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香港性教育促进会: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的学术团体

香港性教育促进会: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的学术团体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性学团体和机构〕香港性教育促进会Hong Kong Sex Education Association, HKSEA香港的家庭计划、教育、社会工作、心理学、哲学、医学等行业人士组成的性教育和性学学术团体。④会员参与及支持国内外的性学研究,如参与中国1989年的中国性文明调查、上海1991年的大学生性行为调查、美国的传媒性教育研究等,有会员成为国际性学团体或世界卫生组织在性学方面的顾问。协会是普及性科学知识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香港性教育促进会: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中的学术团体

〔性学团体和机构〕

香港教育促进会 Hong Kong Sex Education Association, HKSEA  香港的家庭计划、教育、社会工作、心理学哲学、医学等行业人士组成的性教育和性学学术团体。成立于1985年4月22日。创办该会和首届会长是吴敏伦医生,副会长是当时就任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执行总监的林贝律嘉女士。现有会员约50人。宗旨在促进香港在性教育工作上的交流及丰富有关人员的性学知识,并在政府及建制团体以外进行广泛的性教育工作,抗衡固有的保守及传统力量。它亦与国内及海外的相类团体进行交流,在1989年加入世界性学会。

香港性教育促进会除了举行经常的学术会议和出版会刊之外,历年来的主要活动有:①向政府提供与性有关的政策上的意见,如同性恋非刑事化、色情刊物的审查制度、教育署的性教育政策等。②开办一年制的教师校外性教育课程。③与传媒合作制作性教育节目,著名的有参与香港电台电视教育部制作的“性本善”和与亚洲电视合作的“活色生香”性教育节目等。④与各社会服务机构合办性教育课程、展览和其他活动。⑤与出版商合作,出版公开发售的性教育书籍或录像带。如书籍有《性论》(吴敏伦),《性与德育》(文思慧、曾家达、吴敏伦),《禁果与人生》(吴敏伦),《性医学新释》(吴敏伦、吴颖英),《性爱谬论大审裁》(吴敏伦)等。录像带有《性爱指南》、《两性高潮》、《性的真谛》等。⑥参与及鼓励本地的性学研究工作,如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的青少年性行为调查、香港电台的性教育听众意见调查、性治疗的效果和改良、变性人的处理、中国人和本地的同性恋历史和心理等。

该会对香港以外的交流工作和活动,有:①1989年第一次举行中国大陆和香港性教育交流研讨会,题目为中国人与性。②于1990年与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及香港精神科学会合办第一届亚洲性学会议,与会者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台湾、泰国、印度、新加坡多个地区,并有欧美学者,这个会促成了后来亚洲性学联会的成立。③派员参加或支持各地的性学会议,如历届的世界性学会议、国际性无能会议、各类性教育研讨会等。④会员参与及支持国内外的性学研究,如参与中国1989年的中国性文明调查、上海1991年的大学生性行为调查、美国的传媒性教育研究等,有会员成为国际性学团体或世界卫生组织在性学方面的顾问。⑤将於1999年与香港大学精神治疗学系合办第十四届世界性学会议。

(吴敏伦)

