笔起草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贝伦舞》《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等6个保护项目及自治区级名录《锡伯族汉杜春》《锡伯族朱伦呼兰比和更心比》《锡伯族萨满歌舞音乐》等12个保护项目(均已立项)申报书文本。编写出版《锡伯族风情录》(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锡伯族》(第一作者)、《中国锡伯族之星》(总编)、《锡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作者)等有关研究和介绍锡伯族传统文化著作。用锡伯语、汉语创作发表30余篇(部)中短篇小说,达数十万字。发表文学与艺术研究文章《双语与锡伯族创作文学》《语言转换与锡伯族文学》《当代锡伯族创作文学》《锡伯族民间乐器考》《锡伯族萨满舞概述》《锡伯族贝伦舞概述》《锡伯族民间舞蹈蝴蝶舞》等;为新疆电视台拍摄的《察布查尔锡伯人》《锡伯族婚礼》等专题片撰稿。
贺灵(1956年~ ),锡伯族,姓贺叶尔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1982年入新疆人民出版社从事图书资料工作,1986年底进该社汉文编辑部从事图书编辑至今,编审。先后编辑出版《西域研究书目》《新满汉大词典》《新疆历史词典》等400余部书稿,近6000万字。其中20余部书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主要著作有:《锡伯族历史与文化》(合著)、《锡伯族研究》(合编)、《锡伯族史》(合著)、《锡伯族习俗志》(合著)、《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合著)、《历史 民族 文化》(合著)、《锡伯族民间信仰与民族社会》(合著)、《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上下册)、《新疆民族知识画丛》(脚本);参加编纂和汇编《锡伯(满)语词典》《简明汉锡对照词典》《维吾尔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哈萨克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柯尔克孜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蒙古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锡伯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满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达斡尔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资料汇编》;编写《锡伯族文化精粹》《来自辉番卡伦的信》;主编《锡伯族百科全书》《丝绸之路伊犁研究》;副主编并参与撰写《新疆民族辞典》《西北民族词典》《锡伯族研究文集(第1辑)》《伊犁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锡伯族卷》《锡伯族民间传录清代满文古典译著辑存》(上下册);参加编写《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锡伯等族卷》《中国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西域地名词典》;辑注《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合作)、《新疆宗教古籍资料辑注》。从事锡伯、满、达斡尔、塔吉克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与人合作或独立出版专集有《兄弟民族谚语选编》《锡伯族谚语选》《外国谚语选》《劝学篇》《谚海》(第4册)、《新疆少数民族谚语集锦》(合作)、《俄罗斯塔吉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五民族谚语》《锡伯族民歌集》(38万字,副主编并主要搜集翻译者)、《锡伯族民间故事集》(47万字,副主编并主要搜集翻译者)、《锡伯族谚语集》(9万字,副主编并主要搜集翻译者)。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有关新疆历史、原始宗教、人文地理、文化、出版等方面的论文100余篇,计100余万字。在各类书刊上发表民俗图片1300余幅。发表各种书评50余篇,30余万字。主编或合著的7部著作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不同级别成果奖。
佟克力 (1952年~ ),女,姓佟佳氏,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1980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民族史研究多年。主要著作和编辑的资料有《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独立编辑,承担11万字)、《锡伯族研究》(与贺灵等合编)、《锡伯族史》(与贺灵合著,承担18万字)、《锡伯族习俗志》(与贺灵合著,承担12万字);参加编纂《汉锡简明对照词典》(120万字);副主编《锡伯族百科全书》(150万字)、《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贺灵合著,9万字)、《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与贺灵辑注,35万字)、《历史 民族 文化》(与贺灵合著,36.8万字)、《锡伯族民间信仰与社会》(与贺灵、仲高合著)、《锡伯族民间散存清代满文古典文献》(与佟玉泉合编,80万字)、《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上下册,120万字,与贺灵等合著)。参加编写国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丛编·锡伯族卷》;为《新疆历史词典》《新疆民族词典》《西北民族词典》《西域地名词典》等辞书撰写有关词条20余万字。在《西域研究》《新疆大学学报》《满族研究》《满语研究》《语言与翻译》《满族文化》(台湾)、《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索伦概述》《伊犁锡伯营概述》《新疆锡伯族的屯垦业绩及其历史地位》《锡伯族丧葬习俗初探》《锡伯营与塔尔巴哈台新满营的组建》《元明锡伯族先世》《解放前锡伯族文化教育发展概述》《伊犁驻防八旗》《锡伯族的心理素质》《锡伯族文化选择的历史轨迹》《锡伯族选择满语满文的文化意义》《锡伯族继承满语文的历史背景》《新疆人民出版社对满文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尚学会与民国时期锡伯族文化教育》《锡伯营八旗经济的历史地位》《锡伯营镶黄旗佟佳氏家族与俄罗斯文化》《清代索伦营驻防八旗与社会生活》《锡伯族文化人》等民族历史、文化、原始宗教等方面的论文50余篇。与肖夫合作编辑《锡伯族文学历史论文集》(36万字,1981年内部出版)和《新疆历史资料》第13辑(26万字,1983年内部出版)。简历被收入《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
