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药物种类、剂型和处方简明指南

药物种类、剂型和处方简明指南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附录[附录一]药物的种类、剂型和处方一、药物的种类根据药物的来源不同,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药物;二是人工制备的药物。2.动物药动物药可按药用动物的药用部位、分类系统、所含化学成分,以及功能和药理作用等进行分类。按药用动物的药用部位来划分,可将动物药分为以下8个类型。( 7)加工制成品类以药用动物的组织、器官、分泌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成品作为入药部位供用。

药物种类、剂型和处方简明指南

第六章 附 录

[附录一] 药物的种类、剂型和处方

一、药物的种类

根据药物的来源不同,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来源于自然界的天然药物;二是人工制备的药物。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及一部分西药,又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

1.植物药 植物药在天然药物中占较大比例,其化学成分一直受到人们的注意。经过近百年来的研究,其成分现已大体为人们所了解。

较重要的植物药化学成分如下。

( 1)生物碱(赝碱) 它是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物质,大多数是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细小结晶。味苦,少数是液体(如槟榔碱)或有颜色(如小檗碱)。难溶于水,较易溶于有机溶剂,这类成分一般都具有相当强烈的生理作用。重要的生物碱如:吗啡可卡因、奎宁、咖啡因阿托品、东莨菪碱、麻黄碱、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等。

( 2)多聚糖 简称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基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一般多聚糖常由几百甚至几千个单糖组成。

许多中草药中含有的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如黄芪多糖。从香菇中分离出的香菇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实验动物肿瘤生长的作用。鹿茸多糖则可抗溃疡。

( 3)苷 它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称为苷元(甙元或配基)的非糖物质,通过糖端的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而苷元部分几乎包罗各种类型的天然成分,故其性质各异。苷大多数是无色无臭的结晶或粉末,味苦或无味;多能溶于水与稀醇,亦能溶于其他溶剂。苷类可根据苷键原子不同而分为氧苷、硫苷、氮苷和碳苷,其中氧苷为最常见。

( 4)黄酮 为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的一类黄色素,大多与糖类结合为苷状结构存在。多具有降血脂、扩张冠脉、止血、镇咳、祛疾、减低血管脆性等作用。

( 5)内酯和香豆素 内酯属含氧的杂环化合物。香豆素系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为内酯中的一大类,单独存在或与糖结合成苷,可有镇咳、祛痰、平喘、抑菌、扩张冠脉、抗辐射等作用。其他内酯有的有抑菌作用,有的有解痉作用。

( 6)甾醇 常与油脂类共存于种子和花粉粒中,也可能与糖结合成苷。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及胆甾醇等都属本类成分。

( 7)木脂素 多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多数为游离状态,也有一些结合成苷。

( 8)萜类 为具有( C5H8)n通式的化合物,以及其含氧与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中草药的一些挥发油、树脂、苦味素、色素等成分,大多属于萜类或含有萜类成分。

( 9)挥发油(精油) 挥发油是一类混合物,其中常含数种乃至十数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具有挥发性,大多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香味,稍溶或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等。其主要用途是调味、祛风、防腐、镇痛、通经、祛痰、镇咳、平喘等。

( 10)树脂 均为混合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二萜和三萜类衍生物,有的还包括木脂素类。多由挥发油经化学变化后生成,不溶于水,能溶于醇及醚。油树脂内如含有芳香酸,则称为“香胶”或“树香”,也称作“香树脂”。

( 11)树胶 是由树干渗出的一种固胶体,为糖类的衍生物。能溶于水,但不溶于醇。

( 12)鞣质 从音译又名“单宁”。多具收敛涩味。常见的五倍子鞣质(亦称鞣酸),用酸水解时,分解出糖与五倍子酸,因此也可看作是苷。临床上用于止血和解毒。

( 13)有机酸 本成分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未熟的果实内尤多,往往和钙、钾等结合成盐,常见的有枸橼酸、苹果酸、蚁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罂粟酸等。