上海市性教育协会 Shanghai Sex Education Association  上海市的性教育研究团体。原名上海市性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86年6月。当时隶属于市计划生育协会。1992年改名为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协会会员分布在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以及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首任会长为黄荣魁,现任会长为洪嘉禾。协会是普及性科学知识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它的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研究性科学,普及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以促进人类两性关系的科学与文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是①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学校青春期教育工作;②结合计划生育开展婚恋期、婚育期的性教育;③面向社会普及性科学知识;④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学术课题研究,编写资料和情报交流等;⑤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1987年协会与市教育局等单位合作,举办了“上海市青春期教育指导展览会”,宣传和推动青春期教育工作。1980年协会与市教育局、文汇报联合创办了《文汇青春期教育刊授学院》先后两期共培训学员2000余人,培养了一批紧缺的性教育师资力量。协会依托计划生育协会的各基层单位,把性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新婚期、孕期、生育期,举办了“新婚学校”、“孕妇学校”、“生育指导班”、“父母学校”等,1992年举办《人类与性》,1994年与有关单位合作,举办了《情、爱、性——婚恋展示》等大型展览会,并先后在北京、天津新疆等地展出。通过展览会向民众普及性教育知识。1993年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性知识专题广播《悄悄话》节目,并在卢湾区妇女保健医院专设《悄悄话》医疗咨询指导站,为群众排除性困惑问题,指点治疗性疾患。协会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教委、市高教局等的有关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学生身心发育和健康状况抽象调查》、《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老年性情况调查》等20多次调查。协会还先后组织和开展了“老年保健与性”(1987年)、“现现代性观念”(1988年)、“全国青春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届全国性教育研讨会”(1992年)、“1992年上海性学研讨会”、“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研讨会”(1996年)等研讨活动。会同市人口情况中心出版了《性教育研究文集》及《动态》30多期,向有关领导和会员及时传递本市和国内外性教育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和国外有关性教育研究团体也有广泛联系,曾多次参加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地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上海市性教育协会成立以来,在指导思想上,从国情、民情出发,把性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同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紧密结合起来,为优生、优育提供咨询和服务,使性教育工作冲破多种思想阻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认同,而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积极慎重、适时适度”的方针,既要理直气壮,不怕艰苦,动员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又要考虑社会影响,考虑各种对象接受的程度,切合群众的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务求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所谓适时,就是针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适时进行有关性科学知识的教育。所谓适度,就是教育内容要有选择、有分寸、有针对性,不同人员区别对待。协会注重在“协”字上下功夫,发扬协会的优势,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实现各有关学科、有关部门的工作组合,这也是开展性教育、研究性科学的重要组织保证。

(洪嘉禾)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 National Center for STD & Leprosy Control (China)  1986年7月14日卫生部决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作为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国性病防治与监测的指导工作,制订全国性病防治规划、技术标准和方法,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开展性病宣教工作,编辑性病宣传资料与刊物,负责国际间性病方面的学术交流,承担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组织工作。中心由皮肤病研究所徐文严所长兼任主任,邵长庚为副主任。1993年4月,改由叶顺章所长兼任中心主任,张君炎为副主任。1994年4月,卫生部决定将全国性病防治研究中心与该所负责的麻风康复办公室和麻风疫情监测总站等机构统一调整,合并为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由叶顺章兼任主任,张君炎、李文忠为副主任,并由叶干运、徐文严、邵长庚组成专家室。控制中心的职责与任务是:负责全国性病、麻风病防治研究工作的技术指导和防治效果的评估,为卫生部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承担全国性病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承担全国性病麻风病的疫情统计报告和流行病学监测工作;承担国内外性病麻风病的科技信息和学术交流;负责卫生部性病麻风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承担卫生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自从1986年中心成立以来,在性病防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协助卫生部制订了《全国性病监测试点方案》;在城市、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26个监测试点;定期召开全国性病疫情监测统计会议,进行了现场指导和考核评比;对全国性病流行与防治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与技术指导;每年按期收集整理全国性病疫情概况与分析,上报卫生部;协助卫生部起草有关性病防治的政策法规、防治规划、技术标准等文件;举办了25期全国性病防治专业培训班;编辑出版了《性病情况简报》及各种专业书刊、教材、宣传品及录像带;研制开发了多种梅毒淋病的诊断试剂;对淋菌的耐药菌株进行了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开展了衣原体支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建立了病毒实验室及性病的实验诊断方法;多次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活动;落实了世界银行性病贷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此外,对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历年的活动也做了周密的安排。今后,随着性病防治任务的加重,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叶干运)