吴元丰(1956年~ ),锡伯族,男,1956年生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978、1986年分别毕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满文干部培训班和首都师范学院夜大历史系。现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研究馆员。30余年来,一直从事清代满文档案的整理、编目和编译工作。主持整理了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内阁满文题本、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满文圣训、满文实录、雍正朝吏科和户科史书等档案80余万件。又主持编译出版《锡伯族档案史料》《清代西迁新疆察哈尔蒙古满文档案选译》《清代西迁新疆察哈尔蒙古满文档案全译》《清代鄂伦春族满汉文档案汇编》《清宫珍藏海兰察满汉奏折汇编》《清康熙朝内阁蒙古堂档》《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户科》《清代珲春衙门档》《清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汇编》《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清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等13部780余册档案史料,以及《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西藏与藏事档案目录》(满文藏文部分)、《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等3部14册满文档案图书目录。同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锡伯族历史、清代边疆史地、清代中国与琉球关系史及满文档案文献方面研究。在锡伯族历史方面,合著出版《锡伯族迁徙考记》(锡伯文)、《锡伯族简史》(锡伯文)、《锡伯营职官年表》(锡汉文合璧)和《锡伯族历史探究》;在清代边疆史地方面,撰写发表《清乾隆年间伊犁屯田述略》《清代伊犁回屯》《清乾隆年间伊犁遣屯》《清代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清代伊犁满营综述》《清乾隆年间新疆新普尔钱的铸造及其作用》《清代乌鲁木齐铁厂研究》《清代伊犁将军衙门内设机构浅析》和《柯尔克孜族东迁黑龙江地区考实》等论文;在清代中国与琉球关系史方面,撰写发表《清初册封琉球国王尚质始末》《清初对待琉球态度问题研究》《清代琉球来华使节类别综析》和《清代琉球来华使节的进京及其待遇探析》等论文;在满文档案文献方面,撰写发表《满文档案与清代民族史研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档案》《归化城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清内阁满文档案述略》《新近发现的清代中琉关系满汉文档案及其价值》《满文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编目》《清代军机处满文月折包及其史料价值》和《清代珲春协领副都统衙门及其满汉文档案》等论文。
赵志强(1957年~),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1978年7月毕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满文干部培训班;1984年毕业于北京职工大学西城分校中文专业,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北京满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满—通古斯语学会会员。撰写《锡伯族西迁概述》(合著,《民族研究》1981年第2期)、《土尔扈特东返后的安置与编旗》(《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旧清语研究》(《满语研究》1990年第2期)、《军机处成立时间考订》(《历史档案》1990年第4期)等论文30余篇。合作编译史料《锡伯族档案史料》(辽宁民族出版社1989年)、《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等。合作专著《锡伯族简史》(锡伯文,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等。此外,参与编写《中外战争战役大辞典》,另有合著《中国历代衰亡史》《伊犁锡伯营职官年表》等多部书问世。(www.xing528.com)
格吐肯(1944年~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1987~1989年,在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函授班学习书法、古文、诗词。曾任新疆人民出版社锡伯文编辑室编辑。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初学颜、柳、欧、赵,后临汉隶、行书、草书。用汉文点、画特点,初创现代锡伯文书法及锡伯文隶书字。汉文书法及锡伯文书法作品,曾分别参加全国民族大家庭美术、摄影、书法展;首届中华人才杯绘画、书法、摄影大奖赛优秀作品展;第三、四、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邀请展;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书画大展;仓颉、杜康故里书画展;十个省市美术书法展及省区级展览。一幅书法作品入选中国翰园碑林刻碑;荣获黄鹤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储蓄杯新疆大赛二等奖、新疆临帖优秀奖。多幅作品入选《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等多种书法作品专集。300幅作品被自治区电视台、报刊刊用。《格吐肯书法集》1989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格吐肯书法新作》2003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初论锡伯文书法》获新疆首届书法论文年会优秀奖。锡伯文叙述长诗《孤女沉怨》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多篇民间故事、诗歌。合编《满汉辞典》。其作品入选在《当代中日书法汇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珍品集》《中国书画家全集》《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等80多部书法集和名人录。
那启明(1929年~ ),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蓝旗村人。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第五飞行学院。历任战士、文书、文化干事、飞行学员、中队长、正副大队长、正副团长、某航校司令部参谋长、副校长、副政委、政委、空三军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5月离休。在任战士期间,由于练兵、作战有成绩,两次立功;在空军任飞行员时,由于训练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击落美机三架,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2次。《满族研究》1992年第1期上,发表《浅谈瓜尔佳氏家谱》一文。1987年被选为辽宁省锡伯族史学会副理事长;1988年被选为大连市锡伯族学会副会长。1987年被选为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优秀共产党员。社会调查的事迹载入总政治部出版的《未完的征程》一书。1989年6月获全国老有所为奖。