2.动物药 动物药可按药用动物的药用部位、分类系统、所含化学成分,以及功能和药理作用等进行分类。按药用动物的药用部位来划分,可将动物药分为以下8个类型。

( 1)全体类 亦称为“全动物类”,以药用动物的全身整体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水蛭、地龙、全蝎、蜈蚣、斑蝥、金钱白花蛇、海马、蛤蚧等。

( 2)器官类 亦称“脏器类”,以药用动物的某器官(脏器)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蛤士蟆油(中国林蛙等雌蛙的输卵管)、蛇胆(多种蛇的胆囊)、熊胆(胆囊)、水獭肝(肝脏)、海狗肾(肾脏)、鹿胎(包括胎鹿、胎盘羊水)等。

( 3)组织类 亦有将本类与器官类合并称为“组织器官类”,以药用动物的某组织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蛇蜕(皮膜)、鸡内金(胃内壁)、鹅内金(砂囊内壁)、凤凰衣(孵鸡后的蛋壳内卵膜)、熊掌(足掌)、鹿茸(未骨化的幼角)、鹿筋(四肢的筋)、羊髓(骨髓或脊髓)等。

( 4)角骨类 以药用动物的角、骨、甲、鳞、刺等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海浮石(瘤苔虫的石灰质骨解)、龟甲、鳖甲、玳瑁(背甲和腹甲),狗骨、猪骨、鹿骨(骨骼),穿山甲(鲮鲤的鳞片),豪猪毛刺,象牙、鹿齿(牙齿),鹿角、麝角、水牛角、羚羊角(骨化的老角),以及鹿角霜(鹿角熬去胶质后的角块)等。

( 5)贝壳类 以药用动物的贝壳或外壳等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石决明(杂色鲍、耳鲍等的贝壳)、海螺壳、瓦楞子(毛蚶、泥蚶等的贝壳)、珍珠母,牡蛎,马刀(矛蚌或楔蚌的贝壳)、海蛤壳,珂(中国蛤蜊的贝壳),海螵蛸(多种乌贼的内壳),蟹壳、鲎壳,桑螵蛸蝉蜕,蚕茧等。

( 6)生理、病理产物类 以药用动物的生理、病理产物作为入药部位供用。此类亦有分别归为“排泄物类”、“分泌物类”者。如珍珠(马氏珍珠贝、三角帆蚌等双壳类动物贝壳内受刺激形成的生理病理产物),乌贼鱼腹中墨(多种乌贼墨囊中的墨液),紫草茸(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虫白蜡(白蜡虫的雄虫群栖于白蜡树等植物枝干上所分泌的蜡质),白僵蚕(家蚕娥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体)、桑蚕蛹(经白僵菌发酵所得僵蛹),蜂蜜、蜂乳、蜂毒、蛇毒、马宝(马的胃肠道结石)、牛黄(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猪胆汁、牛胆汁,麝香(林麝等多种麝的香囊分泌物)。

( 7)加工制成品类 以药用动物的组织、器官、分泌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成品作为入药部位供用。如鱼肝油、蟾酥、龟甲胶、鳖甲胶、阿胶等。

( 8)其他类 如五倍子(系角倍蚜或桔蛋蚜在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冬虫夏草(系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露蜂房(系多种马蜂及多种胡蜂的干燥蜂巢),燕窝泥(系金腰燕及家燕的泥巢)等。

3.矿物药 根据矿物药的来源不同、加工方法及所用原料性质不同等,将矿物药分为3类。

( 1)原矿物药 指从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状作为药用者。按中药分类规律,其中包括矿物(如石膏、滑石、雄黄),动物化石(如龙骨、石燕)及以有机物为主的矿物(如琥珀)。

( 2)矿物制品药 指主要以矿物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单味药,多配伍应用(如白矾、胆矾)。

( 3)矿物药制剂 指以多味原矿物药或矿物制品药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制剂。中药制剂里的“丹药”即属这类药(如小灵丹、轻粉)。