卫生部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on STD,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China)  卫生部下属的一个专业咨询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7月22日。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性病防治决策的咨询,进行学术交流,编辑科普读物和普及科学知识,负责性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咨询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第一届咨询委员会由吴阶平、马海德、李洪迥、王光超任顾问,叶干运为主任委员,陈锡唐、徐文严、龙振华为副主任委员。第二届咨询委员会由吴阶平、李洪迥、王光超任顾问,叶干运为主任委员,陈锡唐、徐文严为副主任委员。咨询委员会在卫生部的领导下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分析全国性病流行与防治现状,并围绕专题进行研讨与论证,向卫生部提出咨询建议。先后对《全国性病监测工作试行方案》、《梅毒、淋病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全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性病防治宣传提纲》、《全国性病防治“八五”规划》等文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对《性病防治手册》、《性病防治资料汇编》等书刊进行了编审工作。咨询委员会还多次组织部分委员去全国各地调查了解当地的性病防治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此外,咨询委员会对开展性病的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诊断试剂、治疗药物、治愈标准、医疗市场的整顿等问题提出了建议,起到了卫生部在性病防治方面的参谋助手作用。

(叶干运)

南方性学研究所(中国) The Institute of Sexology of Southern China  设立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医学专科学校的性学教学、医疗和科研三结合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89年2月。第一任所长为胡廷溢。研究所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国际性学研究的成果,开展男性学、女性学、生殖医学、男女性功能障碍、性病防治对策与康复、性健康教育、生育调节和生育保健咨询的研究。旨在提倡性文明、性道德、普及性知识、扫除性愚昧、预防性罪错、防治性病、推动计划生育、促进性健康发展,广泛与国际、国内性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所内设学术组、对外联络组和宣传组及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病理学、性药学、性分子生物学、性心理学、性法学、性人文学科、性医学综合诊治、中医性医学、性科学技术情报等11个研究室,开办了“性学函授咨询服务中心”、“妇女性心理学咨询服务中心”和“生殖医学与性疾病门诊”。外聘有国内外专家、教授为名誉所长或顾问或研究员。研究所成立以来,已向全国性问题通讯咨询万人次,举办《性健康教育与性病防治大型展览》巡展七县一市,参观人员达两万余人次;开设“大专院校性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和“性健康教育课外学习活动组”,听课学员达千余人次。进行了全国男女性功能障碍和性罪错的社会学调查5000多例。承办了中国性学会(筹)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及讲习班。研究所成员出版有多部性学专著和发表了多篇性学论文

(卢盛波)

中国环球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The Global Foundation of STD & AIDS (China)  中国致力于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的非牟利的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其宗旨是在民间募集基金,用于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和研究,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具体任务为:①与国内外一切友好团体、单位和个人建立联系和合作;②为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研究筹集基金;③进行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和研究工作;④筹建性病、艾滋病的综合研究基地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中心;⑤奖励在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⑥促进学术和技术交流,培训人才;⑦科技开发。

该会由北京、上海、重庆、郑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一大批热心于性病、艾滋病防治的社会团体、单位和各界著名人士共同发起,于1989年11月正式成立。首届名誉会长为荣毅仁、姬鹏飞、朱学范、费孝通,会长为钱信忠。基金会由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领导,理事会下设总部办公室、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基金管理委员会。

基金会成立后,首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动员文艺界、卫生界、新闻界人士举办义演、义展、街头宣传、散发宣传资料数十万份,在报刊上发表宣传文章数百篇,积极宣传性病、艾滋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基金会成员在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积极提出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建议和提案,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订防治性病、艾滋病的法律和法规。基金会举办了性病、艾滋病防治学习班百余次,培训人员5000余人,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基金会学术委员会正在编纂一套大型学术著作——环球性病防治丛书。基金会性病研究中心已研制出一套性病快速诊断试剂,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的研究。

(张国威)

