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锡伯族的传统礼仪,尊重老人是美德

中国锡伯族的传统礼仪,尊重老人是美德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传统礼仪一、尊老爱幼尊老是锡伯族古往今来的美德,在锡伯族几乎每个哈拉莫昆的家规中,都把尊重老人作为重要的一条规定在里面。锡伯族人下跪具有礼节上的意义,除为死者下跪致哀和为长辈请罪而下跪外,一般儿女数年离家归来,还为父母爷奶行此礼。下跪磕头的礼节,在新中国成立前较盛行,而且要求十分严格。因此,除婚丧和节庆下跪磕头外,其他场合不行此礼了。

中国锡伯族的传统礼仪,尊重老人是美德

第六节 传统礼仪

一、尊老爱幼

尊老是锡伯族古往今来的美德,在锡伯族几乎每个哈拉莫昆的家规中,都把尊重老人作为重要的一条规定在里面。例如有的家规中规定:“斜视老人掌脸”“谩骂老人的人,要在莫昆会议上惩办”等。平时节庆和红白喜事上,先让老人们坐上席。在大街上遇到老人,骑马的青年人要下马让道一旁或上去打千行礼,等老人应声后才可离去。晚上睡觉时,先让老人们睡去后,晚辈才上炕。过去,老人吃饭时,儿媳们侍候在旁,等其吃完后,儿媳们才用餐。儿媳辈每日早晚须向公婆问安。见老人进门,晚辈不可抢门,等长辈进去后,才能尾随而进。老人教导时,年轻人必须束手聆听。老人们谈话时,晚辈们不可随便插话。年轻人不能和长辈们同桌饮酒。老人的衣服鞋帽等不可随便翻动,尤其是帽子不能随便拨弄。年轻人做一件重要事情,须先请示老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家有年轻力壮的人而让老人干重活,是这一家莫大的耻辱,会受到社会上的耻笑。不赡养老人的人,在社会上难以出头露面,并受到众人的斥责和非议。过去,老人寿终后,子女要守孝三年,有的孝子甚至在茔地盖房守孝。晚辈不能直呼老人的姓名。因此,在锡伯族中,孙辈直到爷奶死去,有的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在小孩儿玩耍时,一个直呼另一个父母的名字,往往是双方吵架和打架的起因。因此,无论小孩儿还是大人,都不能随便直呼对方父母、爷奶的名字,而只能呼“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等。每当春节,一家成员先到本哈拉莫昆中年纪最大的人家去拜年,然后才到别处去拜年。小孩儿起名时,要请年高的人来起。高寿的人死去,会有很多人去送葬。

爱幼。在尊老的同时,爱幼也是锡伯族最美好的风尚之一。早在200多年前,当迁徙到新疆的锡伯族离别同胞和乡亲的时候,留居东北的锡伯族同胞特地为远行的乡亲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离别饭。入席时,官吏们要求老人先入席。当时,老人们心怀感伤,深知晚辈是接替前辈的一代,于是,要求先让孩童们坐头席。从此后,每当有大家共聚吃饭的场合,就让小孩们先吃。成心欺负小孩,拿小孩出气的人,被大家斥为无能之辈,无论他有理没理,必会受到长辈的训斥。

尊师。老师在锡伯族社会中受到特别尊重,有句谚语说:“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敬父母。”打骂老师,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受到全社会的斥责。学生在路上遇见了老师都要行礼。

尊客。这是锡伯族礼节中最重要的一项。客人到家,主人必须出门去迎接,客人走时,也要送到院门。到家的客人,不能让他空腹离家,必须做一顿好饭,吃饱后才让走,尤其是隔村的客人更是如此,否则,别人会议论这家没有礼节。客人吃饭时,不能将锅铲弄出响声,如果铲锅出响声,客人会误以为是饭菜不够,就会吃不饱;客人的背囊不可随便翻动,尤其是帽子,不可动弄,须放到高处;忌问客人走的时间;客人留住后,主人忌和爱人同睡,须和客人陪伴,否则,人们会说这家主人不懂礼或不尊重客人;客人忌当面夸赞主人的手艺或其他东西;客人吃饭或留住后给主人报酬,是对主人莫大的污辱,主人会当面发脾气;客人太客气了,主人会厌恶和笑话对方,锡伯族的谚语“吃饭不能害羞”,就是指此。客人在家,主人家的小孩儿或其他成员不可在炕上(床上)随便躺卧,客人谈话时,主人家晚辈不可随便插话或在旁听讲。

