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医药
锡伯族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医药卫生知识,很多疾病都可以用土办法治疗,有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奏效。下面将锡伯族民间医疗和医药等简单介绍几种。
治病银针
接骨。在锡伯族民间,有人骨折以后,不用找医生,在民间就可以完全治愈。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三牛录有许多出名的接骨手,他们从人到牲畜都会治疗,在民间很受尊重和爱戴。如三牛录的初连,年过六旬,医术甚为高明,只要有病人相求,不管白天黑夜,热情为病人服务,他能把折断的骨片缓慢推到原处复位。他看病不用别的器材,只是用手摸患处,完全靠触觉来诊断。一般骨折、扭伤,可谓手到病除。严重的骨折往往被高度重视,先摸患处诊断病情后,涂抹消炎药,并慢慢把伤骨用推、拿、拉、揉等方法复位后,再用酒消毒过的纱布或棉布缠紧,缠绷带时,每层用鸡蛋清糊上,然后用柳木夹板固定起来。以后,定期进行检查,过一两个月再拆夹板。由于在民间有这样的医师和医疗方法,一般的骨折、扭伤、伤筋等病不算什么,没人惊慌失措,不去医院就可以治好。
扎针。扎针分许多种,主要是刺针、挑针、火针、轻刺。刺针和挑针适用于“哈纳”的病,此病主要是由吃冷食、空腹喝凉水等凉性因素引起的,其症状是恶心、呕吐、头痛、出冷汗(初期发冷、出虚汗,后期发烧)等,酷似胃痉挛、急腹症等。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过去有许多病例,得此病到后期,发高烧不退才送到医院,延误诊治,甚至危及生命。在民间,人们只要发现这种症状,先由民间扎针手扎针后再找医生。刺针和挑针的方法:如果病情不太严重,先给十指和胳膊静脉上刺针放血,如果病情再不好转,就要让病人脱去上衣,在胸前和后背进行检查,如果上面有红紫点,说明得了“郭洛哈纳”(即羊毛疔),就要用粗针,在红紫点上挑,有的用火针扎,男的主要挑后背,而女的主要挑胸脯和腹部。患者接受治疗以后有许多禁忌,不能吃冷食,不能喝凉水和奶茶(包括奶子),不能躺在毛制品上,不能裸露身子,须躺在热炕上等,否则,病会重犯。锡伯人得了这种病,只要刺针、挑针,一般过一天就会康复。
挑火针
挑“哈纳”
火针。主要治疗由凉性因素引起的疼痛。一般用银针(与针灸用的银针略有差别),进针有一定的尺寸,确定进针的尺寸后在针柄上缠上布条或丝线,点上煤油灯或酒精灯,把针烤到一定热度,立刻扎患处,这样连扎十天半个月后停一段时间再扎。扎火针一般都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在锡伯族中还有一种称“肚哈哈纳”的病,此病也是凉性因素导致的。其症状是周期性的肚子绞痛(其实就是肠梗阻),有的呕吐,使人难以忍耐。得这种病后,锡伯人也不求医,而是去民间在手上扎针。这种病只需用火针治疗。其扎法使人触目惊心,扎针手将专用银针烤红后,在腹部肚脐眼下方扎进两寸左右,这样扎2~3分钟后,绞痛的肚子马上会止痛。轻刺适用于得“郭洛哈纳”的孩童,轻刺不甚疼,故适于体弱的人,且其方法也简便易行,谁都可以掌握。
对脑震荡的治疗。后脑勺锡伯语称“奥多尔”,脑震荡称“奥多尔阿沙沙哈比”。锡伯族对脑震荡的治疗非常奇特,先领病人到跌倒碰脑的地方,一看地形情况,二了解跌倒时的方向、姿势,然后,用一块宽10厘米左右,长1米左右的布,在病人头上缠一圈,并把两头接起来。这样,缠的部分紧贴在头上,接头的部分向外延伸十几厘米,用擀面杖把出头的部分,根据跌倒的情况,向四面轻轻地捶打。打几下以后,病人自然就会好转。因此,锡伯人在脑震荡以后,都是自己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关于这种治疗方法的科学道理,需要进一步研究。(www.xing528.com)
治脑震荡
拔火罐。锡伯族的火罐用于治疗感冒、风湿疼和顽固的肌肉疼等病。过去,无论男女老少,一旦感冒以后都要拔火罐,并要捂棉被发汗。现在,火罐是锡伯族老人经常使用的治病器具,家家均备有火罐。锡伯族的火罐有大有小,拔火罐因人而异,小孩一般不用火罐。
消炎的方法,锡伯语称“蒸扎布比”(直译为“抓蒸”)。锡伯人消炎用的物品都是凉性东西,如手脚肿用牛粪和生蛇肉碎片来敷,并敷以蛇油。此外,还有用热性东西敷治凉性疾病的,如用阳光烤热的石头敷小肚子治腹痛病,用火烤热的沙子敷关节治关节炎等。
对乳腺炎的治疗。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锡伯语称乳腺炎为“护护哈哈比”,其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精神治疗,羞辱她嘴馋想吃别人的好东西,这样会起到放松神经和松弛肌肉的作用,为乳腺的畅通打开道路;另一种是用木梳子梳,先把梳子背部在毛毡上来回蹭几十次,木梳子发热之后,慢慢梳乳房的肿块,使之慢慢畅通。锡伯族为了使哺乳期妇女不患乳腺炎,有很多有趣的“规定”:哺乳期妇女想吃的东西,想办法弄给她吃,不可拒绝她们的要求;她们来串门,若适逢就餐时,一定请她吃饭,不可空腹回去;哺乳期妇女不可过于紧张或受到惊吓;哺乳期妇女在路上见到你有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分给她一点,并不可笑话等。
《中医秘方》内文
对枣的医用。枣是热性果实,吃多了要结便、上火。在锡伯族每家院子里,都栽有几棵枣树,春天花香满院,秋天果实累累。人们把熟透的枣子摘下来晒干,冬天时每天给小孩儿一些当零食吃。枣子除平常食用外,还用于治病。无论小孩儿或大人,一旦泻肚子或得痢疾,就把半生不熟的枣子摘下来炒十几分钟,然后给病人吃。根据实际调查发现,枣有止泻作用。据传,很早的时候,锡伯族一个额真(满语,意为主)得了泻肚病,他整整拉了20天肚子,眼看就要归西天了,忽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看到病人后,就从怀里掏出一颗金黄金黄的枣子给他吃,他吃下去后,病就好了。老奶奶走时又给他一颗枣子,并嘱咐他把枣子埋在地里。他按老奶奶的嘱咐,把它埋在地里,第二年长出了一棵枣树,并结了很多枣。从此,人们一得腹泻病,就用枣子来治。
“英西华”的医用。“英西华”(艾蒿)虽然有黄连之苦,但在锡伯族民间很受器重。如果一个人连续得“郭洛哈纳”,就认为他有一种致“哈纳”的顽固因素。锡伯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白色的艾蒿有治哈纳的功能,因此,用艾蒿叶子和果实熬成汤让病人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