中国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 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 on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中国为预防和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流行所设立的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和决策依据的专家机构。该委员会在卫生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办公室的支持下,于1990年9月25日在北京成立,由来自中央、地方、部队科研教学和医疗预防机构的病毒学、流行病学、中医、临床、卫生管理、免疫学药理学、性病防治、儿童少年卫生、社会医学等方面的36名专家组成,2名秘书负责日常工作。第一任主任委员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陈春明。委员会下设监测和实验室技术、生物医学研究、临床医护管理、健康教育和社会行为研究4个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预防和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方针、政策和重大组织、技术措施,科研、培训计划,重点研究项目提出建议;对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规划进行技术审评;为全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活动提供技术指导。各分委员会将根据工作需要开展活动,要定期举行会议,总结和交流工作进展的情况。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涉及面广,需要多部门多学科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进行,成立国家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专家委员会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各学科专家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中国制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等方面献计献策。

(张孔来 王 英)

台湾性教育协会  The Association for Sex Education of Taiwan  中国台湾地区的性教育和性学研究团体。1991年5月19日成立。第一届理事长为李镃尧;第二届理事长是晏涵文、副理事长是江汉声、常务理事长是文荣光、洪有义、冯榕,秘书长是林慧瑛。

这个性学团体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民众对性学的各种观点,出版研究结果及相关刊物;举办促进性教育的活动;推广性咨询、性治疗的服务,并培训专业人员;与国际有关团体联系,加强合作、相互促进。

这个性学团体的特点是:选举方法和组织机构比较正规,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有一个基金会给予比较稳定的经济支持,并创办了一些实体,把普及性教育、研究性科学和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较有经济实力;领导成员年轻、有朝气、有干劲,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几年来出了不少成果并创办刊物,组织学术研讨会,举办性咨询、性治疗和性教育等专业人员的工作坊(类似培训班),组织各种性教育活动,制作了一整套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的性教育教材及视听媒体,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

(刘达临)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Chinese Association of STD &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团结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性病、艾滋病防治活动的全国性的社会团体。于1993年11月30日成立于北京。当时鉴于早已基本消灭的性病在中国又再度流行,日益蔓延,艾滋病也开始在中国出现,严重威胁人民的身心健康,而性病、艾滋病均属于社会性传染病,其防治工作决非卫生部门能够单独解决,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在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下,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才能达到预防与控制的目的。为此,成立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协助政府积极开展性病、艾滋病的社会防治;大力普及防治性病、艾滋病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自我防护意识;面向社会开展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研究与科学考察;开发推广性病、艾滋病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提供信息及技术咨询服务;编辑出版性病、艾滋病专业期刊、书籍、科普读物、宣传品及音像资料;为政府部门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措施、政策与法规提供咨询意见和科学依据;评审奖励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成果及论著;维护性病、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免受社会歧视;发展建立国际合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协会的理事会由卫生、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外交、教育、劳动、农业、工商管理、新闻广播、民航、法制、计划生育、旅游、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妇女联合会、青年组织、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代表以及性病、艾滋病防治专家、学术团体和企业界人士共200余人组成。在第一届理事会上,钱信忠当选为会长。协会设有学术交流委员会、健康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科技开发委员会、资金筹集委员会。协会编辑出版的《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于1995年9月创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叶干运)

中国性学会 China Sexology Association  中国性学会成立于1994年12月,为全国性的性学学术团体。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的医学家吴阶平教授和叶恭绍教授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最先积极倡导以性道德教育为主体的青少年性教育和性医学研究。其后,在吴阶平教授严谨的治学风范影响和热心支持下,全国各地与性学有关的学术界人士,经过多年酝酿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性学会。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从事与性学相关的各专业工作者,包括中西医学、药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新闻出版、工商界,以及有关群众团体的人士,努力发掘、继承和发扬祖国性学遗产,借鉴国外现代性学研究成果,开展性学研究,普及性教育、促进性健康,提高性道德水平,增进婚姻家庭幸福,推进计划生育,创建新时代的性文明,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学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有性医学、性教育、性心理、性人文科学、性法学、性传播疾病防治、中医性学、性文明和性知识传播、性保健等。中国性学会名誉理事长为吴阶平教授,顾问有彭瑞聪等,理事长为王光超。学会会址设在北京医科大学。

(朱 琪)

