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正教在近代中国(1860-1900)的影响

东正教在近代中国(1860-1900)的影响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东正教1860年以后,在华的东正教会的发展远较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为弱。巴拉第·卡法罗夫,曾两度担任东正教会驻华的牧首,也是一名著名的汉学家,他将《诗篇》和《日颂》译成汉语,对佛教也很有兴趣,著有《佛陀传》、《早期佛教史略》等书。据1892年的统计,信奉东正教的中国籍信徒共有459人,其中阿尔巴津人的后裔为149人,其他为汉人和满人,中国籍的东正教信徒主要集中于北京,外地的信徒人数很少。

东正教在近代中国(1860-1900)的影响

(三)东正教(1860—1900年)

1860年以后,在华的东正教会的发展远较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为弱。东正教会仍然没有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招收信徒、扩大教务上。一如1860年以前,传教士们将搜集中国政治社会各方面的情报以及研究汉字,作为其两项最基本的活动。

19世纪中期以后,东正教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汉学家:古里·卡尔波夫大司祭(1858—1864年在华)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的汉译本,后据此编成了《东正教教规》,并修订前人所著之《正教法典》。巴拉第·卡法罗夫,曾两度担任东正教会驻华的牧首(1849—1859年,1864—1878年),也是一名著名的汉学家,他将《诗篇》和《日颂》译成汉语,对佛教也很有兴趣,著有《佛陀传》、《早期佛教史略》等书。他最大的学术贡献是编纂了《汉俄语音词典》,共收有一万一千八百六十八个常用汉字条目。弗拉维昂神父(1878—1884年在华),收集编纂了四十多部汉语著作,并首先用汉语替代斯拉夫语主领礼拜(38)。(www.xing528.com)

1863—1866年,由俄国外交部出资,在北京的“北馆”兴建了一些房屋,专供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团使用,其中有一座砖木结构可供二百人礼拜的圣索非亚教堂,还有供大司祭居住的住宅,有一万多册藏书的图书馆,有神父们单独的住宅,专用的厨房、菜地和花圃,另外还有一个小型的天文馆。除圣索非亚教堂以外,北京还有南馆的奉献节教堂,以及位于北京安定门外东安定村的圣伊尔库茨基、英诺肯提乙教堂,同时还辖有修道院,以及若干男、女学校(39)。到19世纪末,东正教在北京以外,只在汉口张家口兴建了两座教堂,受洗的信徒不超过五百人(40)。据1892年的统计,信奉东正教的中国籍信徒共有459人,其中阿尔巴津人的后裔为149人,其他为汉人和满人,中国籍的东正教信徒主要集中于北京,外地的信徒人数很少。俄国东正教传教团对于中国人的入教问题一直都不太感兴趣,即使是阿尔巴津人的宗教生活也乏人问津,他们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当中,对宗教逐渐淡化了。(41)教务进展不快的原因,一是由于经费不足,二是由于新来的传教士不熟悉当地的情况,三是由于传教团本身对中国人入教问题关注不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