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太阳、月亮及星辰崇拜
在锡伯族自然信仰与崇拜观念中,天崇拜及其各种祭祀行为,反映了其自然崇拜的核心观念,“天人合一”可以概括其观念的基本内涵。在其天崇拜观念中,将太阳、月亮和星辰纳入了其神化范畴,有时其中之一便可代表“天”,天又可以代表太阳、月亮和星辰。过去,人们每天周而复始地面对天空、太阳、月亮和星辰,崇拜天的观念时时影响着其思维和行为表现,而且,这种观念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尤过“古稀”年龄的人们)越来越浓厚。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锡伯族的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上岁数年龄段人们的精神活动表现。但对中青年人群来讲,上岁数年龄段的自然信仰观念和表现,可以说也不时地影响着他们,只是中青年人群这时很少将自己的“生死”“命运”与信仰和崇拜联系起来,似乎这些信仰、崇拜及其观念与目前的自己还有一段距离,甚至还很遥远。虽然如此,他们仍然自然、不自然地积累着来自上辈不断传递着的“成熟的”信仰观和“经验”。在民间生活中往往有如下现象:当一位老者要出远门或办一件事情,首先在其意念中“说”,“天”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顺利,或者“天”能否助佑其办成这件事?如果办不成某件事或一日当中出现不顺利之情,在其意念中会“说”,今日“天”未助也,或“天”没有与他“合作”。如果某人品行不端、多行不义而遭遇灾难,人们普遍认为是“苍天没有答应”“天施了惩罚”,所以老者经常告诫年轻人“青天有眼”或“苍天有眼”,其寓意为:人们的一切行为“天”都会有眼监督,所以不可胡作非为;对公认的好人,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人们不认为是真正的不幸,反而认为其灾后必有后福。好人遭灾是“天”在考验其意志,最终“天”会赐其幸福,而人在阳世的一切都是“天”早作了安排,故人是无法违抗天命的。
锡伯族的自然崇拜以天崇拜为核心,反映了中国北方民族自然崇拜的共同特点。而且,锡伯族的天崇拜观念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逐步得以深化的(指崇拜及祭祀形式的细化)。锡伯族认为,人间的祸福、盛衰均由天定;天会惩恶彰善,为善者(冤者)伸冤雪恨。天有天神,称“阿布卡恩杜里”。对天神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祭祀仪式,称祭天,而锡伯族的祭天多反映在婚丧嫁娶礼仪之上。在婚姻方面,锡伯族人认为两人婚配是“天意之合”,认为当人出生后,天神便给男男女女脚后跟系上了长短不一、形式各异的红布条。当其到了婚配年龄,男女之中其红布条长短和形式相同者便组合到一起,成为一对,婚配成对。因此,为了报答“天意”,举行婚典时必先举行祭天礼。从形式上看,其祭天程序与锡伯族萨满教的祭天礼仪相同,均以祭牲叩拜为主。例如,举行婚典时(以男方为主),男方家长到羊群选一只天神“乐意接受”的肥公羊,系红布步行牵回家,到家门口举行入门仪式,给土地神点香化钱、跪拜磕头。羊牵进住房西屋供桌前,家主面对祖先画像说明祭天情由,求其庇佑。用洁净的棉花蘸以清水或兑水酒,在羊身上轻轻擦拭,然后用刀将羊从下巴颏一直拉到肚心。须臾,羊昏昏欲死,开始四脚朝天(称“晒身”)。只有这样,才认为天神接受了牲羊。接着剥皮,肉下锅,把羊的心、肝、头等杂碎扔到房顶上(认为羊已升天)。煮熟的羊肉,先选完整的后腿供在供桌上,以示让先祖享用。另外,锡伯族人认为西天为贵,起誓、打赌者均指西天跪磕,以示西天作证;冤者往往写“状子”指西天烧化,并把自己的冤枉事如实向“天”述说,其意为“告天”;看兆者都要望西天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依据。
在丧葬的入殓、出殡、下葬等重要仪式中,都有祭天内容的表现,如入殓时的忌尸体见阳光、出殡前的“摔盆”、下葬时的“哭天”均为祭天仪式形式。
