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突围:中国经略网络空间

网络突围:中国经略网络空间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十二大战略事件,成为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道路上的样本性事件。

网络突围:中国经略网络空间

五、中国突围(二):经略网络空间

经略网络空间,要在网络强国建设的新格局、新期待与新思路中,凝练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方略,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智慧,网络国防建设刻不容缓;创新驱动网络国防发展;网络安全的国家担当;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凝聚网络文化的强大正能量;走出科技创新的网络强国之路;在铭记历史中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网络安全助力媒体融合发展;依法治网,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正确选择网络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善于担当网络强国建设的智库责任;适应新常态、塑造大格局;提升网络强国建设的执行力;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1. 经略网络空间

“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战略家纵横捭阖、叱咤风云,中国也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与智慧财富。但也曾因国家战略缺乏而坐失良机,痛惜百年的沉痛教训。如今,在实现“中国梦”的新航程中,面对网络强国大规模的“新圈地运动”,我国又处于网络空间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

网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随着网络空间成为生存新空间和作战新领域,网民与公民、网情与舆情、网意与民意的重叠度不断提升;网络主权、网络边疆、网络国防的概念随之出现,国家管辖权实质性地延伸,经略网络空间事关生产力、国防力与文化力,事关执政党地位与社会稳定,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重要阵地。“棱镜门事件”充分说明,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领先幅度,已完全超越了其在实体空间的优势地位,并已具备了对全球网络空间的威慑能力,促使网络空间“战争与和平、霸权与民主、管制与自由”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经略网络空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是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经略网络空间,需要战略文化先行!因此,我们不仅要“发现智慧的纲领”,更要借其沉淀网络文化、网络思维和网络观念,将思想文化与国家战略相结合,进而培育影响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思维、战略取向、战略意图的深层次文化素养,在网络时代特征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决策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进而引起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推动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培育网络时代战略文化基因。

这种战略文化基因,要发挥“主导文化、引导产业、建设国防”的作用,最终决定我们能否统筹国家优势资源,在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产业技术革命中赢得领先地位;能否凝聚民族先进文化,在网络空间战略博弈中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能否汇集国家多元力量,在“和平崛起”过程中避免网络冲突和发展制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必须走过的心理历程和文化积淀。

2. 新格局、新期待与新思路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如领之,方能中鹄。”习总书记就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战略要求与顶层设计、治理理念与体制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这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走出“九龙治网”的困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大契机。

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尤其在网络空间,网络强国早已成立了网络空间司令部,推出了国际战略和行动战略,明确了“核、太空、网络空间”三位一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相比而言,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工作,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这既是时代呼唤、也是对手挑战,更是主动应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在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在国家安全的大势中,筹划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凝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其一,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要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空间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成为增加和谐因素,增强发展活力的最优选项。其二,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要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既是重大理论观点,也是网络空间发展实践的真实写照。当前,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其创新活力、运作效率和发展速度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新标杆。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将进一步催生网络空间新的增长点。其三,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要突出互联网的主体地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空间蕴含新质生产力、国防力和文化力,既有枪杆子,也有笔杆子。尤其是随着方便快捷、规模巨大、全球通联的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应对“万物互联、聚焦控制”的大数据与云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对互联网的严重依赖,互联网管理已是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重头戏,加强管理领导势在必行

3. 适应新常态,塑造大格局

2014年无疑成为中国网络空间战略启动年。习总书记以“一把手”工程的战略视野,“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战略清晰,启动了网络强国建设的伟大历程。2015年,有必要作为战略执行年,加速推动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新常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014年,网络空间安全纵深发展,网络空间博弈日益加剧。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全面启动,美司法部起诉中国军人意在扩军,美大幅扩编网络战部队加紧备战,“XP停服”事件加速替代,“心脏出血”等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国防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有序开展,全球网络博弈日趋复杂,“斯诺登事件”持续发酵,网络攻防演习风起云涌,美网战条令抢占先机,“工业4.0”时代网络安全冲击波来势涛涛。这十二大战略事件,成为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道路上的样本性事件。

“继往开来,舍我其谁?”2015年,网络空间风险加大成为新常态,网络空间博弈加剧成为新常态,网络空间治理加强成为新常态,网络空间军事化加速成为新常态。我们需要以时不我待的心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现实和虚拟两个空间,平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双轮两翼,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走向引领新常态,执行更加坚强有力,工作更加注重质量,以更强的“穿透力”和“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姿态,进一步分解细化网络强国建设任务,聚焦攻克难点,进一步树立网络强国建设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快推出网络强国建设的大政策、大项目、大工程,提升战略执行力;全面呈现网络强国建设的大智慧、大思路、大设计,塑造磅礴大格局。