金西研究所 The Kinsey Institute  由美国生物学家、性社会学家A. C. 金西在1947年创办的性学研究所。地点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布鲁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金西任该所第一任所长。

金西研究所是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专注于人类性行为活动的研究,其研究人员队伍由所内的专业人员和国外的性学研究者构成,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从生物学、社会学到艺术史、性的立法、性文学史、道德、宗教、民族学和人类学等。本研究所不开设定期课程,不提供具体的性学训练项目,不颁发毕业证书,不授予学位。该所为性学研究人员提供性学研究项目,为不同领域的性学研究者提供合作的机会,并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环境及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该所收藏有60000多册性学书籍,3700部性电影,大量的性画报及性人工制品。这类资料还在不断增加。该所不定期地出版多种重要的性学研究书籍。

金西研究所建立一年之后,金西及合作者出版了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性学巨著《人类男性性行为》,5年后出版了另一部性学巨著《人类女性性行为》。1956年金西逝世,其亲密合作者人类学家P. H. 吉布哈特继任所长。为了记念金西,研究所改名为“阿尔弗雷德·C. 金西性学研究所”。本研究所的第3任所长是心理学家J. M. 赖尼希。在她任职期间,她把研究所再次改名为“金西性、性别与生殖研究所”。研究所的第4任所长是1995年被任命的医学家J. 班克罗夫特。

(张 月)

美国性科学学会 The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Sex, SSSS  美国非营利的全国性科学研究的组织。1957年由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阿尔巴特·艾理斯发起创办。该学会同美国性信息教育评议会、美国性教育者咨询者和治疗学家协会相并列,是全美三大性学组织之一。三大性学组织的活动特点各异,美国性信息教育评议会主要是提供信息和从事启蒙活动,美国性教育者咨询者和治疗学家协会主要是从事教育活动,而本会则是以研究为主。美国性科学学会成立以来,一直鼓励从各个领域对性进行细致地系统地调查研究,其宗旨是:在现代,科学发展迅速,但性科学发展缓慢的情况下,通过跨学科领域的协助,援助作为正当科学研究领域的性研究。(www.xing528.com)

初任会长艾理斯在创办该学会时是希望利用专家的相互协作,将各个领域里对性学感兴趣的人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联络网,出版刊物。当时6名创办者中有3名是医生,会员有47名,其中约半数也都是医生。当初的主要活动是每星期日晚上在纽约的宾馆召开晚餐例会。后来会员扩展到纽约以外,于是,1970年在西海岸的洛杉矶开始举行性科学学会晚餐会。会员们一边共进晚餐一边交流信息可谓该学会当初活动的一个特色。在70年代后期,西部地区的会员们对这种类似朋友的集会提出批评,东西两方出现了矛盾。后来确立了委员制度,1982年又以衣阿华大学为中心开始了中西部地区的活动,东西对立的局面才得以缓解。

现在,该学会在全美各地的会员达到1200多人,其中心理学研究者占据多数,其次是教育方面和医学方面的研究者。每年除了举办全美大会之外,西部、中西部、东部三个地区也分别召开年会,即每年要举办4次学会大会。本会着眼于会员、学会参加者、论文投稿者等各领域研究者的具有多样性的研究,每次学会都云集了性科学者、医生、护士、心理学者、社会学者、文化人类学者、历史学者、教育学者和神学者等各方面的人士,广泛地跨学科地进行性信息交换,报告研究成果。学会发行的主要刊物有《性研究季刊》(主要刊登最新的研究报告)、《学会信息报》(主要刊登各种研究会、培训班以及奖学金、研究扶助金等信息)以及每年更新的《会员手册》(全体会员通讯录)等。

(胡 霞)

德国社会科学与性研究中心 German Society for Social-Scientific Sex Research  由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R·金多尔夫于1971年在都塞尔多夫创办。创办这一研究中心的目的在于为非医学专业的性研究者、尤其是那些不赞同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者提供性社会学和性心理学的论坛。金多尔夫曾经担任该研究中心的主任。在其之后担任研究中心主任的有德国的肯特勒、奥地利的E. 博尔内曼,现任研究中心主任是黑伯乐。该研究中心有一世界性的顾问委员会,其顾问委员有旧金山的J. 德西科、纽约的J. H. 加格农、上海的刘达临、巴尔的摩的J. 莫尼、香港的吴敏伦和布鲁明顿的M. 温伯格。