锡伯族的太阳崇拜作为其自然崇拜的组成部分,在民间生活中也有所反映。过去每当发生日食天象时,人们往往都惊慌失措,纷纷拿起瓢盆敲打,或者敲打其他有声响的器物,一直结束日食为止。认为日食时间过长,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发出强烈的声响,让恶魔释放太阳。锡伯族盖房造屋,都要朝向东南方,寓意为让初升的太阳“拥抱”生灵,锡伯族人忌讳向着太阳大小净。
锡伯族认为,月亮为天之母(以夜间为主),星辰是母之子,天作为一个子孙满堂的世界,其生活也和人间一样;人们生儿育女,认为都是星辰的化身。民间往往将为民众做好事和谋利益的清官贤士称为“救星”,把为害民众的恶棍称为“恶星”。每当发生月食,就认为是天狗吞下月亮,为了让它吐出月亮,人们也是惊慌之中拿起响声大的器物敲打,其意为吓唬天狗尽快吐出月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每家各户都拿出最大最圆的西瓜、甜瓜以及月饼供月,以示让月亮食用。月牙朝下认为当月雨水就多,月牙朝上,被认为是“旱月”。在锡伯族民间,与星辰为母(月)之子的观念相适应,出现了向星辰求子的仪式,即“抢千烛”的仪式。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先是神职人员宣布抢烛日期、地点,接着每家各户都用面和清油做烛,送到指定地点(寺庙),数目不限。神职人员先把烛排好,中间是一盏由庙里提供的特大烛,象征月亮,周围是各家送来的小烛,象征众星,最多时达上千个。二十三日一早,人们都聚集到庙里,神职人员身着礼服,等大家齐聚后,先点烛祭祀,然后宣布抢烛。一声令下,大家争先恐后去抢,不怕油烫火烧,尤其是无子嗣的人们,为了求儿求女,非得拼力抢上几个面烛不可。人们把抢得的面烛,当日清晨高高兴兴地拿回家烤饼吃。抢千烛仪式反映出古代人的生育和繁殖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科学知识和必要的医疗条件,人们的生存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处于山地林区的民族,其经济文化水平更低,社会更落后,又受到严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婴幼儿的成活率更低。锡伯族先祖数千年处于山林地区,延续后代的生育问题也就必然成为他们的重大问题之一。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神灵。据说,千烛不能随意排列,要按星座排列,发光发亮者放大烛,不显眼者放小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彗星和北斗星的排列尤其显眼,烛大且亮。这说明,古代的锡伯族先祖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天文知识。(www.xing528.com)
锡伯人出于自然崇拜,将人的寿命终结与星辰联系在一起。认为星体落入天空,必定有人出世;星辰坠落谁的屋顶之上,谁家就可能死人,或者该方向的某一家要遭难。锡伯人忌讳数星星,认为数星星带来不利;如果白天见到星星,将会降临莫大的灾难。
据近几年调查,在东北锡伯族供奉祖先的画像上多绘有日、月、星辰、祥云,这是古代锡伯族祖先自然崇拜的遗俗之一。
在锡伯族星辰崇拜方面,对北斗星的崇拜现象值得一谈。锡伯族的祖先长年游猎、游牧于高山密林之中,尤其是茫茫大兴安岭曾哺育他们千年之久。在游猎活动中,在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条件下,经常会迷失方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认识并掌握了北斗星的运行规律,人们进山狩猎,夜里就靠它来辨方向。现在,锡伯族老人也根据北斗星的细微变化来辨方向。为了表达人们对北斗星的崇拜心情,锡伯族人创造了一套祭祀仪式,并且一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锡伯族人选一只肥公羊,用清水轻轻擦洗过后宰杀,祭在供桌前。同时,在西屋靠西墙处置一小桌,桌上点7根蜡烛,按北斗星的位置立好,家长带一家老小点7束香跪拜,并把事先削好的7根木桩按北斗星的位置在西北墙角钉好,每个桩上点一个面烛(用油和面制作而成)。当晚,把煮好的羊腿供一夜。
从祭北斗星的仪式中可以看出游猎民族对辨别方向的重视,也可以证明锡伯族古时游猎地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