矿物制品药与矿物药制剂虽均属加工制品,但前者多以单一矿物为原料加工制成,以配合应用为主而很少单独应用,后者多半以多味原矿物药或矿物制品药为原料加工制成,以单独应用为主而很少配合应用。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一则是中药历代就有这种分类的趋向;二则是为便于今后进一步分别研究,以加快矿物药发展的步伐。如原矿物药性质、产出主要与地质学科联系密切,矿物制品药有的与化工部门产品是同出一源(如铅丹),而矿物药制剂主要属于无机化学领域

二、药物的剂型

剂型即制剂,是指药物根据医疗需要经过加工制成的便于保藏与使用的一切制品。制剂约有几十种,现就其主要剂型及近年来发展的控释制剂简介如下。

1.液体及半液体制剂

( 1)水剂(芳香水剂,water) 一般是指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物质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如薄荷水。

( 2)溶液剂( liquor solution) 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水溶液,供内服或外用。近年出现一些由中药复方提取而制得的口服溶液,称为“口服液”( oral liquid)。

( 3)注射剂( injection) 也称“注射液”和“针剂”,是指供注射用药物的灭菌溶液、混悬剂或乳剂。还有供临时制配溶液的注射用灭菌粉末,特称“粉针”,如青霉素钠粉针。供输注用的大型注射剂称“大输液”。

( 4)煎剂( decoction) 是生药(中草药)加水煮沸所得的水溶液。中药汤剂也是一种煎剂。

( 5)糖浆剂( syrup) 为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近饱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

( 6)合剂( misture) 是含有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粉末药物的透明液或悬浊液,一般用水作溶媒,多供内服,如复方甘草合剂。

( 7)乳剂( emulsion) 是油脂或树脂质与水的乳状悬浊液。若油为分散相(不连续相),水为分散媒(连续相),水包于油滴之外,称“水包油乳剂”(油/水),反之则为“油包水乳剂”(水/油)。水包油乳剂可用水稀释,多供内服;油包水乳剂可用油稀释,多供外用。

( 8)醑剂( spirit) 是挥发性物质的醇溶液,如樟脑醑。

( 9)酊剂( tincture) 是指生药或化学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得的醇性溶液。

( 10)流浸膏( liquid extract) 将生药由醇或水浸出液低温浓缩而得,通常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g。

( 11)洗剂( lotion) 是一种悬浊液,常含有不溶性药物,专供外用(如洗涤创面、涂抹皮肤等),如炉甘石洗剂。

( 12)搽剂( liniment) 专供揉搽皮肤的液体药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等,如松节油搽剂。

( 13)其他 此外有如下一些液体制剂:浸剂( infusion)、凝胶剂( gel)、胶浆剂( mucilage)、含漱剂( gargarism)、灌肠剂( enema)、喷雾剂( spray)、气雾剂( aerosol)、吸入剂( inhalation)、甘油剂( glycerin)、滴眼剂( eyedrops)、滴鼻剂( nasaldrops)、滴耳剂( eardrops)等。

2.固体制剂及半固体制剂

( 1)散剂( powder) 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药物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供内服或外用,如痱子粉。

( 2)冲剂 或称“颗粒剂”,系将生药以水煎煮或其他方法进行提取,再将提取液浓缩成稠膏,以适量原药粉或蔗糖与之混合成为颗粒状,服时用开水或温开水冲服。

( 3)浸膏( extract) 将生药的浸出液浓缩(低温),使其成固体或半固体状后,加入固体稀释剂适量,使其1 g与原生药2~5 g相当。

( 4)丸剂( pills) 系由药物与赋形剂制成的圆球状内服固体制剂,分糖衣丸、胶丸、滴丸、肠溶丸等。滴丸是一种新剂型,由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经收缩、冷凝而制成。

( 5)片剂( tablets) 系由一种或多种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制成颗粒,用压片机压制成圆片状分剂量的制剂。新的剂型中尚有多层片、缓释片、泡腾片等。