二、公德礼行

保护水源。过去,对保护水源,各牛录都有明文规定。例如,不准牛、马、猪、禽跑进水渠喝水或撒尿、拉屎,不准将牲畜直接赶到水渠边饮水,须在离渠边数米处用水桶饮水。严禁把垃圾倒到水渠里或水渠旁,不准挖水渠边上的泥土等。此外,长辈经常教育儿童不要往水里撒尿。(www.xing528.com)

保持整洁。锡伯族是崇尚整洁的民族,在室外来说,垃圾等不洁物不可堆在人眼见到的地方,而必须堆在背阴之处。自家门前(房前)的大小路必须自觉进行清扫,保持经常性的整洁。门前大小路肮脏的人家,要受到众人的非议。对室内来说,也时时保持整洁。把客人迎进肮脏凌乱的房间,是对客人不尊重的表现。平时串门,要讲究穿着打扮,即便是破旧的衣服,也要补齐洗净。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串门,是对主人一种不尊重的表现。锡伯人特别讲究说话的音调,说话粗鲁、生硬者得不到别人的好眼,反而处处受到指责和议论。锡伯族称这样的人为“玛阿尔巴吐”(粗野),这种人结婚成家较费周折,因为锡伯族人嫁女最注重这一点。长辈问话,晚辈必须站起来和气相答。锡伯族谚语说:“好话坏在音调上。”“话因音调倍增价值。”声调生硬者,当时就会受到老人的痛斥。

“打千”礼。“打千”是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行的礼节,“打千”礼自古一直传到今天。平时,晚辈见长辈行此礼,儿女久别父母后见到父母时要行此礼。此外,老人之间也行此礼,所不同的是,在一方向对方打千时,对方也同时“打千”,即“答千”。而年轻人向长辈“打千”时,长辈只是吭一声就算应礼了。锡伯族人的“打千”礼只限于本民族内使用,妇女间不行此礼,但男性长辈向同辈妇女行此礼时,对方也须作出“打千”的样式应礼。“打千”的形式是立定后,左脚先迈出半步,双膝弯曲,把左手先放在左腿膝盖上,然后右手压住左手,身子往下坐屈,即刻复直。锡伯族人的“打千”形式和满族的“打千”形式相似而稍有别。

跪礼和磕头。锡伯族人下跪具有礼节上的意义,除为死者下跪致哀和为长辈请罪而下跪外,一般儿女数年离家归来,还为父母爷奶行此礼。在婚丧事期间也多行此礼,尤其是逢年过节,晚辈对长辈都要下跪磕头祝贺(祝寿)。下跪磕头的礼节,在新中国成立前较盛行,而且要求十分严格。新中国成立后,旧的风俗习惯渐渐淘汰,开始兴起新的风尚。因此,除婚丧和节庆下跪磕头外,其他场合不行此礼了。现在,一般的见面礼,在平辈之间握手,对长辈仍行“打千”礼。

在锡伯族人眼里,认为没有礼貌、不懂礼节者有如下几项:见了长辈不下马,反而放缰冲闯的人;老人说话时,不叫称呼(如爸妈、叔伯等)、出高声、称老人为“你”者(锡伯族对比自己年长的人千万不能称“你”,尤其是对长辈,否则,都被认为没有礼节);在父母、长辈面前动作、话语粗野者;和父母长辈顶嘴的人;和父母老人见面时不“打千”而握手者;见客人进门不起座者;在父母长辈面前和妻子或其他妇女说笑戏耍者;在客人面前打骂孩子或生气者;在父母和长辈面前夸自己的妻子有本事、美丽者,锡伯族有句谚语说:“夸自己是笨汉,夸妻子是贱汉。”

【注释】

[1]参见贺灵、佟克力辑注:《锡伯族古籍资料辑注》第365~37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