该研究中心的主要活动是,定期组织召开性学会议。它所组织的首届性学大会在都塞尔多夫召开。自1990年起,它所组织的性学会议的召开地点改为柏林。截止1994年,该研究中心共组织召开了12届性学大会。其中一些会议的论文由黑伯乐和金多尔夫编辑整理,作为详尽的德国性学文献资料。他们将这些文献的总标题定为“性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分卷标题定为“性行为:一种社会存在”、“性行为与社会”、“性科学与性政治学”等。

1990年,该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双性恋研究的科学大会。这次会议召集了来自20个国家的最著名的性研究专家在柏林讨论双性恋问题。大会提交的论文由黑伯乐和金多尔夫编辑整理,以“双性恋:与男人女人性接触的意识形态与实践”的总题于1994年在德国出版。

从1992年起,该研究中心开始向在世界范围的性学研究领域和性改革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授与赫希菲尔德国际性学奖,获奖人先后有奥地利的E. 博尔内曼、荷兰的H. 穆萨弗、美国的德西科、匈牙利的I. 阿斯佐底、中国的刘达临和美国的R. 威斯特海默尔。

(张 月)

日本性教育协会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Sex Education  1972年2月在文部大臣的批准下成立的日本唯一的性教育公益法人。世界性学会团体会员之一。协会的事业活动如下:①举办性教育研究会、报告会、讲座。每年夏季同全国性教育研究团体联络协议会以及举办地的性研究学会共同举办“全国性教育大会”,大会的参加者以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师为主,还有医生、护士、青少年工作者、学生、研究人员等。该大会在全国各地巡回举办,为各地性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每年还举办两次“日本性研究会议”,以各学科领域的性科学研究为主题,参加者主要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交流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获取性科学信息。②提供性教育、性科学信息。每月发行信息杂志《现代性教育研究月报》,并编辑出版有关性教育和性科学的图书资料,向国外性学团体提供信息服务。③调查研究。进行有关性教育的基础调查研究。1974年开始受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的委托实施“青少年性行为调查”。该调查每六年进行一次。这是日本唯一的全国规模的青少年性问题调查。此外还同国外的性研究机关合作进行比较研究,积累了性文化和性行为的调查资料。④资料收集。收集了大量国内外书籍,并将这些书籍分别归类,供研究性教育和性科学的人们自由阅览。⑤扶助研究事业。1990年以来,设立了“学术研究扶助”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为帮助和培养性科学的青年研究者提供经济援助。

(胡 霞)

美国高级性学研究院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 IASHS  世界第一所高级性学研究院。1976年在美国旧金山创办。本研究院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核准可授予学位的私立性质的性学研究生院。该院可授予性学硕士、性学教育学博士、性学博士、性学哲学博士4种学位。该院不设学士学位。此外,还设有艾滋病预防、临床性学、性法学等证书班。该院主要创建人为原被基督教卫理公会委派进行有关人类“性别同一性”研究的神学硕士T. 麦基尔文纳牧师和神学硕士L. 萨顿牧师。他们从1962年开始工作,经过1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于1975年开始和教会完全脱钩,由麦基尔文纳、L. 萨顿和H. 范德伍尔特、M. 鲁本斯坦、L. 哈罗扬、P. 莱昂等协力合作,为建立专业性学研究生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国际著名的性学家参加到随后建立的高级性学研究院,其中包括金西报告的主要合作者和合著者W. B. 波默罗伊教授,性学史专家E. J. 黑伯乐教授。多年来,几乎性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均曾应邀到院授课,其中包括J. 莫尼、A. 埃利斯、M. 考尔德伦、W. H. 马斯特斯、V. L. 布洛、S. 海特和R. 格林等。该院于1976年10月1日开班授课以来,美国各州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澳洲等许多国家的学者,专程来这里接受性学的专门教育,以取得专业证书或高级学位。20年来,该院培养了很多性学专业人材,活跃在性教育、性咨询、性治疗、性研究等各个领域,在世界性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该院在世界性学界令人瞩目主要有以下6种原因:它是第一所州政府官方认可的性学研究生院;它首次在世界上开设出包罗万象的研究生水平的性学课程;它开创了从性态度重建到所有课程的音像录制教学全新方法;由于实行全部课程的声像录制制度,它成为人类历史上高等教育文献最为完备的研究机构;它为了教学目的制作性文献资料等,向学员展示自然性行为现象,非直接性行为模式、真实的人(异性恋、同性恋、年轻人、老年人、健康者及残疾人)的性生活;它建立了巨大的性资料收藏馆,收藏有关性的书籍、杂志、期刊和其他资料,馆内藏有从最早期到现代的最完备的性电影资料。