4. 网络安全的国家担当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国家最高领导人阐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并领衔迈出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第一步,履行网络空间的国家责任进入新阶段。“两会”之后,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将战略清晰转化为执行有力,我们依然在路上,刚起步。

网络空间的威胁也许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威胁都来得更猛烈一些。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网络治理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网络强国梦,必须统筹各方资源创新发展,必须凝聚多元力量举国统筹,充分履行国家责任,才能摆脱利益羁绊、权利藩篱和固有观念,走出“九龙治网”的旧路,摆脱“八大金刚”的控制,形成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局面。这其中蕴含的国家责任,首先是历史责任、发展责任和文化责任,最后才是安全责任。

履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国家责任,仍需强调战略清晰,强化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紧迫感,以网络思维,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其中,领导干部处于关键环节。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走在前列站在实处,发扬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并聚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以舒展一体之两翼,加速双轮之驱动,是品格、是能力,是为国为民的政治定力和理想信念。因此,既要善于依托中华文化润物细无声似的深厚底蕴,也要善于驾驭网络空间电闪雷鸣般的创新激情,才能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最大的正能量。

履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国家责任,需要聚焦技术创新和法律规范两个卡位点,实现技术先进、行业领先。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要有过硬的技术。应通过制定全面的信息网络技术研发战略,支持形成具有网络空间卡位防御能力的企业星群,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主体。也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出台产业发展政策、等级保护法规。其中最紧迫的,就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安全检测制度和安全承诺制度,从法律视角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履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国家责任,需要相关各方守望相助。这既涵盖各权利部门,也包括各相关企业,还涉及每个网民。只有多元力量拧成一股绳,登高望远、统筹经略、协调一致、齐头并进,打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的大格局,才能守卫网络家园,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

5. 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方略

方略是国家治理的方法策略。《荀子》曰,“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修战备,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也就是说,只要注重方法策略、劳逸得当、积蓄财物、做好战备、上下信任、紧密协同,则天下无人敢当。同样,经略网络空间,也必须明确至高、至远、至善的方略,调动多元力量、协同各方因素,就能建成世界一流网络强国。

正如《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方略必需能够寻求“大学之道”,通过“明明德、亲民”,达到安全与发展的“至善”境界。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弘扬网络空间“明德”,就是要融合互联网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形成维护安全、有利发展、信息共享、文明和谐、依法治理的网络空间秩序。网络空间的“亲民”,则是让广大网民从新、从善、日新又新,自觉维护网络空间带来的博大精深和思想飞翔的自由。网络空间的“至善”恰好就是达到网络治理的最完美境界,形成有利于国家安全,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网络生态环境

要达到这种“至善”境界,“创新,势在必行”。这曾是达沃斯年会的主题,也是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关键所在。习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国家时也强调,“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和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网络空间,坚持学网、懂网、用网,以“日新又新”的积极心态,政、企、民“三位一体”,开启一场渐变式的社会改革,通过创新的网络治理模式,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政策沟通、网络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在全球网络治理中奉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传递更多的中国信心,致力于建设和谐共处、和平发展的网络世界,既是中国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新渠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高速路。

6. 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智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尤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的新举措,以及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新决策,都是改革开放的大战略、大举措、大突破,体现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大智慧。

网络空间蕴含着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国家网络空间治理已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与关键。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都需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为此,积极推动“以网治国”进程,使网络空间真正成为活力竞相迸发、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战略重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事情。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着力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在其位、谋其政,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成事。这些都需要“牵一网而动全身”,具备执政新思维新智慧,利用网络新资源新工具,以更好更快地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改革开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一届政府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深化改革已经渐次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始终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永远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维,不断传承中华文明的中和之境、人文精神崇德尚群、阴阳观念和整体思维,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就一定可以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铸就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辉煌。

7. 正确选择网络强国建设的“路线图”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建设网络强国,必须选择最佳“路线图”,才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之功。尤其在四中全会按下法治中国“快进键”后,网络强国建设“方向角”调整至关重要,需要从号召力、执行力、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多个方面整体筹划,协同提升,才能又好、又稳、又快发展。

