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育调节和保健|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珍藏版

生育调节和保健|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珍藏版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育调节和生育保健生育调节fertility regulation人类对自身生育行为进行的调控活动。生育调节是生殖健康诸方面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调节生育的能力是一个家庭及其子女的福利和妇女健康的决定因素”。不同国家和区域对生育调节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中国称其为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应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母亲和子女的健康,有利于工作、学习和家庭经济生活,有利于下一代的培养教育。

生育调节和保健|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珍藏版

生育调节和生育保健

生育调节 fertility regulation  人类对自身生育行为进行的调控活动。夫妇可通过多种措施包括避孕、绝育、流产及不孕的方法来决定何时生育、生育间隔以及何时停止生育等,以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殖健康的概念,得到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大会的确认。生育调节是生殖健康诸方面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殖健康内涵广泛,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将其归纳为包括国家规划管理、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社会行为等10项具体内容。因为“调节生育的能力是一个家庭及其子女的福利和妇女健康的决定因素”。这种能力中的关键组成成分是社会能否提供广泛适用的、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因此,生儿育女并非只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它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多方面服务保障的科学行为。不同国家和区域对生育调节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中国称其为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在现阶段,中国人口政策的核心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一个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应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母亲和子女的健康,有利于工作、学习和家庭经济生活,有利于下一代的培养教育。对国家而言,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不但是为了当代人,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长期繁荣昌盛。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随着对人口问题认识的深化,人们已从单纯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过渡到解决人口问题与发展问题并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逐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沿革 预防妊娠的概念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人们发明各种方法预防怀孕,如延长哺乳期、晚婚、禁欲或体外射精等方法。公元前约2700年,中国和埃及的医书上已记载有关避孕的指导及引起流产的药方圣经旧约中提到了中断性交及射精在地上的避孕方法。古希腊索拉努斯(公元2世纪),是古代最伟大的妇科学家,他明显地区别了避孕剂和堕胎剂,提到流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描述了一些预防妊娠技术,包括阴道栓塞及使用收敛药水和各种草酸。后来罗马人山羊膀胱作为避孕套对避孕做出了贡献。

中世纪时,避孕方法通过伊斯兰教扩展到欧洲。民间的避孕药具和方法很多,包括各种油膏、阴道屏障和中断性交。后来由于天主教的主宰,谴责避孕是违反自然的不道德行为,对生育调节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带有各种封建色彩的错误生育观一直是推行计划生育的强大阻力。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第一次避孕革命浪潮虽然给我们以冲击,但这一进步的科学思想未能得到认可与实施,直至60年代后,中国才开始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1964年已故总理周恩来首次提出、现已被广泛接受的“男女应共同承担计划生育的义务”。此后,女用口服、针剂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开始推广使用。自70年代末计划生育列为中国基本国策,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计划生育研究所和技术指导所,从此,从农村到城市全面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节育技术。国内自80年代以来也在避孕节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几种男女常用节育方法的发展历史介绍如下。

女性节育 在中国,女性节育以使用宫内节育器及女性绝育术为主,其次是使用各种女用避孕药,抗早孕则分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两种。

宫内节育器 几千年前古埃及时代,用小石头放进骆驼子宫腔内以防止骆驼长途沙漠旅行时受孕。后德国医生发现在一不孕女尸子宫内有一块骨头,这些事实引起了“对异物在子宫内能起避孕作用”的注意。1909年波兰理查德首次报告用蚕肠线绕成圈形放入宫腔作为避孕工具,至20年代,相继由德国制成六角星形和环形宫内节育器,日本制成车轮状圆环,1957年日本的太田环传入中国,1959年起在国内开始推广不锈钢圆环、广东的节育花和天津的麻花环等。70年代初国外研制了第二代活性宫内节育器——带铜宫内节育器,相继中国也研制出各种形状的带铜宫内节育器。迄今为止,带铜宫内节育器是世界及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宫内节育器。70年代初又研制了释放孕激素或止血药的宫内节育器,以提高避孕效果及减少出血副作用。中国自80年代初将宫内节育器研究列为计划生育科技攻关首要项目。

女性绝育术 以输卵管结扎术最为常用。输卵管结扎术于1823年由布伦德尔首先施行,中国自1939年开始采用,从60年代后期逐渐推广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并沿用至今。70年代后期其他国家也相继开展小切口结扎术。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始于60年代,直至70年代才较完善,自70年代传入中国,但因其需特殊设备,技术要求较高,难以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70年代中国成功地首创了非直视输卵管堵塞绝育术,效果良好。为了输卵管绝育术后便于复通,又相继研制了各种输卵管夾绝育术。80年代末可复性输卵管栓堵术也开始研究,同时输卵管阻断后的显微外科复通手术的成功率正在不断提高。