( 6)膜剂( pellicles; film; membrane) 又称薄片剂( lamellae),是一种新剂型,有几种形式,一种系指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药用聚合物中而制成的薄片;一种是在药物薄片外两面再覆盖以药用聚合物膜而成的夹心型薄片;再一种是由多层药膜叠合而成的多层薄膜剂型。按其用途分为眼用膜剂、皮肤用膜剂、阴道用膜剂、口服膜剂等。

( 7)胶囊剂( capsules) 系将药物盛装于空胶囊内制成的制剂。

( 8)微型胶囊( microencapsulation) 简称“微囊”,系利用高分子物质或聚合物包裹于药物(固体或液体,有时是气体)表面,使其成极微小的密封囊(直径一般为5~400 μm),起着遮盖或保护膜的作用,能掩盖药物的苦味、异味,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散。

( 9)栓剂( suppositorium) 系供纳入人体不同腔道(如直肠、阴道等)的一种固体制剂,形状和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异,熔点应接近体温,进入腔道后能熔化或软化。一般在局部起作用,也有一些栓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经过直肠黏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起全身作用的栓剂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直肠黏膜吸收,有50%~75%的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及对肝脏的毒副作用;②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及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类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③适于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尤其是儿童;④比口服吸收快而规律;⑤作用时间长。但也有使用不方便、生产成本比片剂高、药价较贵等缺点。

( 10)软膏剂( ointment) 系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易于涂布在皮肤或黏膜上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11)眼膏剂( eyeointment) 为专供眼用的细腻灭菌软膏。

( 12)乳膏( cream) 又称“乳霜”、“冷霜”、“霜膏”,系由脂肪酸与碱或碱性物质作用而制成的一种稠厚乳状剂型,状如护肤品中的雪花膏,较软膏易于吸收。根据需要有时制成油包水型,但多为水包油型。

( 13)糊剂( paste) 为大量粉状药物与脂肪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制剂。

( 14)其他 还有硬膏剂( plaster)、泥药剂( cataplasma)、海绵剂( sponge)、煎膏剂、胶剂、脂质体、固体分散体等等。

3.控制释放的制剂近年来有一类新发展起来的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缓慢地、恒速或非恒速)的制剂。制备时将药物置入一种人工合成的优质惰性聚合物中,制成内服、外用、植入等剂型。使用后,药物在体内或在与身体接触部位缓缓释放,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药物释放完毕,聚合物随之溶化或排出体外。本类剂型按其释放速率可分为缓释制剂及控释制剂。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可缓慢地非恒速释放;控释制剂是指用药后可缓慢地恒速或近恒速释放。

( 1)口服缓释或控释制剂 例如缓释片(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外观与普通片剂相似,但在药片外部包有一层半透膜。口服后,胃液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溶解部分药物,形成一定渗透压,使饱和药物溶液通过膜上的微孔,在一定时间内非恒速排出。等药物释放完毕,外壳即被排出体外。其特点是,释放速度不受胃肠蠕动和pH值变化的影响,药物易被机体吸收,并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因而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还可运用控释技术,将药物制成缓释或控释的糖浆、微粉剂,撒在软食物(如果酱、米粥等)中服用,为小儿或咽下困难的病人服药提供方便。

( 2)控释贴膏 这是一种用于贴在皮肤上的小膏药,其所含药物能以恒定速度透过皮肤,不经过胃肠道和肝脏直接进入血流。这种制剂属于透皮治疗系统(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它由几种不同的层次组成:最外面是包装层,向内是药物贮池,再向内是一层多孔的膜,里面是一黏性附着层,此层上附有一保护膜,临用前撕下。贴膏贴上后,通过多孔膜,控制药物释放的速度。也可将药物混于聚合物之中,通过扩散作用缓缓释放出药物。目前这种治疗系统还只用于小分子药物(如东莨菪碱、硝酸甘油等)。