习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网络治理观,以中国智慧、中国设计和中国自信的号召力,宣示中国主张,为中华民族崛起插上了网络的翅膀,为世界网络空间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凝聚了民族复兴的执行力。将“依法治国”落实到“依法治网”,既要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法治体系建设,也要积极推动国际社会网络新秩序构建,让中华民族复兴与国际社会发展互通互联。

实现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融合,就是要提升网络空间文化力。基于中华民族和平、和谐、包容的文化基因,利用网络空间“全球一网”的特质,用富含中华文明底蕴的网络文化温暖世界,形成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共同期盼。

网络空间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信息港”为范式的“网络新丝路”,就是提升网络空间蕴含的新质生产力。作为世界经济引擎和网络大国,中国将以网络经济驱动世界、互惠互利,成为世界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维护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但也不能是大而不强的网络弱国。建设可对等制衡的网络国防力量,就是要成为维护世界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无论是APEC峰会“创新、互联、融合、繁荣”的主题,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都充满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的美好、包容和憧憬。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中国坚持开放的安全观和发展观,力求成为网络世界稳定之锚和繁荣之基,是体现网络社会“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最佳战略选择。

8. 善于担当网络强国建设的智库责任

习总书记强调,“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勇于承担、善于担当网络强国建设的智库责任,我们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网可兴邦、亦可覆国”。网络时代,网兴中华才是大智慧。智库被誉为国家的“智商”,服务公共政策是其“天然基因”。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全新的生存空间和作战领域,智库必须积极把握其本质规律,通过网络把自己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规范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奉献大智慧。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网络时代,网聚智慧才有大目标。智库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必须以网络为工具、以网络为平台,以网络为渠道。始终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伟人感悟,已经演化为网络空间的“高手在民间”,坚持“以民心为我心”,“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既筹划大政方略,也引领社会思潮,聚焦为人民服务的大目标。

“天下皆知美为美,天下皆知善为善。”网络时代,网罗世界才有大格局。智库要扩大世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就需要认识到,互联互通的网络铸就了信息“新丝路”,网络智库的思想成果就是网上丝路的“驼铃声”。中国智库只有站在全人类共同的福祉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凝聚共识,在网络空间,这个人类社会最大“命运共同体”,塑造合作共赢的大格局。

“智者无虑、勇者无惧。”我们可以始终是勇者,但我们不可能总是智者。因此,要在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路上智勇双全、化险为夷,就需要网聚力量、网聚智慧、网罗天下,让中国特色的智库体系成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网络空间繁荣昌盛的智慧保障。

9. 提升网络强国建设的执行力

“集思广益用好机遇,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立行立改破解难题,奋发有为进行创新”,习总书记的新春寄语,同样也是对网络强国建设的新年期望。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工作在统筹全局、驾驭大局、先后有序、缓急兼顾中走出了第一个年头。2015年,我们将更加信心百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度,革故鼎新,贯彻战略意图,蹄疾步稳,完成预定目标。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要善于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工作的“穿透力”;要善于分解任务,加强对跨区域跨部门重大改革事项的“协调力”;要善于打赢关键战役,注重质量、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这些都将呈现为网络强国战略的执行力。

提升网络强国建设执行力,依托“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的冷静判断,确保始终战略清晰。我们要始终认识到,我们网络强国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清醒认识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强国的已有成绩、现实差距和世界影响,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提升网络强国建设执行力,依托“敬终如始、善做善成”的工作作风,确保战略落地生根。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作风,我们能够坚定决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防止战略设计不着力、战略执行不给力、事件应急无能力。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作风,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我们能够用富有时代气息的“蛮拼”精神,凝聚力量、开拓前进。

提升网络强国建设执行力,依托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确保工作行之有效。网络强国建设,离不开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只有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才能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只有抓住网络空间的本质特,才能牵住“牛鼻子”,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网络强国建设时不我待。新的一年,我们必须在践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过程中,更上一层楼,塑造中华民族崛起的网络空间政治新生态、经济新常态、文化新高度、军事新领域、外交新格局。