该院开设的课程很有特色,它为学员提供研究院全部教学讲座的音像资料,每四个月中只要求学员有一个月集中学习专业性很强的课并参加实践活动,其余时间允许他们在家学习。在该院的课程中,性态度重建课程极为引人注目,因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现已为很多医学院和私立学院广为采纳和效仿。这一课程结构严谨,进度集中,课后效果显著。其具体实施的方法是,由专家给学生开办专题讲座,专家和学员共同观看电影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一课程进行的所有时间里,专家让学员了解可以想象出的人类每一种性行为,其了解的方式是看电影资料,听取从事性行业工作的人讲述他们的经历,与他们进行交谈,在他们所习惯的场所如性俱乐部、色情剧院、同性恋酒吧、以施虐和受虐为特征的妓院等地拜访他们。通过这种集中课程的教学,学员可获得较完整的人类性行为的全景印象,对社会中的性现实有一种更全面的了解,重建自己的性态度,对于性行为现象持更大的宽容度,与各种性群体的交流变得更容易,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成为称职的性学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院拥有11个收藏馆,藏有性学方面的书籍85000册、杂志和小册子120000册,录像带12000种、影片125000部,以及500000张以上的像片和幻灯片。

(阮芳赋 张 月)

世界性学会 World Association for Sexology, WAS  以推动性学研究和性学交流为宗旨的国际非政府间的性学组织。1974年第1届国际性医学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时,即开始着手筹办成立世界性学会,历经四载,在1978年10月第3届国际性学会议于意大利的罗马举行时,于24日正式宣布成立。第1任会长为法国的R. 福里奥,副会长为墨西哥的J. L. A. 加尤。注册会址在瑞士日内瓦。该会1993~1996年度会长为委内瑞拉的R. H. 塞拉诺,副会长为法国的G. 瓦莱斯,秘书长为美国的E. 科尔曼。世界性学会有团体会员约70个,包括亚、欧、北美及南美的性学联会和香港性教育促进会及台湾性教育协会等。

世界性学会的主要活动包括两年一度在世界不同地区召开世界性学学会,以及不定期召开地区性会议,并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科学会、国际家庭计划协会等国际组织交流并提供性学方面的意见。该会自成立以来召开世界性学学会的年份和地点如下:1978年于罗马、1979年于墨西哥、1981年于耶路撒冷、1983年于华盛顿、1985年于马德里、1987年于海登堡、1989年于加拉加斯、1991年于阿姆斯特丹、1993年于里约热内卢、1995年于横滨、1997年于华兰斯亚。1999年将于香港召开第14届世界性学学会(第1届医学性学国际会议和1976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2届国际性学会议亦为世界性学学会的第1届、第2届会议)。

1995年,世界性学会将其工作方向定为:增强性学界的国际联系、促进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减少青少年怀孕、推动在非洲大陆的性教育、谴责对女性的性暴虐习俗和行为、改进性机能障碍分类法、进行国际间的性教育课程标准检定、奖励对世界性学有贡献的人士等。