( 3)眼用控释制剂 如控释眼膜,薄如蝉翼,大小如豆粒,置入眼内后药物即可定量地均衡释放。国内近年试制的毛果芸香碱控释眼膜,置入1片于眼内,可以维持7天有效,疗效比滴眼剂显著,而且避免了频繁点药的麻烦,不良反应也少见。

氯霉素控释眼丸为我国首创的一种控释制剂,放入眼内后,能恒速释药10 d,维持药物有效浓度,因此避免了频繁用药、使用不便的缺点。国外迄今尚未有此种新剂型。

4.制剂及给药途径 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一般地说,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作用往往较为显著。在注射剂中,水溶性制剂比油溶液或混悬剂吸收快;在口服制剂中,溶液剂比片剂、胶囊容易吸收。此外,由于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原辅料等的不同,也能影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等。例如,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量的地高辛片,服用后其血药浓度可相差7倍;微晶螺内酯20 mg胶囊的疗效,可与普通晶形的螺内酯100 mg胶囊相仿。

有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则有镇痉、镇静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三、处方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凡由于开处方或配制、发药的差错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处方便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借以帮助确定医师药师应负的法律责任。因此,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责任。

处方选药和用法是否正确,关系到病人健康的恢复和生命安全,所以医务人员必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处方。为了正确书写处方,医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知识,而且要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剂量、用法、配伍及制剂学的知识。

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淡绿色、白色。书写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处方拉丁文缩写及其含义见表6- 1- 1。

一张完整的处方可分为以下4项。

1.病人的自然状况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及处方日期等。

2.处方正文

表6- 1- 1 处方拉丁文缩写及其含义

( 1)处方上项 只有一个?,或Rp,是拉丁文“Recipe”的缩写,意为:“请你取”。

( 2)处方中项 包括制剂和药量。制剂为药名及其剂型的全称,可用拉丁文、英文或中文书写,剂型常用缩写。药量中,凡重量以克( g)为单位,容量以毫升( ml)为单位的,可以省略;但其他单位名称均不得省略。药量的数值小数点必须准确,若为整数,则在数值后加小数点和“0”。按药典,表示单位的缩写词一律不加点号。

一张处方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制剂,每一个制剂写一行,第一个字母对齐,药量写在各药的后面,亦应对齐。

( 3)处方下项 调剂的方法,包括:药剂形态、调剂方法给予数量及方式。此项一般在现行处方中均省略。

3.标记 此项告诉病人用药的方法。开头可用中文“用法”,或Sig,即Signa 或Signetur的缩写。内容包括每次用量、每日次数、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等。可用中文书写,也可用拉丁文缩写。若给药途径为口服可省略,给药时间为饭后服用亦可省略。

4.医师签名。

处方举例:

(汪慧菁)

[附录二] 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

动物实验涉及许多生命指标的观察、测定和分析,有些指标可通过肉眼观察获得,有些需通过仪器检测获得,有些则要通过生化检验得到。这些获得的指标均为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和成败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表6- 2- 1介绍常用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

表6- 2- 1 常用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

续表

[附录三] 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

(一)浓度和溶液配制的计算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液所含溶质的量称为浓度。

( 1)百分浓度 每100 ml( g)溶液所含溶质的克或毫升( g或ml)数,用%表示。如5%氯化钠溶液,即指100 m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5 g。

例: 50 ml硼酸溶液中含硼酸2 g,它的百分浓度是多少?

( 2)比例浓度 是指多少克或毫升( g或ml)溶质,制成多少毫升( ml)溶液,用1∶X比例式表示。如1∶1 000肾上腺素溶液,即指1 000 ml溶液中含肾上腺素1 g。

例:将氯化高汞0.6 g配成300 ml溶液,它的比例浓度是多少?

( 3)摩尔浓度 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以字母mol/L表示。如1 L溶液中含有H2S0449 g,就是0.5 mol/L硫酸溶液。

2.溶液配制时的换算

( 1)用纯药配制溶液时,求所需要的药量。

所需药量=所需溶液量×所需浓度

例:今欲配4%的硼酸溶液1L,需要多少硼酸?

