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桑椹红花酒:调理月经失调,缓解腹痛、闭经和肌肉酸痛

桑椹红花酒:调理月经失调,缓解腹痛、闭经和肌肉酸痛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月经失调桑椹红花酒 桑椹子50克,红花10克,鸡血藤24克,白酒250毫升,黄酒400毫升。适用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老人血不养筋、风湿痹痛、手足痿弱。适用于月经失调、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至月经干净时停饮。月经失调、闭经及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兼赤白带下。适用于月经失调、食少乏力、面黄肌瘦、劳累倦怠、头眩气短、腰膝酸软等症。

桑椹红花酒:调理月经失调,缓解腹痛、闭经和肌肉酸痛

月经失调

桑椹红花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桑椹子50克,红花10克,鸡血藤24克,白酒250毫升,黄酒4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鸡血藤研成粗末后,与其他药材一同置纱布袋内,扎口,先以白酒浸泡,7日后加黄酒,再密闭浸泡7日。取出药袋后,压榨取液与药酒合并,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效主治】 养血活血,调经通络,祛风除痹。适用于妇女月经失调、痛经闭经;老人血不养筋、风湿痹痛、手足痿弱。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20~25毫升,日服2次。

调 经 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黄各36克,小茴香、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12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蒸煮2小时,静置24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开郁行气。适用于月经失调、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大驳骨酒

(《民间百病良方》)

【原料配方】 大驳骨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洗净、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通经活血,祛瘀生新。适用于月经不调、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红花山楂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红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消胀止痛。适用于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除后疼痛减轻、舌边可见紫暗瘀点、脉沉涩。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或视酒量大小,适量服用,以不醉为度。

丹 参 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3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5味捣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益肾去痹,解郁止痛。适用于血瘀气阻、经水不畅、5日以上月经仍不干净者尤宜。

【服用方法】 口服:行经前2日即开始服用。每次服15毫升,日服3次。至月经干净时停饮。连用4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鸡血藤酒

(《民间百病良方》)

【原料配方】 鸡血藤60克,当归、丹参各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文火上煮眼鱼沸,待冷后,置阴凉处浸泡5日后,过滤去渣,加入冰糖60克,溶化即成。药渣再添酒浸,味薄即止。

【功效主治】 补血行血,通经活络。月经失调、闭经及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芍药黄芪

(《百病中医药酒疗法》)

【原料配方】 白芍药、黄芪、生地黄各100克,炒艾叶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4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益气温经,滋阴凉血。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兼赤白带下

【服用方法】 口服:每日饭前适量温饮,日服3次。

茅 莓 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茅莓根500克,红泽兰、刘寄奴根各12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3味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调经。治月经失调。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茴 桂 酒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小茴香30克,桂枝15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温经散寒。适用于经期延后、色暗红、量少、小腹冷痛,得热稍减,恶寒,面色青白,苔薄白,脉沉迟而紧。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

花蝴蝶酒

(《民间百病良方》)

【原料配方】 花蝴蝶根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失调,腰痛等症。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茴 香 酒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2味洗净,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3~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疏肝理气。适用于经期或前或后、无块、色质正常、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连及两胁、精神闷苦不乐、常以长叹一声为快,舌脉正常。或经色深红有块,过期不止。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

八 珍 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当归5克,五加皮12克,白芍4克,甘草2.4克,川芎2克,核桃仁、红枣各6克,糯米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7味药切片,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糯米酒,密封,隔水蒸煮1小时,取出待冷,埋入地下5日后,取出静置21日,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适用于月经失调、食少乏力、面黄肌瘦、劳累倦怠、头眩气短、腰膝酸软等症。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温服15毫升,日服3次。

当归肉桂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原料配方】 当归30克,肉桂6克,甜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甜酒,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温经活血。适用于月经后错。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1~3次。

大 佛 酒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大砂仁、大佛手、大山楂各30克,黄酒(或米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黄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理气,活血、调经。适用于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及胸胁、乳房胀闷不舒、时有叹息、精神忧虑、舌苔正常、脉弦涩。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专家提示】 不善饮酒者,可以醋代酒浸泡,服时加冰糖适量减酸。

水杨梅酒

(《药酒汇编》)

【原料配方】 水杨梅、龙芽草、对月莲、泽兰各9克,血当归12克,月季花7朵,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6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失调。(www.xing528.com)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月季花酒

(《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原料配方】 月季花12朵,黄酒适量。

【制作方法】 将上药烧灰存性、备用。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消肿解毒。适用于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血瘀排除后疼痛减轻、舌边可见紫暗瘀点、脉沉涩。