(吴敏伦)

日本性咨导者治疗者协会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Sex Counsellors and Therapists  日本国主要以医学界人士和从事性问题研究者为对象,开展有关性的学术研究,性治疗的实践以及性知识普及、启蒙等各项活动的组织。世界性学会团体会员之一。会员主要由日本的医生、临床心理士和护士等医学界人士组成。成立于1979年。初任会长马岛季麿1982年去世,现任会长为松本清一。

初任会长在该会的宗旨中这样写到:在我国(日本)应承担性机能障碍咨导或治疗的医生在医学教育场所没有接受性学系统教育的机会。对于日趋增加的性机能障碍,医生因缺乏妥善诊治的技术和知识而感到困惑,加之临床体制不完善,患者为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而苦恼,所以本协会的宗旨就是为医学工作者学习性咨导和性治疗的理论与技术而开设进修班或讨论会,促进性科学的进步与临床体制的完善。

该协会的活动首先从办进修班开始,初期阶段主要是性医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和性治疗的基本课题研究,对阳痿和性冷淡等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通过这些活动,制定了性治疗进修教学计划,确立了性治疗体系。近年,该协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性治疗的新技术开发、各种情况下的咨导方法研究,并应社会要求,将艾滋病和老人性问题也列入其中。

此外,该协会从1981年开始举办研究学会,学会的内容主要以医学为主,同时涉及有关性犯罪和法律、性科学历史、性行为的社会问题以及性教育等诸多方面。

协会工作归纳如下:①发行《日本性科学杂志》,每年两期,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学术集会和研究会的讲演、学术研究会的论文摘要及文献介绍等。②发行《JASCT信息报》,每年四期,主要以性治疗为主,介绍有关性科学的图书、杂志和资料,以及性治疗用具、器材等各种信息。③为会员举办学习班、研究会和学术报告会,以此提高会员的性科学知识,掌握有关性治疗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④向会员介绍推荐性治疗用具和器械。⑤为参加学习班的会员颁发证书。今后该协会准备进一步完善资格制度,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全国性的性治疗体制,此外致力于性治疗用具和器械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性治疗研究水平,满足全国各地患者的要求。

(胡 霞)

印度性教育性治疗工作者与顾问协会  The Indian Association of Sex Educators, Counsellors and Therapists, IASECT  印度最大的性学团体。1980年经P. 高塔里教授牵头,由许多性教育、性法律、性治疗、性研究工作者和教师共同成立。总部设在孟买,在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有两个分会。它是印度唯一被世界性学会接纳的性学组织。协会的基本宗旨是在专家、学者和一般民众中传播性知识,使人们从性禁锢和性封闭中解放出来,使生活幸福美满。这个协会曾在1985年于新德里承办第7届世界性学大会,还组织过其他一系列的国际性学活动。

(刘达临)

欧洲性学联会 European Federation of Sexology, EFS  以推动欧洲各国和各地区性学研究和交流为宗旨的非政府间的性学组织。1989年于瑞士日内瓦成立。首任会长为瑞士人W. 帕西尼。

(吴敏伦)

亚洲性学联会  Asian Federation for Sexology, AFS  以推动亚洲各国和各地区性学研究和交流为宗旨的非政府间的性学组织。1992年9月在中国上海成立。香港的吴敏伦任第1任会长。副会长为中国的刘达临和印度的P. 高塔里。1994~1996年度会长是高塔里,副会长是中国台湾的晏涵文和日本的波多野义郎。会址在香港。会员国和地区共有10多个。

亚洲性学联会的主要活动包括两年一度在亚洲不同地区召开亚洲性学会议,以及不定期地召开地区性会议,并与世界性学会等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及提供性学方面的意见。自该会成立以来召开亚洲性学联会的年份和地点如下:1992年于上海、1994年于新德里、1996年于台北、1998年于新加坡。

亚洲性学联会出版有《亚洲性学》一册和《太阳与月亮》杂志三期。

(吴敏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