10. 走出科技创新的网络强国之路

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创新、创新、再创新就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坚定方向。科技创新成为我国自主可控安全的根本出路。如何在全球化的开放融合中,通过科技创新,逐步掌握安全与发展的命脉,已经成为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认识到,自主不一定安全,不自主一定不安全。科技创新之路,早走早主动,不走总被动。尤其在大国博弈、社会运行和市场规则的多重压力下,现实地思考自主可控的实现途径,走出科技创新的道路刻不容缓。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具体到科技创新的网络强国建设路径选择中,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还是锐意改革局面的憧憬,包括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鼓舞,只是我们摆脱网络霸权控制的前提。要真正走出一条确保总体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之路,战略清晰之后必须应对得当,阵阵春雷之后更加期盼迎来一场孕育科技创新的透雨。(www.xing528.com)

这场透雨是什么?是国家政策,也是市场规模。其中蕴含的是国家责任,也包括产业界的守望相助。具体来看,如何把握网络、计算、存储这三个环节,聚焦操作系统与芯片这两个关键,抓住XP停止服务等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契机,在全面补缺还是卡点绕前的思考中走出创新路,在自主可控安全的存储研发中找到突破口,在坚定形成可控安全的产业链过程中体现持续性。这一切都在形成“接地气、有底气”的安全网络发展路线图中至关重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刚刚起步,从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正在路上。只要我们具有坚定的信念,掌握科学的方法,锻造必胜的能力,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走出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伟大的网络强国梦想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11.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甲午之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历史的警醒,也是时代的召唤。习总书记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和历史担当,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不仅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方针。

网络时代的来临,正颠覆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斗争模式。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第二生存空间”和“第五作战领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要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要坚持网络安全服从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

其一,必须树立“兼顾国内外两个大局”的整体观。网络时代,内外安全高度融合、交织转化。网络空间承载着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已经成为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依托;网络空间传播着中华文明、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是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的便捷通道。

其二,必须树立“网络安全为人民”的执政观。网络时代,网络空间成为国家主权的“新疆域”、人民生活的“新乐园”。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就离不开清朗的网络新生态,就必须坚定地防范滋生网络“雾霾”。

其三,必然树立“无网而不胜”的时代观。网络时代,网络空间孕育非传统安全,关联传统安全,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已经必然是“一网打尽”、“无网不能”。

其四,必然树立“双轮驱动”的发展观。网络时代,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之两翼、双轮之驱动”,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还不是网络安全能力上的强国。只有持续发展,提升网络安全综合实力,才能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其五,必须树立“利益共同体”的合作观。网络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需要认清“全球一网”的新形势,坚持开放发展的大格局,最大限度地融合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形成依托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

透过网络空间,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安全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的巨大变化。只要我们握好各领域安全问题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传导的复杂关系,立足网络安全、面向总体安全,举全国之力、聚世界智慧,就能始终做到战略清晰、应对得当,加快实现网络强国的伟大梦想。

12. 凝聚网络文化的强大正能量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自古以来,文化培育一直处于国家治理的核心位置。尤其是“冷战”期间,意识形态斗争成为大国博弈最激烈的较量,最终以前苏联的轰然解体告一段落。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世界地缘政治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无声的较量”并未停止,反而通过网络渠道变得更加直接和激烈,大国意识形态斗争已经披上了网络文化的“新装”。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网络文化凝聚的强大正能量。

“不是燃眉之急的事情,恰恰是危亡之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的缔造者和网络战的始作俑者美国,正加紧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渗透。其政府高官已多次毫不忌讳地表述了对中国实施网络文化颠覆的战略企图,并已悄然利用互联网,在我内部培育思想颠覆的文化萌芽,一些“颜色革命”的处心积虑者利用网络便利,已是声嘶力竭。中国网络文化正面临“温水煮青蛙”式的颠覆渗透。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注定比之前更尖锐也更复杂。如果我们防不住经不起,所带来的不仅是载舟覆舟的千古警思,更有亡党亡国的灭顶之灾。能否赢得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斗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既是对手意识形态颠覆的一种工具,也是最大限度地贴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温暖、一种影响、一种力量。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培育网络文化为人民,高度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支撑作用、互联网精神的驱动作用、党创新理论的引导作用,把握好时、度、效,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进而发挥其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胸怀世界,放眼未来。习总书记最近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为此,我们不仅要培育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网络文化,凝聚更加强大精神力量,而且要依托网络空间,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网聚中华民族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13. 勇于担当国家“新媒体”战略的行业责任

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渐入佳境,中兴领袖唤醒了中国。中共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凝心聚力、直击积弊、扶正祛邪,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恰此关键时节,习总书记强调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充分显示了坚持“打铁还要自身硬”的执政党,已经更加有自信通过现代传播体系凝聚力量、监督建设、展示魅力,传递中国设计、中国智慧、中国自信的强大正能量。

