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锡伯族民间歌舞艺术-独特乐器与打猎舞

锡伯族民间歌舞艺术-独特乐器与打猎舞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苇笛民间艺人在弹奏锡伯族的乐器种类不多,但有几种独特的乐器值得介绍,即墨克纳、东布尔、苇笛。到了近现代,民间文化生活得到提高,出现了打猎舞。汉杜春是锡伯族民间较受欢迎的歌剧之一。

锡伯族民间歌舞艺术-独特乐器与打猎舞

第二节 民间歌舞艺术

一、民间音乐乐器

民歌伴奏乐器

锡伯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部分。戏剧音乐(锡伯族称“秧嘎尔杜丹”)又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平调的历史悠久,是锡伯族在东北时期就演唱的音乐,而越调是锡伯族西迁,和汉族开始有了往来以后才形成的,其中有汉族音乐的成分。所谓平调和越调,以三弦的定弦为准,平调三弦的定弦为5、6、2(ODC),越调定弦为l、5、1(GDG)。越调高,平调低。越调形成后的20余年都用越调演唱,其后才用平调演唱。平调和越调各有不同的曲调(或称牌子)。锡伯族的戏剧音乐有自己的特点,又有陕西、甘肃一带流行音乐的成分。说唱音乐曲式结构简单,大部分曲子由单乐段构成,因此记忆十分方便,又便于广泛流传,常见的是上下两句的单乐段。节拍以2/4、3/4、4/4等单拍节为主。但是,其调式种类十分繁多,这是锡伯族民间说唱音乐(民歌)的一大特点。锡伯族的说唱音乐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有田野歌曲调、蝴蝶歌曲调、海兰格格曲调、金纽扣曲调、娶媳歌曲调、哭嫁歌曲调、婚礼歌曲调、叶琪娜曲调、打猎歌曲调、迁徙歌曲调、摇篮曲曲调等。

苇 笛

民间艺人在弹奏

锡伯族的乐器种类不多,但有几种独特的乐器值得介绍,即墨克纳、东布尔、苇笛。墨克纳是口弦琴,是用两寸钢片制成的口奏乐器,吹奏时置唇间以右指拨弹左边的细钢片振动发声,以张嘴的大小程度来控制声音的高低,一般只有五度,音量不大。它是锡伯族妇女喜欢吹奏的乐器。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琴头和按指板似三弦,共鸣箱与哈萨克族的东布拉相近。东布尔用山羊肠线制弦,此乐器在民间主要用于舞蹈的伴奏,尤其是多用于贝伦舞的音乐伴奏。苇笛是用芦苇秆制成的双管双簧笛子,每根管上各开6个孔。苇笛一般用于独奏。苇笛的管子虽然细小,但是因为双管双簧,故音量较大,声音又柔美,静夜里远处都可听到,这种乐器主要在田间地头作为劳动小憩的消遣乐器吹奏。

锡伯族除了本民族特有的墨克纳、东布尔、苇笛外,也吸收了其他兄弟民族的乐器,如四胡、二胡京胡、三弦、小提琴、笛子、箫、锣、鼓、镲、碰铃、木鱼扬琴手风琴、满大林、吉他等。它们主要用于戏剧、舞蹈的伴奏。上述外来乐器中,除满大林、小提琴、吉他、手风琴的使用历史较短外,其他乐器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

二、民间舞蹈

在锡伯族的生活中,跳舞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萨满教便在锡伯部族中盛行。锡伯族人根据男女萨满的跳神姿势,创造了独特的萨满舞,并在民间传播和流行。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一部分锡伯族迁到新疆时,也把萨满舞带到新疆,至今还没有失传。(www.xing528.com)

萨满舞。它分单人舞和双人舞两种,无论单人舞还是双人舞,舞者均着萨满装束,头戴神帽,身穿神裙,一手拿单面手鼓(神鼓),一手拿鼓槌,边跳边唱,有的只跳不唱。所唱之歌均取自在锡伯族民间广泛流传的著名的《萨满舞春》(萨满歌),而歌调是萨满跳神时所唱音调的一种模仿,但不完全一样,其中也加进了锡伯族的其他民间歌调。跳舞时鼓槌不间断地敲击手鼓,使之和歌调形成奇特的音乐。萨满舞取材于萨满的跳神姿势,但并不是完全模仿,而是在基本舞姿(主要是击鼓和脚动的姿势)模仿萨满跳神姿势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间舞蹈的动作。锡伯族的萨满舞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研究锡伯族的舞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3年,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工队根据民间流行的萨满舞,创编了多人萨满舞,并赴东北辽宁省锡伯族聚居区访问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贝伦舞。这是在锡伯族民间最为盛行的一种舞蹈,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跳,尤其是在男女青年中最为盛行,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房内堂间,不论人多人少,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奏乐,其他人就会纷纷出场表演。贝伦舞一般为男女双人跳,先是男的出场,独自跳数个回合后,选定一个合适的女舞伴,跳到她面前频频致礼邀请,这时女的就会毫不拒绝地出场相伴。在很多场合里,女的往往败于男的,因此想自动退场,这时男的偏偏不让她退场,边跳边拦住退路,直到舞伴频频致礼后才让她退场。男女共跳时,会避免两人的身体有接触,认为只有舞姿和舞技低劣的人才撞碰,这样的人会受到笑话。贝伦舞的舞姿非常优美,其动作主要体现在上肢,下肢的动作不多,上肢主要也是双手的动作。男性上肢的任何动作都不可高出双肩,根据音乐节奏扭动臀部和双臂。贝伦舞一般由慢而快,最后戛然而止,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明快感,使观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贝伦舞的音乐节奏明快、由慢而快,高潮都放在最后,因此,舞者往往是轻松而去,紧张而归。

男女双人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在青年男女中间,一般在婚礼和聚众的场合上跳,好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此场合跳舞而相识相恋的。双人舞的音乐节奏轻松,没有明显的高潮,其动作主要体现在四肢上。

荷包舞。这种舞也叫爱的纪念。荷包,锡伯语叫“法杜”。过去的锡伯族人都喜欢抽烟,无论男女大部分都抽烟。凡抽烟的人,随身带有荷包。荷包上都绣有生动的花草飞禽。荷包舞表现了姑娘们偷偷缝荷包、绣荷包花的过程和送给意中人的情景。

贝伦舞

打猎舞。锡伯语称其为“阿巴拉西玛克辛”。过去,在锡伯族的生活中,打猎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后来,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成为锡伯族谋生的第一职业,打猎成为锡伯族生活的传统习俗。到了近现代,民间文化生活得到提高,出现了打猎舞。在锡伯族的打猎舞里,无论反映近代还是现代生活,都会出现大头棒、弓箭猎鹰的形象,这很有锡伯族的特点。打猎舞热情欢快,时跳时蹦,时追时打,把打猎的全过程都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表现出来。

秧嘎尔

汉杜春(锡伯语,戏剧)。汉杜春是锡伯族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歌剧,和北方汉族的秧歌剧有些相似,锡伯族有的也叫其为“秧嘎尔”。汉杜春在锡伯族民间很流行,每当秋收完毕,每一个牛录都自发地组织汉杜春队集中排练,在牛录之间进行串演比赛。排演的内容,有的反剥削、揭露丑恶,有的演汉族传统的古典戏剧,剧中有台词。汉杜春是锡伯族民间较受欢迎的歌剧之一。

此外,新疆的锡伯族在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吸收了许多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如从俄罗斯族中学会了跳踢踏舞,也学会了跳交际舞。这些舞蹈在锡伯族民间仍很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