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当学生选服务——学习课程时,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为什么要用这种学习方式?”“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室学习的方式能得到何种经验?”社区伙伴也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它们能协助社区伙伴提供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以及了解学生在“社会责任”领域是否也有学习心得。
1.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简言之,对学生的评估旨在达到下列目的:
(1)参与服务——学习在知识领域有何长进?学了什么?
(2)学了哪些在课堂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或者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社区经历中是否有延伸的效果?
(3)服务——学习是一种参与的行为,课程中往往会与其他同学或社区人员有互动。那么,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领会了什么?对自我成长以及对别人的了解有何种助益?
(4)服务——学习是一种公民教育,是公民参与的活动。学生参与这种学习之后是否会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是否在德育方面受到影响?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服务——学习如何使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他们是否表达了民主的概念?
(5)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例如:种族、宗教、年龄、性别、家庭经济地位等的不同,这些社会背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同的背景在学习上有何种不同的表现或后果?
2.评估学生的指标
了解到要测量什么来评估学生之后,下一步是要制定能够测量学习成果的指标。格尔曼等(Gelmon,et al.,2001)曾提出对学生评估的各种挑战,不过他们有系统地将评估的指标归纳为四大项目:认识社区,社区参与,对服务的许诺,对不同族群客观的了解。格尔曼等(2001: 22-24)认为这四个指标是测量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后的心理变化。阿斯廷(Astin,1993)对此四项指标作了阐述:
(1)认识社区:测量学生是否对社区的需求、优势、弱势、问题以及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2)社区参与:描述学生在社区中各种活动质与量两方面的参与度。他们对社区的态度是正面还是反面。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地向社区合作者学习或关心社区合作者对他们的反映,学生是否感受到参与社区活动的好处。(www.xing528.com)
(3)对服务的许诺:测量学生对目前或将来服务的态度,也测量造成学生负面态度的一些阻碍因素。学生是否希望在本课程结束后,继续再以志愿服务的身份到社区服务?
(4)对不同族群的客观的了解:测量学生对他们所不熟悉的不同社区的态度。测量学生是否能与不同社区内的族群共处,并测量学生是否对新的社区有所认识。
艾勒(Eyler,2000)则建议对学生的评估应该再包括生涯发展、对课程的了解,以及沟通技能的测量。他认为这三个层面旨在测量学生的认知能力。
(1)生涯发展:测量学生在服务社区所需的专业技巧上的学习情形,也测量学生是否有发展他们将来生涯所需的技能上的发展以及对人生发展的认识。
(2)对课程的了解:测量学生对本课程主旨和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计划是否有明确的了解。
(3)沟通技能:测量学生在沟通技巧上的发展情形,测量学生是否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能有良好的沟通技能。
除了上述层面之外,格尔曼等(2001)又提出了三个层面,认为对学生的评估应该包括对学生在社区的服务——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特殊学习方式下的自主感,以及这个课程中有多位教师指导的学习心得。
(1)自我意识:测量学生在完成本课程过程中对自我的优缺点的认知。这个层面(指标)亦测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参与社区的活动是否改变了原有的信仰系统。例如学生是否领悟到社会上有不同经济地位阶层的人,他们对养儿育女或赚钱的取向是大不相同的。
(2)拥有感:测量学生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离开教师的庇护,在各方面活动中能独立自主,肩负起责任。
(3)尊重多重教师指导:学生在社区服务学习,不仅向导师学习,向社区领导者学习,也向同学们学习。有时候导师也扮演学习者的角色。测量学生是否能适应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指导与教学。
由岭南大学服务研习处2010年编辑出版的服务——学习教师手册建议服务——学习评估应该包括七个领域:学科相关知识;沟通技巧;组织技能;社交能力;解决问题技巧;研究技巧;学生服务的有用性。2006—2007年该校发给社会服务机构督导与课程导师的总结问卷中,发现这七个领域的平均成绩除了“研究技巧”之外都高于7分,表示督导员与课程导师相当满意学生的表现。而一些专业学科如护理、社会工作、职业治疗、物理治疗等要再加上一个领域:专业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