女用避孕药 采用合成的甾体激素作为口服避孕药已有40余年的历史。1956年美国平卡斯等人首次合成异炔诺酮,1960年后用于临床。中国于1964年开始合成并在临床试用口服避孕药和注射针剂。探亲药避孕系中国开发出的一种避孕药,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兴趣。80年代后,三相复方口服避孕药问世,中国也已试制成功。药物缓释系统的发展对甾体避孕药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皮下理植剂、缓释避孕针剂、阴道环、透皮避孕贴剂、宫内节育器等相继问世。1966年人口理事会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和发展了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剂项目。1974年智利首先开始6根硅橡胶囊的临床研究,1983年芬兰成为获准制造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皮下埋植剂的第一个国家,1984年引入中国。自“七五”计划开始,中国开始研制国产的皮下埋植剂。

抗早孕 这是节育措施失败后的一个重要补救方法。1956年中国首创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并安全地在全国各地施行早早孕吸引术。60年代末至70年代先后开展了多种药物流产引产术。80年代中由法国引进米非司酮药物抗早孕,国产的米非司酮研究成功,并相继投入生产,成为日前世界上应用米非司酮抗早孕最多的国家。米非司酮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宽,可望在避孕上有新的突破。

男性节育 男性节育相对于女性节育技术发展得较晚,也较缓慢。直至60年代中国开始对男性避孕药——棉酚进行研究,并获得国际普遍关注。但由于低钾及生育不可逆尚无法解决,使之不能成为理想的男用避孕药。7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庚酸睾酮的避孕效果,80年代中国对雷公藤抗生育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

60年代起中国对输精管绝育术做了许多改进。四川李顺强的直视钳穿输精管结扎术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佳方法。山西赵生才首创的聚氨脂栓堵术,正在对其避孕效果、可复性及长期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

避孕套已有400年历史,从浸药的亚麻布套到羔羊或鲨鱼盲肠套,从19世纪的硫化橡胶套到近几十年来的乳胶套,不仅从材料上不断改进,而且在质量、规格、厚度、颜色上做了很大创新。

免疫避孕是全世界人们所渴望的一种长效简便避孕途径,印度最早研究,已进入Ⅱ期临床。中国第一代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疫苗已进行了临床预试验,成果可喜。(www.xing528.com)

问题和展望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计划生育革命”,基本上满足了希望避孕者的需求,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使发展中国家的避孕率由70年代早期的10%(3100万)升高到80年代的50%~60%(44600万)。其中,中国的避孕率为70%左右。但是,应当承认,当前已有的各种男女避孕、节育措施及整个计划生育事业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例如目前除了机械途径避孕外,绝大多数方法都是通过干扰内分泌途径抑制配子的形成,这种途径本身不够理想;现行方法中,包括药具或技术都多少存有副作用,且绝大多数绝育方法不可逆,少数可复性绝育,其效果较差;现有的避孕方法,不能满足社会上各类不同人群及不同生育期的多种需要;尤其对男性,除避孕套、绝育术外,别无选择;此外,历时30多年的“第一次避孕革命”,在科学上无重大突破。现有近100个导向产品中,除一项为抗孕激素的发现外,大多数都是以激素为基础,采取改变剂量、剂型及改进给药途径的方式来实现的。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全球已制订出21世纪的战略目标,即发展以女性避孕、男性避孕和免疫避孕为中心的、完全崭新的方法与技术。其根本出路是加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阐明调节人类生殖过程的确切机制,找出与受孕有关的直接和特异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的男女避孕药具和技术;为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提供高效、安全、无副作用和可复的避孕方法。

(乔根梅 张桂元)

生殖生理检测 measurements for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根据受孕与生育调节的基本生理变化,以了解男女性生殖功能的检查或测定方法。这些检测对愿意生育或避免妊娠都很重要,并且对于检验或评价各种节育方法的效果或作为一定的治疗手段亦有其价值;对不孕症的治疗或节育方法的研究,也可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女性生殖生理检测 对于计划妊娠的夫妇,可以根据某些检测,如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检查,掌握排卵期而选择最佳受孕时机,以保证出生子代的健康发育,做到优生;对于希望节育的夫妇,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受孕的危险期而尽量避免妊娠。根据受孕的3个基本条件,即卵巢正常排卵,释放健康的卵细胞,有足够数量发育正常的精子以及正常的生殖道条件,对女性不孕症一般要检查卵巢的排卵功能、输卵管的通畅度、子宫及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宫颈粘液的性状等。生殖生理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及其部位,以及治疗的效果。卵巢排卵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变化、生殖激素测定及B超监测等,个别可在排卵期通过腹腔镜检查卵巢有无排卵孔而证实。月经前的子宫内膜检查除了解内膜是否有分泌期变化而反映排卵以外,还可同时了解子宫倾屈度、宫腔大小与宫颈管长度。对输卵管病变或绝育术后的复通,通过输卵管通畅性检测或腹腔镜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的范围、性质、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或术后效果。此外,各种新的节育方法、避孕药具等的开发;其作用机理、作用部位、效果评价及安全性研究,也需要通过临床上的各种检测进行检验与评估。例如对于宫内节育器的作用机理及出血机制,已有大量有关子宫内膜与输卵管局部变化的研究报告;新研制的释放激素或药物的宫内节育器,也可从子宫内膜病理形态、生化改变及受体测定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