焦建成(1957年~ ),锡伯族,1957年出生于新疆伊犁巩留县。祖籍伊犁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因父亲调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工作,从小在博尔塔拉长大。1973年调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工团当演员。1974年10月入伍,在新疆军区陆军五师侦察连、宣传科服役。1979年调入乌鲁木齐军区话剧团,从事话剧表演专业。1985年任新疆军区歌舞团话剧队队长,党委委员。1986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系。在从事话剧和影视表演工作十几年中,曾在多部电视剧中塑造了不同角色。其中,在电视剧《雪线》(上下集)中因饰演主人公丁勇,获优秀表演奖“金星奖”。 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与日本TBS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担任节目主持人,并开始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中华民族》栏目任主编至今。期间,拍摄了如大型纪录片《中华之门》《三国路上的故事》《中国小城镇》等纪录片并担任主持人。同时在多部纪录片中担任主持人。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成功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实地拍摄、纪实播报的独特主持风格,被称为中国纪录片历史性的里程碑开端。大型纪录片《中华之门》获中央电视台“最佳节目主持人”称号。2000年,在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拍摄的特别节目,52集长篇纪实节目《走进西部》中担任总导演兼主持人,节目拍摄两年时间,走遍中国西部所有的地区,开创了中国首例最长纪实节目拍摄的先河。在担任导演期间,先后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俄罗斯族——悠悠芨芨草》《遥远的航站》《起飞吐鲁番二号》和《中国情,民族心》(特别节目)分别获全国第四、第五、第七届少数民族题材“骏马奖”一等奖。策划编导的反映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变迁的专题节目曾获2001年和2002年两届 “全国少数民族好新闻奖”优秀编辑奖。2004年,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跟随沙漠腹地考古挖掘现场拍摄的纪录片《小河墓地发现》(上下集),获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目提名展播。2010年,曾任第二届国际山地纪录片奖评委会评委。同年8月,荣获上海中国电视节“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从事电视工作20多年来,除主持工作外,还参与策划、执导专题节目和纪录片计600多部(集)。策划执导的节目200多部,其中20多部获奖。2008年以来投拍的六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西迁》已制作完成,即将播出。
安佳(1961年~ ),女,锡伯族。生于辽宁沈阳,教授、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主任。现为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中国画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等。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应比利时新鲁汶绘画艺术协会邀请赴布鲁塞尔进行为期一年的讲学、考察活动,期间两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欧洲十人画展。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铜奖),首届中国花鸟画展,第二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日中水墨画交流展(金奖),韩国1998济州国际美术交流大展(金奖),1999中国画三百家展,2000迎接新世纪中国画大展,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绘画展(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绘画展(优秀奖),2003中国画家提名展,首届中国微观与精致花鸟画展(铜奖),当代中国艺术院校名师作品提名展,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特邀,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特邀,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第七届中国体育美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出版个人画集2部,教学专著4部。
仲高(1945年~ ),姓佟佳氏。新疆伊宁市人,现在新疆社会科学院杂志社任《西域研究》刊物编审。196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参加新疆当代文学研究会,为该会副秘书长。多年来主要从事《新疆社会科学》(汉文)、《西域研究》(汉文)、《新疆社会科学研究》(汉文)的编辑工作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文学的研究工作。曾编辑发稿20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责编刊发的论文被国内多种文摘刊物全文或以提要形式转载,有些论文在全国或自治区获奖。1991年责编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专辑在自治区产生了较大影响。1966年前曾发表有散文、影评等作品和文章。1980年后主要从事新疆民族文化、文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道德概览》(合著)31万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文学写作概论》,50万字(内部发行),独立完成;《应用写作教程》,30万字(内部发行),独立完成;《西域艺术通论》,独立完成;《丝绸之路艺术研究》,独立完成;《锡伯族民间信仰与社会》(与贺灵、佟克力合著)。还在国内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有50多篇论文和文章,均属独立完成。主要论文有《祖国统一的主题,西域风情的画卷》,载于《新疆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新疆茶文化片谈》(系列论文),《新疆经济报》1991年12月3日起至1992年1月21日连载;《新疆酒文化纵横》(系列论文),《新疆经济报》1991年4月2日起至4月18日连载;《〈福乐智慧〉:格言化的诗》,载于《西域研究》1993年第3期;《岩画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视野》,载于《西域研究》1994年第2期;《西域散文音响之一》,载于《亚洲中心时报》1993年5月6日第19期。十几年来共出版(内部发行)和发表著作、论文、文章等100多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