建设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媒体集团,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一体之两翼、双轮之驱动”作用,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水平,以国防力保障传播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同样,没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也就没有现代媒体的传播力。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就必须在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的同时,以超常规的模式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可与网络强国对等制衡的网络安全企业星群,进一步在全产业链汇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网络力量。

建设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媒体集团,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力孕育公信力。承载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的传播体系,离不开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推动媒体融合不仅是品质专业权威、传播快捷精简、服务分众互动、展示生动活泼的产业升级,更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群众和媒体监督作用的革新图存,事关意识形态和政权安全,需要始终以生死存亡的危机感,牢记党风正则民风淳,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理直气壮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在全社会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媒体集团,必须推动形成走出国门的网络经济链条,构建“信息丝绸之路”,以生产力体现影响力。建设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离不开全球产业大环境。中国网络产业进一步走出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建立外向型产业链条至关重要。这种格局不仅可以互通互联、合作共赢,而且能够宣扬中国主张,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环境,进一步在全世界凝聚起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合作力量。

14. 依法治网,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2014年金秋十月,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开启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这也为“以法治网”,凝聚网络空间的强大正能量提供了新契机,有利于激发全新领域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事关人民当家做主社会制度的正确选择;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事关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命题,要始终坚持方向的正确性。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要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适合网络空间繁荣、安全、发展的完备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确保网络空间成为“阿里巴巴的宝盒”,而不变成“潘多拉的魔盒”。

依法治网,是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要始终重视人民的认同性。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爱民、利民、益民、安民为基本前提。因此,制定既合乎民意,又合乎规律的网络法规,良法善治,增强网络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就可以基于法制的力量,确保网络空间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福祉,而不是少数人绑架民意兴风作浪的乐园。

依法治网,是中华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要始终突出技术的领先性。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始终正确认识到,在技术驱动的网络空间,无论是法律实施还是司法公正,都离不开技术支撑。因此,要以技术领先为支撑,善用网络思维、网络资源、网络力量,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让网络空间成为依法治国的典范,而不是国际资本掠夺资源的盛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在全新的网络空间,立法先行尤为迫切,需要加紧厘清主要问题、核心矛盾和重大关系,尽快拟定、编纂、颁布、实施、修订网络法治体系,让“依法治网”具体化、路径化,保障网络空间的繁荣和稳定,让中华民族崛起插上网络的翅膀。

15. 网络安全审查是走向网络强国的重大举措

《周易》日:“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网络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人类社会面临发展新态势、风险新特征、规则新空白。这导致网络威胁急速增加,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民生基础和社会稳定。这种态势下,国家相关部门把握大势,顺势而为,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此其时也。

其一,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威慑手段。要聚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需求,体现“一把手”工程的权威性,在国家意志的最高层,把握重大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等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以行之有效的制度,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其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式。李克强总理强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要靠信用做基础,靠公平规则竞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既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提供最有效的法理依据,也为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提供了重大契机,有利于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指出,过去,中国的网络安全实际上像一个没有设置屏障的房间,缺少充分的、整体的设计。我们有很多地方就像汽车上了高速公路才发现装了油门没装刹车一样,很多安全设施没有配备。现在我们采取的实际上是一个补救措施。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道路注定充满风险,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实施也不会一帆风顺。既有多元利益的综合,也有科技创新的艰难,还有国际博弈的制衡。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战略清晰、技术先进”,坚定落实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总目标的既定步伐,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必将成为网络强国建设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标志。

16. 在铭记历史中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

2014正在走过,甲午风云再起,中日钓鱼岛博弈加剧,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军国主义复活迹象明显,美国“网络总统”狂言协防钓鱼岛。同时,网络空间暗流涌动,已经不是界限分明的楚河汉界,不是刀光剑影的两军对垒。有识之士思虑,日本是否会第三次打断中华民族现代化步伐?