(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求浓溶液量。

例:今欲配制70%的乙醇500 ml,应该用多少95%的乙醇?

应加的水=500-368 =132( ml)。

368 ml的95%乙醇加入132 ml水中便得到500 ml的70%乙醇。

(二)计算药物用药量

1.实验动物用药容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实验所有药物剂量,一般按mg/kg(或g/kg)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出相当于每千克( kg)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 ml),以便给药。

例:给体重23 g的小鼠腹腔注射吗啡15 mg/kg体重,溶液浓度为0.1%,应注射多少毫升?

首先明确百分浓度( 0.1%)的含义是每100ml中含有0.1g药物,即1ml中含有1 mg药物。

小白鼠每千克( kg)体重需吗啡的量为15 mg,则0.1%吗啡溶液的注射量应为15 ml/kg体重。现小鼠体重为23 g,应用量=15×0.023 =0.345 ( ml)。

2.配制药物浓度的计算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有时必须根据药物的剂量及某种动物给药途径的药液容量,配制相应的浓度以便给药。

例:给家兔注射苯巴比妥钠80 mg/kg,注射量为1 ml/kg,应配制的浓度是多少?

(www.xing528.com)

(三)动物与人及动物之间的药物剂量换算

在动物实验中常常需给动物用药,但却无法知道动物用药的剂量,下面给出一些各种动物及人之间用药剂量的换算系数,可以从人的用药量换算到各种动物的用药量,也可在不同动物之间进行换算。

1.按千克体重换算 已知A种动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欲估算B种动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时,可从表6- 3- 1中查出换算系数( W),再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B种动物用药剂量( mg/kg) = W(换算系数)×A种动物用药剂量( mg/kg)

表6- 3- 1 各种动物及人之间药物等效剂量换算系数表

例:已知某药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20 mg/kg(即体重20 g的小鼠用0.4 mg),需换算为家兔用量。

查A种动物为小鼠,B种动物为兔,两者交叉点的换算系数W =0.37,故家兔用药量为: 0.37×20 mg/kg =7.4 mg/kg。

2.按体表面积换算 根据不同种属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作用与动物体表面积成平行关系,按体表面积换算用药剂量较按体重千克换算更为精确(见表6- 3- 2)。

表6- 3- 2 常用动物与人体表面积比值表

例1:由动物用量推算人的用量。已知一定浓度的某药给家兔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4 mg/kg,推算人的最大耐受量为多少?

查表6- 3- 2,取兔横向与人纵向交叉的比值,兔与人体表面积比值为12.2,而1.5kg的家兔最大耐受量为4×1.5 =6mg,那么人的最大耐受量为6×12.2 =73.2 mg。取1/10~1/3作为初试剂量。

例2:由人用量推算动物用量。已知某中药成人每次口服10 g有效。拟用狗研究其作用机制,应用多少量?

查表6- 3- 2,取人横向与狗纵向交叉的比值为0.37,那么狗用量为10 g×0.37 =3.7 g。取其1/3作为初试剂量。

造成动物对药物敏感性种属差异的因素很多,按上述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的换算法得到的药物剂量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值,准确的用量还需通过实验摸索获得。将从动物换算得来的剂量应用于人时须极其慎重,特别是使用新药时尤其如此,最多只能用犬或猴安全剂量的1/20~1/10(按千克体重计算),在证明无害后方可增加剂量。

(杨素荣)

[附录四] 几种生理溶液的配制

本书实验中涉及许多生理溶液,常用的几种及其配制配方见表6- 4- 1。

表6- 4- 1 常用的几种生理溶液配方

注:生理溶液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和pH,并通以氧、空气或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一般均为临用前配。
CaCl2先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后,最后倒入已溶解的溶液中,再用蒸馏水定容至所需量。