B超的影像学诊断,不仅可了解子宫形态、大小及附件情况,还可用于动态监测卵巢排卵功能,及动态监测注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观察输卵管通畅性,对于鉴别宫内或宫外妊娠及监测胎儿发育的应用更是普及。内窥镜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腹腔镜检查替代开腹手术,窥镜可直接观察腹腔内脏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的表面,可弥补B超影像学诊断的不足。宫腔镜则可直接观测子宫腔内壁及输卵管开口情况。内窥镜在各种不同器械配合下,不仅用于检查,还可进行手术。

妇女月经过期时,最普遍的做法是从尿妊娠试验了解是否妊娠,以便及早做好孕期保健。尿妊娠试验从较早使用的乳胶颗粒凝集抑制试验,发展到当今先进的酶联免疫试验。现更有浸沾纸条,只要在尿液中浸5秒钟,3分钟后即可观察结果。其灵敏度亦从过去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5000单位/升提高至25单位/升,所以在月经尚未过期时即可测出。对于妊娠妇女可及时接受孕期与围产期保健,以保障母亲安全。有胎儿发育异常或遗传病可疑的妊娠,需要取绒毛或羊水做产前诊断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胎盘定位,指导绒毛取样或羊膜腔穿刺,做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或生化测定,早期发现异常可以及时终止。所以,各种生殖生理检测是生育调节中十分重要的手段。

男性生殖生理检测 对于计划妊娠的夫妇,为保证出生子代的健康发育,还必须选择在男方能产生足够数量正常发育精子的时机受孕。而精液分析、精浆生化检查、附睾功能检测即是评估男子生育力的重要检测方法。

精液常规检查是评价男性不育最简单的检查手段,无论是染色体异常、睾丸功能衰竭、输精管阻塞,还是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都会引起精液常规指标的改变。

精子数量和质量反映男性生育能力最基本的状况。引起少精子症的原因很多,如精索静脉曲张、隐睾、内分泌疾病、各种有害的理化因子、免疫因素等。精子的活力是根据活动精子的百分率、活动质量和存活时间3个参数进行评估的。精子运动状态,特别是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的比率,对于男性生育力是非常重要的。输精管结扎时,如果处理不当,数量非常少的残留精子由于活动度高,仍然可以使配偶怀孕。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技术方兴未艾,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标准、准确和精密地提供包括精子密度、活动精子的百分率,以及精子头沿游动轨迹摆动的图形和力度,甚至精子头形态学的参数,对这些指标参数的综合分析,可评估男子的生育力。

精液中某些特定的化学成分来自某一固定器官,如肉毒碱、α-葡萄糖苷酶来自于附睾,果糖来自精囊,酸性磷酸酶和锌来自于前列腺,检测它们的含量有助于判定各附性腺器官的分泌功能,甚至可以判断输精管的通畅状况,例如,果糖阙如可以怀疑精囊发育不全或射精管阻塞,而α-葡萄糖苷酶对远端输精管阻塞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因此,精浆生化检查不仅可评估附属性腺功能,还可进一步分析、研究性腺对生育的影响。

睾丸活体组织检查对于评价睾丸生精功能有重要意义。睾丸组织形态学检查不仅可区分阻塞性无精子症和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无精子症,而且还可以发现精子发生停滞在哪一阶段,帮助医生决定治疗方案。目前放射免疫激素测定可以部分替代睾丸活体组织检查的功能。例如对于无精子症,促性腺激素和睾酮水平正常者可能为阻塞性无精子症,而促性腺激素水平高,睾酮水平正常或低下者则为睾丸功能衰竭无精子症。

附睾是贮存精子的重要器官,它还具有吸收、分泌和免疫屏障功能,精子在通过附睾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精子在这一成熟过程中结构和代谢发生改变,精子膜的改变尤为明显。附睾功能的改变必然影响精子受精能力,因此,对附睾分泌的精浆肉毒碱、中性α-糖苷酶的测定,可检测附睾功能,从而对男性生育力进行评估。

(翁黎驹 贾孟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