甲午之年又来,必须换挡网络思维看世界。这既是时代呼唤,也是主动应变,更是对手挑战。2013年国庆长假期间,美日召开会议,决定共同防范网络攻击,矛头明确指向中国。今年春节期间,日美两国召开首次网络防御工作组会议,网络攻防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78年前的卢沟桥畔枪声,已仿佛在网络空间回荡。作为“第二生存空间”和“第五作战领域”,网络空间对于陆海空天实体空间,融入其中、控制其内、凌驾其上。网络攻击直击现代社会赖以生存的信息和控制机制,被喻为信息时代的“原子弹”。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很可能不是倒在战场上,而是死在网上。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我们既要警告日本政客,促其尊重人类良知与国际公理的底线,遏制重走军国主义道路的邪念;也要警示中华民族,认识网络时代特征,不仅仅停留在传统领域的军事对决,当机立断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麒麟之速,非一足之力。”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就如当年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共产党人更需直面挑战、统筹经略,聚合党政军企民力量,锻造网络强国统一战线,形成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发展的多元向心力。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就要看到网络博弈呈现新常态、军事对抗锁定新目标、国家发展关注新重点、战略决策呈现新思路,破除思维定势,树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让一切维护网络安全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凝聚网络力量的源泉充分涌流。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汇聚网络空间国家力量,就是从现在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网络空间国家力量建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科技创新凯歌,坚持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网络安全观,用中国智慧、中国设计、中国自信来谱写网络强国建设的壮丽史诗。

17. 网络国防建设刻不容缓

网络空间风乍起,于无声处听惊雷。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全新生存空间。网络战的始作俑者美国已明确宣称网络空间为新的作战领域,并从战略指导、力量机构和法理依据等各方面做好了准备,尤其是大幅扩编网络空间司令部和网络战部队,随之“棱镜门”事件曝光,使全球陷入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网络边疆、网络国防、网络主权问题进一步凸显。

当前,网络空间风雷激荡,恰如春秋战国群雄四起、秩序未定的复杂混沌局面。网络强国抢占优势、暂成霸主,世界各国合纵连横、纷纷跟进,“影子网络”、“数字水军”神出鬼没,“数字大炮”、“震网”病毒惊心动魄。一段恶意代码,“瘫痪”了伊朗1000多台离心机,使整个世界受到震动;一个街头小贩的自焚,引起轩然大波,竟然成为颠覆多国政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网络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战略博弈和军事角力的杀手锏。

从作用效果上看,网络空间的力量,对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存在三大威胁:一是可以利用直达人心的便捷通道攻心夺志,实现信息渗透、文化入侵和思想殖民,直至颠覆国家政权,西亚北非国家政权批量倒台,埃及总统被关进“铁笼”受审的例子现实而生动;二是可以利用全球一体的物联网络实现远程控制,阻瘫交通、能源、金融、供水等民生基础设施,“震网”病毒瘫痪了伊朗核设施1000多台离心机震惊世界,美国也在积极防范“数字9·11”和“网络珍珠港”事件发生;三是可以通过网络入侵攻击军事网络,阻瘫作战体系,病毒入侵无人机指控系统、导致法国海军战机无法起飞的例子不在少数。

面对威胁和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主动应变。但值得忧虑的是,我们对于国家防卫还停留在传统的陆海空天对决的概念上。我泱泱中华的民族复兴或将面临传统辉煌根本无从抵挡的威胁。因此,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升捍卫国家网络主权的自觉与自信,推动网络国防建设,既是升级国家安全模式的必然,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需要。网络国防建设刻不容缓。

18. 创新驱动网络国防发展

恰如盘古开天辟地,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最终孕育出人类社会新的生存空间和作战领域。但其依然处于混沌初开的发展阶段。网络国防也自然呈现出新防线、新优势、新导向、新基础和新体系等一系列新特征。因此,以突破性创新思维,抓住网络空间的本质特征,进而牵引国防建设新变革,推动国防建设新突破,开创国防建设新局面,是当前网络国防建设不可回避的重大战略课题。

网络国防的重要性和鲜明特征,可谓“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司命。”网络空间 “大数据、微联接、强控制”的态势,喻示着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网络国防发展的主导范式。这种“技术推动”的创新,需要全新的科技知识和综合资源,完全区别于对现有技术的微小改变和简单调整的渐进性创新,其创造性、特殊性、技术性前所未有。这更需要我们聚敛智慧的光芒,在差异化对比中提升战略定力,在综合化集成中谋求跨越式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在网络空间尤其重要。由于其人造可控的技术属性,态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因此,创新驱动网络国防发展,要着眼技术决定战术、技术支撑战略的内在规律,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误判、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尤其是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兼顾社会结构、体制机制、文化导向、核心战略和人才队伍等核心要素,紧紧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契机,始终围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网络国防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创新驱动网络国防发展的最大合力。只要这样,网络国防建设就可以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