[附录五] 功能学科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样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总体通常是假想的、理论上存在的一个范围,它包含的观察单位通常是大量的,甚至是无限的。例如在某一药物对胃溃疡疗效的研究中,所有胃溃疡患者是一个总体,每一个胃溃疡患者是个体。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胃溃疡患者总体进行研究,那些选取出来的、参加研究的患者即是样本。如何正确地从样本来推测总体,是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从总体中抽去部分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一个样本里所含的个体数可以不同,称为样本含量。

(二)误差

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等。

由于抽样而引起的误差,在统计学上称为抽样误差。一般来说,样本越大,抽样误差越小,与总体的情况就越接近。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正确的统计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分辨出偶然性因素造成的误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概率与显著性检验

概率是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来表示。P的大小在0~1,越接近于1,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越接近于0,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率<5%,就叫小概率事件。

在医学研究中,造成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差别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仅仅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其二,确实是由于两组研究对象之间有差别。显著性检验即是用来判断这种差别的原因所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常用P≤0.05或P≤0.01分别作为事物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和有高度显著性(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的界线。

(四)正态分布

在科学的测验或调查中,若是处在中间部分的个体数量最多,而在两端的个体数量较少,即频率图只有一个峰值,峰值两侧的图形呈对称分布,则符合这种分布的数据称为正态分布。

医学上有许多资料是近似正态分布的,几种常用的检验方法也多是以原始数据呈正态分布为前提。

(五)计量资料的常用统计指标

1.平均数 平均数说明一组观察值的集中趋势、中心位置或平均水平。平均数有许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及中位数。

当观察值呈对称分布,可用算术平均数,简称均数(X)。

当观察值分布不规则,差距大时,也可用几何平均数(

XG)。

除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以外,中位数也是一种表示集中趋势或平均水平的指标。把变量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

2.标准差与可信区间 标准差( S)是表示观察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能更全面地说明观察值的分布情况。

当变量值个数较少时,也可用以下经简单代数运算演化成的公式,使计算更为简便。

标准差的平方称为方差,在统计学分析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后文中将进一步予以介绍。

统计学分析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对未知的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即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即是可信区间。常用的可信区间包括95%和99%可信区间,可分别用以下公式推算。

公式中,SX称为均数标准误,是说明样本均数变异情况的标准差。

二、两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

在实际资料中,两样本均数存在差异,并存在两种可能性:①因总体均数不同,故样本均数有差别;②总体均数是相同的,样本均数的差别仅仅是由于抽样误差所造成的。判断差别属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就要用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方法。

(一)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无效假设 假设两总体均数相等(μ=μ0),样本均数的差别仅仅由抽样误差所致。这一假设称为无效假设,记为H0,即H0:μ=μ0

2.计算所选用的统计量 在不同的统计学意义检验中,根据资料性质、目的及所做假设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统计量。最常用的有t检验中的统计量t、方差分析中的统计量F及卡方检验中的χ2

3.确定统计学意义的水平 所谓统计学意义的水平是指假设H0是对的而被拒绝的可能性,常取值0.05或0.01,即以P≤0.05或P≤0.01分别作为事物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和有高度显著性(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的界线。

4.统计判断 以算得的统计量与统计量0.05或0.01的临界值作比较,做出统计判断。以t检验为例,t值、P值与差别意义的判断关系见表6- 5- 1。

表6- 5- 1t值、P值与差别统计学意义的关系

即:如果计算所得t值比t0.05小,则表示在无效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由随机抽样获得与这个t值一样大或更大的t值可能性>0.05,记为P>0.05,称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没有理由拒绝无效假设,接受两总体均数相等的假设。反之,则记为P≤0.05,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拒绝无效假设,判断两总体均数不相等。若P≤0.01,称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更有理由拒绝无效假设,判断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二)量反应数据两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

1.成组t检验 成组t检验常用于量反应资料成组设计的总体均数差异性比较。适用成组t检验的条件有:①比较的两个总体均属正态分布;②两总体方差未知,但方差齐同;③来自两总体的样本组彼此独立。对成组设计资料来说,条件③是自然满足的,而条件①和②需要通过统计推断方法判定,只有条件①和②同时满足时,才可选用成组t检验。

