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慈溪国药业:明清及近现代的发端

慈溪国药业:明清及近现代的发端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慈溪国药业”中慈溪的地域概念,参照“宁波帮”中宁波的地域概念,即包括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慈溪县域范围及现境慈溪市的范围。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废,凡842年,慈溪地域归其属。慈溪市现下辖5个街道,15个镇,38个社区,28个居委会,308个行政村。

本书“慈溪国药业”中慈溪的地域概念,参照“宁波帮”中宁波的地域概念,即包括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慈溪县域范围及现境慈溪市的范围。

慈溪地域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慈溪为句章地。公元前221年秦灭楚后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浙江余姚市河姆渡东5里)。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621)废,凡842年,慈溪地域归其属。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始置慈溪县,县治在今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属明州。关于县名的起源,据《延祐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慈溪县先后属之。五代梁开平三年(909)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慈溪县隶属明州奉国军。南宋绍熙五年(1194),宁宗即位。次年,改元庆元,以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名,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之。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庆元路总管府,慈溪县属之。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庆元路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慈溪县属之。清初,慈溪县仍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宁波,曾一度改宁波府为宁波署。民国元年(1912),废宁波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三年,于清宁绍台道范围置会稽道,慈溪县隶属会稽道。1916年,废道制,慈溪直属浙江省。1921年,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慈溪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24年后,又历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24~1935)、第三行政督察区(1936~1937)、第二行政督察区(1937年4月以后)。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治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在宁波成立;10月改称宁波专员公署,慈溪属宁波专员公署。

1954年10月,为建立商品棉基地,调整县域,将慈溪的丈亭、陆埠、城关、云山4个区和慈城镇划归余姚县,庄桥区分别划归宁波市和镇海县,余姚县周朝区、逍林区、浒山区、周巷区、泗门区、临山区6个区的部分和镇海县龙山区的北部划归慈溪县。县治从慈城镇迁至浒山镇。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慈溪县属宁波地区。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并入宁波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慈溪县属宁波市。

1979年9月,为完善水利条件,县境再度调整,以泗门区划归余姚县,余姚县以龙南区(今横河区)划入慈溪县,形成现有境域。(www.xing528.com)

1988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建制,改设慈溪市(县级),仍属宁波市,区、乡(镇)行政区划不变。

慈溪市现下辖5个街道,15个镇,38个社区,28个居委会,308个行政村。5个街道为: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15个镇为:观海卫镇、长河镇、周巷镇、天元镇、新浦镇、崇寿镇、胜山镇、庵东镇、附海镇、逍林镇、桥头镇、横河镇、匡堰镇、掌起镇、龙山镇。

而历史上原辖慈溪县的区域包括现属江北区的庄桥街道、洪塘街道、慈城镇以及现属余姚市的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大隐镇、陆埠镇等。

因此,本书“慈溪国药业”中慈溪的地域概念主要涉及7个街道: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庄桥街道、洪塘街道;21个镇:观海卫镇、长河镇、周巷镇、天元镇、新浦镇、崇寿镇、胜山镇、庵东镇、附海镇、逍林镇、桥头镇、横河镇、匡堰镇、掌起镇、龙山镇、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大隐镇、陆埠镇、慈城镇。其中观海卫镇在2000年由观城镇、师桥镇、鸣鹤镇合并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