【服用方法】 口服:上剂1次用黄酒送服。

宁杞杜仲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宁夏枸杞、杜仲各6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主治】 补肾调经。适用于月经忽前忽后、量少色淡、清稀、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小腹空痛、夜则尿多、大便不实、舌淡、脉沉而迟等症。

【服用方法】 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次。或视酒量大小,适量服用。以不醉为度。

地 榆 酒

(《祖国医学采风录》)

【原料配方】 生地榆60克,甜酒适量。

【制作方法】 将上药研成细末,备用。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经色深红、质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面红唇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服用方法】 口服:每次取药末5~10克,用甜酒10~30毫升送服,日服2次。

蚕 沙 酒

(《内经拾遗方论》)

【原料配方】 蚕沙120克,黄酒6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蚕沙炒至半黄,与黄酒共置入坛中,密封,置锅内隔水慢火煮1小时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适用于妇女月经久闭或风湿性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症。

【服用方法】 每日1次,每次饮服30~60毫升。

【专家提示】 服本药酒1剂后观察15天,若月经未来潮,可再配制1剂。

大 佛 酒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大砂仁、大佛手、大山楂各30克,黄酒(或米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洗净,置酒瓶中,浸泡3~6天,即可饮用。

【功效主治】 理气活血。适用于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及胸胁乳房胀闷不舒、时有叹息、精神忧虑等症。

【服用方法】 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5~30毫升。

【专家提示】 不善饮酒者,可以醋代泡,服时加冰糖适量。

大 黄 酒

(《民间验方》)

【原料配方】 大黄60克,白酒适量。

【制作方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适用于月经失调、因血瘀积滞经络胞宫、月经延后、经期腹痛、结血块。

【服用方法】 每日1~2次,每次3克,白酒调服。

月 季 酒

(《中药临床应用》)

【原料配方】 月季花12克,当归、丹参各30克,冰糖5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切碎,与黄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后加入冰糖,搅匀溶化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失调、经来腹痛难忍、月经量少有块或经闭者。

【服用方法】 每日2~3次,每次饮服15~30毫升。

调 经 酒

(《奇方类编》)

【原料配方】 当归、吴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黄各36克,小茴香(盐炒)、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捣碎,装入绢布袋里,与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后放进锅内隔水煮2小时,静置24小时便可服用。

【功效主治】 活血调经,开郁行气。适用于月经失调、出现腹内疼痛或小腹内有结块、伴有胀、满、痛等症。

【服用方法】 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20毫升。

【专家提示】 有血热表现者(如行经提前,色深红,质黏稠,面红口干,尿黄便结等)忌用。

鸡血藤酒

(《圣济总录》)

【原料配方】 鸡血藤60克,冰糖4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鸡血藤切成薄片,放入净沙器内,倒入白酒,置文火上煮鱼眼沸,待冷后加盖密封,置阴凉处,经5日后开封,用细纱布滤去渣,再将冰糖溶化后,同药酒混合均匀即成。

【功效主治】 补血行血,通经络,强筋骨。适用于女子月经失调、闭经及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

【服用方法】 每日3次,每次空腹温饮15~25毫升。

当归元胡酒

(《儒门事亲》)

【原料配方】 当归、元胡、制没药、红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上药共捣碎,白纱布包,用白酒浸泡于净器中,7天后取用。

【功效主治】 活血行瘀。适用于月经欲来腹中胀痛。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空腹温饮1杯。

茴 香 酒

(《百病饮食自疗》)

【原料配方】 小茴香、青皮各15克,黄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洗净,入酒内浸泡3天,即可饮用。

【功效主治】 疏肝理气。适用于经期或前或后、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乳房及小腹胀痛、连及两胁、胸闷、喜叹息等症状。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饮服15~30毫升。

【专家提示】 如不耐酒者,可以醋代之。

丹参去痛酒

(《常见慢性病食物疗养法》)

【原料配方】 丹参、玄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25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上药加工使碎,倒入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约半个月即成。

【功效主治】 活血散瘀,行气调经,益肾除痹,解郁止痛。对血瘀气阻,经水不畅,5天以上经血仍不干净者甚效。

【服用方法】 行经前两天即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连服4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芍药黄芪酒

(《民间验方》)

【原料配方】 白芍、黄芪、生地黄各100克,艾叶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艾叶炒后,捣粗碎如麻豆大,以白纱布盛贮,置净器中,以白酒浸泡,密封,经1宿后便可取用。

【功效主治】 调经止带。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兼赤白带下。

【服用方法】 每日饭前,随意温饮。

活血养心酒

(《民间验方》)

【原料配方】 丹参60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 将丹参洗净,切薄片,晾干,装入洁净纱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即可饮用。

【功效主治】 调经顺脉。适用于妇女月经失调、血栓性脉管炎、心绞痛等。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饮服15~20毫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