对于成组t检验,其t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1和X2分别为两样本均数,Sc2为样本加权合并方差,其计算公式为

n1和n2为两样本容量,这种t检验的自由度为

ν= ( n1-1)+ ( n2-1)= n1+ n2-2

2.配对t检验 所谓配对样本,是指两个样本中的观察值由于存在某种联系而一一对应的情况,常见的有:①同一批对象身体相对称的两个部位的数据,如同一病人的左臂和右臂皮肤所获得的数据;②同一批对象实验前后的配对数据;③同一批样品用两种方法检验的结果;④配对实验的结果。

对于配对t检验,其统计量t值,在假设μd0=0的前提下,计算公式为

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

式中,d表示每对样本值的差值,d1= ( x11-x21),d2= ( x12-x22),d3= ( x13-x23),…,dn= ( x1n-x2n)。

3.方差分析 也称F检验,是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均数间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方法。而对于两个均数间差别的统计学意义,则既可用t检验,也可用方差分析。

已知样本均数间的差异,可能由抽样误差造成,也可能是因为不同处理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发生作用,则组间均方( MS组间,表示组间变异的程度)与组内均方( MS组内,表示组内变异的程度)的比值F应接近1。若F值远>1,对照方差分析的F值表,则可说明各种处理确实对实验对象发生了作用。

F值的计算步骤如下:

( 1)计算总的离均差平方和l

式中,下标i代表组,j代表同一组内各个变量值,而Xij则为各组所包含的各个变量值,N为各组变量值的总个数,X则为总平均数称为校正数,常以C为记号。

( 2)计算组间离均差平方和l组间

式中,n为各组含量相等时的每组个体数。

( 3)计算组内离均差平方和l组内根据l= l组间+ l组内,进行计算。

即: l组内= l-l组间

( 4)计算MS组间和MS组内

将l组间和l组内分别除以相应的自由度,得MS组间和MS组内

l的自由度为: N-1;

l组间的自由度为: k-1;

l组内的自由度为: k( n-1) ;

其中,k为组数,n为每组例数。

( 5)计算F值这个F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须查F值表。

(三)质反应数据两均数差别的统计学意义检验

1.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若有两组样本,其中甲组阳性数为a,阴性数为b,乙组阳性数为c,阴性数为d,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列出一张如下所示的表( a、b、c、d分别为各组的实际数,括号中E11、E12、E21、E22为各组的理论数)。

这样的数据资料,只有4个格子的数字是基本的,即a、b、c、d,故称为四格表。判断甲、乙两组样本率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可用χ2检验,也称卡方检验。χ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O代表实际数,T代表理论数,即理论上各组的阳性数或阴性数各应为多少,先计算出理论上的阳性率= ( a + c) /n,阴性率= ( b + d) /n,则4个格子的理论数分别为:

E11= a( a + c) /n; E21= c( a + c) /n; E12= b( b + d) /n; E22= d( b + d) /n

如果我们假设实际数与理论数之差只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那么实际数与理论数之差则应接近零,而实际数与理论数的相对差异越大,χ2值也就越大。根据计算所得χ2值的大小,可判断是否能接受无效假设。

如果四格表资料用上表的形式来表示,则可用如下公式作χ2检验:

2.行×列表的卡方检验当行或列分组超过两组时,通常称为行×列表,或称r×c表,这类表格也称列联表。四格表是最简单的行×列表形式。行×列表χ2检验的基本原理、χ2值的计算均与四格表相同。

自由度ν= ( r-1) ( c-1)。

(汪慧菁)

[附录六] T值表与F值表

一、T值表

续表

注:表上右上角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概率P,P( 2)是双侧的概率,P( 1)是单侧的概率,n'是自由度。

二、F值表(方差分析用)

P =0.05

续表

P =0.01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